应朱镕基总理邀请,布莱尔首相和夫人于1998年10月6日至9日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布莱尔参加香港交接仪式期间,会见过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给中国领导人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印象。他是香港回归后英国访华的政府最高领导人,又是第一位访华的在任工党首相,受到我国的很大重视和隆重接待。江泽民主席会见了他,朱镕基总理同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会谈,双方最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伙伴关系。
布莱尔访华前不久,在唐宁街10号会见了我,时间是1998年9月22日下午两点一刻。那天上午他刚从纽约回来,马上与来访的阿尔及利亚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和工作午餐,紧接着就和我见面。他把我迎进首相府的会客室,落座后对我表示,会见安排在这么个时间,实在不好意思。他告诉我这次是乘“协和号”飞机赶回来的,否则就要错过与阿尔及利亚总统的会晤。我问他乘超音速飞机有什么特殊感觉,他说他也第一次坐,“倒没有什么异样感觉,就是特别快,这确实能节省时间,就是票价太贵。”交谈中,我发现他嘴角上虽仍挂着习惯性的微笑,而那双颇有名气的“闪光”眼睛却有些睁不开。他显然很困乏,却没有忘记向中国推销“空客”新推出来的新型飞机。他说对中方访问的安排很满意,没有新的意见。接着他话题一转,说他访华期间,如果中国能够承诺定购几架飞机则更加理想,并要我务必向朱总理汇报这一条。讲完之后,他叫助手向我介绍有关细节,而他自己只是机械地不断点头。尽管他在竭力支撑,却无法掩饰那种昏昏欲睡的状态。我感觉谈得差不多了,又见他那么困倦的样子,就不想再拖延,起身向他告辞。他和我握手告别时抱歉地说:“对不起,我实在是太疲乏了,不能多和你交谈一会,请你原谅。”看来任何人精力都是有限的。平时他总给人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印象。而这一次,也许对我这个中国大使比较信任吧,他却在我面前显露出一个疲惫不堪的布莱尔。他在那样疲劳的情况下仍安排和我会见,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说明了他对中国重视的程度。
布莱尔在十分困乏情况下仍不忘推销“空客”飞机,其中有个缘故。空中客车公司是由法、德、英等国于1970年联合组建的欧洲最主要的飞机研发制造公司,目的是同美国波音等飞机公司争夺国际飞机市场。当时推出的A340-300型飞机,是一种大型远程民用运输机,与美国波音747竞争激烈。这种飞机的机翼由英国制造,并使用英国罗伊尔-罗伊斯发动机。每售出一架,英国可获取其中40%的利益。世界上订购这种飞机的航空公司尚较有限,所以特别重视开拓中国市场。后来我国把订购“空客”飞机作为“礼物”送给了法国,我曾问过英国人的感受,他们却毫不在意地说:“那没关系,反正我们是联合制造的,英国照样获益。”只要有利益可图,其他都不那么紧要,这也是英国的一个特点。 1998年10月6日清晨,王英凡副外长一行和我们夫妇到机场迎接英国首相来访,在场的还有英国大使高德年夫妇和驻华使馆一些人员。7点半,布莱尔乘坐的专机徐徐降落在首都机场南停机坪上,舱门打开,布莱尔和夫人出来,没有急忙走下,而是站在舷梯上停留了一会儿,默默环视了一下笼罩四周的晨雾,然后才含着微笑慢慢下来。我注意到他这一短暂的动作,也许这是他的习惯,也许他想把首次正式访华的第一瞬间铭刻在脑海里,也许……迄今我也没有弄明白他当时这一举动的想法。随同来访的人数较多,除了十几名随行人员外,同机到达的有30余名英国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另外还有33名英国媒体人员。
浩浩荡荡的车队穿过长安大街,驶进钓鱼台国宾馆。馆长陪布莱尔夫妇进入他们下榻的18号楼总统套间,房间的豪华和各种珍贵摆设和装饰,得到他们啧啧称赞。
P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