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恩编著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选取了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这些经典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书中还精心选配了数百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包括出土文物、历史遗迹、战争示意图、名人画像等,与文字内容互为补充与诠释,使小朋友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实立体的历史博物馆,精美的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文图对应,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小朋友面前,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增加并拓展人生阅历。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既有繁荣辉煌,也有曲折艰难,历史的积累,铸成了今天灿烂的现代文明。鸿恩编著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基本以时间为序,按照历史时代分期,以故事形式精彩扼要地讲述了中国历史演进过程,包括了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孩子在愉快阅读过程中得到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同时,书中还精心选配了数百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与文字内容互为补充与诠释,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孩子面前,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增加并拓展人生阅历。
孔子的故事
孔子(公兀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名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公兀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一个武官之家。他出生时长得很是怪异难看:鼻孔朝天、牙齿暴露,头顶凹陷,像一座山丘。孔子的父亲看着孩子的样子,便给他取名为孔丘,字仲尼。
孔子的父亲在他7岁时就去世了。他从小由母亲养大。孔子的母亲颜氏很贤德,经常教他识字、读书。孔子自幼聪明,母亲教他说话、识字,学一两遍就记住了。
孔子很小的时候就对礼仪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总是问个不休。3岁那年,一天狂风大作,雷声阵阵,孔子的母亲颜氏正忙着收衣服,却看见孔子一个人拿着俎豆走到家门前。过了一会儿,还不见孔子回来,母亲一看,孔子在门口用土堆和草模拟祭祀的仪式,口中还念念有词。她招呼孔子说:“要下雨了,快别玩了,赶紧回家来。”孔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母亲说:“我不是在玩,我是在学习如何祭天。”
孔子的母亲愣住了。她仔细看着一招一式都很认真的孔子,觉得他确实不是在玩。心里暗暗思量:这孩子的兴趣很好,不如趁机引导他。于是她把孔子送到了他外祖父家里。孔子的外祖父是个很懂礼法的人,在他的教导下,孔子进步更大了。
因为家境贫困,孔子从小就很懂事,就知道体贴母亲,他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来减轻母亲的负担。孔子7岁时就上山去砍柴了,开始母亲不放心,总是叫哥哥和他一起去,但因为哥哥的腿有毛病,孔子让哥哥在家做活,还是自己就一个人每天去山上砍柴。
有一天,孔子砍好了柴正在歇息,忽然被远处传来的一阵美妙琴声给吸引住了。以前,孔子也经常听别人弹琴,比如他的外祖父就会弹琴。但他觉得今天的琴声比自己以前听到的那些琴声更浑厚有力,更动听,指法高超,犹如天籁。他听着听着就像人了迷一样不知不觉中就顺着琴声找了过去。翻山越岭之后,他看到了一位穿着古雅的老人正坐在树下弹琴。他怕打搅了人家,就坐在一边悄悄听。老人其实已经看到了孔子,但没理他。等孔子从恍若仙境般的感觉中醒过来的时候,老人已经不见了,孔子觉得刚刚就像做了一个梦。看到天色已晚,他顾不得多想,赶紧回家了。
第二天,他在砍柴的时候又听到了琴声,尽管他告诉自己不要打搅老人,但实在忍不住又找到了那里。像昨天一样,当他睁开眼睛时,弹琴的老人又不见了,孔子心里很惭愧,觉得自己打搅了人家。第三天的时候,孔子没敢出来,悄悄藏在树后屏住呼吸听。老人这次弹琴后没走,他把孔子从树后叫了出来。孔子很不安地对老人说:“我每天听您弹琴真的是打搅您了,但您弹得实在太好了。请您原谅我的莽撞,如果您不希望我出现,我以后就不来了。”老人见孩子很诚实,笑着问他的来历。孔子说:“我姓孔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3岁丧父,哥哥的腿有毛病,我们靠砍柴度日。”
老人想考考孔子,就问了史书上的一些事,结果孔子对答如流。老人很满意,就问他:“你很喜欢琴吗?”孔子回答:“母亲对我说,‘六艺’是立身的根本,琴为乐,是‘六艺’之一。”老人问孔子:“你愿意学琴吗?”聪明的孔子马上拜倒在地,声音洪亮地说:“孔丘愿意拜您为师。”就这样,孔子跟随老人学琴。为了能学好,他刻苦地练习,无论冬夏都坚持不懈。因为白天要砍柴,他晚上很晚才能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他的琴技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形容他的琴声“似行云流水,百鸟齐鸣,风听了不吹,鸟听了不飞,绕梁三日不退”。他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鼓琴大师。
16岁时,孔子的母亲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孔子不得不学各种手艺来维持生活。贫穷的生活不仅没有使孔子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发愤学习的志向。孔子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他向名人学习,也向平民百姓学习,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据说,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觉得人家唱得好时,一定要请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着人家唱。P36-38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既有繁荣辉煌,也有曲折艰难,历史的积累,铸成了今天灿烂的现代文明。通过学习和了解过往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体会生存的智慧。
在这五千年中,充满了各种传奇瑰丽的神话,惊心动魄的战争,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而它们组成了我们的历史。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有助于小朋友们更加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
为了帮助小朋友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中国历史的进程,丰富知识储备,我们精心编撰了这部《中华上下五千年》。全书以时间为序,按照历史朝代分期,以故事形式精彩扼要地讲述了中国历史演进过程,包括了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小朋友在愉快阅读过程中得到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本书选取了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这些经典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书中还精心选配了数百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包括出土文物、历史遗迹、战争示意图、名人画像等,与文字内容互为补充与诠释,使小朋友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实立体的历史博物馆,精美的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文图对应,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小朋友面前,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增加并拓展人生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