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飘(上下名家全译本)/世界名著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这部经久不息的小说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多次被翻拍成电影。电影又名《乱世佳人》。

内容推荐

玛格丽特·米切尔编著的长篇小说《飘》讲述的是亚特兰大是美国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美丽富饶的塔拉农场就在亚特兰大附近。天生丽质的斯佳丽是农场主的大女儿,她在16岁那年爱上了英俊青年阿希礼,但阿希礼却娶了表妹媚兰为妻,伤心欲绝的斯佳丽一气之下嫁给了媚兰的哥哥查尔斯。当时正值南北战争爆发之际,参军入伍的新郎查尔斯还未到达前线便死于病中。很快,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来——母亲过世、父亲精神恍惚、两个妹妹染病在床……为了保住塔拉农场,斯佳丽想方设法与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结婚。当弗兰克被枪杀后,她又与在南北内战中发家的瑞德结婚。瑞德一直暗恋着斯佳丽,这个玩世不恭的中年男人甘愿冒着炮火之危、甘愿撒出大把金钱只为博得心爱的女人回心转意。可是,斯佳丽却一心痴恋着阿希礼。直到女儿美蓝意外死去,瑞德被爱情消磨得灰心丧气终于转身离去时,她才幡然醒悟。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斯佳丽长得并不算美,但魅力四射,男人见了少有不着迷的,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就是。她脸上两种特征鲜明融合:娇柔来自母亲,一位海滨的法国贵族后裔;豪爽来自父亲,面色红润的爱尔兰人。这张脸实在迷人,尖下巴,方下颌,淡绿色双眸,不杂一星茶褐。眼梢微翘,乌黑的睫毛浓密挺直,两弯蛾眉斜斜上挑,挂在木兰花般白净的肌肤上——这肌肤正是南方女人珍爱的宝物,每每用帽子啦、面纱啦、手套啦小心呵护,不肯被佐治亚州灼热的阳光晒黑。

一八六一年四月一个晴朗的下午,斯佳丽小姐坐在她爸的塔拉庄园那凉爽的门廊下,陪着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斯图尔特和布伦特,模样儿活脱画上的美人。一袭簇新的绿色细花布衣裙,裙摆被裙箍四下一撑,宛若十二码长的水波涟漪,与脚上那双绿色平跟山羊皮鞋恰恰相配。这鞋是爸爸新近从亚特兰大给她买的。这身衣裳把她十七英寸的纤腰衬得窈窈窕窕——方圆三县最细的腰肢。紧身上衣下隆出一对高耸的乳房,使她方才妙龄十六便显得十分成熟。然而,舒展的衣裙虽端庄,光滑的发髻虽娴静,交叠于腿上的雪白小手虽拘谨,本性却到底遮掩不住。那甜蜜矜持的脸蛋上,一对绿色的眸子躁动不安,活泼任性,与她淑女的仪态截然不称。举止是母亲的温和教诲与嬷嬷的严厉管束逼出来的,但这对眼睛却属于她自己。

孪生兄弟一左一右,伴她而坐。他俩懒洋洋靠在椅子上说说笑笑,眼睛盯着从装饰完美的高窗射进来的阳光,眯成一条缝,筋肉结实的长腿,脚上皮靴直抵膝盖,大大咧咧地交叠着。兄弟俩十九岁,身高六英尺二,骨骼长大,肌肉发达,面孔黝黑,头发深褐色,目光快活傲慢,身穿完全相同的蓝外衣,芥末色马裤,活脱两只一模一样的棉桃。

外面,斜阳笼罩庭院,将翠绿丛中山茱萸的串串白花映得夺目耀眼。兄弟俩的马拴在车道上,又高又大,毛色深红,与主人的头发相像。一群专猎负鼠的小瘦狗在马腿之间汪汪乱叫。兄弟俩走到哪儿,这群狗就跟到哪儿。不远处,一只黑斑点护车犬趴在地上,俨然贵族派头,鼻子架在前爪上,一心一意等主人回家吃晚饭。

这狗,这马,和主人的亲密远比朝夕相伴来得深。一色的健康年轻,无牵无挂,一色的漂亮优雅,生气勃勃。主人与两匹坐骑一样精神焕发,却又威风十足,不容侵犯,不过,对熟知他们脾性的人倒是和颜悦色。

门廊下这三个年轻人都生在大户人家,养尊处优,从小被人前呼后拥,但他们脸上却找不到懒散软弱的痕迹。常年过惯户外生活,很少为没意思的书本伤脑筋,所以他们都具有乡下人的强壮与机警。北佐治亚的克莱县新建不久,照奥古斯塔、萨凡纳和查尔斯顿的标准衡量,略嫌粗野。南部更古老文雅地区的人,对这些佐治亚北部人颇看不入眼。但他们对自己书读得少并不惭愧。男人们只要种得一手好棉花,骑马打枪技艺娴熟,跳起舞来风度翩翩,追求女人殷勤备至,喝起酒来又不失绅士气派,其他事情一律不打紧。

眼前这对双胞胎兄弟上述诸般本领堪称超群出众,不过读起书来却一窍不通,声名狼藉。他们家的财富、马匹和奴隶在本县首屈一指,但兄弟俩肚里的墨水却比多数穷苦邻居少得丢人。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四月里这个下午,兄弟俩坐在塔拉的门廊下百无聊赖。他们刚被佐治亚大学逐出校门。两年之内,将他俩除名的学校已排到了第四所。两个哥哥——汤姆和博伊德——也跟双生弟弟一道返回家门,见学校不欢迎这对弟弟,哥哥们也不肯留在那儿继续念书了。斯图尔特和布伦特把又一次被开除只当开心事,而斯佳丽呢,自头年离开费耶特维尔女校以来压根儿没碰过书,也觉得这事挺开心。

“我就知道你俩不在乎被开除,汤姆也无所谓,”斯佳丽道,“不过博伊德怎么办?他可有点儿想念书呢。你俩害得他从弗吉尼亚大学、亚拉巴马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出来,这回又弄得他念不成佐治亚大学。照这样子,他可永远甭想毕业啦。”

“噢,他可以去费耶特维尔嘛,去帕米利法官的事务所念法律,”布伦特满不在乎,“再说反正没关系,学期不到头我们全得回家。”

“为什么?”

“打仗呀,傻瓜!不定哪天就会开打。真打起来,我们还待在学校干吗?”

“打的哪门子仗?”斯佳丽烦了,“白说说罢了。可不是,上星期阿什礼·威尔克斯和他爸还跟我爸说,咱们在华盛顿的特派员已经跟林肯先生达成了一项——一项协议,就是南部邦联的事儿。不管怎么说,北佬也不敢跟咱们开仗。打的哪门子仗,耳朵都磨出茧子来啦。”

“打的哪门子仗!”兄弟俩气得大叫,受了骗似的。

“嘿,宝贝儿,仗当然要打,”斯图尔特道,“北佬也许是怕咱们,可前天博勒加德将军开炮把他们轰出了萨姆特要塞,这回他们还不动手也太丢人现眼啦。对了,南部邦联……”

斯佳丽嘴一噘,满脸厌烦。

……

P1-4

序言

玛格丽特·芒纳尔琳·米切尔(Margare tMunnerlyn Mitchell),1900年11月11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并在这里终其一生。其母玛丽·伊莎贝尔·斯蒂芬斯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的后裔。其父尤金·米切尔是位律师,曾任亚特兰大历史学会主席,具有苏格兰、爱尔兰与法国胡格诺派教徒的血统。米切尔家族出过不少斗士,与《飘》中的奥哈拉家族颇为相似,成员参与过美国独立战争、爱尔兰起义及美国南北战争。

玛格丽特·米切尔孩提时代就迷上了有关美国内战的一切。起先是父母和住在琼斯博罗乡下的姨婆给她讲内战的故事,后来是白发苍苍的前南军老兵带着她在亚特兰大附近乡下骑马兜风,他们的战斗故事让小姑娘听得两眼直发亮。

玛格丽特一家1912年搬到亚特兰大市桃树街上一幢漂亮的大宅居住。1914—1918年,玛格丽特就读于亚特兰大华盛顿女校,但成绩平平。一天,她忽然对妈妈宣布,数学课听不懂,不想上学了。妈妈拽着女儿来到乡下,指着一片种植园的断壁残垣,绷着脸训道:“打仗的事从前有,以后还会有。打起仗来,谁家都躲不开灾难,人人都得倾家荡产。战后,人人都得从头再来,能指望的只有自己的一颗脑袋两只手。”

玛格丽特听从母亲教诲,返回学校,发奋读书,最终于1918年考入全美最著名的女校之一——史密斯学院,这所学院后来还培养出蜚声文坛的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玛格丽特入学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不久,噩耗传来,她的未婚夫克利福特·亨利战死于法国。紧接着,1919年1月,母亲又死于流感。玛格丽特不得不辍学,返回亚特兰大照顾父亲和哥哥斯蒂芬。

1920年,玛格丽特首次进入亚特兰大社交界,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包括为慈善事业筹款的歌舞演出。1922年,她有了两位热烈的追求者,一位是伯伦·厄普肖,前足球运动员加私酒商;另一位是约翰·马什,瘦高个的新闻记者。她选择了厄普肖,二人于9月成婚,马什则在婚礼上充当了新郎的傧相。厄普肖收入欠稳定,玛格丽特只好找了份周薪二十五美元的工作——为《亚特兰大星期天》杂志写稿。马什是这家杂志的编辑和玛格丽特的写作指导。1922—1926年间,她以自己的爱称佩吉署名,发表了一百二十九篇文章及无数未署名文章,内容多为对罪犯、女继承人、佐治亚前南军将领们的采访。

与厄普肖的婚姻因双方性格不合,于1924年告终。不到一年,玛格丽特嫁给了马什,在他们的新居——新月街九百七十九号一楼套房内举行了婚礼招待会。这次婚姻美满幸福,但却让亚特兰大社交界吃惊不小,因为米切尔婚后不守妇道,不从夫姓,夫妻俩公寓的房门上赫然钉着两张名片:约翰·R. 马什先生,玛格丽特·M. 米切尔小姐。  婚后一年,米切尔因脚踝受伤,辞去记者工作,在丈夫的鼓励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飘》。与常人不同,她从结尾开始写,倒着来,而且随心所欲,根本不管事件先后顺序,信马由缰。小说原稿有的章节打印得清清楚楚,有的涂改得乱七八糟,四处堆放在家中。朋友们都知道她在写小说,但她自己对此缄口不提。倏忽十载过去,1935年春,著名的麦克米兰出版公司派编辑哈罗德·拉特汉姆旅行全美,旨在搜寻可供出版的稿件。拉特汉姆第一站就到了亚特兰大,听人说起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便登门拜访。起初,米切尔矢口否认自己在写小说。对此,她后来解释说:“当时我就是不相信,北方的出版商怎么会接受一部全盘南方人观点的内战小说。”直到拉特汉姆离开亚特兰大的前夜,她才把自己摞在一起足有五英尺高的打字稿带给他看。7月,麦克米兰公司便决定出版这部小说。当时书名曾为《明天是个新日子》(这是整部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女主人公芳名潘茜。

书稿得到出版界接受,米切尔这才将书名改为《飘》。《飘》的英文为Gone with the Wind,取自英国诗人厄内斯特·道森的长诗《辛拉娜》,在这里主要指南方的奢华全被北军洗劫殆尽,一切都化为乌有,随风飘去。女主人公的芳名也改为斯佳丽·奥哈拉。米切尔又坐下来,花了半年工夫一一核对小说中提及的所有历史事实,力求每个时间、地点,甚至建筑物的细节都准确无误。米切尔对自己这部书中所载历史事实的准确度比对故事本身的情节与风格更感骄傲。

同时,麦克米兰公司也紧锣密鼓,为这位南方无名新秀的小说大做广告。小说原计划1936年5月31日上市,但后来推迟到6月30日,因为“每月一书俱乐部”将《飘》列为7月新书排行榜榜首。小说发行后引起轰动,赞扬之声不绝于耳,但也有不少左翼评论家认为该书歪曲历史,美化种族主义。不管是褒是贬,《飘》的发行量却打破了历史纪录,一天售出五万册,六个月售出百万册,一年售出两百万册。举国上下都风靡于这部一千零二十四页、四十六万字(英文原版)的小说,而米切尔本人却倍感困惑。她说:“《飘》不过是讲凡人俗事,文字欠美,思想欠伟大,缺乏深意,毫无惊人之处……”然而,《飘》就是赢得了普利策奖,还有1937年度的全美书商协会奖。

《飘》虽引起轰动,米切尔却十分谦虚,认为自己不过是写作的业余爱好者,反复声明:“天晓得,我可不是什么文学家,就算努力也当不了。”她为自己和丈夫的生活受到公众干扰深为不安,礼貌而坚决地拒绝了所有拍照、会见、发表讲话的邀请。

《飘》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也像出书过程一样跌宕起伏。小说出版后立刻引起制片人塞尔茨尼克在纽约的书探凯·布朗女士的注意,她给塞尔茨尼克寄去原书一本,但因为小说太厚,塞氏懒得阅读,于是布朗女士又写了一篇二十五页的故事梗概,并竭力劝说塞氏赶紧买下该书的改编权。塞氏犹豫一番后,同意开价五万美元,这时距离小说的出版刚好一个月。1936年7月30日,米切尔同意了塞氏的开价,但在合同中写进了一项条件:她自己不在影片中担当任何角色。

事实很快证明,布朗女士的建议是正确的,“《飘》热”持续不减,销量屡创纪录。为了让公众在电影拍摄和放映前的两三年内继续着迷于此书,塞氏玩弄了一个花招,大规模地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斯佳丽,星探们每天都要面试许多容貌俏丽的年轻女子,并由媒介随时报道面试的情况。扮演白瑞德的演员比较好办,公众一致认为此角色非克拉克·盖博莫属。随着开拍的临近,塞氏已选好了每一个角色,只是斯佳丽仍无踪影。他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弟弟迈伦身上。迈伦是好莱坞头号星探,也是醉鬼,就在塞氏四处打探迈伦的下落时,迈伦无限陶醉地回来了,身边还跟着一位苗条美人。他对哥哥说:“认识一下斯佳丽吧。”这就是英国演员费雯丽。

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塞氏,费雯丽以其出色的表演,将《飘》(电影中译名为《乱世佳人》)的魅力再次呈现于公众面前。1939年美国乃至全世界又一次为《飘》所倾倒,奥斯卡奖评委把八项荣誉戴在了塞尔茨尼克头上,费雯丽也因此红遍全球,成为划时代的电影明星。可以说《飘》造就了米切尔,也造就了费雯丽,只有塞尔茨尼克有些伤感,因为此后他再也没有能够拍出更成功的影片。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兼评论家麦尔克姆·考利形容《飘》是“一部种植园传奇的百科全书”,其他评论家也表赞同,但米切尔本人不接受。她说:“纽约的批评家们说《飘》是月光与木兰花的爱情传奇,真好笑。他们从没看过90年代描写邦联的东西,不然就会明白了。”米切尔不写美女骑士,却写北佐治亚的乡绅,不以大庄园上拥有白色圆柱的豪宅为焦点,却对准红土田野上结构凌乱的塔拉种植园。小说以塔拉庄园的奥哈拉家与十二棵橡树庄园的威尔克斯家及两家的奴隶、亲朋好友为主要背景,铺开了佐治亚人在美国内战全过程中的宏伟画面。主要人物是塔拉庄园的大小姐斯佳丽·奥哈拉以及与她生活紧密相关的两个男人——瑞特·巴特勒、阿什礼·威尔克斯,还有阿什礼的妻子梅拉妮·汉密尔顿。米切尔打破西方小说传统中美女加骑士的模式,将传统美女加骑士的特点割裂开来,分别赋予不同的人物。梅拉妮被赋予传统美女的优雅、脆弱、贞洁,但并不美丽;而斯佳丽则精力旺盛,风情万种;阿什礼被赋予传统骑士的侠义、强烈的荣誉感、自我牺牲等高尚精神;而瑞特则敢作敢为,阳刚之气逼人,魅力十足。结果小说不以传统的英雄美女为中心,却紧扣着叛逆者斯佳丽与瑞特,让阿什礼和梅拉妮相形之下显得苍白贫血。斯佳丽与瑞特敢于向古老南方的神话挑战,乐享社会制度给他们带来的安逸,却坚决不许社会道德规范干涉他们的个人行动自由。四个主要人物在美国内战前后、内战期间的经历与人物刻画紧密相关。阿什礼和梅拉妮代表的是古老的社会传统,到头来梅拉妮病死,阿什礼精神崩溃。自负的瑞特动身前往查尔斯顿与现实社会和解,而不肯向命运低头的斯佳丽打算回到娘家塔拉的怀抱休养生息,好东山再起。

米切尔自己将《飘》的主题用一个词“生存”定义,这当然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大动荡中如何生存。美国南北战争摧毁了佐治亚乃至整个南方的经济,黑奴统统得到解放,昔日奴隶主养尊处优的好时光随风而逝,飘得远远的。他们为了生存,必须放下臭架子,努力奋斗,不然只有死路一条。难怪连亚特兰大上流社会的中坚分子也不得不卖糕饼的卖糕饼,赶马车的赶马车,降贵纡尊。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米切尔为表现这个主题,还向读者描述了美国南方的许多迷人之处。小说浪漫、怀旧,充满对家乡热土的深情眷恋与激动人心的事件,笔触细腻,生动再现了美国佐治亚州内战时期、重建时期的生活。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美国南方的风土人情、社会时尚、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的特征。所有这一切与逼真的人物塑造、广阔的视野一道,表现了一个传统社会的崩溃瓦解,人们又如何应付这场社会巨变的艰辛过程。

《飘》使米切尔一举成名天下知,她的一举一动也成为公众关注的中心。然而,有个秘密却直到她死后很久很久才公之于世。据米切尔纪念馆提供的资料,当种族主义在美国南方横行霸道,三K党徒活动猖獗、定期在亚特兰大石山附近集会之时,米切尔本人却在为该市黑人的好几个项目尽力,尤其与黑人学生的关系很深。米切尔早在十九岁初入社交界时就与非洲血统的美国人社团有了联系,她是当时亚特兰大社交界年轻人当中唯一志愿到城里一家黑人诊所工作的姑娘,为此还被白人的女青年会拒之于门外。1941年,本杰明·梅斯博士来到具有历史意义的专为黑人青年开办的摩尔豪斯学院任院长,急于为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寻求经济资助,他去找的第一个人就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尽管家人严厉警告她,时局动荡,与黑人接触危险,她还是毅然同意匿名捐款八十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已足够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梅斯博士后来写信给她,详细报告了她的捐款给予被资助者多么大的鼓舞与帮助,米切尔遂决定定期向该校捐款。梅斯博士同意对这笔奖学基金保密,并且在米切尔死后多年仍信守诺言。

米切尔的善举直到佐治亚州第一位黑人医学院毕业生欧提斯·史密斯获得儿科医生开业证书时才为世人所知。当时,史密斯来到米切尔纪念馆,把得到米切尔秘密资助的经过向馆长玛丽·罗斯·泰勒女士和盘托出。原来,他曾在田纳西州的默哈利医学院念书。一年级时,尽管他课余时间替人擦皮鞋、下地打工,拼命干活挣钱,但还是无法维持学业。他只好去找院长梅斯博士,打算退学。院长要他安心念书,并神秘兮兮地说:“别担心,我自有办法。”

史密斯的学杂费全都由人代付了,但直到三十五年之后(米切尔已去世多年),梅斯博士才公开了这笔基金的来源——史密斯原来只是米切尔资助过的四五十名黑人医学院学生之一。这件事足以表明米切尔人格之高尚,也从侧面使广大读者对《飘》更为喜爱。

“《飘》热”在美国乃至全球持续不断。作者去世二十七年之后,该书依然高居美国精装版小说榜首,加上平装版,《飘》在全美畅销书中一直保持着第九名的地位。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1993年,《飘》在全球的销量已逾两千八百万册,还不算恒河沙数的盗版书。《飘》已被译为数十种文字,在全球近四十个国家销售,并译为盲文出版,长达三十卷。尽管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认为《飘》只是一部大众通俗小说,但《飘》历经数十年而长销不衰的事实,已经为自己夺得了经典的位置。

1949年8月11日,米切尔与丈夫一道出门看电影,在离家仅三个街区之遥的一个十字路口,被一辆疾驶的出租车撞倒,五天后去世,享年四十九岁。这位美丽聪慧的女作家被安葬于亚特兰大市的奥克兰公墓,与其家族的其他成员永远厮守。

本译本据美国华纳公司1993年新版译出,尽量追求语气的现代性,同时配有米切尔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珍贵照片以及故居图片等,需要说明的是米切尔故居曾数度被毁,现在的建筑物是后人依样重修的。所有的这些努力,无非是想给中国读者提供一个更丰富更鲜活的《飘》的译本,更加清晰地了解米切尔对美国历史和美国文学作出了何等的贡献。

黄健人

2010年8月

后记

2000年6月里一天,佐治亚州绿树红壤,阳光灿烂,借在美国访学-之机,我造访了位于该州南部的亚特兰大市米切尔故居暨纪念馆。

米切尔故居坐落在市中心桃树街九百九十九号,是一幢维多利亚风格的两层小楼,四周铁栏围出一方如茵绿草,与街上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反差强烈,闹中取静,别有一番风致。

步入前厅,早已候在入口的纪念馆董事会助理厄琳·黑尔女士迎上前来。寒喧之后,我代表漓江出版社将自己的译作《飘》赠给了纪念馆。黑尔女士则把一包打点得齐齐整整、有关米切尔及其故居的资料回赠给我。双方合影留念。须臾,该馆国际通联部经理海瑟尔·叶特兰德小姐也从繁杂公务中脱身,代替黑尔女士陪我参观。

米切尔故居始建于1879年,1919年改为十组套房的公寓。1925年至1932年间,米切尔夫妇租用了一号套房。享誉全球的小说《飘》之大部分就在这里构思完成,其时,亚特兰大的文人墨客也常来此间欢聚叙谈。

1989年,在任的亚特兰大市市长安德鲁·杨宣布这幢小楼为历史文物,使其成为该市获此殊荣的首座建筑。

1994年9月,米切尔故居被人纵火,损失严重。1995年德国戴姆勒一奔驰集团捐资五百万美元,用以修复故居。1996年5月12日,时值母亲节,距在该市举行的第二十六届奥运会开幕式前四十天,故居再度被人纵火,损失比头一次更大,好在米切尔套房幸免于难。警方悬赏一万美元捉拿嫌疑人,但一切调查均无任何结果。同年,米切尔故居被美国国家历史文物信托基金会列入国家级历史文物,予以保护。1997年,故居全面修复,成为亚特兰大市一处文化旅游名胜与永久纪念地,除法定节假日外,天天向公众开放。

米切尔纪念馆与故居比肩,包括图片展览厅、电影放映厅(播放有关小说与电影《飘》的纪录片)、纪念品商店及办公室等。这儿时常举办文学界人士作品欣赏会,帮助文学新人走上成功之路,正在成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中心。

流连于展览大厅,我深为米切尔十度春秋孜孜矻矻于《飘》创作的精神感动,对这位美丽聪慧的女作家生平与创作经历有了进一步了解。

米切尔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尤金·缪斯·米切尔是亚特兰大一位著名律师,美国大学优秀生联谊会成员,亚特兰大市图书馆董事长,亚特兰大历史学会会长。其母玛丽·伊莎贝尔·史蒂文斯(人称“美人玛丽”)虔信天主教,以自己的爱尔兰血统为骄傲,努力向子女灌输天主教教义。她敢于为妇女的权益奔走呐喊,并带小玛格丽特·米切尔参加为妇女争取选举权的集会,是妇女投票者联盟的创始人之一。

玛格丽特·米切尔1890年11月8日出生于种族隔离的亚特兰大,在桃树街上的圣心教堂受洗。1912年,她全家从童年居住的杰克逊山,迁入桃树街一千一百四十九号一座有白色圆柱的大宅。因为和哥哥史蒂文斯及邻近的男孩子们混在一起玩,小玛格丽特很快就成了一个顽皮的假小子,身穿短灯笼裤,自称“杰米”。她编戏、导戏,把街区的娃娃们召拢来分派角色,且常把主角留给自己。她家的前厅正好充当舞台。

1917年,豆蔻年华的米切尔坠入爱河,与克利福特·亨利中尉订婚。亨利是哈佛大学学生,在亚特兰大的戈登军营受训,后派驻法国。玛格丽特次年秋天入美国著名女校史密斯学院读书。她才情焕发,做过校文学社团主席,写的小小说常在学校年刊上发表。1919年,在学校里她获悉亨利阵亡的噩耗,接着母亲又病危,米切尔急急往家赶,终未能与母亲见上最后一面。

1920年,米切尔初入社交界。她天性活泼,当众跳阿帕拉契舞,结果被指责有失淑女风范。跳舞事件加上她对格兰迪医院住院的黑人行善,米切尔被三年级学生会拒之门外。

两年后,米切尔陷入追求者的包围,但伯伦·厄普肖与约翰·马什最终成为争夺她的两大情敌。玛格丽特1922年9月与厄普肖结婚。小夫妻住进了米切尔娘家。新婚不久,丈夫就虐待妻子。玛格丽特发现厄普肖既贩私酒又贪杯成瘾,二人遂分居,旋即离婚。米切尔在亚特兰大一家新闻期刊找到工作,很快又成为《亚特兰大日报》的首位女记者。

1925年7月4日,美国国庆节,米切尔再做新娘,嫁给了对她一往情深的约翰·马什。此后她常对朋友提及自己是在“独立日”结的婚。

第二年,米切尔双脚罹患关节炎,被迫辞去报社的工作,在家卧床,拼命读书。约翰天天为她往家借书,实在累不过,灵机一动,买来一架小巧的雷明顿打字机,附言一纸:“亲爱的,向你了不起的新职业致敬。”约翰觉得玛格丽特简直看完了图书馆所有藏书,该自个儿动手写一本啦。于是,米切尔开始创作朋友们戏称的“美国最棒的小说”,写下她从小打长辈们那儿听来的故事。

时光流转,1929年,《飘》主体完成,只有两个人了解这部小说的细节——丈夫约翰与在麦克米兰出版公司任职的朋友洛伊。克尔。

……

现任米切尔纪念馆董事会会长的玛丽·R. 泰勒女士也认为,不少人误读了米切尔,倾向于将她与南方在内战中“失败的大业”相联系。但这是电影《飘》造成的。看懂电影不等于看懂了小说。对米切尔来说,“大业”永远意味着爱国主义,而不是内战中南方的失败。小说描写战前南方的部分不足百页,大部分笔墨是在谴责战争的残酷,反映战后重建的艰辛,赞美南方的崛起,揭示社会经济变革及种族隔离。强调不同的人面对挫折与创伤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生活态度。泰勒女士的评价应当说非常中肯。

对于小说的几位主人公,米切尔常说,梅拉妮是她最爱,称她为“我的宝贝儿”。这个人物她承认是以她表姐梅拉妮修女为原型的。米切尔同样佩服斯佳丽,赞赏她的勇敢、进取心、责任感与奉献精神。这个人物主要以她飞扬跋扈的祖母安妮·菲茨杰拉德·斯蒂芬为模特儿。米切尔的祖母是支熊熊燃烧的火把,光彩照人,个性鲜明,是个独立自主、精明强悍的女生意人。虽说米切尔否认斯佳丽身上也有她自己的影子,但在她不足五十年的短暂生命中,熟悉她的亲友无一不认为她魅力四射、风情万种。瑞特这个名字是借用佐治亚州查尔斯顿城一家名门望族的姓氏。米切尔娘家祖上也果真出过一位海盗,大名丹尼尔·豪瑞。这位先人在海上的种种冒险与书中勇闯封锁线大发国难财的瑞特·巴特勒船长十分相似。

米切尔喜欢电影《飘》,但认为影片未能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她反感影片将美国北佬南方浪漫化的开场白,声明那些话不是她的,并反感将南方种植园装点成“富裕丰饶的展览橱窗”。对广大读者关注斯佳丽与瑞特情感冲突结局的热烈愿望,米切尔只寡淡地说了一句:“对我来说,故事完了。”至于后人努力撰写的续篇,米切尔在天之灵更无从知晓。好在,热爱米切尔的读者可以翘首以待,她的另一本书《斯佳丽之前:玛格丽特·米切尔青春时代作品集》(Before Scarlett:Girlhood Writing of Margaret Mitchell)已于近期由Hill Street出版社编辑出版。此书收入的小说原稿是在米切尔哥哥亚特兰大家的地下室里发现的。至于《飘》的大部分原稿,早已被米切尔的丈夫马什销毁,只留下很少一部分用以驳斥那些认为小说是他所写的谣言,因为他的编辑手记在原稿中随处可见。保留的原稿现存美国一家银行的地下室,静静地等待在对米切尔著作权发生争议时出来做证。

黄健人

2010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本套世界文学名著,选用名家的全译本,并配有精美的国际大师插图,在内容和形式上,将营造极佳的阅读体验。这在国内的名著出版工作中,是非常难得的。

——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得主许渊冲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3: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