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宗教”这个研究领域,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就涉及那些感兴趣者的相关知识储备。要理解自然科学与宗教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就必须至少对一种宗教和一门主要的自然科学——最好是物理学或生物学——具备相当程度的入门知识。许多有志于探索这一迷人领域的人,就因为缺乏这些知识而倍感沮丧。
阿利斯特·E.麦克格拉思编著的《科学与宗教引论(第2版)》旨在解决这种困境,为那些可能对自然科学和宗教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读者介绍他们所知有限的这些领域内的各种知识。宗教和自然科学研究中那些主要的命题与论点,本书做了深入的探讨和解说,在这一点上并不做读者很可能早已知晓的乐观假定。那些在科学与宗教领域内已经具备一定知识的读者,将会发现时常遇到自己早已熟悉的材料,希望这不会导致乏味。无论如何,此书关注的核心是探讨科学与宗教的接合部。那些对宗教或科学已有若干知识的读者,将会发现他们早已熟悉的那些材料是用新的角度来处理,所以它们与我们论题的联系是十分清晰的。
对科学与宗教的研究是人类探索中最迷人的领域之一。这将当代社会最为重要力量的两种汇聚到一起。然而要让科学与宗教的对话有意义,就必须对这二者都有所知晓。“科学与宗教”研究这个领域,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就涉及那些感兴趣者的相关知识储备。许多有志于探索这迷人领域的人,就因为缺乏这些知识而倍感沮丧。
本书为阿利斯特·E.麦克格拉思编著的《科学与宗教引论》的第二版,旨在解决这种困境,向读者介绍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迷人关系,对于那些学习科学和宗教,但在其中一个方面缺乏知识的学生来说尤为合适,本书视野极为开阔,从历史、神学、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来审视科学与宗教的交互作用,并一直延至当今,囊括了理查德·道金斯所提出的涉及进化论及与宇宙论相联系的“智慧原理”的论题。在主要讨论基督教的同时,本书也扼要阐释了其他宗教的重要性。
序
如何使用此书
第1章 科学与宗教对话的简介
第一部分 历史:三场标志性辩论
第2章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第3章 论争1:哥白尼,伽利略和太阳系
第4章 论争2:牛顿,机械论字宙和自然神论
第5章 论争3:达尔文和人类的生物学起源
第二部分 科学与宗教:若千主题
第6章 科学与宗教交互作用的一些模式
第7章 科学、宗教、对事物的解说
第8章 科学、宗教以及上帝存在的证明
第9章 科学与宗教中的证实与证伪
第10章 科学与宗教中的实在论及替代选择
第11章 创造的教义与自然科学舛
第12章 上帝怎样在这个世界中行动?
第13章 科学与宗教中一些模式的使用
第14章 自然科学与自然神学
第15章 科学与宗教中的理论异常
第16章 科学与宗教中的理论发展
第17章 其他信仰中科学与宗教的交互作用
第三部分 科学与宗教:当代论争
第18章 理查德·道金斯和科学无神论:科学否定上帝吗?
第19章 宇宙学:智慧原理是否意味着什么?
第20章 量子理论:科学与宗教的互补性
第21章 进化生物学:能谈自然中的“设计”吗?
第22章 进化心理学:宗教信仰的起源
第23章 宗教心理学:探讨宗教体验
第24章 宗教认知科学:宗教是“天然”的吗?
第四部分 科学与宗教的个案研究
第25章 皮埃尔·泰亚尔·德·夏尔丹(1881—1955)
第26章 托马斯·F.托兰斯(1913—2007)
第27章 查尔斯·A.库尔森(1910—1974)
第28章 伊恩·R.巴伯(1923—)
第29章 阿瑟·皮科克(1924—2006)
第30章 沃尔夫哈特·潘农伯格(Pannenberg,Wolfhart,1928—)
第31章 约翰·波尔金霍恩(1930—)
第32章 南茜·墨菲(Nancey Murphy,1951—)
第33章 阿利斯特·E.麦克格拉思(1953—)
第34章 菲利普·克莱顿(1956—)
结论
参考书目
索引
再版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