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妮日记(全译本)(精)/名家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安妮·弗兰克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安妮日记(全译本)(精)/名家译丛》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记录了为躲避纳粹的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两个家庭在“密室”中度过的长达两年的艰难生活,同时也记录了她对战争、人性以及未来的思考等。

本书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是宝贵的历史印记。

内容推荐

《安妮日记(全译本)(精)/名家译丛》是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目录

1942年6月12日 星期五

1942年6月14日 星期日

1942年6月15日 星期一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

1942年6月21日 星期日

1942年6月24日 星期三

1942年7月5日 星期日

1942年7月8日 星期三

1942年7月9日 星期四

1942年7月10日 星期五

1942年7月11日 星期六

1942年8月14日 星期五

1942年8月21日 星期五

1942年9月2日 星期三

1942年9月21日 星期一

1942年9月27日 星期日

1942年9月28日 星期一

1942年9月29日 星期二

1942年10月1日 星期四

1942年10月3日 星期六

1942年10月9日 星期五

1942年10月16日 星期五

1942年10月20日 星期二

1942年10月29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7日 星期六

1942年11月9日 星期一

1942年11月10日 星期二

1942年11月17日 星期二

1942年11月19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28日 星期六

1942年12月10日 星期四

1942年12月13日 星期日

1942年12月22日 星期二

1943年1月13日 星期三

1943年2月5日 星期五

1943年2月27日 星期六

1943年3月10日 星期三

1943年3月12日 星期五

1943年3月19日 星期五

1943年3月25日 星期四

1943年3月27日 星期六

1943年4月1日 星期四

1943年4月27日 星期二

1943年5月1日 星期六

1943年5月18日 星期二

1943年6月13日 星期日

1943年6月15日 星期二

1943年7月11日 星期日

1943年7月13日 星期二

1943年7月16日 星期五

1943年7月19日 星期一

1943年7月23日 星期五

1943年7月26日 星期一

1943年7月29日 星期四

1943年8月3日 星期二

1943年8月4日 星期三

1943年8月5日 星期四

1943年8月9日 星期一

1943年8月10日 星期二

1943年8月23日 星期一

1943年9月10日 星期五

1943年9月16日 星期四

1943年9月29日 星期三

1943年10月17日 星期日

1943年10月29日 星期五

1943年11月8日 星期一晚

1943年11月17日 星期三

1943年11月27日 星期六

194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1943年12月24日 星期五

1943年12月27日 星期一

1943年12月29日 星期三

1944年1月2日 星期日

1944年1月5日 星期三

1944年1月6日 星期四

1944年1月7日 星期五

1944年1月15日 星期六

1944年1月22日 星期六

1944年1月24日 星期一

1944年1月27日 星期四

1944年1月28日 星期五

1944年2月3日 星期四

1944年2月12日 星期六

1944年2月13日 星期日

1944年2月14日 星期一

1944年2月16日 星期三

1944年2月18日 星期五

1944年2月19日 星期六

1944年2月23日 星期三

1944年2月27日 星期日

1944年2月28日 星期一

1944年3月1日 星期三

1944年3月4日 星期六

1944年3月7日 星期二

1944年3月14日 星期二

1944年3月16日 星期四

1944年3月17日 星期五

1944年3月19日 星期日

1944年3月23日 星期四

1944年3月27日 星期一

1944年3月28日 星期二

1944年3月29日 星期三

1944年3月31日 星期五

1944年4月3日 星期一

1944年4月4日 星期二

1944年4月6日 星期四

1944年4月11日 星期二

1944年4月16日 星期日上午11点前

1944年4月18日 星期二

1944年4月19日 星期三

1944年4月27日 星期四

1944年4月28日 星期五

1944年5月3日 星期三

1944年5月7日 星期日上午

1944年5月8日 星期一

1944年5月13日 星期六

1944年5月19日 星期五

1944年5月22日 星期一

1944年5月25日 星期四

1944年5月26日 星期五

1944年6月5日 星期一

1944年6月6日 星期二

1944年6月9日 星期五

1944年6月13日 星期二

1944年6月16日 星期五

1944年6月23日 星期五

1944年6月27日 星期二

1944年7月6日 星期四

1944年7月21日 星期五

1944年8月1日 星期二

试读章节

好几天了,我都没有写日记,因为我想先考虑考虑如何去写我的日记,像我这样的人去写日记是有点怪的,不仅仅是因为我以前从来没写过,而且不光是我,换了随便哪个人,又有谁会对一个13岁的小女生敞开的心扉感兴趣呢?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我就是想写一些东西,最最重要的是,我就是想把我自己埋在心底的那么多的东西统统都吐出来。俗话说得好,“纸比人更有耐心”。每次在有点伤感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话。当时,我用右手托着下巴呆呆地坐着,觉得无聊极了,而且浑身上下软绵绵的,一点力气也没有,想不到到底是该出去走走还是在家里继续这样待着。没错,纸当然是最有耐心的,再说了,我也并没想过要把这个笔记本拿给别人看。它司是有一个令它骄傲的名字,“日记”啊,谁都不给看,除非是我真正的朋友,不管是男是女。到现在我总算是想清楚了,我写日记的根本原因是:我并没有像日记这样一个真诚的朋友。

我想更加清楚地说,根本就没有人会相信一个13岁的女孩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孤单,当然事实上也并没有那么严重。我有我最亲爱的父母和一个比我大三岁的姐姐。我现在认识大概有30个可以算得上是朋友的人,还有一大串的男朋友.他们每个人都很想让我去看他们一眼,可是我却不答应,于是他们就只好在班级上通过镜子来偷偷地看我。我还有很多亲戚:姨妈、姑姑、叔叔、舅舅,他们都对我很好。一个多么幸福的完整的家庭。是啊,看上去我好像什么都不缺。

可朋友们全都是这样,除了打打闹闹,就再也没别的什么了。我从没有说过任何离奇的事情,大家没办法更亲近一此.这真的是很恼人啊!也许是由于我信心不足,太过于悲观了,可事实如此,我也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才有了日记。

我要用我的全身心来增添这位期盼已久的朋友的魅力。我不想像许多人那样在日记里流水账似的记下一大堆无聊的事情,我想让它成为我的朋友,我把它叫做基蒂。在我对基蒂说话的时候,谁都不晓得我到底在说些什么。所以,虽然还有一此不情愿,我仍然要用简洁的文字来描述我的人生。

爸爸娶妈妈的时候36岁,那时妈妈才25岁。我的姐姐玛戈特1926年出生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之后便是我,1929年6月12日出生。因为犹太人的身份,我们在1933年移居到荷兰,爸爸成为特拉维斯公司的总经理。由于这家公司和位于同一幢楼里的科伦公司关系密切,理所当然地,爸爸便是他们的合伙人。

但是我们家的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全部都因为希特勒的反犹法而遭殃,生活中充满了艰辛和焦虑。1938年大清洗过后,我的两个舅舅逃到了美国。年迈的祖母和我们一家团聚,当时她已经是73岁的高龄。1940年5月过后,幸福的时光很快便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刚开始是打仗,然后是投降协定,紧接着德国人就来了。

我们犹太人的苦难这时候才真正开始,各种反犹法令接二连三的颁布。所有的犹太人都必须戴黄色的大卫星;上缴他们的自行车;不能乘电车,也不可以开车;只能在3点到5点之间去店里买东西,而且只能到挂有“犹太商店”招牌的店里去买;犹太人到了8点必须待在屋里,8点之后就连在自己的花园里坐一坐都不行;犹太人还不能去剧院、电影院和其他的一些娱乐场所;犹太人不得参加任何公开的体育活动,不得进入游泳池、网球场、曲棍球场及其他所有运动场地;犹太人还不能拜访信基督教的人;必须去犹太学校上学……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反犹规定。

我们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可是生活还得继续下去。

P2-P4

序言

安妮.弗兰克生于1929年6月12日,原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父亲奥托·弗兰克是一名德籍犹太商人。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弗兰克一家便离开德国,流亡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占领了荷兰,德国法西斯也在荷兰用残酷手段迫害犹太人。为了摆脱被捕的命运,弗兰克全家和其他四名犹太人,共计八人,一起躲进一座楼房的后部,即所谓“密室”避难。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十三岁生日,她收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本日记簿,安妮从这天起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他们躲进了“密室”,日记除了开头部分外,都是写于后屋。安妮把自己的忧虑、欢乐、爱情和失望全都倾诉在日记中,这本日记成了她的知心好友,也给了她莫大安慰。安妮是一个聪明、善良、纯洁、敏感和热情的少女,上进心很强,学习努力,对一切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的爱好和兴趣十分广泛,涉猎许多方面的书籍。即使在那前途渺茫、生命时刻都有危险的绝望处境中,她也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日记洋溢着这个少女的颖慧与才华。她以与女友谈心的形式,探索人生的意义。她对生活的洞察超越了密室那个弹丸之地,也超越了她所处的战争年代。她冷眼观察周围这一群普通人,记下了她对成年人的看法以及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安妮通过对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以及密室避难者之间种种纠葛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法西斯统治下人性的扭曲。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安妮能把自己一分为二,无情地剖析自己,纠正自己的偏颇。此外,日记还记下了她心中的爱情萌芽和她对爱情的严肃态度。

1944年8月4日,“密室”中的人因遭检举而被逮捕,八人之中除她父亲奥托免于劫难,其余七人均遭不幸。安妮大约在1945年3月初死于集中营,尸骨难觅。被捕时,蜜普·吉斯与贝普-弗斯库吉尔发现安妮的日记散落一地,蜜普-吉斯将这些纸页收好,藏在抽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安妮被证实已经过世,蜜普·吉斯便将这批日记交给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

当时人们正在寻觅死难的600万犹太人的代表,急切地想要批判纳粹的罪恶行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奥托将《安妮日记》加以删减和修改,把安妮塑造成一个天真无邪的受难少女,通过对纳粹罪行的描述,唤起了人们的恐惧和良知,逐渐成就了安妮的形象和名声。迄今为止,《安妮日记》已被译成55种语言,销售2000万册以上。他们昔日避难的故址已改为博物馆,平均每年有60万访客。在1944年4月5日的日记里,她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终于能得偿所愿。

时至今日,安妮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标签”,她不但象征着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受害者,甚至已经成为宗教迫害和暴政统治下受害者的象征。汉斯说:“人们聊起那段历史,就会谈到大屠杀,就会谈到安妮。”

而当被删除的部分被补充完整之后,除了前一个层次的安妮之外,我们又读到了另一个安妮。她正从13岁成长到15岁,从“无性”变成“有性”,她的性意识开始在形成,充满了不安、疑惑、急躁与盼望,和他们同时在“密室”避难躲藏的一个犹太少男彼得成了帮助她渡过这个难关的人。美国作家贝里曼认为这一部分堪与《忏悔录》匹敌,虽然溢美,但也大体适当。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0: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