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隆迷雾》是重述亚瑟王传奇的作品当中细腻而颇具原创性的一部,被历史小说家玛丽.瑞瑙特誉为“想象力的丰碑”。这部长达八十余万字的经典巨著将故事背景放在公元5—6世纪的英伦诸岛,其时罗马帝国正处于奔溃的边缘,不列颠社会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阿瓦隆迷雾》以恢弘的格局、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这个时代,书中既有古老异教信仰与新兴基督教的拉锯抗衡,也有母权制度与父权制度的交替更迭。现实的胜利和神话的终结,折射出了新旧不列颠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
《阿瓦隆迷雾》是世界奇幻终身成就奖得主玛丽昂·齐默·布拉德利代表作,被评为1984年轨迹奖奇幻小说,并入选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中心推荐书目、“50年50部幻想小说”书单。
玛丽昂·齐默·布拉德利创作的《阿瓦隆迷雾》被阿西莫夫誉为优秀的重述亚瑟王传奇的作品。亚瑟王传奇向来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故事,《阿瓦隆迷雾》独树一帜地将叙事重心移到看似隐晦不明的女性角色身上,将她们刻画为影响亚瑟王朝兴盛与衰落的重要人物。
命运之轮在星空中旋转,一旦不列颠的共主不再尊崇阿瓦隆,部落民族将选出新的君王。当年轻雄鹿长成之后,鹿王会有什么下场?
不列颠在亚瑟治下空前繁荣,但他对基督教神父的倚重令摩根和阿瓦隆日益不满。在摩根的努力下,西部山区重新兴起女神崇拜。与此同时,两人的私生子莫德雷德也悄悄燃起了称王的野心。各方力量蓄势待发,广阔的帝国即将走向分崩离析的边缘。
但高文始终没从亚瑟身边离开……连兰斯洛特五朔节前北上时他也没回来——兰斯洛特说他是来确保北方海岸上的灯塔都点亮了,以免船只撞上礁石。但是摩高丝认为他其实是来当亚瑟的眼线,查看洛锡安是否有人意图违抗共主的统治。
她也在那时听说了伊格赖恩的死讯——之前消息一直没有传到北方的洛锡安来。她年轻时跟伊格赖恩就不算亲密,她一向嫉妒姐姐的美貌,也不曾原谅薇薇安没有选择她做龙首尤瑟的妻子。她会比那个软弱、慈爱又虔诚的蠢女人更适合当共主王后。而且说到底,熄灯后,每个男人其实都差不多,都可笑地容易驾驭,愚蠢地依赖女人才能给的那样东西。她隐身在洛特王位背后,统治得很称职;如果能跟尤瑟在一起,她会做得更好,因为她不会那么愚蠢地跟那些神父纠缠不清。
但摩高丝听到伊格赖恩的死讯时,是真心为她哀悼,希望当时来得及到廷塔杰尔见她最后一面。摩高丝现在几乎没有女性朋友了……
她的侍女大多因为美貌或容易得手而被洛特挑中,而且他喜欢的女人大多不是言辞犀利或头脑聪明的,他曾说过,在这方面,有她一个就够了。所有事情他都会咨询她的意见,尊重她的智慧,但在她帮他生了四个儿子之后,他就回去找那些他在床上本性偏好的女人——没有什么大脑的漂亮女人。摩高丝从不曾因为他享受这些乐趣而心生妒意,甚至也很高兴不必再生小孩。如果她想要逗弄小宝宝,她还有养子葛狄文,何况洛特的女人也一天到晚在生小孩——葛狄文不愁没有身上流着王室血液的玩伴。
洛克兰在她身边动了一下,喃喃出声,睡眼惺忪地把她拉进怀里,她的思绪也暂时停止。她还挺想他的——兰斯洛特在宫里时,她叫洛克兰去跟那些年轻男人睡,虽然兰斯洛特根本不在乎她是要让洛克兰留在她床上,还是要跟看门狗上床!反正洛克兰又回到她身边了。洛特从不干涉她的娱乐,就像她不曾干涉他的女人一样。
但是当激情时刻过去,洛克兰下楼到外面上茅厕时,摩高丝突然觉得想念洛特。倒不是他在这种运动上特别拿手……他迎娶她时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那档事做完之后,他会跟她谈些要动脑筋的事。、她发现自己很想念那些年,那时他们一起醒来,躺在床上谈要做的所有事,以及王国里,甚至全不列颠发生的事。
等洛克兰回来时,阳光已经很亮,空气中充满海鸥的叫声。她听到楼下有细微的声响,某处传来烤燕麦饼的香味。她把他拉近,很快地吻了一下他,说:“宝贝,你该走了,你得在葛狄文来之前离开——他已经是大男孩,开始能察觉一些事了。”
洛克兰咯咯笑起来。“那小子自从离开保姆的怀抱,就将所有事都看在眼里了。兰斯洛特在时,他的一举一动他都注意得很——五朔节时他的眼睛也尖得很。不过我想你无须担心——他还没有大到懂得那档事。”P2-3
在我读过的重述亚瑟王传奇的作品中,这部书是优秀的。
——阿西莫夫
《阿瓦隆迷雾》通过凯尔特宗教和母神,对亚瑟王传奇做了具有独创力的阐释……这是想象力的丰碑。
——玛丽.瑞瑙特(历史小说家)
情节精巧,文笔优美。《阿瓦隆迷雾》让古老的人物散发出全新光彩……这部史诗般的小说关乎暴力和欲望、令人心痛的忠诚和难以忘怀的魔法。
——《出版人周刊》
阿瓦隆的迷雾是宗教的迷雾,历史的迷雾,也是性别的迷雾。基督教文明是建立在以男性为中心的道德基础上的,女人在历史与宗教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正如《达芬奇密码》中所说的,历史历来是当权者的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其真实性是值得质疑的。《阿瓦隆迷雾》也许不符合真实的历史,但是它却挖掘出被历史埋没的女神宗教,并写出了一个好看的关于“她”的故事新编。
——学者刘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