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梁二平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内容推荐


\t由梁二平著的《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是一本关于世界观与世界史的另类解读的书,通过150多幅经典古代海图,描述人类海上交往的历史进程,以及由大航海所带来的大发现;同时,也可以看到由黃金、白银、香料、瓷器、黑奴贸易等引发的大侵略、大移民、大变革。通过各种各样的海洋活动,世界被一步步地认识,并在血雨腥风中形成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格局。这一切都被古代地理学家、航海家、制图家以海洋地图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本书搜集的古代海图,确切地说是与海有关的、广义上的古代海图。所选之图以现存最早涉及海洋的古地图为起点,止于19世纪末。这些记录历史、创造历史的古代海图,构成了一部色彩迷人的另类世界史。它未必是一本多么有价值的书,但它肯定是一本让人大开眼界的书。

作者简介
梁二平,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海洋文化学者。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奖等,著有散文集《花样生活》、《一米阳光》、《肢体的游戏》等。有海洋文史地理著作《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中国古代海洋地图举要》等。
目录

1?早期对世界的描述:世界应有完美的形状

2?印度洋的世界观:从抽象走向具象

3?古代中国的海洋观:从东洋到西洋

4?理性回归:重新发现托勒密

5?早期航海图:网格为图与罗盘定向

6?大航海尖兵:葡萄牙开辟绕过非洲的新航线

7?打通香料之路:从印度到东印度

8?西方描绘的中国:从地图上进入“全球化”

9?发现新大陆:西班牙引领最大殖民潮

10?环球航行:“发现”太平洋与贸易“全球化”

11?切分地球:从救皇子午线到0°经线

12?寻找“南方大陆”:发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13?寻找“北方乐土”:北极圈里的东西通道

14?海上咽喉:连接世界的九大海峡

序言
序言
改变世界的古代海图
地图是人类描绘和概括世界的梦,这之中有宗教的梦,有财富的梦,有探险的梦,也有侵占的梦。这种梦,先天地糅合着求知的欲望、权力意志和生存竞争。现代英语的“map”(地图)这个词,源于拉丁文“mappamundi”,其中的“mappa”指的是“布料或餐巾”,而“mundi”指的是“世界”,其原始意思是“将世界绘在布上”。法语中的地图“carte”,源于另一个拉丁文“carta”,指的是文件,它是从希腊语中“莎草纸”这个词衍生而来的。有人甚至认为,中世纪以前欧洲语言中没有一个明确表述“地图”的名词。
其实,人类发明布和纸的历史并不长。从考古角度讲,最初地图并非绘在布上和纸上。现在存世的远古岩画中,可见地图的影子,如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岩上,大约一万年前的岩画,就绘有盆地与河流的符号。最早形成地图形态的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地图。公元前 2300 年左右萨尔贡一世(Sargon Ⅰ)建立的阿卡德王朝已经有了泥板地图。同一时期,古埃及已开始使用莎草纸记录人类活动,现今存世的莎草纸地图是公元前 1300 年的都灵莎草纸地图,它是由拉美西斯四世(Ramesses Ⅳ)陵墓的书记员阿曼那科提绘制的努比亚地图。遗憾的是,收藏人类早期地图的两个图书馆 — 古巴比伦的泥板图书馆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皆毁于战火,众多古地图化为灰烬。
这本书所要说的海洋地图是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地图几乎是与古代地图同时诞生的,但海洋地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改变了人类基于陆地认识世界的有限视野,从更宏观的视角描述世界。现存最早的古代海洋地图是公元前 7世纪左右以泥板制作的巴比伦世界地图。这幅地图以巴比伦为世界中心,四周被海水环绕。地球确实被无边的大海所覆盖,后世证明地球约 70% 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大海不仅与陆地有着紧密的地理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与海紧密接触的人类活动,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 这一切皆记录在古代海洋地图之中。
这本书的古代海洋地图故事,即从泥板海洋地图讲起,止于 19 世纪末的彩色印刷海洋地图。本书搜集了 160 多幅古代海洋地图,确切地说是与海有关的、广义上的古海图。这些地图描绘的空间囊括了陆地、近海、岛屿、海岸线、海峡、海航线、入海口、四大洋和极地 ;其内容涉及原始航海、大航海、海盗劫掠、海上冲突、海洋分割及列强称霸世界的海洋地理图景。
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最早以平面来展示地球,让人类有了整体的“世界”认知,其俯瞰世界的角度领先于其他所有国家绘制的地图,也影响了世界航海活动,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地图之父。但随着西罗马灭亡,希腊的理性地理学很快被欧洲教会的神学所取代。古典天文学、地理学的领军力量转到东方,催生了阿拉伯世界的马蒙(Ma’m n)地理学、伊斯塔赫里(Al-Istakhri)的圆形世界地图和回归托勒密制图方法的伊德里西(Al Idrisi)世界地图……
必须指出的是,中世纪的阿拉伯是一个航海大国,也是一个绘制地图的大国,阿拉伯对古代世界地图有着巨大贡献,但却很少制作精准的航海地图。“专业”航海图最终在地中海诞生,它就是波托兰(Portolan)航海图。“Portolan”这个词来自拉丁文,原指用文字所写的航海指南书。由于航海指南书中通常附有航海图,后来人们就用“波托兰”来表示中世纪的航海图。波托兰航海图是西方精确制图的开端,比如绘于 13 世纪的“比萨航海图”,这幅现存最早的航海图,因其海岸线绘制精准而被地图史学家称为“最早的真正的地图”。相比之下,欧洲精准的陆地地图则要到 16 世纪前后才出现。在大航海之前,地中海地区的航海图一直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如,马略卡学派制图家亚伯拉罕·克莱斯克(Abraham Cresques)为世界贡献了加泰罗尼亚世界航海图,意大利学派不仅贡献了比萨航海图,还贡献了维斯康特世界航海图。正是地中海的先进航海图,为大航海探险家提供了远航指引和勇气。说到大航海,不能不说“文艺复兴”。但要指出的是,“Rinascimento”这个词源自意大利语“Rinascita”,原本只是“再生”或“复兴”,一点 “文艺”的意思都没有。19 世纪中叶,法国历史学家才“Renaissance”这个词来概括 15—17 世纪这一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觉醒。其实,欧洲当初就是想“再生”或“复兴”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辉煌时代,既有文化的,也有科学的,其中就包括“再生”公元 2 世纪托勒密的《地理学》。如果做一点对比,就会发现 :热那亚的哥伦布1492 年发现了新大陆 ;佛罗伦萨的达·芬奇 1499 年完成了《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离世的 1520 年,麦哲伦正在环球航行……“复兴”不只是绘画,与之同步的还有未知海域的探险航行。
大航海使航海图进入了新时代。地中海航海图的各学派,很快就被大航海的尖兵葡萄牙的制图家迭戈·欧蒙(Diogo Homem)、罗伯·欧蒙(LopoHomem)、瓦斯·多拉多(Fern?o Vaz Dourado)等组成的葡萄牙学派所超越。葡萄牙学派的历史功绩在于迅速收集、整理葡萄牙航海家的发现,制作出一批表现“新航线”和“新土地”的航海图。
......
人类的探险精神中,先天地糅合着求知的欲望、扩张的欲望。几千年来,人类借助航海认识了周边世界,又通过控制海洋确立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和相互关系,即所谓“海权”。这些古代海图不仅记录了人们的世界观的演进,而且体现了各自的价值观与权力意志,有发现,也有“被发现”,有优胜劣汰,也有弱肉强食……在商船与炮舰的交替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不断变化的海图中,世界渐渐铺排出今天的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这些经典古代海图就是阅读一部“海图版”的世界史。
是为序。
梁二平
2016 年 4 月 14 日,于中国深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