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本帝国主义的內在矛盾
依现实的国力观察,我们自然不能否定日本的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发达,相当于促成帝国主义国家的诸条件;而证明其利用反苏联战争为遂行再分割太平洋殖民地阴谋的愚蠢,是他们的国策发展与维系政权的必然法则。可是在他们肆无忌惮地进行侵略、无限制地增加军费的军部暴民政治下,所谓皇军神武的飞跃,这就是整个的大和民族被军部暴民统治葬送在侵略阵线上的丧钟!
根据日本军力的调查:虽说是除去平时正规军全国十九个师团,另一个旅团,四个骑兵特务旅团,四个重炮兵旅团,三十四个重炮垒兵联队,两个铁道特务联队,两个通信特务联队。陆军所属飞机一千四百架,海军所属飞机一千架左右。海军三个舰队,附属四艘航空母舰。对我作战,首次动员,在第一个半年中,可以出兵二百万人,第二个半年以内,可以出兵二百三十五万人。第一年战时财政,可以支出一百三十六亿元的巨额军事费。
可是相对的在他们国家的内部,却也存在着经济不平衡的发展与濒于破产的财政政策。日本政府虽已定有确保战时供应的全国总动员的计划,然而由于其工业技术和机器制造业的落后,终究不能解除阻害动员的国民经济结构。
第一,日本农业的极端散漫性。
第二,生产集中落后于资本集中——因而中小企业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第一点的事实来说明:日本全国耕地百分之四六是属于地主的。分配到两公顷以上耕地的农家,只有百分之九点三○;分配到一公顷至两公顷的农家,只有百分之二一点九○;百分之六八点八的农家所自有或租种的耕地都不到一公顷。全国农民百分之七四点二耕地不到一公顷,一百五十万农民没有一寸土地。全国五百五十万农家,有四百五十万农家没有一匹马,有四百四十万家没有一头牛。因此,日本在全国农村经济不景气中,每年不得不自外输入粮食二百万吨,价值在一亿五千万元以上。如果加上其他食品输入,则价值在三亿元左右。
第二点是说明日本工业的重要特征。在1926年的时候,日本有着产业工人五百二十七万八千人,而政府统计却只发表为一百几十七万几千人。其原因是有三百二十万人在被雇用于五个工人以下的小企业中的。因此,日本军事工业生产动员的产品,是被分配在三千多个大小工厂里集凑起来的。这不仅是在技术上发现拙笨的产物,即在统制或管理上亦当有难于处理的事实。同时军部驻厂监工及负责购料人员,遂有不断发生的舞弊诉讼,成为法院中经年不结的积案。
在战时供应的物质方面,除去钢、铁及其他金属品以外,汽油一项依日本全国产额二十五万吨而论,仅当其全国需用量百分之二九。因此,日本在作战第一个半年中,须购人汽油三十八万九千吨。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