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无名侠客
深圳国贸大厦的背后,有一条不起眼儿的马路,人称水货街。几家广东菜馆,几间酒吧,平常并不热闹。每天下午五点半到七点之间,行人骤至,其中有一些脚蹬回力鞋、身背双肩包的年轻人出没。他们面色苍白,目光游移,行动飘忽,见了人迎上去,若无其事地做一个手势,表示他身上有你要的东西。
他们或许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还没有找到工作,在此倒点水货为生。有的可能已经在某个地方上班,薪水不高,花销不够,从所供职的公司里把一些常用的软件拷贝出来,拿来换点儿零花钱。
也有专门从事这类勾当的人,在这里倒卖非法获取的商业软件,交流隐秘资讯,从中渔利。这种人消息灵通、嗅觉敏锐,眼睛盯着别人正在开发的东西。人家的庆功会还没开,成果就被他们挖出来了。他们本人并不露面,甚至可能就坐在附近某间酒吧的窗户后面,举着杯子监控着马路上那些小虫子们的交易。
国贸大厦耸入云天,身居高楼之上的人,仿佛置身度外。他们看天际云起云落,看世上风雨变幻,看人间悲欢离合,时光漫长而无聊。天气晴朗时,楼外的天空像一杯隔夜的茶水,澄黄无味,刮风下雨则纷纷扰扰,意乱情迷。失恋的女孩把一颗心画到玻璃窗上,任凭乱箭穿心。
时代变了,风景变了,规则没有变。漂亮的茶色玻璃幕墙里,聚集着数十家名声显赫的公司。看起来互相之间壁垒森严,其实那些各自视为珍宝的资讯,像洗手间里的自来水,拧开龙头就源源不断地流走了。坐在档板后面的小姐们、先生们,身穿白色衬衣,挂着胸卡,一个个面无表情地敲击着键盘,没有人知道他们此刻正神游何方。一到晚上,他们便关进各自的小屋,插上电源,打开调制解调器,敲击键盘,移动鼠标,头顶发亮,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这些人崇拜冷兵器时代那些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侠客,自以为是当代的负剑英雄。他们挑战权威,玩弄智商,举手之间,飞沙走石,天下大乱;他们动机叵测,行为怪异,以攻击传统和捣乱秩序为快乐;他们自视精英,行侠仗义,梦想成为时代的加速器。
乙林在国贸大厦里的一家公司上班,一台电脑是他的全部世界。此人看上去眉清目秀,其他并无特别之处。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对上司恭敬,对同事礼貌,不抽烟,不喝酒,不泡舞厅;不张扬,不是非,不凑热闹,有一点儿大隐于市的味道。
他有过一个老婆,还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名叫法门。当年,老婆像沙里淘金一样,发现他对电脑有特殊的灵感,觉得奇货可居,豪情万丈地嫁给了他。不久之后就发现,这个只会彻夜捣鼓键盘和鼠标的家伙,是现实生活中的弱智。晚上通宵不睡,白天神不守舍,家务事一窍不通,日子没法过下去。吵了两年,俩人掰了。老婆带着儿子重新嫁人,他只好独善其身。儿子同样酷爱电脑,因此老婆规定他每周只能探望一次,说话时绝不准提及“电脑”二字。深受其害的老婆,不能容忍他把恶习传染给后代。
法门脑袋很大,五官小而且相对集中,像个可爱的玩偶,让人爱不释手。只要能和儿子见面,乙林答应所有的条件。每到周六,他都迫不及待地把儿子约出来,一起坐在麦当劳的玻璃窗前,一边吸着饮料、咬着薯条,一边海阔天空地神聊。
那是乙林最幸福的时刻,他可以把自己心里想象的任何东西告诉儿子。儿子则像个转世的巫师,能将他梦境般的想象解析得简单明了,让老子张口结舌。
上司给乙林的任务是收集各种信息。这意味着他可以任意点击,进入那些别人进入不了的目标。办公桌上是台过时的品牌机,内脏一次次地攒过了,里面运转着的是当下功率最强的芯片。主机的噪声大了一点,引擎的速度和穿透力却无可匹敌。他四处漫游,只要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就拿下来,那些东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隐私……无所不及。
这些人有个不太雅的称号:黑客。
所谓黑客(hacker),原本是个褒义词,指的是一些程序专家和网络精英们信息共享的文化群体。世界进入了黑客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对人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从心理到娱乐、智能、科技、商业、军事、文化甚至犯罪,无所不在。无形无迹的信息空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发展和变化的同时,也带来意想不到的威胁与危险。
当今世上能称之为黑客的,大多是一些天才。所谓“黑”,似乎还不能光明正大,不能名正言顺;所谓“客”,过眼烟云,来无影去无踪者也。黑客的心,很难说是美丽还是丑陋,但一定是超常之心,谋略之心。他们才华横溢,想象力丰富,有的登峰造极,有的精细入微,有的瞒天过海,有的偷天换日。黑客世界,是制造和葬送天才的洞穴。
黑客的目标是进入。他们殚精竭虑,进入资讯、进入机密、进入数据……进入一切想进入的地方,去翻动时空,让世界的强者们处于恐怖的边缘。美国军事系统,每天会遭到数千次黑客的入侵。一名中尉,凭借一部调制解调器使一支联合艇队缴械投降;一名十六岁的英国少年,点击了几下键盘,攻入美国太空发展中心,危及到三十多个系统的安全……数如蝼蚁的网虫们一旦发难,任何强权都胆怯三分。
未来战争,是时间与空间的较量。当美国军舰上的导弹瞄准阿富汗山沟里骑着毛驴的恐怖分子的时候,当海豹突击队突然降临巴基斯坦击毙本·拉登的时候,当太平洋上空的卫星引导着佛罗里达的火箭进行拦截试验的时候,美国的情报系统惊悸地发现,有人试图进入它的网络空间,发动突然袭击。那东西犹如一把银针,将它撒向太空,只要扎到一根神经,整个系统便顿时一片紊乱。
二○一○年的那个冬天,“千年极寒”的传说甚嚣尘上。维基解密网站突然公布了二十五万份美国的外交机密文件,将一些见不得人的交易和丑闻公之于众,造成了“全球性的政府恐慌”。白宫的强人们没有料到,朱利安·阿桑奇,一个新时代的罗宾汉,一个携带着一台电脑闯天下的英雄,会给强大的帝国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进入网络,是乙林最快乐的时光。每天晚上,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十个指头敲击着键盘,早已神游四方。在那茫茫的夜空中,到处都是林立的山头和招展的旗帜,数不清的幽灵在其间厮杀与游荡,英雄们的邀约与聚会如繁星闪烁。
乙林是个独行者,他喜欢造访那些设计精致布防严密的城堡,欣赏那里正在上演的喜剧或者悲剧。如果有兴趣,甚至可能参与进去,扮演一个捣蛋鬼的角色,稍施手脚,悲欢交集。
他的进入从来不动声色,那种心驰意达、具有侠客式的快感。有时候能够领略到一些高手的邪门怪招,有时候也能发现某些系统的缺陷或者谬误。心情愉快时,发个帖子过去,指点迷津。热闹时会有三五个甚至更多的高手参与,帖子飞来飞去,如同华山论剑。
有时候也会碰到令人恼怒的对手,不但智商低下而且蛮横无理。
某个凌晨,乙林进入“SLAC(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发现该中心计算机的终端设置上有个疵点,如不及时处理,一旦出现故障,所有的数据会在几秒钟内全部跑掉,断送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
乙林发了个帖子,提醒“SLAC”停机检查。
然而对方却不买账,甚至让他“scram(滚开)”!
他轻蔑地一笑,随手写了个运算程序发了过去。那台计算机得到指令以后,整个系统便以成倍的加速度,飞快地进行无限循环运算。不到一分钟,垃圾堆砌,“SLAC”不堪重负,骤然停顿。
可以想象得出,“SLAC”的大厅里警报飞鸣、人头攒动、乱作一团的情景。对方无奈,只得承认计算机上的瑕疵,并发函求救。
乙林轻击鼠标,轻而易举地删除瑕疵,使其恢复正常。
这消息在一夜之间不胫而走,被网络上的小虫子们渲染为壮举,称之为“无名侠客”。
国贸大厦的玻璃窗外乌云密布,台风“玛利亚”正在南海上空堆云聚雨,招降纳叛,孕育着又一次淫荡的狂欢。不断地有消息从大楼电视屏幕的右上角插进来,警告人们采取预防措施:
……台风中心位于北纬18.5度,东经122.3度,中心最大风力12级,风速85米/秒。台风将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逐渐穿过巴林塘海峡进入南海。受其影响,本市今天有12级大风并有大到暴雨……(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