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雨中迷惘
要不是穆阳在下午茶的时光里揭开那尘封已久的往事,我才不会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迟迟不能人眠。
在同学们的互相怂恿下,一起看过几部从香港过来的爱情激情片(就是那种“点到为止”的激情戏,在充分把观众的欲望调动起来的时候,画面就切换掉了)。所以,对于自己和男人的第一次也有过幻想,虽然有几种模式,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会是遭受某人的强奸。
我依稀记得被强奸之后的那段日子,章杰纶不再出现,因为我警告他如果敢再来骚扰我,我就报警告他强奸罪。然后,我表面上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只是下体好一阵不舒服,特别是第一天,尿尿的时候都有一种刺痛的感觉,还有就是总觉得还有什么东西塞在下体那里了。
不过,没过几天我的生理期就到了。于是,章杰纶就被我用卫生巾连同那月经血一并擦掉扔进了垃圾桶。在那之后,我就把他遗忘了——原来,遗忘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真的很容易。
只要忘记了,就不再重要。
好吧,我忘不掉。
不然,现在已经凌晨两点多还睡不着觉。不过,并不是别人以为的那样。我并不恨他——章杰纶,只是不愿意再提起他,这会让我要在这个社会中继续扮演被强奸者的角色。对的,被强奸者,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它在社会中除了受同情以外,更多的是鄙视和歧视。强奸,犯罪的是施暴者。可是,为什么受害者却要承受更多的社会惩罚呢——我指的当然是人们给予的异样眼光和不公平的待遇?
好吧,既然是穆阳造成我今晚的失眠,那么就审视一下这个穆阳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吧。
其实,在这之前,我还真没有好好审视过这位熟悉的陌生^、——
去年春夏交替的时节。
晚上十点。
带着疲惫的身躯,乘坐着酒店的电梯,心情跟着一起下沉。
最近不知道怎么搞的,总会在这个时间点感到情绪很down。或许,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在夜晚十点多应该待在家里相夫教子吧,而我却依然像个青春期的孩子,正准备离开这个暧昧十足的宾馆。
想起今天的经历,我自己都觉得很淫荡。
早上醒来,伸懒腰的时候,发现躺在自己身边打呼的是被我唤作大伯的某知名企业的董事长。既然是大伯,当然就是父辈级的人物了。昨晚和他开房,已经是第三次了——我已经决定这是最后一次和他做爱了,这倒不是因为感情的原因,而是这么多年来,我总结发现一般和某个男人发生男女关系三次,这个男人就会牢牢地想念你,超过三次他们就不会是“牢牢地”的了(得不到的是酸的,随便能得到的是馊的,限制得到的才是馐的)。
我喜欢裸睡。肌肤接触到被子、床褥的感觉真好,让人很踏实、很真实、很舒服。
可是,今天早上醒来却碰触到了睡在身边的人。或许上了年纪的人都比较容易惊醒,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昨晚是有人同睡这回事,他已经结结实实地压在了我的身上……
年纪大的人比较懂温柔。虽然,没有那些九零后的小伙子那样有力度,也没有八零后的年轻人这么懂风情,也不像七零后那般讲品位,但是,他们很懂女人。
不过,对于他,虽然他很懂女人,我还是决定这次是最后一次和他发生关系——这次就当它是Happy Ending吧。
中午,和刚进单位的同事共进午餐。他说这是十天纪念日午餐,他在离单位不远的五星级酒店订了行政套房,房间了摆满了玫瑰花。没错,他是个懂风情的八零后——他们之所以懂风情,是因为三十岁上下的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开始“有钱”,而又不懂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而“将钱用在女人身上肯定是值得的”——因为一般有钱人都会这么花。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曾经是屌丝的他们总想扮高帅富,如今终于多少有点资本搞这些花把式了。
不过,他们真的不太懂女人。吃好午饭后,或许因为想着赶回单位去,他顾不上冲洗一下身子,就把我的衣服剥光……
这次离上一次,正好是十天。当他压在我身上自顾自的时候,我努力回想十天前和他的第一次。十天前,单位组织到郊外活动,晚上大家都喝了很多……
P14-16
秘密坐在我们中问(代序)
姜逸青
“治大国,若烹小鲜”,喻于贤君的治理之道,譬于写作者也未尝不可。铺陈魅力的文字,犹如治者操持权力一样,因娴熟而游刃有余,缘洞察而举重若轻。可以想见,一部让人赞叹诵读的作品的背后,玉树临风的必然是那位成竹在胸、擘画自如的书写者。 我友牧太甫,心有秉持,持道经年,未届不惑之龄,却已著书多本,堪称博学雅量的君子,存山川城郭在胸、生曼妙莲花于笔的英才。牧君曾由政而商,人生阅历自比常人丰富许多。经纶世务培育了他独思慎行的气质,识人甚夥则提供了其慧眼辨析的能力。藉此,酷爱写作的他,每每于熟悉的生活处落笔,冀望的理想处飞思,杰构如赫依津哈所指的“游戏”,在烂漫天真的愉悦里,祛魅生活的芜杂与阴影。 一次闲聊中,牧君曾提及他有个“小小的”写作计划,包括随笔以及一组在思想、精神气韵上前后关联的小说。“每天夜深人静时,坐在电脑前,开始了几乎雷打不动的几千字的‘功课’,幽微之念、宏大之想、天问之感纷至沓来……”他语气平淡地说着写作习惯,而我,当然能理解并想象他借助于经验、思想而谋篇布局浩浩荡荡的文字远征——那是隐伏于日常习惯中的执著与激情,是对写作的谦卑而诚挚之爱,是超越文学审美、写作功利的感悟与愉悦,以及审视漫漶复杂的人生,解惑证道之鸪的和信心。也因此,当牧君事后提及他新创作的一部小说业已杀青,嘱我写上几句时,尽管心知并非此事的合适人选,但身为“第一读者”的荣幸以及先睹为快的期待还是令我一口应承。数日后,收到了他发来的稿件,一读而赞,果然,君孚我望哉。
小说的叙事充满隐喻。情节浓烈的华彩中隐约闪烁的,是作者大道伏藏的熹微晨光。故事并不复杂:家境优渥美貌年轻的女子,自以为曾经沧海,参透俗世,遂在欲海欢情中游戏人生,难以自持;不过,身虽全然逐流,心却未尽随波;迷惘中,得诤友点拨,识迷津醒悟——一部典型的将背景置于当下自叙结构的“阡悔小说”,活色生香,却更耐人寻味。
初览之下,读者未必能发现女主人公堪回首却费思量的悔悟(尽管作者在小说各篇的引言中已明白喻示),也较易陷入情节浓烈的任意之境。艳阳与阴翳并陈,令人迷惘,只是细读之后,不难发现,小说女主人公款曲倾述的正是现代人面对爱、自由时的所呈现的典型失态:惶然于生活的目标,迷失于爱的追寻。而这种个体的迷失,正是缘于对社会整体价值判断力的丧失。无疑,现代消费社会提供了个体基于金钱的多向度、几近泛滥的“物化自由”,它有如法国思想家布希亚所谓的“虚幻的丰盛”,将非真的自赋意义与客观的使用价值分离,使得“物”及附着其上的所有情感全然异化,失去同现实生活世界的逻辑及情感关联。并且,心魔物欲的非理性膨胀,消解或弱化了个体行动的社会意义及其深度,令众多的如女主人公那样的年轻人自觉地无视甚至刻意蔑视社会传统的基本价值。并且问题正在于——如小说所揭示的——他们却又无法提供自洽、善意以及理性的“价值重构”。一句话:欲望粉碎了它自身的目标,欲望者撑不起他们所冀望、寄身的虚幻自造、虚荣自语的小世界。而结果,必然是“我陷暴风雨里,黑暗围绕,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不过惟其如此,那一抹启示的柔光才弥足珍贵。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好友、青年男子穆阳,那位调侃戏谑与温情论道并陈的隐者般的绅士,在女主人公看来,他“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从那里望出去的视野是和之前人们看到的是如此的不同”,他是她生命中的异数,是照亮她重新发现并度量生命爱情、希望之途的燃灯者,是那种与滥性俗欲毫无关碍的深情化身——全然别于如荷尔蒙潮水般涌来却又转瞬退去的“深情”男友们。正是借助于他的解构,那种浸润于整部小说中的回顾与悔悟才具有深味的价值,肉欲装点的陈词滥调才会魅影尽失,正如埃利蒂斯所吟诵的,“然后从爱爬下来,立即去开创\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洁白的海滨”。
掩卷之际,我忽然觉得牧君与小说中的穆阳几无二致,他们都是尘世中奇妙的说故事者。他们无意将现世浮华写影直陈,他们施以巧手,变乱了红尘纷乱的序列,将隐意可辨的罅隙微光缀满整个故事,当故事悄然散去时,他们以及他们所雕琢的意义蓦然浮现——“秘密坐在我们中间却全然知晓”(弗罗斯特诗句)。而那意义、那隐藏的秘密,我们终归全然知晓:“听智慧人的责备,强如听愚昧人的歌唱。”
2015年8月12日
牧太甫的《爱可爱非常爱》的叙事充满隐喻。情节浓烈的华彩中隐约闪烁的,是作者大道伏藏的熹微晨光。故事并不复杂:家境优渥美貌年轻的女子,自以为曾经沧海,参透俗世,遂在欲海欢情中游戏人生,难以自持;不过,身虽全然逐流,心却未尽随波;迷惘中,得诤友点拨,识迷津醒悟——一部典型的将背景置于当下自叙结构的“阡悔小说”,活色生香,却更耐人寻味。
《爱可爱非常爱》是一篇小说,讲男欢女爱的故事,但由于作者牧太甫独特的结构方式以及不无特点的语言,使小说有了不同于一般爱情小说的新意。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开始叙述,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蕴含丰富的内涵,给人以诸多启迪。正如作者所说“管它道可道非常道,只是让爱可爱非常爱”。说得十分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