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人性,满足人欲,才能获得人心。如何利用心理学俘获员工的心?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何攻心,才能让员工投入更多,除你之外“无他路可走”?
互相利用=互相依赖!如何让你的员工,持续不断地利用你、依赖你、追随你?
管理者忙,团队盲,员工茫,你该怎么办?
你的企业、你的团队有没有遭受到这些重大挑战:业绩下滑,利润萎缩,人才离职,高管焦虑,涨了工资,员工也不领情;部门之间有隔阂,同事之间有纷争;执行总是不到位,看好的人干不好。
志朝创作的《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告诉你如何做好管理!
| 书名 |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 |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 作者 | 志朝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洞悉人性,满足人欲,才能获得人心。如何利用心理学俘获员工的心?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何攻心,才能让员工投入更多,除你之外“无他路可走”? 互相利用=互相依赖!如何让你的员工,持续不断地利用你、依赖你、追随你? 管理者忙,团队盲,员工茫,你该怎么办? 你的企业、你的团队有没有遭受到这些重大挑战:业绩下滑,利润萎缩,人才离职,高管焦虑,涨了工资,员工也不领情;部门之间有隔阂,同事之间有纷争;执行总是不到位,看好的人干不好。 志朝创作的《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告诉你如何做好管理! 内容推荐 志朝创作的《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讲述了:在纷繁复杂的职场行为里,心理活动像一双幕后推手在操控着“台前表演”。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司空见惯的日常行为,每一个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都隐藏着不易发现的心理秘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单为追求工资为主导思想的80、90后成为公司主体的年代,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管理成了一场心理博弈战,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技巧便是懂得员工心理,读懂下属的内心并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有效了解员工,激励员工,进而达到正确用人的目的。 只有充分了解了员工,才清楚员工的优势与不足;只有学会激励员工,才能让员工始终保持激情与斗志;只有正确用人,才能把员工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扬长避短,为企业做出很大的贡献。 目录 第一章 领导心理学:领导要有“一呼百应”的领袖魅力 1 雷尼尔效应:制造具有亲和力的文化氛围 2 80/20法则:用关键的少数带动整个团队 3 重视与员工的心理契约 4 员工带着麻烦报告时,对他说“谢谢” 5 无关紧要的事情妥协也无妨 6 一个高明的管理者绝不与下属争夺功劳 7 要下属忠于领导,领导先忠于下属 8 树立威信,与下属的距离要适中 9 管理者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二章 识人心理学:用人先识人,识人先察心 1 奥格威法则:善用比自己强的人,迅速成就伟业 2 选好副手让你如虎添翼 3 用情义聚人才,用纪律练人才 4 识人时要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5 宁可空缺,决不滥用 6 见微知著,走出识人的“第一印象”怪圈 7 通过比较可以找到你所需的人 8 优秀的人才都经得起折腾 9 不可苛求完美,识才须不拘一格 10 通过外貌表征瞬间识别人才 第三章 用人心理学:以心换心,赢得忠诚 1 认同效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 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3 善用比自己强的人,你才能成为巨人 4 即使成员失败了,也要给他们机会 5 克服嫉贤心理,敢用出色之人 6 你信任员工,员工才会忠诚地跟随你 7 木桶效应:注重提升“短板”员工 8 “刺头”人物也能为我所用 9 皮格马利翁效应:你说他行,他就行 10 职位越高的人,给他越多的事 第四章 暗示心理学:巧暗示,让下属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干劲 1 “戴高帽子”是一种聪明的管理术 2 给予承认和肯定,暗示对方的重要性 3 坚定下属的信心,暗示下属选择的正确 4 引导下属做出承诺,使其骑虎难下 5 推功揽过,传递友善 6 记住每个下属的姓名,暗示你对对方的重视 7 描绘宏伟蓝图,暗示工作计划可行 8 心理安慰是神奇的暗示手段 9 暗示的批评比当面指责更有力量 第五章 沟通心理学:换位思考是提升沟通效果的“催化剂” 1 掌握沟通“蜂舞”法则,带团队如鱼得水 2 成为提问专家,让带人变成一件简单的事 3 交流用心不用嘴,引导员工积极交流 4 寻找共鸣话题,作为沟通切入点 5 倾听心理学:让团队人心凝聚起来 6 跨越与员工的心理鸿沟 7 有时候少说话沟通效果会更好 8 踢猫效应:疏导才能有效化解矛盾 9 乔治定理:接受下属的意见 10 对于冲突和矛盾,不要逃避,要面对 第六章 激励心理学:队伍不能赶着跑,主动走起才是王道 2 内耗效应:建立合理的竞合机制 3 培养员工,给员工发挥的空间 4 不杀鸡,就唬不了猴 5 管理者要给员工合适的位置 6 知道员工的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7 要掌握好奖与惩的力度 8 肥皂水效应:把批评夹在赞美中 9 公平的奖罚能唤醒员工沉睡的心灵 10 合理评价员工的贡献 第七章 威信心理学:让你的下属心服口服 1 出于公心,任何时候都要一碗水端平 2 拴住人心,让下属任何时候都有归属感 3 当断则断,必要时要有决断力 4 抓大放小,小事难得糊涂 5 不要神化自己,偶尔暴露一下自己的缺点 6 拉不下面子,是管理者的大忌 7 常对下属说:你的工作很重要 8 慈不掌兵,管理就要稳准狠 9 自己“出众”才能“服众” 第八章 留人心理学:感情投资,用“仁爱”留住人心 1 角色理论效应:让他感知到自己的价值 2 假如成员对领导者说“我想跳槽” 3 当留则留,当弃则弃 4 让有功之臣和平退出 5 留意员工的跳槽前兆 6 留住“能人的心”,要敢于付出成本 7 学会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观念看事情 8 认同属下的价值,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 9 找出团队中的害群之马 第九章 授权心理学:不会授权,只能自己累到死 1 平衡权力效应:权力需要平衡和制约 2 防止属下吞噬你的权力,产生越权 3 只授责任不授权,谁也不肯努力干 4 领头羊效应:牵一发动全身,用人善用领头人 5 懂得对员工说:我相信你 6 善用中层干部,保证责任清晰 7 授权之后不要放弃监督和控制 8 无为而治:最有效的授权就是让员工各尽其责 9 只需下达命令,不必过问细节 10 只有合理分工才能使下属心情舒畅 第十章 决策心理学:克服定式思维,方能有所突破 1 布里丹效应:果断,真的很重要 2 破窗效应:及时修好被打烂的第一扇窗 3 如果没有胜算,就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4 坚持自己的判断,做事要有主见 5 冒险决策前,请自我检验一下 6 认清果断决策的五大障碍 7 优柔寡断是做管理者的大忌 8 管理者做决定时要听取下属意见 9 不偏听,不偏信 第十一章 制度心理学: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 1 火炉法则:让下属在制度的约束下达到自觉 2 二流企业用人管人,一流企业用制度管人 3 奖要奖得心花怒放,罚要罚得胆战心惊 4 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5 让刚性的制度变得有弹性 6 你不讲制度,别人就会跟你讲条件 7 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 8 不要过度控制细节 9 用利益吸引员工,不如用企业文化 10 信任是团队一切工作的基石 第十二章 危机心理学:管理者要善于应变,学会未雨绸缪 1 不但要敢于冒险,而且要善于回避风险 2 预见危机,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 打破规则,才能有所突破 4 突发事件的心理疏导 5 真诚沟通,减少企业负面影响 6 对手的恶意攻击也会给企业带来危机 7 事态紧急时,领导者要全权掌握 8 不好的消息要当面确认 9 越是危机,越不能轻易抛弃下属 试读章节 雷尼尔效应:制造具有亲和力的文化氛围 西雅图位于太平洋沿岸,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各处。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抬头便能望见美洲最高的雪山——雷尼尔山峰。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们留恋这里的宜人景色,即使领着低廉的工资,也不愿意接受高薪到其他大学任教。 华盛顿的教授们戏称这种行为是“雷尼尔效应”,即愿意为了美好的景色而牺牲更高的薪资待遇。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是大自然的宝藏,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能让一群教授们安贫乐道。那么,管理者是否也可以用“雷尼尔效应”来留住人才呢? 美丽的西雅图风光留住了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企业同样可以用“美丽的企业风光”留住人才。当然,管理者要创造的不是自然风光,而是良好的企业氛围和人际关系——用温馨舒适的企业环境来吸引人才的不断涌入,为企业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高额的薪资待遇才能留住人才,但是有些公司并没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薪酬,却依然拥有众多的人才,可见金钱并不是唯一的筹码。研究发现,这些公司依靠自身的优势,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关心他们的成长,并没满足其心理需求,为每个人提供施展身手的舞台。 为了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实现人性化的管理目标,IBM公司在组织内部建立了自由交流和相互平等的管理文化,在多年的实施中不断完善,而后成为业内效仿的典范。为了奖励优秀的企业员工和销售人员,IBM公司“100%俱乐部”会举办一场为期数天的联欢会,公司的所有员工都会受邀参加,而那些表现出色的员工会荣获“金圈奖”。为了显示活动的重要性,公司在选择举办地点上颇下了一番功夫,最终敲定了具有异国情调的百慕大。 一位获得过“埃米”金像奖的电视制片人也参与了此次活动,他说IBM公司组织的每日“轻歌剧表演”具有“百老汇”的专业水平。没有人会拒绝荣誉,对于那些多次荣获“金圈奖”的员工来说更是难掩喜色,有几个人甚至20次被评选进入“100%俱乐部”。在颁奖之前,公司精心制作了关于这些获奖人的家庭纪录片,并在颁奖活动上把这些高质量的短片播放出来,每个人约占五分钟左右。获奖者看着这些短片,欣喜之情难以言表。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高级领导自始至终都全程参与,在现场与员工一起互动,这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热情,把晚会推向了高潮。 为了增强公司的凝聚力,IBM公司所做的远不止此,他们时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决定,给公司员工无限的惊喜。一次,为了奖励一名在公司工作25年的老员工,领导层为他特别印制了一些蓝颜色镶金边的名片,这是他25年工龄荣誉徽章的复制图样,同时名片上还印有烫金的压纹字“国际商用机器公司”“25年的忠实服务”。 IBM公司用一些看似微小却意义重大的小事情凝聚了员工的归属感,并用这种方法感谢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员工,让大家能深切地感受到来自公司的关怀,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试想一下,员工拿着这样的名片示人,内心一定是欣喜的,必然加倍努力工作,并与每一位朋友分享这种喜悦。 对一家公司来说,做这样的小事情不在话下,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却能在员工的内心深处激起巨大的波澜,让每个人为之动容,从而认同公司的价值理念,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良好的企业氛围是公司的成长之本,也是组织文化的体现。因此,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营造出“企业是我家”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从根本上凝聚人心,稳定人心,留住人心。 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帮助企业成功,这也是一家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如果一家企业缺少自身的文化氛围,不懂得关心体谅员工的日常生活,只知道让他们拼命加班,干出业绩来,那这样的公司迟早会倒闭。营造出“企业是我家”的软环境,是许多优秀企业的成功之道。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和的文化氛围是企业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通过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尊重员工以及承认员工的劳动和成绩,构建企业自上而下的良好沟通系统,有助于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公司的决策中来,贡献自己的才智。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决策,同时又是坚定的执行者,就能极大地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感。显然,这会从根本上稳定人心,留住优秀人才。 管理心理学启示 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如果缺少合理的管理体制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企业用制度管人,就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完善、健全、可行的方式去统一员工的思想,规范员工的行为。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制定规定的时候,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先,将亲和力融入到公司管理中来。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进行“企业为家”的教育,是提升企业亲和力、凝聚力的关键。经验表明,只有事事处处都为员工着想,为员工服务的企业,才能让大家真正产生“企业就是家”的感想,感受到家的温暖,体会到家的温馨。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提升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P3-5 序言 作为管理者—— 如何在团队中树立管理者的权威? 如何管理不同性格的员工? 如何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是什么原因让优秀的员工变得消极? 为什么事必躬亲不是好领导? 为什么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总是原地打转?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留住人心才能赢得未来。企业中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对人的管理,管理工作难就难在如何了解人的心理特点。所有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都会有体会,对人的管理其实就是场心理战,几乎所有成功的管理者都堪称专业的心理学家。优秀的管理者,不在于自己多能干,而在于是否精于统御之术,擅长支配之法。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要懂心理、懂人性,站在员工的角度,按照心理学规律去管理,而不是以己度人去管人!毫不夸张地说,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 中国著名企业家柳传志也说:“经营人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营人心。”从事管理工作,如果不懂心理学,那么他所从事的管理只能算是事务上的管理,而谈不上对人的管理,因为,只要有人存在,就有心理因素存在。在现实管理中,许多管理者也常有这样的体会:看到其他企业管理得那么好,也想学过来,可结果却恰好相反,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那个企业的心理环境也搬过来,而心理是企业制度实施的基础,企业经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经营人心的过程。怎样去满足员工的需求,怎样通过对人心理的把握和控制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些都离不开管理者对人心的管理与经营。 成功的管理者往往是“实践出真知”的心理专家。他要懂体察员工心理,要懂沟通和交往的心理,要懂领导和决策的心理,要运用心理策略招揽人才、鼓舞士气……会很清楚地知道,员工在想什么,并且知道如何让员工想自己所想的,最终让员工做自己所想的。 身为管理者最大的失败,就是下属认为他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一个管理者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如果不会做人,不懂带人心,那么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会做人才能会管人,懂带心才能带团队。对于成功的管理者来说,善于揣摩人的心理只是一项基本功,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在管理工作中实施心理管理,通过心理管理达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忠诚度、化解员工心理危机等目标,并最终实现掌控员工心理的目的。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注意到,员工的心态也是一种生产力,而且要充分发挥这种心态的正向功能。不同的员工因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有着不同的工作风格,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的个性心理去采取相应的疏导方法,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仅要关注团队业绩的提升,更要关注如何通过引导员工的合理行为,从根本上提升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员工可能在某些时候情绪不高,工作动力不足;有时候他们对工作的看法不全面、不科学,这使他们的工作态度不端正。一个管理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处理这些问题,让员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层面介绍了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技巧、策略、建议,对提升管理效率、效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众多心理实验和心理专业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此书不仅是总经理们的心理读物,也是商业人士、创业者、中层管理人员带队伍、与人打交道的心灵指南!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