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大奖获奖作家书系”是10位中国儿童文学名家联袂推出的佳作。
这是一套有爱、有激情、有温暖向上价值取向的文学作品,充满感动心灵的力量和精彩的想象。正如刘绪源先生所说:感受真生命和真性情,是儿童文学的魅力所在。这些作品或童趣洋溢,使人不知不觉喜笑颜开;或惊险奇幻,使人不由屏息而读。它们出自名家之手,自有深入人心的力量和无与伦比的精彩。
阅读名家,是对孩子童年的保护;阅读童书,是给孩子最美的文学花园。翻开这套书,两者皆可满足。
本书为刘北著的《有魔法的稻草人/中国儿童文学大奖获奖作家书系》。
刘北著的《有魔法的稻草人/中国儿童文学大奖获奖作家书系》精选了作者近20年来童话创作的精品之作,部分作品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等,被选入《年度最佳童话》等几十种选集。作品塑造了一批突出的童话形象,如红鼻鼠、梦巫婆、云狐、火狐和稻草人等,赋予它们以经典的品格,兼有动物小说的生命气息和艺术张力。
一只旅行的虎头鞋
雪花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夜。
阳光照亮了雪后的第一个早晨,银装素裹中的房屋、树木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孩子们早已跑出家门,堆雪人、滑雪、滚雪球……把欢笑声洒遍街道、广场、树林。
一只虎头鞋寂寞地待在床下。它的小主人早已长成大孩子了,也早早地跑出了家门。
虎头鞋听着外面的欢笑声,不由自主地走到阳台上。
顿时,它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小房子像面包一样胖了许多,还被涂了耀眼的奶油;光秃秃的树枝成了奇形怪状的冰棒,零星的叶子如同片片雪饼;街道铺上了厚厚的地毯,不时地发出咯吱咯吱的音乐声。
虎头鞋被感动了。它望着孩子们自由自在的身影,觉得自己就在他们中间了。
孩子们可爱极了!瞧,那副认真的样子,在为雪人没有一顶帽子着急呢;有的滑雪翻了个大跟头,拍拍身上的雪,又继续滑行;有的在用力地滚雪球呢,雪球已滚得大过了他们的身子,他们还在用力地滚呀滚呀,一不留神,一头栽进了雪球里……
虎头鞋捂着肚皮笑得前仰后合,笑着笑着,由于用力过猛,从阳台上跌落下去。
虎头鞋知道从楼上往下跳是件危险的事情,可这次它是身不由己,只好闭紧眼睛。
它翻了几个跟头后,觉得趴在了一个山顶上,它睁眼一看,小朋友正在拍着小手说:“太棒啦,我们的小雪人飞来了一顶虎头帽。”
虎头鞋晃了晃没站稳的身子,觉得匆匆离去会伤孩子们的心。于是,它就成了小雪人的一顶虎头帽。
戴着虎头帽的雪人威武极啦,别的雪人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虎头鞋跟着雪人上了滑雪板,做起了滑雪运动。有几次差点掉下来,但它还是一次次躲过了危险。最后,雪人撞在了一棵树上散了架,它也跟着撞得头晕眼花,躺在地上喘起了粗气。
孩子们带营欢乐和兴奋回家了,虎头鞋还沉浸在快乐之中。
不久,雪人们在暖暖的阳光里变矮,变得无影无踪。
一群绿娃娃悄悄地钻了出来,在和煦的春风里调皮地扭动着小脑袋。
一群小鸭和一群小鸡走来,它们嘎嘎嘎、叽叽叽地议论着,不知如何让小鸡游过河到对面的谷场上去。
当看到虎头鞋时,它们马上有了主意,抬着虎头鞋到了岸边,然后小鸡们坐了上去,小鸭们在旁边划着水。嘿,它们做了一只虎头船。
上岸后,小鸭和小鸡们就急着春游去了,一会儿就不见了它们的踪影。 虎头鞋正东张西望,头顶上俯冲下一只老鹰。老鹰叼住它的脖子飞上了天空。让老鹰失望的是,这个看着很特别的家伙实在没有一点好的口感和味道,就把它扔了下去。
虎头鞋死里逃生,落在了一棵老树上,吓得小鸟一家子飞出了家门。
当它们看到这个冒失的家伙并无恶意时,就回到自己家里。
过了几天,一对老鸟儿决定用虎头鞋给孩子们做一个摇篮。于是,它就成了一个虎头摇篮,在鸟儿的欢叫声中,在温柔的阳光里,在凉爽的风里,望着远处的山,望着山顶的天空,望着天空中的白云……
小鸟儿们长大了,虎头摇篮快要盛不下它们了。它们决定坐最后一次。可是,它们太重了,绳子断了,虎头摇篮跌落到地上,多亏鸟儿们已学会了飞行。
几只急着赶路的小老鼠撞到虎头鞋上,吓了一跳,以为是只小猫咪呢!等它们看清只不过是只鞋子时,就有了主意。它们找来了四个轮子和发动机,改装出了一辆虎头车。
P6-8
我与儿童文学结缘,始于萧袤先生。2004年五一,我们第一次见面。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关注儿童文学。可以说,他是我走上儿童文学之路的引路人。
在此后关注儿童文学的生涯中,与我交流儿童文学最多的是杨小彤、张牧笛、何腾江、刘北、郝天晓、谢鑫、张文俊、李宏声、胡若凡、李化等,稍后又有高巧林、张菱儿、顾鹰、郝周等人。他们都十分有才华,并且十分勤奋。我们的交流,只为儿童文学的梦想,大家一起行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大约十年过去了,他们有的已经成为名家,有的虽未成名但仍然在坚持写作。我的成绩最少,没有写多少关于他们的评论,每每念及于此,辄心生愧意。然而,为他们出书的念头也就此扎进我的心间。
蒙朋友信任,打造一套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集,以彰显新人的实力。于是,我的心愿可以实现了。在我以往的出版经历中,多是给名家出书,没对自己的朋友有过关照,现在把这些朋友会集到一起,也算是对青春的追念,对过去岁月的致意。
在第一批十个作家中,有些是童话作家,比如张文俊、刘北、李宏声、张菱儿、顾鹰等;有些擅长小说,比如高巧林、郝天晓、谢鑫、郝周。他们风格各异,题材不同,各自的文学细胞差异很大,恰恰体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的日益繁荣。刘北的童话充满诗情画意,文字雅洁。张文俊勤奋刻苦,落笔幽默好玩,不失赤子之心。李宏声第一次尝试中长篇童话《小猪哼哼》,使他的才华得到进一步释放,标志着他的童话成就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顾鹰稍微晚出,但实力雄厚,俨然后来居上,她的童话在创作上更大胆、活泼、想象新奇。高巧林的创作生涯十分长,小说题材多变,体现了他持久的艺术探索,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作家。郝周与我同龄,又是同学,他最初写儿童文学时就找到我,我鼓励他写,包括几部长篇,我“骗”他说可以出版,只是为了激发他的创作欲望,实现他的文学梦想:又介绍萧袤等师友与他交流,使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写成后,在出版方面我没帮上忙,他自己解决了出书问题,获得了多种大奖,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已是儿童文学界的新星。
看到大家取得这么多成就,我更加迫切要追赶上去,想腾出时间,去他们的文学世界瞧一瞧,写点文字,留点记录。这次出版的演练,就当为日后阅读提供方便吧!
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