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少军著的《西域英雄传(上下)》是一部融历史、演义、战争、惊险、悬疑为一体的全新作品,刻画了一个不一样的年羹尧,一个有大功于国家的人物,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虏庭胡运尽,北斗将星飞”,年羹尧拥西北强兵,控大漠劲弩,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正式收青海于国家版图,成就其一生不世出名将的声誉。
“太平本是将军创,不由将军享太平”,年羹尧因其功高震主,引起雍正皇帝的猜疑,“晚钟送残月,孤灯落碎花;北风凋碧草,胡马腾白沙”,一代名将年羹尧,因功显贵,因忌被杀,让人浩叹。
用新锐的眼光,审视过去的历史,作者通过本书来揭示清代名将年羹尧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其一生收复青海的英雄传奇!
小说充满正能量,能给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人物以应有的尊敬和评价。
对于雍正皇帝更是有着入木三分,细致入微的刻画,更具真实性和可读性。
廖少军著的《西域英雄传(上下)》讲述了清代名将年羹尧收复西北百万平方公里版图,于我中华有不世之功。
浩瀚的大漠,呼啸的铁骑,惨烈的厮杀场面,铸就千古英雄传奇!
“血滴子”出,扭转乾坤;沙场摆阵,活擒西域第一名将;山洞灭蜂巢,惊天秘密曝于眼前;智破鳄鱼阵,巧渡硫酸河,大破地雷阵,驱兵直取敌巢,万仞冰山崩溃在即,身陷绝境,如何逃出生天?
有一天,年羹尧实在难捱了,开口问了汪老师第一句话:“先生看书有什么好处吗?”汪老师头也不抬地说:“书中好处你是不会明白的。你一边去玩吧,别扰乱我读书。”
年羹尧一听,当时气不打一处来,可是,这么大的一所宅园,只有两人,时间无法打发,又出不去,如果看书可以消磨时光,又有好处,何不一试?
年羹尧又问:“像我也能得到书中的好处吗?”
老师呵呵一笑,开口说:“可以,只是你要静下心来,用功学习啊,否则就不行。”
年羹尧脾气执拗,看老师有些轻视他,便说:“如果我肯学的话,老师愿意用心教我吗?”
汪老师接口说:“当然。”
年羹尧说:“请汪老师从现在起,开始教我读书。”
汪老师说:“教你可以,不过,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年羹尧有点奇怪了,问:“如何说起?”
汪老师开言解释道:“以读书的目的而言,第一种人,读圣贤书是为了成为圣贤,可以入仕为官,可以归隐为士,可以开馆授业,名垂万世,光照曰月;第二种人,博古通今,胸怀大志,文韬武略,皆为一时之杰,能够开拓域外疆土,平息内部叛乱,辅佐君王成就大业,这种人读书是为了博取万世功名;第三种人,不过把读书当成进入官场的敲门砖,进入官场之后趋炎附势,巴结上司,以博取一时之荣华富贵。你希望做哪一种人呢?”
年羹尧思索顷刻,开口说道:“第一种人,圣贤之人,对我来说,是高不可攀的;第三种人,趋炎附势之人,我很鄙视;我愿意做第二种人,拓疆土,息内乱,辅佐君王成就大业。”老师再次强调,对年羹尧说道:“你真的不是一时之兴吗?”
年羹尧拔剑砍断旁边一棵小树,发誓说道:“吾违反誓言,有如此树,遭受刀剑之祸。”老师喜之。
叛逆的年羹尧此刻被老师用计激发上进之心,从而立下雄心壮志。
此后的两年半时间里,汪老师先教导年羹尧读书,习经史子集,然后是和年羹尧谈论兵法战策,传授骑马射箭之技术。三年下来,年羹尧学业有成。
三年不见,破墙开门后,年遐龄发现往日桀骜不驯的年羹尧竟然谦恭守礼了,年遐龄大喜,再问学问,年羹尧竟然也问一答十,很是不错。年遐龄搬出千金相谢。
汪老师推辞说:“等到公子成就大名时,我再来索取不晚,令公子学业有成,我的水平已无法再教了,但是令公子要成就文武才,必得异人高士相授才行,我有一师兄出家为道,名静虚真人,云游四海,为天下奇人,我与之相比如大海与勺水,日月与荧光耳!如得他收为徒弟,必能建功立业,取功名如探囊取物,封侯拜相弹指间!” 年遐龄急切问道:“异人高士何在呢?”
“不日即将到此造访贵府,是否有师徒缘分得看造化了!”,话毕之后,老师和年羹尧父子洒泪分别,飘然而去。
果然不出所料,几天后静虚真人云游至此,年遐龄恭迎静虚真人入府,甫一分宾主坐定,年遐龄即将年羹尧唤来,让静虚真人一观,老道一视之下,惊为天人,对巡抚年遐龄开口道:“大人,贫道我云游四方,阅人无数,此子功名富贵不可言矣!一生当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惜乎,眉目间杀伐之气太重,恐不得善终。”
年遐龄置之一笑,不以为然,老道正色道:“此子与贫道在尘世间有一段师徒缘分,大人以为贫道戏言耶,一匹野驹,虽已学业初成,但是还得好好调教,异日才能成为栋梁之材,否则不过一凡夫俗子,湮灭于世,汲汲无名。且三年之后,此子必有血光之灾,继之则是灭门之祸!要想得解,可送此子到峨眉山贫道处调教修行,了此一段师徒缘分。我静虚真人去也!”,说罢,飘然而去。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三年弹指间,倏忽而过,年羹尧已经十二三岁,年羹尧生于官宦人家,钟鸣鼎食,丰衣足食,自汪老师去后,又三年无名师教导,有如脱羁野马,又开始顽劣不堪,横行无忌,乡人苦之。
一天策马狂奔,马匹无故受惊,四蹄腾空,马蹄将一卖水果商贩击倒在地,头部当时血流如注,不省人事。后经路人紧急送医抢救,才不致于殒命,年遐龄为此花费了不少银两,才将此事摆平。
年遐龄将年羹尧痛责一番,想起了静虚真人之言果然应验,怕全家再受其灭门之祸,决定送其到峨眉山静虚真人处拜师受教。于是全家为年羹尧准备了盘缠银两,送其上路求师。
且说年羹尧一路跋山涉水,风餐路宿,风尘仆仆,不远千里,来到了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顶上寺庙、道观并存,为一大奇观。(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