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军鉴(6亲访关东看风云)
分类
作者 指文军鉴工作室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引言

在日本神奈川县的小田原市,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型中世城堡。县立小田原高等学校附近的八幡山一带是小田原城的核心,历经五百年沧桑,见证了日本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关东武士集团的兴衰变迁。它最为辉煌的时期,是作为日本战国大名后北条氏的居城,历经五代人,长达80余年(约1504~1590年),成为日本战国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017年初春时节,一群历史爱好者自发组团由上海出发前往日本,探寻一个个历史文物遗存背后的故事。2月10日,大家来到日本战国时代天下第一雄城——小田原城。

当然,现在这些隶属于“小田原城遗址公园”的建筑基本是“复古再现建筑”。作为战国早期突然崛起于关东的后北条家主城,小田原城曾被号称神将的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率军攻打,上衫更是召集了关东各路诸侯,攻势可谓气势汹汹,但也没能让小田原城屈服。然而天正十八年(1590年),出现了日本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一幕,已取得大半江山的丰臣秀吉率领20余万大军多路攻入关东平原,将小田原城团团包围,最终几乎未经一战就迫使小田原城投降了。由此天下平定,战国乱世终结。此后关原合战属于丰臣家内乱,大阪之役属于德川家康下克上取代丰臣家。家康将关东乃至天下的统治中心定于江户,小田原城遂不复当年辉煌矣。

小田原南临相模湾,三面被箱根外轮山、丹泽山地与大矶丘陵等群山包围,形成所谓足柄平原。平原中部奔腾着酒匂川,使得此地土壤十分肥沃。根据小田原的中里遗迹的考古发掘表明,日本的早期居民绳文人就曾居住在此地。当日本进入弥生时代,代表弥生文化特征的弥生陶器和稻作农耕从北九州发端,向日本各地传播开来。大约公元前100年左右,弥生人进入关东地区,到达小田原。不过当时他们属于少数,所以周边依然主要是绳文人聚居的村落。随着西日本地区各方土豪财富和权力的激增,他们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力,往往动用大量民夫修建大型坟墓,故而这一时期被称为古坟时代。日本王权的雏形——大和朝廷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岛内最有凝聚力的政治集团。而关东地区,依然聚居着大量绳文人后裔,他们被大和朝廷蔑称为“毛人”或“虾夷”,并不断遭到其派出的军团的围剿。虾夷们不屈于马背上的大和武士,形成长期对抗的局面,故而此地区的民风颇为剽悍。

进入公元7世纪,神奈川县地区开始出现一些行政区划的雏形,例如相武(又称佐贺牟,さがむ,sagamu)、师长(又称矶长,しなが,shinaga)国造以及镰仓别之国。师长国大致位于足柄平原一带,相武国大致在相模川流域一带,镰仓别之国则位于镰仓一带。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国一级的行政区划逐渐定型,国以下设“评”,评下设“五十户”。师长国与镰仓别之国并入相武国,さがむ发音变为さがみ(sagami),汉字标记为“相摹”、“相模”,也就是相模国。702年(大宝二年)颁布的大宝律令,改评为“郡”,改五十户为“里”,是为国郡制。小田原此时隶属于相模国足柄下郡。

西相模地区地震频发,古代的日本人用本土语言“由留木(ゆるぎ,yurugi)”描述这种地动山摇的状态,久而久之演变成了地名。后来当地口音有所变化,转为“よろぎ(yorogi)”,汉字标记为“余绫”或“淘绫”。相模国大矶丘陵(古称淘绫丘陵)南部的相模湾沿岸区域设立有余绫郡(淘绫郡),位于小田原市之北。此外又有“小由留木(こゆるぎ,koyurugi)”、“小余绫”这样的地名存在,大体也是在大矶丘陵与小田原市一带。有一种观点认为,“小田原”这个名字可能是“小由留木”汉字草书的误读,不过这种解释显得比较牵强。

大宝律令还制定了五畿七道制,对官道系统加以整顿并形成定制,还引入了唐朝实行的驿马制度。按照制度,官道三十里(约16公里)设置驿家。从东海道骏河国横走驿(静冈县御殿场市),越过足柄峠便可进入相模国。越过足柄峠,最初的驿站为坂本驿(南足柄市关本),从那里到小总驿,再到箕轮(平冢市四之宫附近)、滨田(海老名市浜附近),然后进入其他地区。驿马只有在紧急的时候才会动用,日常则使用另一种替补性质的制度——传马制度。后来随着日本律令制度的衰落,驿马制度与传马制度先后遭到废弃。

平安时期,小田原市的南半部早川流域设有牧场,用于放养运输东海道一线物资所使用的马匹,称为“早川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庄园称之为“早川庄”。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将早川牧私领化的是中层贵族大江公资,他担任相模国司(国司,日本古代官名,律令制国的最高长官)期间(1020~1024年),通过购买获得早川牧的所有权,但很快寄进(寄进,日本古代一种土地所有权挂靠形式)给了藤原道长第六子藤原长家。在当时,将土地通过层层寄进,可以形成有效的土地所有和政治庇护链条。作为掌握朝廷要职的摄关藤原家,便是土地寄进的顶点,称为本家,处于下游的大江家称为领家,再往下就是土地的具体管理者。

嘉保元年(1094年)年末,朝廷贵族藤原资俊家发生了强盗放火杀人的命案,大江公资的孙子大江公仲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判流放隐岐。临行前,将自己的财产转让给了养子大江有常(本名橘以实),处分状中所罗列的财产包括相模国早川牧。由于大江公仲的长女大江仲子不满父亲对财产的处置,与大江有常展开财产纠纷。根据当时的诉讼资料,大体可以知道早川庄的传承关系。

摄关藤原家获得国司进献的庄园越来越多,引起了朝廷的担忧,到了宽德二年(1045年)朝廷发布政令禁止这种行为,意图抑制摄关政治。武士集团开始获得合法地位,控制土地资源。

P1-4

书评(媒体评论)

《日本·军鉴》聚焦各个时期的日本军事风云,在专业性与可读性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进而找到了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秘径。

——作家 魏风华,著有《抗日战争的细节》等

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邻为镜可知短长。我们对邻国日本的了解或许不能说不多,但永远不能说足够。期望《日本·军鉴》能够成为更多读者深入日本史研究领域的一个起点和窗口。

——纪录片《争雄三八线》、央视《互联网时代》导演 郭威

作为所谓的邻邦,日本这个国度对于国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尤其是在其军事方面更谈不上知根知底。相信大家能够通过军鉴这一系列出版物,了解对面那个国家军事历史的方方面面。

——资深制服徽章文化研究者、指文号角工作室主编 reichsrommel

虽然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之一,近邻日本在历史上却多次与中国发生战争,无论过去、今日,还是未来都是中国不可回避的对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对日本的历史、文化和军事等一切方面都加以最深刻的研究,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开辟东亚美好未来。由指文军鉴工作室编著的《日本·军鉴》,便是读者研究日本的最佳途径。

——战史作者 王子午,著有《日本武士战争史》等

长久以来,国人对日本的观感似多有偏颇之处,其实我们更应该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这个国家。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日本·军鉴》了解我们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邻邦。

——军史作者 赵国星,有《装甲司令:艾哈德·劳斯大将东线回忆录》《意大利空战1943-1945:欧洲软肋上空的殊死争夺》等作品

目录

【记录】

 穿越历史之战国第一雄城:北条家小田原城

 飞向蓝海霞之浦:在日本自卫队土浦基地探寻旧日本海军航空兵教育

 海中要塞:东京湾的炮台群遗迹巡礼

【思考】

 Z旗飘扬三笠舰:从三笠纪念舰漫谈军舰类博物馆

【人物】

 世传切玉谁能穷:日本的剑之道和剑人们

序言

目前国内专攻日本军政、文化历史之精品MOOK《日本·军鉴》至此已经成功发行五辑。而这五辑各位作者汲取前人研究成功、查找大量史籍资料,在千里之外写出一篇篇文章,将东瀛史上各种国家方略、奇人异事、战火连天呈现在读者面前,但大家终究有一些“眼不见终究不实”的遗憾。然而近期我们军鉴工作室的一些作者前往了日本关东平原旅行,也借此次出游之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第六辑。

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日本历史文化爱好者,对散落于日本关东地区各个富有历史内涵的景点进行了观光游览。这种亲临实地、动员人体感知接触历史的方式,拥有纸媒不可比拟的真实优势,使得我们的创作灵感与现场体验相互交融。从而在圆满完成这一次旅途之后,各位作者的感受无数落于笔尖,形成这一辑的文字。

日本的关东平原是日本列岛上最大的平原,以东京都为中心,无数卫星城市星罗棋布,第二大城市横滨亦在东京之侧,而横须贺港在东京湾的海岸线上迤逦展开,距离不远处耸立着小田原城的堡垒。我们的探访脚步从波光粼粼的霞之浦湖走到横须贺军港中的三笠号纪念舰,由此本人创作了《飞向蓝海霞之浦》、陈杰老师创作了《Z旗飘扬三笠舰》。后又来到从战国时代便闻名东瀛的小田原城,感受武士文化之余又跟随某大老师亲身体验剑道,由此大意觉迷创作了《穿越历史之战国第一雄城》、樱雪丸创作了《世传切玉谁能穷》。最后回到御台场,看着那现代霓虹灯下昔日海堡炮台孤寂的远影,赵恺老师创作了《海中要塞:东京湾的炮台群遗迹巡礼》。

短短数日间,我们从战国走到了现代,见证了古代日本刀的冷峻,抚摸过沉没无言的二战兵器。日本在对待历史的态度方面当然是存在各种问题的,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日本是一个爱建立纪念碑的国家,几乎每一个值得纪念的人和事都由后人将其历史定格于石上、展现于路边。更不用说如三笠号纪念舰,百余年前日本历史最光辉一页的留存物,其保存之用心、传承教育功能之完备。想到此处,实在是令我们这些不断看到国内现代纪念物遭到遗弃的人感到汗颜。

我们的收获是如此之多,也许这一辑MOOK难以全数收录,不过正好可以作为更多美好旅程的开始。本辑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步伐,领略日本关东平原历史文化的魅力,共同一探究竟。

指文军鉴工作室主编快马浊酒

2017年7月6日

内容推荐

跟随指文军鉴工作室著的《日本军鉴(6亲访关东看风云)》的步伐来到日本关东平原,从波光粼粼的霞之浦湖至横须贺军港中三笠号纪念舰,然后到箱根山脚下偎依的小田原城,回想曾经沉浮于波涛之上的光荣与罪恶,看厚重的战国史如何融入一座现代城市,手握一把竹刀体会人剑合一的境界。

《穿越历史之战国第一雄城:北条家小田原城》以小田原城历经五百年沧桑的史实,展现日本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关东武士集团的兴衰变迁。

《Z旗飘扬三笠舰:从三笠纪念舰漫谈军舰类博物馆》讲述了对马海战的功勋战舰“三笠”的光辉与落寞,看命运多舛的三笠舰及其他名舰如何顺应时代的洪流。

《若鹫雄飞霞之浦:在日本自卫队土浦基地探寻旧日本海军航空兵教育》回顾一段日本青少年始于霞之浦的热血岁月,在茨城感受日本海军航空兵“从零到零”的轮回。

《世传切玉谁能穷:日本剑之道与剑人》叙述了日本剑道史上的达人轶事及“用剑之人”筚路蓝缕的求索之道。

《海中要塞:东京湾的炮台群遗迹巡礼》围绕曾经被日本人视为救命稻草的“海堡炮台”,记录了日本从德川幕府统治后期开始强化江户湾海防能力的历程。

编辑推荐

指文军鉴工作室著的《日本军鉴(6亲访关东看风云)》由“穿越历史之战国第一雄城:北条家小田原城与日本城市发展点滴”“Z旗飘扬三笠舰:从三笠纪念舰漫谈军舰类博物馆”“若鹫雄飞霞之浦:土浦预科练纪念馆之历史探寻”“世传切玉谁能穷:亲身体验日本剑道文化及历史”等内容构成。史料来源均权威、可信,对国人了解日本关东平原的历史人文、剑道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