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娜·莱文著的《引力波(精)》迄今为止最权威、最一手、最受LIGO项目官方认可的“引力波”读物。一手的翔实资料,烧脑的科学知识,精彩的人性故事,坚毅的科学精神,生动呈现引力波长达14亿光年的星际之旅。
李淼、张双南、基普·索恩、曹军威国内外最华丽的物理学与天文学大咖阵容联袂力荐。
“能够穿越星际的,唯有引力波和爱”,这是一部关于引力波的编年史和科普大片,也是一个有情节、有声音、有温度的“巨星”故事和一部划时代的使命宣言。
引力波的发现,补全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是过去100年最重要的宇宙学发现,LIGO项目组成员将是未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力角逐者。
这部文笔优美的著作引领读者透过“引力波的窗口”了解宇宙探索的奥秘,认知黑洞碰撞与时空弯曲引发的天文现象。
??十几亿年前,在浩瀚宇宙的某个时空,两个黑洞发生了碰撞。其中一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29倍,另一个是太阳的36倍,它们碰撞后合并成一个大黑洞,质量达到太阳的60倍。黑洞碰撞是宇宙起源以来威力最大的天文事件之一,释放出的能量超过1021个太阳。黑洞合并时,无数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不停地向外传播,在时空中荡起层层涟漪。
??1916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一篇关于广义相对论的论文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15年9月,引力波经过长达14亿光年的星际旅行来到了地球。
??从伽利略用一架简陋的望远镜观察太阳开始,人类利用400多年来所拍摄的一系列静止的太空照片,汇编成一部讲述宇宙历史的无声电影。然而,所有望远镜都无法记录黑洞碰撞的过程,人类能够捕捉到的唯一线索可能就是时空振荡发出的声音。
??半个世纪之前,一股记录宇宙声音的热潮悄然掀起。为了“在相当于地球周长1000亿倍的距离上测量出比人的头发丝直径还要小的长度变化”,为了给宇宙历史这部无声电影配上一张原声大碟,许多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引力波探测实验当中。2015年9月和2016年2月,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两次成功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100年前爱因斯坦的预言。
??在书中,作者珍娜·莱文再现了50多年来,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科研人员在此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经受的考验和付出的艰辛。引力波探测本来只是一个有意思的思想实验,但引起了雷纳·韦斯、基普·索恩和罗纳德·德雷弗的注意。为了把梦想变成现实,他们组建了一支规模达数百人的国际性研究团队,建造了两台灵敏度非常高的巨型探测器。他们一直在跟时间赛跑,希望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1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能聆听到来自遥远太空的“引力波蓝调”。
??珍娜·莱文将这个精彩程度不亚于《星际穿越》的故事娓娓道来,以引人入胜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其间的惊奇、失望、成就、风险和人性。
??珍娜·莱文著的《引力波(精)》是一部关于引力波的编年史,有情节,有声音,更有温度。
珍娜·莱文在深入了解引力波项目的基础上,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项目背后的人文故事,介绍了一群满怀希望、坚毅执着的科研人员。多年来,他们一直奋战在科技前沿,不断改进机器的灵敏度,努力探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16年预言的引力波。终于,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1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项目组探测到了引力波。作为一名专业的天体物理学者和黑洞专家,她的写作深入浅出,生动易读。
——雷纳·韦斯,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荣休教授
这部文笔优美的著作引领读者透过“引力波的窗口”了解宇宙探索的奥秘,认知黑洞碰撞与时空弯曲引发的天文现象。作为引力波探索活动的参与者,我发现珍娜·莱文把我们的愿景、奋斗过程,以及在成功道路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这是一部**棒的作品。
——基普·索恩,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星际穿越》作者
如果亨特·汤普森(“刚左”之父)挤出时间攻读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且对引力波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就有可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当然,这只是假设。珍娜·莱文的这部著作睿智、新颖,道出了引力波科研人员的心声。
——艾伦·莱特曼,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偶然的宇宙》作者
这部精彩的作品是科学与纪实电影的结合体。珍娜·莱文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令人陶醉的世界:科研人员绞尽脑汁,试图探测宇宙的声音——引力波。故事的主线是监测……是有史以来*灵敏、*坚决、*执着的监测。作者的观察深入敏锐,文笔热情奔放,对科学探索的描写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感染力。
——史蒂夫·斯托加茨,康奈尔大学数学教授、《x的奇幻之旅》作者
引力波探测器LIGO的成就不亚于伽利略四百年前望远镜取得的开创性成就,背后的历程和故事只有一些具备特权的人才能得知,而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天文学家,更加难得的是,作者还是一位善于讲故事的人。
——李淼,中山大学教授
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被我称为2016年*美的科学事件,不出意外今年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也曾经“嘲笑”他们这么多年来能够“自娱自乐”地坚持下来。这本书讲的正是这些传奇故事!
——张双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天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