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隐形将军韩练成(从侍从室参谋到共和国中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薛正昌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百年前,一个男孩儿在古城固原降生。十余年后,他从军赴西安解围,参加北伐战争。军阀混战中,他救了蒋介石一命,后来走进了蒋介石权力中枢侍从室。在重庆一座简陋的小楼里,却与周恩来秘密会见,足膝而谈。抗战的后期,他以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党第四十六军军长的身份,率部抗击日寇于昆仑关、桂林、雷州半岛等地。部队东调山东时,在上海秘密会见董必武,要求与华东野战军取得联系。党中央的一份密电,把他与陈毅将军紧紧地连在一起。莱芜战役期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导致国民党6万人覆没,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一切,是由一位愿意为国家和民族而奉献一切的睿智的军人来完成的。薛正昌编著的《隐形将军韩练成(从侍从室参谋到共和国中将)》是这位传奇将军的传记。

内容推荐

薛正昌编著的《隐形将军韩练成(从侍从室参谋到共和国中将)》讲述了一位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传奇式军人,被誉为“神秘人物”的爱国将领宁夏人韩练成的戎马一生。军事上,他成为蒋介石的参谋:与冯玉祥前往西安解围参加北伐战争,又在蒋冯阎中原大战中,救了蒋介石一命,成为蒋介石最信任的侍从之一,与白崇禧交深厚;抗战期间,率部抗击日寇于昆仑关、桂林、雷州半岛等地并接收海南,曾与周恩来多次秘密会见促膝长谈;解放前在上海与董必武秘密会见,又陈毅将军不谋而合,莱芜战役里扭转华东局面,为解放战争立下奇功。政治上,解放前后他均为国家和民族命运奉献睿智,文革期间得到周恩来特别嘱咐保护,并依然坚持为部队、为士兵向中央进言,晚年多次拒绝复出。自评“隐退一生”。

目录

一、引子

二、家世

三、早期的经历

四、救过蒋介石的命

五、镇江警备司令

六、进入桂系

七、与广西军人融在一起

八、昆仑关战役(桂南会战)

九、重庆秘密会见周恩来

十、复兴关受训

十一、进入委员长侍从室

十二、桂柳会战

十三、与黄旭初的来往

十四、抗战胜利后接收海南岛

十五、秘密会见董必武

十六、莱芜战役

十七、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

十八、甘肃保安司令

十九、奔赴解放区

二十、解放大西北战役

二十一、新中国圆了梦

二十二、军事研究机构的高层

二十三、由军队转入地方

二十四、“文化大革命”十年

二十五、历史大转折

二十六、隐形将军之传奇

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二、家世

《民国固原县志》记载:韩练成将军祖籍宁夏豫旺县,学名圭璋。其封翁镇戎公,隶董少保部,落籍固原,生将军……

寥寥数语,却记载着韩练成的家世。

《民国固原县志》成书于20世纪40年代,所记本城邑人物与事件,都是当代人记当代事。后人看这段历史,自然已有了隔膜之处,这里作些背景式的交代,便于读者了解韩练成将军的籍贯和身世。

韩练成祖籍豫旺县谷地台,即今天的宁夏同心县马家高庄乡境。

民国时期的豫旺县,主要是现在同心县的辖境。秦汉以来,这里都属于固原所辖。明代初年,朱元璋将这里广袤的草场赏赐给他的儿子们庆、韩、肃、楚等诸藩王,成了皇家的畜牧地。满俊据石城(今宁夏西吉县火石寨)反明被平息后,明朝政府在固原增设固原卫,这里隶属于固原卫。万历五年(1577),在这里修筑了规模宏大的下马关砖包城,清代仍为固原直隶州所辖。清代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后,清政府在这里始设平远县,遂将固原州东部元城子、毛居士井,海城县(今宁夏海原县)所属的豫旺堡、李旺堡,金积县(今宁夏吴忠的一部分)所属的韦州等处划归平远县管辖,仍隶属于固原直隶州。民国二年,改平远县为镇戎县,隶属于朔方道(今宁夏银川)。民国十七年,改名豫旺县,并划归宁夏省辖,县治在下马关(今同心下马关)。直到1938年,改名为同心县。

缘此,60年前的《民国固原县志》里,就称韩练成祖籍为宁夏豫旺县人。

封翁镇戎公,是对韩练成父亲的尊称。镇戎,缘于豫旺县之前的镇戎县,也与其父从戎有关。封翁如同封君,古人以为子孙功名显贵,他们的祖先就应该受封典。抗日战争胜利之前夕,韩练成已擢升为国民党第四十六军军长,授中将军衔,可算是功名显贵。在地方上,已经是非常显赫了。因此,《民国固原县志》里,就将韩练成的父亲尊称为“封翁镇戎公”。

韩练成的父亲韩正荣,与清末甘肃提督董福祥关系密切。韩正荣与董少保

董少保,又名董福祥(1839-1908),清代甘肃固原(今宁夏固原)人,字星五,著名将军。1862年陕甘回民起事期间,集众起兵于甘肃安化(今庆阳市),号称20万之众,以甘肃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为根据地,势力波及陕甘两省十几个州县。投降清朝政府后,其部被左宗棠收编为“董字三营”,成为湘军的重要组成部分。1869年后,随清军刘松山、刘锦棠叔侄先后攻占宁夏金积堡、甘肃河州(今临夏)、西宁(今青海)等处回民起义军根据地。1876年,随左宗棠进兵新疆,收复乌鲁木齐等地,直接参与收复南疆、平定阿古柏入侵的重要战役。新疆收复后,驻防守边。1886年,任阿克苏镇总兵,驻防喀城。1890年,任喀什噶尔提督。驻防新疆达16年之久,为收复和巩固新疆大片领土作出过重要贡献。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东调入驻京畿。1898年,支持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之后,所部甘军——中央直属部队武卫后军,成为当时著名的北洋三军之一。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曾在北京发生杀死日本使馆公使事件,受命围攻外国使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期间,率部竭力抵抗。北京陷落,率部随护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后,被指控为“首凶”。

1901年2月,董福祥被革职,他的甘肃提督之职由重庆镇总兵姜桂题取代,仅以太子少保衔离开西安回归故里甘肃固原。

这一年,韩练成的父亲韩正荣随董福祥离开西安回到固原。1902年,董福祥离开固原,最终选择了富庶的塞北江南之地宁夏金积堡(今吴忠)定居下来。韩练成的父亲就留在了固原城里。董福祥在清末军界经营数十年,此时虽然以“罪臣”而落籍故里,但门生故旧依然较多,韩正荣在固原巡防营谋得哨官的差使,也不是难事。因为当时驻防固原的陕西提督邓增,就是董福祥的门生。

从此,经历了抗击八国联军的残酷战役,脱离了曾经辉煌的武卫后军统领、甘肃提督董福祥甘军之后的韩正荣,就落籍到固原。定居固原的韩正荣,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家了。天作秦晋之好。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901),陕西乾县遭遇灾荒,有樊姓女子为避灾荒被族人带出,沿泾水北上后流落到固原,嫁给了在固原军队里任职的韩正荣。当时樊氏女16岁。不久,韩正荣因腿伤退出军界,以务农为生。

八年后的1909年2月5日(正月十五),韩练成出生了,就在固原古城。P5-7

后记

小时候,祖父偶尔讲韩练成将军的故事,我就当传说中的“古今”(故事,宁夏固原方言)听,觉得遥远而神圣,印象很深。后来生出一个奢望,想再接续起祖父讲过的故事,并使其转化成文字,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了解和分享。缘此,就注意相关资料的搜集,纸质的、口述的。20世纪90年代,接触的史料相对丰富起来,便有了1997年在《宁夏大学学报》发表的《莱芜战役期间的韩练成》的文章。此后,有外出机会时,不但注意搜集相关资料,而且韩练成驻足过的地方,也都尽可能作些实地考察。为考察莱芜战役,我专门走访莱芜,尤其是莱芜战役的发生地——莱芜城北至吐丝口镇那个偌大的地理空间,包括莱芜战役期间解放军设在莱芜城东数十公里处的指挥所。此外,也寻觅过南京傅厚岗韩练成当年的官邸。2006年,有了写一本将军传记的想法。2009年,以“传奇将军韩练成研究”为题申报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并获准立项,随着课题的完成并结项,将军一生的经历基本清晰,传记内容亦大体成型矣。

此后,一面下功夫挖掘和搜集尽可能多的史料,一面精细梳理已有的文字。在这个基础上曾择取并浓缩了其中两部分内容,分别在《百年潮》与《档案春秋》杂志上发表,目的是想通过编辑对文稿处理的认同程度来作为参照,以便进一步修改书稿。2011年初,书稿呈送商务印书馆,伴随着送审程序,时光逝去已近四个春秋。马年岁末,商务印书馆丁波先生电话中传来佳音,说送审通过,可以出版了。对于作者,这无疑是天籁之音,高兴与感激顿生。丁先生前后数年等待不离不弃,坚守如初;责编刘翔先生百忙中倾心竭力,精益求精,二位先生令我非常敬佩,也十分感念。

传记资料的来源,在书稿后附有参考文献清单。资料大部分都是自己通过不同途径选购的,也有朋友送我的,女儿薛煦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期间也帮我搜集了一些难得的资料。清人吴乔《围炉诗话》卷六里说:“读书须眼光透过纸背,勿在纸面浮去。”有过特殊经历的人,其背后的世界往往有一种被隔着的神秘感。能写出这种感觉,“眼光透过纸背”才有意义。限于资料条件和自身的能力,疏漏舛误处难免。他年如果还有修订的机会,再弥补不足和缺憾。书稿付梓之际,再次感谢关心书稿撰写与出版的热心朋友,并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薛正昌

2014年12月26日银川寓所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