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编著的《中医文化史话》是一部集要型的中医文化著作。
本书采用了专题论述的方式,将中医置入中国传统文化中进行整体考察,对中医的学术特征、思维方式、发展历史、人物著作、理论原则、治法方药、针灸推拿、气功养生等诸多内容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文化阐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突出中医的文化内涵,是本书不同于其他同类著作的主要特点。
| 书名 | 中医文化史话 |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作者 | 李磊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磊编著的《中医文化史话》是一部集要型的中医文化著作。 本书采用了专题论述的方式,将中医置入中国传统文化中进行整体考察,对中医的学术特征、思维方式、发展历史、人物著作、理论原则、治法方药、针灸推拿、气功养生等诸多内容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文化阐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突出中医的文化内涵,是本书不同于其他同类著作的主要特点。 内容推荐 《中医文化史话》是一部集要型的中医文化著作。作者李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选择108个专题,对传统中医的学术特征、思维方式、发展历史、人物著作、理论原则、治法方药、针灸推拿、气功养生等诸多内容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阐释。全书文字简明,重点突出,说理有据,言之有物,学术性、专业性和普及性三者并重,并荟萃了大量相关图片资料。 本书可供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1.关于“中医” 2.中西医的文化差异 3.中医与哲学 4.一根针,一把草 5.关于“发展中医” 6.中西医结合 7.中医的气学说 8.“血气”与“气血” 9.一分为二的阴阳 10.三阴三阳 11.五行的意义 12.中医的五行学说 13.医易同源 14.变易、不易和简易 15.藏象与易象 16.中医的起源 17.黄帝与《黄帝内经》 18.关于《黄帝内经》 19.“素问”与“问素” 20.《灵枢》与《针经》 21.《难经》的命名 22.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23.金元四大家 24.温病学说 25.“膏药”医生 26.兵家与中医 27.《黄帝内经》中的韵文 28.孙思邈的《养生铭》 29.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30.针灸辞赋 31.天人相应 32.调和阴阳 33.整体观念 34.中医的生理整体观 35.三因致病 36.疾病与诊断 37.整体治疗 38.治病求本 39.正治和反治 40.治未病 41.五运六气 42.十二官 43.心与血脉 44.胆的功能 45.三焦 46.经络的实质 47.经脉和络脉 48.从“十一脉”到“十二脉” 49.十二经脉 50.十二经脉中的气血 51.奇经八脉 52.奇妙的循经感传 53.中医的“祛邪” 54.辨证论治 55.中医的治病思路 56.因时制宜 57.因地制宜 58.因人制宜 59.贫富贵贱之辨 60.“中药”的概念 61.“毒药”与“甘药” 62.四气 63.五味 64.药物的归经 65.药性赋 66.中药的服用 67.中药之水 68.药食同源 69.中药的配伍 70.君臣佐使 71.中药的剂型 72.穴位的起源 73.穴位的演变 74.穴位的名称 75.穴位的数目 76.穴位的分类 77.穴位的定位 78.穴位的大小 79.穴位的主治 80.五输穴 81.四总穴 82.砭石 83.九针 84.毫针刺法 85.调气 86.得气 87.针刺的补泻 88.针刺补泻手法 89.烧山火与透天凉 90.龙虎龟凤 91.集类刺法 92.子午流注 93.纳甲法 94.针灸的因时避忌 95.灸法 96.天灸 97.伤科 98.中医的医案 99.按摩与推拿 100.推拿与正脊 101.关于“气功” 102.古代的气功 103.古代的导引术 104.气功的修炼 105.气功修炼中的精气神 106.逆行修炼 107.房中养生 108.九宫八风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