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影视人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影视人类学课程的学生,学习民族志电影摄制的学生,以及民族志电影的爱好者,纪录片的爱好者,甚至试图用影像手段开展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研究者,都能从陈学礼著的《民族志电影实践手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帮助。因为本书较为详细地讲述了如何拍摄质量可靠的镜头,以及如何利用拍摄的镜头描述场景,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表达观点。
| 书名 | 民族志电影实践手册/深山老林影视人类学丛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作者 | 陈学礼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高校影视人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影视人类学课程的学生,学习民族志电影摄制的学生,以及民族志电影的爱好者,纪录片的爱好者,甚至试图用影像手段开展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研究者,都能从陈学礼著的《民族志电影实践手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帮助。因为本书较为详细地讲述了如何拍摄质量可靠的镜头,以及如何利用拍摄的镜头描述场景,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表达观点。 内容推荐 陈学礼著的《民族志电影实践手册》讲述如何完成一部民族志电影,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一部民族志电影的基本构成和生产过程概述。民族志电影的实地拍摄,民族志电影的后期剪辑,民族志电影实践之外的闲话。 本书较为详细地讲述了如何拍摄质量可靠的镜头,如何利用拍摄的镜头描述场景,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民族志电影实践之余的闲话部分。从不同的切入点讨论民族志电影的深层问题,并大略界定了民族志电影的内涵和外延。本书适合高校影视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民族志电影的爱好者和初学者或试图用影像的手段开展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者使用。 目录 上篇: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和剪辑 一、民族志电影的构成 1.镜头 2.场景 3.段落 4.开头和结尾 5.声音 6.文字 7.生产过程 二、民族志电影的实地拍摄 1.机位 2.镜头景别 3.三种角度 4.三个变换 5.摄像机作为被拍摄主体的眼睛 6.如何拍摄一个场景或一个过程 7.固定镜头 8.运动镜头 9.起幅和落幅 10.镜头中的运动 11.出画和入画 12.拍摄构图 13.视觉中心 14.光 15.镜头中的关联 16.镜头中的完整性 17.镜头的时间 18.镜头的空间 19.镜头的画外空间 20.镜头空间的扩展 21.访谈的拍摄 22.民族志电影的选题 23.未明确写入拍摄大纲的镜头 24.实地拍摄的注意事项 三、民族志电影的后期剪辑一 1.什么是剪辑? 2.重新整理素材 3.看素材 4.重新确定镜头 5.一个镜头的播放时间 6.景别搭配 7.时间表达 8.淡入和淡出 9.空间转换 10.声音的剪辑 11.解说词 12.音乐的使用 13.从镜头到影片 14.观点表达 15.字幕 16.影片定稿 下篇:民族志电影实践之外的闲话 1.剪辑和拍摄之间的关系 2.非虚构的影像获取方式 3.必要的镜头 4.参与观察和民族志电影 5.民族志电影的碎片化实质 6.民族志电影的表述 7.再现事实与表现真相 8.民族志电影该呈现的关系 9.被拍摄主体的隐私 10.表述中的伦理面向 11.被拍摄主体在影片中“成人” 12.乡村活动影像的启示 13.历史的观念 14.民族志电影的剩余素材 15.作为一个民族志电影的制作者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