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邮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国庆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邮票是美丽的“罂粟花”

身处经济腾飞的年代,财富呈几何级数增长,关键看彼时,你是在盐碱地种草,还是在大风口放鸢。

谭小雷,职业邮商,专门倒腾邮票的,一个十五年的北漂。在京这十五年,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赚钱要借力,还要运气好,譬如打高尔夫,顺风球用7号铁抡,轻松能打出180码,如果逆风,130码就算不错。

2011年,邮票行情相当不错,钱币行情全面暴涨,大批热钱像一群群没头的苍蝇,从四面八方涌进邮市,市场门口的豪车数都数不清,奔驰、宝马、奥迪一字排开,一眼都看不见尽头,想不挣钱都难。这段时间,谭小雷心情大好,因为天天能瞅得见自己银行卡里面的存款数字在近乎疯狂地窜升。

四月的某一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谭小雷给他的前妻发出一条短信——那东西,价格差不多就放了吧。他前妻,赵晓芹,很快回复——嗯,过两天就出手。

我们小时候叠菠萝的纸币,有壹分、贰分和伍分的,图案是汽车、飞机和轮船,三张“汽车”可以买到一根糖水冰棍,两张“飞机”可以买根赤豆冰棍,一张“轮船”就可以买根奶油冰棍了,但一般会转而选择一小块芝麻冰糖果仁的馅饼,一想起来那玩意儿,就算搁到现在,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流口水。谭小雷说的那东西,叫纸分币八连体,只不过是八张连在一起没有裁切的,这一波行情,就数连体钞涨势最为凶悍。

当年,施丽丽挺着大肚子来找赵晓芹,这个大肚子对于施丽丽,就是一挺火力十足的机关枪,立马将赵晓芹跟谭小雷的婚姻直接送进了坟墓。十年婚姻就此划上句号,谭小雷心怀愧疚,一直想找个机会补偿。纸分币八连体这东西就是赵晓芹根据谭小雷提供的确切情报建仓的,当时的建仓成本是平均每本50元。屈指一算,这东西捂在手里也不过三四年的光景而已。

两天后,三辰网,邮票钱币交易的专业网站,挂出一个大单,纸分币八连体2000本,每本1500元,全品包邮一枪走。五分钟后,有人跟帖确认,300万成交。

当晚,赵晓芹紧紧搂着她的宝贝儿子痛哭,泪腺像是完全被打开了一样,她可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痛痛快快地哭过,哭得这样淋漓尽致,哭得这样惊天动地,哭声中已然辨认不出,她对谭小雷是放下了,还是没有放下。她对这个男人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依她,一个西北女子的暴烈脾气,一个典型的狮子座女人,是永远都不会原谅这个出轨的男人的,但是,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男人,这些年对她和儿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她开始尝试着从心底怀有怨恨的暗处,将这个男人慢慢择出,然后释放。

次日,赵晓芹照例给儿子准备好早餐。饭桌上,她对儿子说,毛头,我们要搬大房子啦!毛头这一顿,多吃了一碗。毛头,是谭小雷给她的人生纪念品,今年16岁,念高二。嘴唇上急着想随时钻出来的胡须,显示他已经进入每一个男孩都必须经历的青春期。他在西郊的人大附中寄宿,品学兼优,是赵晓芹的骄傲,因为整个马甸邮市里,他的儿子无人不知,甚至比他爸爸的知名度还要高。每天伺候好儿子,她就去马甸邮市开摊做生意,她在市场上有一个包房,门楣上书“赵晓芹钱币社”。

四月上旬,虽值春季,但京城的气温能一下子窜到30度以上,北三环中间隔离带中的连翘开得正艳,远远望去,灿烂的黄色一片连着一片,让路人的心里也映射着浓浓的春意。这种花有一个特点,随意生长,还好养活,邮商其实也是。

北京春季的风大且经常有,有风是好事一桩。因为有风的日子,天空湛蓝,从北三环就能一眼看到西山,云朵在很高的地方慵懒地聚集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要是没风,那就是雾霾肆虐的节奏,感觉像世界末日,一切朦胧。

谭小雷出行的这一天,天高云淡,有点小风。他驾驶着去年新买的X5,钻出位于双井某公寓的地库,一路从东三环驶来,转过三元桥,从立交桥的高处看,西山的轮廓清晰,心情也一下子舒畅起来。X5的后座上搁着四条软中华。今天,邮票市场要重新分配包房,因为邮市北扩,新开辟出一大片场地。

谭小雷的X5从马甸桥掉头,沿辅路行驶不远,见一处麦当劳,拐进去就是京城的邮票市场,大家都叫它“马甸邮币卡市场”。这儿就是他谭小雷安身立命十五载的地方。

马甸邮市的前身在月坛公园,1997年搬到了这里,屈指算来,与谭小雷在京的历史一样长。谭小雷是邮市的新生代。1997年以前在月坛公园摆地摊的老邮商,眼下已经为数不多了,因为邮市的岁月就像一把超级锋利的杀猪刀,能熬到现在的邮商,浑身是铁,刀枪不入。

谭小雷将车泊好,拎着四条软中华上了邮市的二楼。泊车的时候,他瞥见了郝温学的奔驰S500、江源的路虎揽胜,还有洪建军的奥迪Q7,都停在附近,心想,好事谁都惦记着啊,比我来得都早。

邮市二楼,是一处利用旧厂房搭建的夹层,简单装修之后便是邮市办公室,所有职能部门都设在这里,什么总经理室、副总经理室、财务室、市场处、保安处、工商办公室、税务办公室等等。谭小雷上楼右拐,径直奔向会议室,远远地就能听见一片喧哗声。走进会议室,谭小雷才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到的,今天该来的都来了,没来的是因为不够资格。P1-3

目录

1.邮票是美丽的“罂粟花”

2.梅兰芳田村卡

3.打不散的游击队

4.有人盯上了“片蓝”

5.登陆月坛的几个草根

6.金老五说不怕不怕我还有货

7.高天放放货后大幕落下

8.邮市到处都是坑

9.一群来自安徽的狼

10.金老五惊呼:这个女子

11.看好“红军邮”

12.满仓满仓一定要满仓

13.林家兄弟跑路

14.放货是需要技巧的

15.飞黄卡

16.中美封

17.遥远的北方有条沟

18.谭小雷初遇施丽丽

19.郝温学与“垃圾王”

20.《中华名人》一炮打响

21.邮市的小江湖

22.慕容楠被谭小雷带走

23.金老五之死

24.一箱子苹果或者砖头

25.纸分币是个好东东

26.高天放决定再干一票大的

27.财色兼收的郝温学

28.“鸟巢”的惊天骗局

29.同游欧洲

30.江源中刀

31.美猴王

32.谭小雷放货

33.电视购物需要一个概念

34.八零五十

35.惹上了大麻烦

36.马局的一句话大有深意

37.唯有套路得人心

38.给江源下套

39.谭小雷出来江源进去

40.邮市大佬们悉数登场

41.转战上海

42.中华龙邮

43.欢乐购的新纪录

44.对不起我失踪了

45.香江讨债之旅

46.分手分手都是分手

47.邮市的隐形人

48.一路狂追

序言

喜欢邮票这个行业,不是误打误撞,而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天秤座对美图的追求和探索,是骨子里天生的DNA作祟,无需任何外力驱使。1980年,猴票发行,我开始集邮,从此疯魔,那一年,我11岁,小学四年级。

集邮在中国,是西风东渐的结果,经过约一百年的时光转换,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邮票集散地。无论是集邮爱好者的人数,还是从事邮票职业的人数;无论是邮票经营场所的规模,还是邮票交易的规模,都高踞世界第一,睥睨群雄。像马甸邮票市场,营业面积达8000平方米,邮商人数约3000人,每年现货交易金额逾2000亿(不含电子盘),如此推算,全国邮商群体数量约50万人,年交易金额上万亿。尽管如此,这仍是一个小众群体,一个多年来备受忽视的群体,他们经营着一种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几无关联的东西,在政策的缝隙中左冲右突,在滚滚洪流之下默默潜仃。

每当我徜徉在马甸邮币卡市场,看着一个一个柜台整齐有序,看着邮票和钱币堆积如山,看着点钞机不停歇地运转,看着邮商们自信到昂然的笑脸,我想,首先应该感谢的恰恰就是这个大好时代。是这个时代,给邮商们提供了无限可能的发展机遇,是这个时代,让邮商们在跌跌撞撞中找到了发展的出口。

1992年冬季,一个挎包,一块板砖,一本邮册,北风呼啸,尘土飞扬,月坛公园的邮票交易市场只有十几个人在苦苦煎熬。我认定,邮票是我的人生苦旅。

1997年春季,数不清的挎包,数不清的人,一沓沓数不清的钞票,春意盎然,小鸟鸣叫,彼时的月坛公园像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我认定,邮票是我的人生转折。

2011年秋季,猴票飚到11000元,有人在大量收购;猴票飚到12000元,还是有人在大量收购;猴票飙到13000元,收购的脚步仍在继续。马甸邮市就像一台巨型的永不停歇的提款机。我认定,邮票是我的人生华彩。

从1980年到2011年,邮商们拨开一层层的迷雾,从邮票贩子、马路游击队一路披荆斩棘,活到今天,实属不易。人的贪婪天性,无穷无尽的欲望,就像割草机,将邮商队伍割掉一茬又一茬,真正脱胎换骨发展到当下,才渐渐具备了大邮商的潜质。这个阶段,杂草丛生、良莠不齐,我视之为邮商野蛮生长的时期。

邮商,是从集邮爱好者中分离出来的少数人,他们是集邮爱好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集邮爱好者既恨又爱的一群人。有人说,没有邮商,就没有集邮家,而现在,更多的邮商直接就变成了集邮家。如今的邮商,背着LV,在世界行走,于大洲大洋之间来回穿梭,他们邮识丰富,现金满盈,人脉广泛,精力充沛,好似飞舞在这一张张花纸片上。  邮市虽小,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他们有欢笑,也有痛苦,有争斗,也有温情,他们面对挫折时有的慌乱有的淡定,没钱时吃清汤挂面,有钱时整鲍鱼龙虾,总之,邮商们自有他们的小确幸。

我每天身处其间,能切实感受到他们的一切,也包括我的一切。于是,有一天,我忽然想将这一切记述下来,毕竟至今,从未有人写过关于中国邮市和邮商的小说。这中间,要感谢《集邮》杂志社总编辑、我的良师益友刘劲先生,他对于书稿给予很多中肯的意见,这些意见已经融进文字中呈现给大家;还要感谢《集邮》杂志责任编辑苏萌女士、美编赵彬女士,她们为本书的顺利出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世界浩渺无极,人生匆匆苦短,当下最重要的东西是喜悦。希望我的S能给身处邮市内外的人一点喜悦,那我就欢喜不禁了。

寥寥数笔。是为序。

内容推荐

李国庆著的《大邮商》这是一部关于邮商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谭小雷、郝温学、江源和洪建军这四大邮商的成长历程,对1978年到2011年的中国邮票交易市场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和概括。小说既生动阐述了四大邮商的生存发展,又详细勾勒了他们的爱恨情仇,作者紧扣“邮商”这个主题,对大时代下的中国邮市抒发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作为职业邮商和邮票专家,作者对邮票市场的生存之道和交易过程十分熟悉,对中国邮商的成长历程也了然于胸。邮票是什么,邮市是什么,邮商是什么,这部小说都有交代。

编辑推荐

李国庆著的《大邮商》这是一部有关邮商和邮票市场的小说。时间跨度从1980年到2011年。讲述了四个大邮商,四种不同的运作模式和发展类型,几乎涵盖了邮票市场的种种现象,他们就是整个中国邮票市场从萌芽到起步,从清冷到兴盛,由兴盛到衰败,再由衰败到繁荣的缩影,是一部邮票市场兴衰史的教科书。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