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域行程(外3种)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宋)继业//(清)赵钧彤//汪振声//陈斐然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继业、赵钧彤、汪振声、陈斐然著的《西域行程(外3种)》为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对宋代继业的《西域行程》,清人赵钧彤的《西行日记》、汪振声的《西征日记》、陈斐然的《西行日记》参照精良底本和参校本重新作了点校整理。该书多记录历史文化、地理沿革、文物古迹、城池寺庙、乡风民俗、风土人情等,文笔精炼,语言顺畅,可以补充正史和志书之不足,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又具有文学价值。

内容推荐

继业、赵钧彤、汪振声、陈斐然著的《西域行程(外3种)》主要记载“继业自阶州出塞,西行灵武、西凉、甘、肃、瓜、沙等州,入伊吾、高昌、焉耆、于阗、疏勒、大石诸国”,由伽湿弥罗人五印度,后又由五印度北经泥波罗国、吐蕃磨榆里国、三耶寺返回阶州的行程见闻。其中对西行沿途城池里程、寺窟位置、塔座佛迹等详加记载。该书作为继业亲历亲闻的真实记录,对了解宋代时期中亚地区与西域佛教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西域行程

西行日记

西征日记

西行日记

试读章节

卷一

甲辰三月二十六日,发直隶保定府清苑县,至望都县九十里。

余以癸卯五月自唐山被逮,十二月狱成。甲辰二月刑部案覆,发往伊犁充当苦差。三月,大府牒下清邑,签发如例。遂于月之二十四日出狱,居邑署,至二十六行。

清苑令李君北岩,名宪宜,山东海阳人,同里戚也。与余又童稚交始。余逮系,经涉秋冬而囊无一钱。凡炊而米,爨而薪,风雪而裘、而火而酒,旁及狱官台隶峻色而哮声,而卒能欢笑者,皆北岩力也。既定远谪,北岩以余有老母,怜其远去,欲倡义举赎锾。余家贫,倾货祖产不能过二千。诸所呼救,卒鲜应者。而北岩又清苦,欲独任不能,方以为憾,而余窃德焉。行前一日,为置酒食,备糗粮。及行,偕诸兄弟戚友相送。出厅事,慰勉谆谆,注意欲泪。而余方以九死余生,得效驰驱,益自激励,故不暇与恻楚,一揖遂行。自西门出至郭外。见诸少年英英玉立,候送道左,北岩子侄也。下车入路旁舍茗一瓯,各勉以读书自爱数语。语竟就车,而日已西下。十里至郭店。当村有碣,题日“郭隗先生故里”,盖即燕郭隗。又三十五里至满城县之泾阳驿。日将入,又十五里方顺桥,至则灯火矣。御者暂秣饲,而余坚卧驿车中。沽酒饮之,敌晚风也。又三十里至望都县,漏三下,车至治前驻候之。北风吹面,彻骨生寒。久之,一隶出,引车至南郭。敲破门入,屋三楹,窗无纸,榻无席,尘蓬蓬然,触鼻欲嚏。复一隶来,持盘飧,道令意。觳骨错杂,率冷残不可食。顾馁已久,不暇择矣。少食乃寝。

望都令刘君名礼,诸城文正公统勋犹子也,亦同里葭莩亲。余方官时,遇君于保阳,相见甚欢。及余被论唐山者,乃即刘君犹再三相慰藉。今远谪矣,道经所治,复沾濡沫。故于次日命儿子往谢之。乃及门,而阍奴谢客,谓君前已奉调赴郡,然留北岩署二日未闻也。其语非信,不别而行。

是行也,长子时滞都门。随行者次子昱,但送至正定。家奴则于成、萧喜。萧喜独身,从狱中凡八阅月,勤苦无志,于是二十岁。于成世仆年五十五,近自乡中呼使来,皆相从去关外者也。

望都属保定府,砖城新固。城外有尧母池,谓尧所生云。

二十七日,发望都至直隶定州六十里。

既晓,呼儿子起往谒刘君礼。而余坚卧,以久不乘车,骨节酸痛,且定州六十里勿须早发也。顷之,驿车至,换清苑车。谪遣当差者,官给车按程代,例也。儿子回,余亦起敛行具。残箧败簏,棼如乱丝。余家室滞唐山,而余自去岁四月公事赴顺义,到郡别守即被抑留,旋系省狱,迄今几一载。凡所携皆春夏衣装,狱中无补缀者,又皆已残破。拟至正定,命儿子赴唐山稍修补之,庶可长行耳。  登车出南郭,天浓阴作细雨。数里入小村,村中男妇倚门望天,或语或笑,盖不雨数月矣。余滞狱中忽忽半载,终日瞑坐,几不复忆世界。昨出城门,四顾空阔,已不啻病乌辞笼,而盲者之再目矣。兹复烟雨霏微,陌尘不起,柳梢麦脚弥望皆青。易州以南,诸山螺翻翠涌,横当车右,恍置此身于云林画图中,竟忘为远戍者。

三十里至定州之清风店,雨既止而风大作。又三十里乃至定州。人城抵州治,驻留良久,甫一役来云:“西郭就客舍。”定州,古中山国。城垣寥阔,草树芜杂,民之庐什之三。时风久云散,夕阳满巷,颓墙破础,明灭晚烟中。一望苍凉,几不类城市云。出城抵舍,舍秽陋,视望都而更无釜灶。天风雨,行旅少,市人蚤散。又无所可买食,幸发清苑携干肉麦饼,与儿辈分啖之。登程二日矣。夜夜枵腹卧,乃知古人“吹箫行乞”真有其事,而一饭之德千金之报不多也。

定州直隶州,土城砖堞,纵横各十里。州北五里有河,河即古滱水。而南门有佛寺,寺中塔起高际天,不至城十余里皆见之。闻坡公旧迹犹有存者,昔每经过欲访不暇,今更不暇矣。属县二,日深泽,日曲阳。

二十八日,发定州至新乐县五十里。

晓起候官车久不至,至则晨矣。出郭,目光红艳,风瑟瑟有秋意,雨后也。三十里至明月店,暂止谋酒食,乃欣然共一饱食。已复行,南风大作,而从此抵新乐二十里,路皆浮沙,逢迎头面尖锐若针芒,唯闭目耐之耳。人新乐,日既晡。行馆在南郭,隶来引车去,乃迎候上官处。入馆业洒扫,堂之上设茵褥。余方就坐,即有华衣仆奉盘进茗碗。致主人意,复退立俟阶下。新乐宰施公名俊,浙湖州人。旧任广平肥乡,而非相识也,何爱余至此。顷之,公自来,倾谈逾一小时。临去握余腕,探怀出白金六,日:“穷官新莅任,但此勿却也。”且戒前仆具馆谷、车辆,复止余勿答谢,盖公善任。县宰吴公,吴亦湖州人,名廷安,与公同举丙子,而与余同官顺德,属情好若兄弟。余被逮无赀斧,慨赠三百金。眷口滞唐山,时加周恤,历一载无德色。又屡向同官道余为人,以故施公得知余,遂过爱余也。公去旋进食,下逮僮仆无不醉饱。视望都固天渊,无论定州矣。比篝灯展卧具,因于枕上语儿子日:“譬之居官,昨乃恶地,而今膴仕矣。譬之居室,昨则悬磬,而今素封矣。空花世界,尽属偶然。不益可悟欤?”语竞乃寝,而夜风复作。P9-11

序言

行记,作为一种记录行程道里、沿途见闻、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地理沿革等众多内容的记行文体,因其“见闻皆翔实可据,并足补他书所未及”①,而往往保留了较为真实的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作为行记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行记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滥觞于《穆天子传》,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商贸往来的真实见证。随着清代康乾时期对西域地区叛乱的平定和疆土的收复,西行记创作出现高潮。西行记的发轫、发展与繁兴,与历代统治者对西域的经营与重视、佛教的传播、丝绸之路的兴衰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清代康乾时期以迄民国年间,数以千百计的随军官吏、迁客戍卒、商旅游客涌向新疆,在西去东归的漫漫路途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行记文字。加上这一时期对于西域的重新重视,以征讨叛乱、迁谪戍边、探险考察等为主要目的的西行记大量涌现,“见于载籍的不下数十百种”②,而且所记内容以个人亲历亲闻为主,多为史书、方志所不载,是研究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民族民俗、地理交通等方面重要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行记这一文体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2002年和2003年,胡大浚主编《西北行记丛萃》两辑,对清代至民国年间的三十余种西行记作了校点整理,给广大读者和研究者带来了许多方便。除此之外,尚有十余种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西行记仍散见于各类丛书、笔记中。由于存世较少,流布不广,加之版本良莠不齐,文字往往错漏舛误,漶漫失真。对于当下的阅读和研究而言,这些留存下来的西行记,仍然有重新整理的必要。

《西域行程》,又名《西域行程记》,北宋初期东京(今河南开封)天寿寺僧人继业撰。继业,俗姓王,耀州人氏。《宋史》卷四九〇《天竺国传》载:“(乾德)四年,僧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诣阙上言,愿至西域求佛书,许之。以其所历甘、沙、伊、肃等州,焉耆、龟兹、于阗、割禄等国,又历布路沙、加(伽)湿弥罗等国,并诏谕其国令人引导之。”继业即在此次西行众僧之列,于宋初乾德四年(966年)出塞,历时十年,于开宝九年(976年)始归。《西域行程》即继业西行求取佛经途中所记。

继业将西行途中的见闻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大般涅槃经》里,“分记行程于每卷末”。西行归来后,奉宋太宗诏,继业择居四川峨眉山牛心寺,该经也随之藏于寺中。淳熙四年(1177年),范成大在四川制置使任上加敷文阁直学士,诏令东归。七月戊戌朔,范成大游览峨眉牛心寺,偶见继业此书,将其全文抄录下来,后录入《吴船录》一书中。后世根据继业行程遂名之为《西域行程》。

此书主要记载“继业自阶州出塞,西行灵武、西凉、甘、肃、瓜、沙等州,入伊吾、高昌、焉耆、于阗、疏勒、大石诸国”,由伽湿弥罗人五印度,后又由五印度北经泥波罗国、吐蕃磨榆里国、三耶寺返回阶州的行程见闻。其中对西行沿途城池里程、寺窟位置、塔座佛迹等详加记载。该书作为继业亲历亲闻的真实记录,对了解宋代时期中亚地区与西域佛教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继业《西域行程》今见范成大《吴船录》,《吴船录》现存明抄本、《续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等版本,由于《知不足斋丛书》本“校雠精审”,《丛书集成初编》本取而录之。另有《文献通考》节录继业《西域行程》。今人孔凡礼先生据《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明抄本、库本、涵芬楼《说郛》、商务印书馆影印十通本《文献通考》作校,整理校点《吴船录》。此书被收人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书中,堪为经典。为供研究西行记之便,本次对《西域行程》作了重新校点。

《西行日记》,清赵钧彤著。

赵钧彤,字絮平,号澹园,又号雪山衲子,山东莱阳人。乾隆乙未(1775年)进士。江南学政赵仑之后,赵茹之孙,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乡试中举,乾隆五十年(1785年)中进士。曾任河南卢氏县,后改补直隶唐山知县。赵钧彤天资聪敏,早有文名,为人耿介不阿,在任职期间得罪上官,以致被诬获罪,遣戍新疆伊犁。在前往新疆途中,著有《西行日记》三卷。又擅长诗歌,在新疆时期“戍所诸作,尤多奇气”。著有《澹园诗草》六卷。

《西行日记》,陈斐然著。

陈斐然(1867一1940年),名继忠,字子章,光绪甲午(1894一年)举人。历官山西保德州学正、解州知事、太原法政学堂教习、河北武强县知事等。著有《烬余诗存》《棣华馆笔记》《棣华馆文集》。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初十至二十五年(1899年)正月二十日,陈氏奉其父遗命赴甘肃收其祖父之遗骸。“往返百余日,西行数千里。”由于战乱兵祸及日久荒疏,陈氏虽终未寻得其祖父之遗骨,但将其足迹所至之山西、陕西、青海、甘肃等地的土俗风景或托诸歌咏,或笔之成文,对甘肃甘南、陇南行途中所见所闻,以及青海土产、民族民俗等方面的情况记录尤详。该书对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及人文地理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今据《历代日记丛钞》影印民国间石印本予以整理点校。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1: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