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像世界一样宽广地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和同事一起出差,睡觉前聊些闲天。她说:“办公室某某,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我们要多包容些。”

我笑笑:“嗯。”

人力资源部的主管与我谈及一位大龄单身的女职员:“很有可能是单亲家庭,因此择偶有些包袱。”

我也笑笑:“这样啊。”

还有不太熟的朋友私下打听我的情况:“是不是单亲妈妈?怎能活得如此自在?”

跟我讨论单亲家庭的同事们,觉得我是个“正常人”,因为看起来挺开朗,眼睛一望见底,而没有那种因儿时不愉快而产生的隐约的阴郁。悄悄关心我的朋友,却又觉得我不太正常,对于婚姻之稳固与地久天长,我似乎不那么在乎,甚至还有点儿不相信。

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妈妈把离婚这件事对身边所有的人保密,逢人问起只说孩子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她觉得这是她的失败,没有能力留住自己的丈夫,又害怕我在学校遭人议论,被人看不起,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在妈妈看来,“离婚”这个词就像诅咒一样,不仅是她要背一辈子的耻辱,也是我头顶挥之不去的乌云。我无法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得到父母双方的资源去开拓一条平坦的远大前程,未来的男友和婆家兴许会不满意这残缺的出身,从而导致一段良缘就此告吹。

可是并没有。我从来不曾自卑,也没有受过排挤,长大以后,取向照旧,一直高高兴兴地谈着恋爱,然后一时头脑发热地结了婚。我是“破碎环境”里长大但仍然快乐的孩子,虽然不笃信婚姻,可还是愉快地做了某人十年的太太,暂时还没有跳槽的打算。

是运气好吗?现在想来,也许不。是因为妈妈当年不服输,不肯让我矮人一头,所以拼命把我笼在她的羽翼之下,让我感觉不到外面已经天翻地覆,所以才有今天的天真和浪漫吧。又或许是岁月渐长,让我对于婚姻有了新的理解吧。

父亲节那天,坐在爸爸的车里听着电台广播,女DJ深情地说:“我们曾经仰望和依赖的父亲,今天需要我们的陪伴。”我望着前排驾驶座的背影,觉得这话做作得很:父亲节才陪伴,是不是太形式主义了啊。

我和爸爸只是碰巧今天见了面,上次见面是六个月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是最频繁的了。对父亲这个人,很久以前我已经接受了他的退出。他不曾管过我的生活,多年来连一通寒暄的电话也少,陪伴和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我并不曾想是爸爸的缘故导致我再也过不了以前那样的好日子。出门没车了,坐公交也行;不能去美国读高中,大学拿了奖学金再去就好了。父母并不欠我什么,也没什么是非做不可。有吃有穿,就算不得吃苦。虽对爸爸没有怨言,却也无从亲热。我们曾经一度断了联系,大学毕业那天,爸爸没有打电话来祝贺,他每年过生日,做女儿的我也无声无息。

“无论如何,他还是你的父亲。”二十岁那年在旧金山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和寄宿家庭的女主人一起站在厨房里洗碗,她这样对我说。

“他没有为我做过任何事,对此我不怪也不恨,难道这样还不够吗?”我盯着厨房的瓷砖地椒。

直到我生了孩子,爸爸破天荒来探望月子,每天买活鸡回家给我煲汤下奶,晚上就在书房熬夜看球,我才发现,父女俩天性原来如此相近,都是率性随意,不事正经,只喜顽皮享乐。我自此开始带孩子们回家过年,第一次向他抱怨丈夫冷漠不管小孩,他听完了就问:“夫妻生活怎么样?”

渐渐,我们成为不常见面的酒肉朋友。

我当然知道,是这个人,曾经让妈妈心碎,使我的生活动荡不安。我当然记得,初三那年自己躲在门后偷看妈妈焦头烂额地打电话托人找工作,而每次别人请妈妈吃饭,她一定会把最好的菜原封不动打包带回来给我吃。可是至今,爸爸并未对我说过对不起。

但今天,这已不妨碍我们聊聊夫妻生活。

因为曾经执念于give and take有付出才有回报的我,在自己做了母亲以后发现,对于至亲,除了不可强加任何义务,还可以更有想象力一点。

比如更多地忘却过去,放弃计算得失,看开这一段因果。

P32-35

后记

不太好的好运

许多人从来没拿过第一名,连小学兴趣班的画画比赛也只能拿优秀奖的,我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我的成绩好似被施了咒,大小考试总是排第六名。甚至有一次押中了考题,居然也进不了前五。

一开始是很盼望夺个第一的,随便什么比赛、考试都行,哪怕是跳绳比赛呢!不为别的,就是好奇——哎,会有多开心呢?应该能开心很久吧,可以心安理得地生活一段时间吧?

彼时的家长头顶没有高房价,不如今日焦虑,没有外力的鞭策,获胜便只能靠意志和运气。然而在一张卷子和一本《笑傲江湖》之间,我那顽强的意志每次选的都是后者。于是把功夫都放在提升运气上,开始在各种蛛丝马迹里寻找神谕——笔仙、塔罗牌、撕花瓣、数斑马线,乃至厕所卷纸的格子,无所不用其极。心情急迫时,还要植入幸运数字和颜色以放大胜率。

最后终于感动了苍天。我总算拿了第四名,原因是高三分班,以前的第一和第二都去了物理班。

这已是我的史上最佳战绩。

我至今没有一座奖杯可供父母摆在客厅欣赏,也没有代表集体上台发言这样的荣誉。

让我彻底放弃这股好奇心的,是第一次恋爱的时候。临近高考,耳目通天的班主任不但未加阻拦,反倒把我拿来举例:要拍拖便应像她,从不影响成绩才行啊。

那时我开始懂了,压在山脚固然倒霉,可站在山顶,许多插曲也一样不会奏响。不上不下,不好不坏,虽然寂寞,却是自由的。因为这里无人关心,就像一个冷僻而干净的角落里的一台稳定而从不发出噪音的机器,没有人会来找你的麻烦。

这世界算不得公正,可时间却是公平的。太空站里的宇航员,即便看到的日出不同,可他的24小时仍然只有1440分钟。市值最大的公司并不会因为报税单上的数字而比街角馄饨店获得更多工作日。美人的青春不会因她套利多而比凡人消逝得更快,富翁的寿命也未必像某些人期待的那样比你我更短。

在这绝对的客观里,如何让时间站在自己一边,发出“啊,这一刻真好”的感叹,是我所期待的。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这样的感叹只能越来越少了。小孩平安到家,走进会议室对方会站起身来迎接,以及一段关系走进第十年,每一刻都是努力过的结果,都是用有限生命中一去不返的时间不打一分折扣地去换回。虽然不再有考试和名次,却仍然不懂究竟要获得什么才可以心安理得地生活一段时间。

年轻时听旁人议论,说我是个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目的明确的人。这大抵是人们对略有姿色而智商正常的女性持有的普遍偏见,就像单亲家庭的孩子一定有心灵创伤一样,属于一种言情小说式迷信。事实上,我最怕被问的问题就是,五年后希望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如果现在就知道,哪里还有活下去的兴趣。

虽然不再有考试和名次,我依然喜欢用可以发呆的工夫去做几件蠢事。就像小时候玩的水枪,费劲地泵上满满一箱水,这才扣动扳机一股脑喷射出去;又像那高高的滑梯,气喘吁吁爬得上去,只为那片刻极短的开怀。爬上滑梯的辛苦,和滑下瞬间的快乐,究竟哪一个才是最后的墓志铭,每个人的想法不尽相同。

时间有时会心软,奖励自己午后骑着自行车买一杯冷饮,累了的时候,未必要给自己打气,就任由大雨把自己淋得落汤鸡一般,也是勇敢的。或者像我眼下此刻,安顿好发着烧的孩子,与海上的星火相伴,写几句无关明天的闲话。

我没有受过文学专业的训练,也从未靠写作谋生,因此一直有些不思进取,但凡困了、累了、吃得太饱、电视剧太好看,都会吸引我的注意力。直到赵萍老师来信说,想怎么写便怎么写,我等你。

谢谢每一位读者,谢谢人民文学出版社,近在咫尺不相识,远在天涯为知己。

目录

自序 有趣的人生刚刚开始

Part 1 是终点也是起点

 悟空的猴毛

 一对珍珠耳环

 与美貌无关

 时光倒流

 理想是道数学题

 不常见面的爸爸

 背对命运

 再·见

Part 2 即使一切终将退去

 走进联合国

 中国素质与美国修养

 迷失世界

 藏在西装里的枪

 公转自转

 正义与正确

 归去异乡

 最好的教育,不用走后门

 对不起,我没有名片

 寂寞的堡垒

Part 3 感谢城市有微光

 住下来的游客

 德昌

 不老的金山

 圣诞老公公是黑人

 南柯一梦

 地下歌声

 寻他千百度

 灵魂美味

 小火焰

 有暖气的地方

Part 4 刚好站在阳光里

 只爱你百分之五十

 梅妈的绿豆汤

 智服处女座

 糊涂一点做母亲

 另一种眼泪

 没有一天不想你

 致友情

 刚好站在阳光里

后记 不太好的好运

序言

有趣的人生刚刚开始

坐在便利店里,我买了一瓶酸奶,望着窗外人来人往。此刻正是放学的钟点,黄色的校车闪着警示灯一辆又一辆接踵而至。门一打开,孩子们像放飞的鸟群,瞬间涌向了我所在的小店。上幼儿园的小男孩好奇地摸着货架上的每一种零食,高年级的小学生轻车熟路地买一盒炸酱面,加热好了在我身旁坐下,吭哧吭哧吃得香。

我的孩子们还没来,于是我掏出随身带的笔记本开始写作,就在那摆着几罐番茄汁油腻腻的小桌上。不时有孩子走过来抽出我左手边的抽屉拿走吸管和塑料勺,一位满头是汗的快递员站在我背后吃关东煮。带着小孩的老太太经过,对孙女说,你看这个姐姐在写作业呢,她在做什么呀?

我转过身来笑一笑,在写东西喽。

这本书的大部分稿子,就是这样写完的。

当然,我渴望有一间宽阔静谧的书斋,屋内微风拂面,窗外绿树成荫,桌上的郁金香刚刚张开,唱机里播放着玛祖卡舞曲。孩子不闹,手机不响,白日只需伏案,夜里一杯睡倒。

可惜此情此景从来就没出现过。

说来奇怪,渐渐地我已不想让它出现。

我不再需要大段留白的时间酝酿灵感,也不需要音乐来隔绝周围的家长里短和急冲冲的汽车喇叭。芭蕾舞教室外的长凳,火车座椅后的小桌板,候机厅里的麦当劳,它们全都成为了最好的书房。

我回忆起2013年的夏天。有天我对妈妈说,我还想带着孩子一起去美国读书,你能不能帮我?她眼睛也没眨一下,点点头。一晃眼,读书,实习,生活,两年很快过去。

毕业以后,我们从纽约回到了中国。2016年我们一共搬了三次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场期盼已久的典礼,而是一次又一次把洗发水从浴室架子上拿下来放进白色收纳盒,然后捧着它坐上车,再放到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架子上。

他们都说我是个爱折腾的人。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为什么三十多岁了去读书,为什么在事业小成的时候去读书,为什么有了孩子还去读书,为什么敢把丈夫留在国内去读书……即使在纽约这样一个无奇不有的都会,人们也会讶异于这样的举动,他们会悄悄查看我的家庭信息表,率直的人会问,Areyoustillmarried?

是的,对女性来说,无论社会角色多么成功,我们仍须兢兢业业经营私人生活,方能避免被一股巨大的惋惜之情所淹没:可惜没有稳定男友,可惜孩子没什么出息,可惜丈夫在外已有他人,可惜最后孑然一身……

如果你在乎这些声音,那么一切都是可预期的。而我喜欢开放式的结局,我不想为了守住眼前的一寸而放弃身后的广阔。  那么,两年求学,我得到了什么呢?

很奇怪,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真的,一个都没有。

这不是一目了然嘛,他们说,你拿了个名牌学位,小孩过了语言关,一举两得。

的确,这是实实在在的永远不会消失的收益。不过我想大家也知道,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我付出了一些代价,学费,脱发,缺觉,以及,不再天真。只有最后一项偶尔让我惆怅,但也属于预料之中。

可是,我却在这里得到了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体验。这所位于闹市中心浅窄挤迫的校园,为我打开了无限的思考空间,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各种可能。如果说三十岁之前,折腾是为了好玩,那么从现在开始,则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有趣。

这本书也许是一个女性关于自我的励志故事,但我不想成为你的榜样,或者教你什么道理。这是一段属于我的旅程,我在走,你在看,我只是想让你看得更清楚一些,却不是在催促你更努力地追求。自我乃是这世上最宝贵然而却碍事的家伙,时刻为它大张旗鼓地呐喊,并不会成为你的现实武器。应随时准备弃之如敝履,方有获得尊严的可能。

我所希望的,是无论你身在何处,永远有改变现状的选择;是不管你曾获得多少勋章,始终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真相。

感谢我的丈夫,他总是对孩子说,你们的妈妈是我最重要的投资,她的未来和你们一样宽广。

是的,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这世界一样宽广地活。

内容推荐

曹,是新闻媒体人、上市公司创办者,而立之年跳出舒适区再出发,带着八岁的儿子六岁的女儿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收获了更惊喜的乐趣和更丰富的自己。

娓娓道来的文字里随处可见趣味的瞬间、智性的光辉。每一位读者从中都能感受到可爱而坚韧的力量。

《像世界一样宽广地活》这本书写给每一个有勇气面对自己和生活真相的人。

编辑推荐

《像世界一样宽广地活》这本散文集是作者曹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对自我的思考,以及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整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她所以做出读书选择的原因;第二部分集中了她在两年读书期间对于社会的思考;第三部分她以“异乡人”的身份重新对留学环境的打量与感知;第四部分是她对身边亲人的理解。多种身份的转换以及作者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娓娓道来的文字里随处可见趣味的瞬间,散发着智性的光辉,读起来深沉而坚韧、体贴而温暖。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7: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