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人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考验,“得”是本事,“舍”是学问,正如一位高僧所说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关于舍得,佛家认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儒家认为: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而在现代人眼里“舍”就是放下,“得”就是成果。其实,懂得舍与得的智慧,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我们需要通过“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体现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
文德编著的《舍得(经营人生的智慧)》讲述了舍是哲学,得是本事。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只有懂得了舍得的人生大智慧,才能够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得有声有色,拥有成功而幸福的生活,从而活得精彩、活得快乐。
树舍灿烂夏花,得华实秋果;鸣蝉舍弃外壳,得自由高歌;壁虎临危弃尾,生命得以保全;雄蜘蛛舍命求爱,得以繁衍生息;溪流舍弃自我,得以汇入江海;凤凰舍其生命,得以涅粲重生……学会取舍的智慧,懂得进退的真谛,才能够享受美好的人生。
文德编著的《舍得(经营人生的智慧)》将舍与得的智慧、学问、策略娓娓道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为读者提供一种健康智慧的人生哲学、正确的人生态度、走向幸福与成功的方法,从而帮助读者处理好财富、爱情、健康、家庭、职场、社交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得有声有色,拥有成功而幸福的生活,成就辉煌的事业,体味理想、快乐、精彩的人生真谛。
“舍”只是“得”的另一个名字
执着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这枚硬币,其反面正是那悖论的另一要旨:我们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放弃。
国王有5个女儿,这5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远近皆知,所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10个漂亮的发夹。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往常地用发夹整理她的秀发,却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于是她偷偷地到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了一个发夹。
当二公主发现自己少了一个发夹,便到三公主房里拿走一个发夹;三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也如法炮制地拿走四公主的一个发夹;四公主只好拿走五公主的发夹。
于是,最小的公主的发夹只剩下9个。
隔天,邻国英俊的王子忽然来到皇宫,他对国王说:“昨天我养的百灵鸟叼回一个发夹,我想这一定是属于公主们的,而这也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不知道百灵鸟叼回的是哪位公主的发夹?”
公主们听到了这件事,都在心里说: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头上明明完整地别着十个发夹,所以都懊恼得很,却说不出口。
只有小公主走出来说:“我掉了一个发夹。”话才说完,一头漂亮的长发因为少了一个发夹,全部披散下来,王子不由得看呆了。
故事的结局,当然是王子与公主从此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对善于享受简单和快乐的人来说,人生的心态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舍弃。
失去了一样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有所收获。关键是,你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有失必有得。要舍得放弃,要正确对待你的失去,失去才能得到,有时舍弃不过是获得的另一个名称,失去也就是另一种获得。
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甚至不得不抛下爱情。然而,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所以,人生要学会放弃,并敢于放弃一些东西。
存心舍弃,会有加倍的收获
有取就有舍,而有舍才有得。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一个人舍去世俗的荣华富贵和荣誉地位,却忽略了他舍弃这些东西后所得到的比这些东西更加珍贵的东西,那便是无穷的智慧和人生那种宁静而豁达的境界。其实人生就是一连串取舍的过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而主动舍弃的人,则可能得到上苍加倍的馈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时,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首脑们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才发现,这个全球至高无上、最权威的世界性组织,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买一块地皮,刚刚成立的联合国还身无分文。让世界各国筹资,牌子刚刚挂起,就要向世界各国搞经济摊派,负面影响太大。况且刚刚经历了二战的浩劫,各国政府都财库空虚,许多国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筹资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联合国对此一筹莫展。
听到这一消息后,美国著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商议,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将这块地皮无条件地赠与了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亦将毗邻这块地皮的大量地皮全部买下。
对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出人意料之举,美国许多大财团都吃惊不已。870万美元,对于战后经济萎靡的美国和全世界,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洛克菲勒家族却将它拱手赠出,并且什么条件也没有。这条消息传出后,美国许多财团主和地产商都纷纷嘲笑说:“这简直是蠢人之举!”并纷纷断言:“这样经营不要十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
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完工,毗邻的地价便立刻飙升起来,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近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尽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财团。这种结局,令那些曾经讥讽和嘲笑过洛克菲勒家族捐赠之举的财团和商人们目瞪口呆。
这是典型的“因舍而得”的例子。如果洛克菲勒家族没有做出“舍”的举动,勇于牺牲和放弃眼前的利益,就不可能有“得”的结果。放弃和得到永远是辩证统一的。然而,现实中许多人却执着于“得”,常常忘记了“舍”。殊不知,没有舍就没有得,什么都想获得的人,最终会因为无尽的欲望,导致一无所获。
生活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的时候,那么就应该学会舍弃,生活有时候会迫使你交出权力,不得不放弃机会和恩惠。然而我们要知道,舍弃并不意味着失去,有时候,我们主动舍弃,反而会得到更多。(P2-5)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树舍灿烂夏花,得华实秋果;鸣蝉舍弃外壳,得自由高歌;壁虎临危弃尾,得生命保全;雄蜘蛛舍命求爱,得繁衍生息;溪流舍弃自我,得以汇入江海;凤凰舍其生命,得以涅槃重生。人舍墨守成规,得别具一格;舍人云亦云,得独辟蹊径。可见,只有懂得了舍得的人生大智慧,才能够将自己的人牛经营得有声有色,拥有成功而幸福的生活,从而活得精彩、活得快乐。
人生就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人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考验,“得”是本事,“舍”是学问,正如一位高僧所说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关于舍得,佛家认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儒家认为,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而在现代人眼里“舍”就是放下,“得”就是成果。其实,懂得舍与得的智慧和尺度,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我们需要通过“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体现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
舍与得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处世的艺术。我们生活的世界原本纷繁复杂,很多东西在追求和面对的时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选择,去割舍。大部分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得与失当中想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一件艰难而痛苦的事,所以,需要我们以“看开、放下、平和、淡然”的良好心态来而对。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舍,才会有得,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巅峰。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紧密相连的。舍,并不是全部舍掉,而是舍掉那些沉重的、让你走不远的负累,留下那些轻快的、灵性的美好,从而让你闪耀着含蓄、内敛、从容的光芒。
舍与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对生活的领悟。有人说,世上从来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患得者得不到,患失者必失去。只有舍掉无谓的执着,才能得到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只有放下不切实际的妄想,轻松上路,你才有机会比别人跑得快,才有体力比别人跑得远。人生充满变数,所以人生必然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获得与失去的过程,如果没有乐观豁达的心态,那么不管是多么幸运的人,都不会拥有真正完美快乐的人生。人不可能永远只是获得,而从不失去,珍惜现拥有的,就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