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纪行》是作者唐之享迈开双脚,用心灵细细地品读、深深地感悟、由衷地赞美祖国这部大书、这部圣书的优秀作品集。全书分上下两册,共225篇散文,内容涉及黑土神韵、江城风采、辽河壮歌、情怀京华、燕赵大地、三晋古韵、内蒙晨曲、华夏摇篮、丝路名地、塞上江南、壮观西海、博域西疆等三十四个方面。
| 书名 | 神州纪行(上下修订本)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唐之享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神州纪行》是作者唐之享迈开双脚,用心灵细细地品读、深深地感悟、由衷地赞美祖国这部大书、这部圣书的优秀作品集。全书分上下两册,共225篇散文,内容涉及黑土神韵、江城风采、辽河壮歌、情怀京华、燕赵大地、三晋古韵、内蒙晨曲、华夏摇篮、丝路名地、塞上江南、壮观西海、博域西疆等三十四个方面。 内容推荐 《神州纪行》是作者唐之享屐履遍及中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后,汇集而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书共有散文225篇,计80多万字,可谓是神州万里山河的全景图和祖国深厚文化的生动缩影。每位读者都会从中得到山水的滋养和文化的洗礼,都能获得知识,受到启发,增添喜悦。 目录 踏遍青山人未老——祝贺唐之享《神州纪行》出版/熊清泉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之享同志《神州纪行》/刘夫生 爱的深沉与文采的柔美/谭仲池 风景这边独好——读唐之享《神州纪行》/谭谈 上册 一 黑土神韵 1.太阳岛上 2.漫步中央大街 3.歌唱松花江 4.大庆凯歌传千秋 5.镜泊胜景 6.游五大连池 7.扎龙赏鹤 8.阿城的历史魅力 二 江城风采 9.两上长白山 10.伪满皇宫观后感 11.长春电影城一瞥 12.雾凇岛上看雾凇 13.游净月潭 三 辽河壮歌 14.重游沈阳故宫 15.鸭绿江上凯歌扬 16.乐游辽东第一山 17.勿忘“九一八” 18.“帅府”庭院深几许? 四 情怀京华 19.天安门广场 20.谒毛主席纪念堂 21.访丰泽园 22,再访故宫 23.又见长城 24.重上香山 25.畅游颐和园 26.卢沟桥上 27.雍和宫里 28.十三陵观感 五 走进津门 29.海港今昔 30.古炮台前 31.黄崖关上 32.古刹奇闻 33.三盘风景 34.访杨柳青 35.高山仰止 六 燕赵大地 36.难忘西柏坡 37.泛舟白洋淀 38.天下第一关 39.重游避暑山庄 40.走过赵州桥 41.又见唐山 42.北戴河的诱惑 43.邯郸的故事 七 三晋古韵 44.访平遥古城 45.深秋访晋祠 46.昙曜云冈 47.五台佛光 48.天下巨观悬空寺 49.木塔的传说 50.解庙观感 51.巍巍吕梁 52.壮哉恒山 八 内蒙晨曲 53.世界上最美的草原 54.昭君自有千秋在 55.走近五当召 56.访大召古寺 57.谒成吉思汗陵 58.难忘“国门”满洲里 九 华夏摇篮 59.延安的风景 60.从西安到长安 61.桥山寻根 62.“世界第八奇迹” 63.骊山读史 64.乾陵无字碑 65.华山识英雄 66.壶口观瀑 十 丝路名地 67.又见黄河 68.莫高窟礼赞 69.鸣沙山与月牙泉 70.登崆峒山 71.烟雨麦积山 72.观炳灵寺石窟 73.僧侣宫殿拉卜楞 74.雄关西耸 十一 塞上江南 75.惊喜沙都 76.畅游沙湖 77.西夏王陵之谜 78.“骏马”似的贺兰山 79.高庙之高 80.难忘须弥山 十二 壮观西海 81.北山烟雨 82.青海湖上 83.塔尔寺印象 84.难忘柴达木 85.永远的日月山 86.在那遥远的地方 十三 博域西疆 87.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88.蓝色的赛里木 89.穿越果子沟 90.金秋时节访伊犁 91.神秘的火焰山 92.喀什之大 93.“地下长城”坎儿井 94.人间仙宫在天池 95.美哉!喀纳斯 96.特别的队伍 十四 天府之国 97.峨眉天下秀 98.乐山大佛 99.走进杜甫草堂 100.谒武侯祠 十五 山城掠影 101.奇妙的巫山云雨 102.永远的三峡 103.丰都见“鬼” 104.大足观“石” 105.歌乐山之歌 十六 圣洁西藏 106.感受拉萨 107.雅鲁藏布大峡谷 108.圣湖纳木错 109.尼羊河的风光 十七 彩云之南 110.泸沽湖风情 111.美丽的香格里拉 112.漫步丽江古城 113.石林异境 114.探险虎跳峡 115.大理三日 116.西双版纳散记 十八 高原明珠 117.难忘遵义 118.悠悠乌江水 119.黄果树观瀑记 下册 十九 沪上观感 120.参观“一大会址” 121.南京路上 122.漫步外滩 123.行走浦东 124.沪上名园 125.“看望”鲁迅 126.参观陈云故居 127.寻踪黄道婆 128.畅游黄浦江 二十 齐鲁之邦 129.畅游大明湖 130.泰山壮观 131.孔子故里行 132.崂山游记 133.登蓬莱阁 134.刘公岛的铭记 二十一 梦绕苏宁 135.游明孝陵 136.拜谒中山陵 137.秦淮月色 138.美在苏州 139.水乡周庄 140.烟花三月扬州行 141.淮安的缅怀 142.镇江怀古 143.雨中无锡 二十二 丝府圣地 144.人间天堂游 145.普陀山游记 146.雁荡看山 147.访绍兴鲁迅故居 148.面水枕河的乌镇 149.走近兰溪 150.访宁波天一阁 二十三 皖风徽韵 151.黄山三日游 152.“莲花佛国”再游记 153.游包公祠有感 154.走近李鸿章故居 155.绩溪行 156.西递、宏村感怀 二十四 红色江西 157.仰望高高的纪念塔 158.永恒的井冈山 159.庐山览胜 160.景德镇随笔 161.滕王高阁临江渚 162.浔阳楼上 163.登龙虎山 164.在婺源看古徽州 二十五 八闽歌吟 166.信步鼓浪屿 167.难忘英雄三岛 168.访南普陀 169.“佛国”泉州行 170.马尾识船政 171.客家土楼奇观 172.醉漂九曲溪 二十六 中州大观 173.走近殷墟 174.天下第一庙 175.内乡县衙里 176.观龙门石窟 177.嵩山少林寺 178.鸡公山上 179.登临云台山 180.红旗渠鉴民族魂 181.小浪底观瀑 二十七 荆楚名胜 182.黄鹤楼上读华章 183.武当神韵 184.神秘的神农架 185.隆中思孔明 186.赤壁怀古 187.走进荆州古城 二十八 魂系潇湘 188.永恒的韶山 189.雾中南岳 190.巍巍赫赫炎帝陵 191.今上岳阳楼 192.凤凰印象 193.醉游张家界 二十九 粤海风情 194.黄花岗的故事 195.翠亨村里识伟人 196.梅州忆叶帅 197.美丽的红树林 198.虎门沉思 199.游韩祠有感 三十 壮乡八桂 200.游漓江 201.阳朔的风景 202.游灵渠 203.柳州谒柳侯祠 204.感受百色 205.观德天瀑布 206.友谊关前 三十一 椰风海韵 207.美在“天涯海角” 208.我爱五指山 209.儋州东坡书院 三十二 东方明珠 210.沐浴浅水湾 211.维港之夜 212.太平山览胜 213.妈祖庙前 214.忘情于“迪士尼” 215.紫荆花香 三十三 澳门之窗 216.大三巴牌坊 217.永远的妈阁 218.澳门的博彩业 219.盛世莲花赞 三十四 宝岛台湾 220.游览台北故宫 221.走进“国父纪念馆” 222.日月潭游记 223.游中台禅寺有感 224.佛光山上 225.阿里山圆梦 后记 再版附记 试读章节 这些建筑产生于屈辱的殖民时代,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蹂躏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每一块砖石都浸透着中国人民的鲜血和泪水。在中国的土地上,诸多外国殖民者曾想留下“不朽”的印记,但终究在人民解放的铁流中灰飞炯灭。眼前这组大气磅礴的建筑却历经风雨矗立着,因为它们的身世反映了旧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和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深重苦难,保留它们,就是要让它们教育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历史,就是要让它们鞭策我们奋发图强,把“爱国、忧国、救国、报国”之志化作具体的行动,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如果说“万国建筑博览”构成了外滩筋骨的话,那么,黄浦江与苏州河则是外滩的皿脉,它们相依相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外滩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她从远古流来,又向未来流去,在见证了历史的同时,也展示着希望。就是这一条生生不息、容纳百川的黄浦江,在动与静的交融中孕育了上海的文化与文明,那持久坚韧地拍打着两岸的涛声,那两岸相映生辉中西合璧的建筑群,都令人想起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文化奇观。中国曾在很长时期遥遥领先于世界,并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立足中华大地,放眼世界各国,博采众长,正是这种文化的传承才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体,成为一个最能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才使中华大地成为一块滋生文化、思想和艺术的沃土。任何一种外来的文化一旦融人中国,注定像一条流人浩瀚沙漠的内流河,在有形中消失,在无形中存在,在冲撞与交融中嬗变,长成这方古老神奇土地上的奇葩。宗教教义如此,文艺思潮如此,社会学、经济学乃至各种学术理论都是如此。 在外滩上徜徉,是一种艺术享受,仰视可见高楼大厦,远望黄浦江东流,浦东对岸又是一片新天地。在这里,你既可以欣赏“凝固的音乐”,也可以观赏“流动的画卷”,那种美的收获,真的是无法形容。高大的古典建筑群与现代化的建筑群交相辉映,横平竖直,高峻挺拔,日夜弹奏着“凝固的音乐”,“凝固的音乐”横平竖直,高峻挺拔;黄浦江与苏州河自由漫流,动感流畅,舒展圆润,描绘出“流动的画卷”。庄重坚实的人文美与生动活泼的自然美在此交融,历史与现实在人们的心里浮现,各自发挥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使外滩的景物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更显风采神韵,正如古人所形容的那样,真是“方圆相参,斯为妙境”! 试想,置身于高楼耸立的都市,欣赏了高楼大厦之后,再回头看到新月形的流水,难道不会顿生另一种感觉吗?在这里,你尽可以抬头望天,低头观水,毫无大都市惯有的那种局促与压抑。如果我们把高楼比成“都市青山”的话,那么在此也完全可以体会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妙趣。江面上波光粼粼,海鸥盘旋飞翔,与船只相依相随。江水河水汇集在一起,不分彼此。江水河水的奔流声,轻舟快艇的滑水声,巨轮船舶的汽笛声,海鸥水鸟的呜叫声共同构成了活泼生动的“音乐美”。上海朋友小粟说,到了晚上,你可以乘船夜游,尽情欣赏外滩上五彩缤纷的灯光。船上、楼上、海上到处是光,到处是色,给人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第一次来上海时,我就被这道风景迷住了。所以,每次到上海,有机会就想来这里观赏。 这一次,我又来了。 白天,我们曾经站在黄浦江边的观景台上,任江风拂面,看江涛滚滚,百舸争流,江上海鸥高低飞翔,隔江而立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耸入云霄,国际会议中心造型优美,金茂大厦、中银大厦等跨世纪的摩天大楼更是欲与天公试比高,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宏伟的气魄与外滩的美景相得益彰——上海外滩的绚丽风光,夜幕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致呢? 为此,我们特意选择了一个时间段,来看外滩夜色。 夜幕下的外滩,那景象真是令人流连忘返。那数十幢巍峨大厦,仿佛沉浸在一条流动着异彩的长河里,晶莹剔透,光彩夺目,整个建筑群色调和谐,线条轮廓完美。临江远眺,更是五彩缤纷,参差跌宕。这气势,这意境,宛然一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章。 驻足外滩,聆听黄浦江上悠扬的笛声,心底不禁生出无限的眷恋与向往。远处华灯初上,夜色下澄江如练,夜幕中的上海显得有点朦胧。黄浦江近在咫尺,江水静静地流淌,好像是一个深刻的隐喻。是逝者如斯的感慨,还是只争朝夕的警醒?也许两者都有吧。 斗转星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又将上海推向改革的最前沿。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抢占外滩的战争,而今天海内外商家再次抢占外滩时,却是一曲春天的动人旋律。上海市委市政府采取“筑巢引凤”的招商举措,吸引昔日的“老顾客”重新落户上海滩。百年上海老城焕发无限生机,“东方华尔街”的风采再现黄浦江畔。这是一个时代的飞跃,是整个中国的飞跃。 外滩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象征,是上海历史的凝聚。她集中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特点,又体现出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外滩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风景区,也是西方古典风情与中国现代风情相得益彰的风景区,还是中国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风景区。 P15-16 序言 我深爱着可爱的祖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迎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国内战争的硝烟,在湘南一个小山村里,我幸运地呱呱落地了。此后,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一天天长大;妈妈的小背篓,把我带到了小河边,带到了山林里……望着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我爱上了可爱的家乡! 上学后,在地理、历史课上,我听老师讲述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讲述着长江、黄河、喜玛拉雅山、昆仑山、万里长城和天安门……特别是阅读了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作的《可爱的中国》,书中那些赞美祖国的文字,为我打开了一扇扇亮丽的窗子—— 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自城市到乡村,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为流 连难舍的胜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资玉质的美 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 我因此深深地爱上了可爱的祖国,也因此暗暗地许下了这样的心愿:“到祖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 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后,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爱,只要有机会,我便不辞艰辛去跋山涉水。几十年来,渐渐地涉足全国。虽然,在许多情况下,那只不过是走马观花般,仅仅匆匆一瞥,但在漫游中,我不仅欣赏到壮丽的山河,而且感受了厚重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收获了一个个铭刻于心、难以磨灭的惊喜—— 一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正如荀子所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辽阔的国土上游历,就好像走进一座巨大的自然、历史、文化和艺术博物馆,实地了解到各地各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饮食习惯等特点,还欣赏到古代建筑、书法、绘画等艺术,这对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诚不无裨益。 二是陶冶了情操,怡养了性情。正如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彼·伊·柴科夫斯基所言:“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美感的欢悦时刻,就连艺术也欲施而不能。”旅游胜地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不仅可以一览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而且能借以舒展情怀,修身养性,确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当攀上高山之巅,面对茫茫苍穹,我发现天外有天,自己显得何等渺小,个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这时重新评价自身的价值,顿有知足常乐的惬意。置身于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悠然自得,忘却人间的烦恼、得失与荣辱;身处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景点,使人顿生“登山临水不知老”之感;走近韶山、遵义,登上井冈山,站在延安宝塔山下,深知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了江山。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漫漫,任重道远,须立志为“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是锻炼了体魄,增进了健康。清新的大自然,慷慨地赐予了人类空气、阳光、水和生存的空间。置身于名山胜水,呼吸到空气中大量的负氧离子,能调节神经系统和增加血红蛋白,加速肌肉内代谢产物的输送,消除疲劳。同时,还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旅行中的徒步跋涉,能加强骨骼与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软性,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智能。游览之时,精神振奋,烦恼、郁闷烟消云散;休息之时肌肉由紧张转为松驰,睡眠好,吃饭喷喷香。旅游实在是一种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生活方式。 四是磨炼了意志,增强了责任感。“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宋王安石曾说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国最美的旅游景点,往往或居高山、或处深谷、或临深渊,绝非乘坐现代交通工具就能轻易到达的,只有能经受住体力和意志双重考验的强者,才能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领略到美不胜收的人间奇境,这其实也是磨砺精神、激发斗志的过程。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行,其实就是“读书”,就是学习,也是研究。几十年的神州之行,积少成多,我不仅收获了美丽的风景,收获了人性的关怀,收获了贴心的朋友,收获了奋斗的意志,而且对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她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因此也加深加强加固了我对祖国热爱的情怀。 我爱祖国的壮丽山河。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那钟灵毓秀的名山大川,那美丽多姿的湖河泉瀑,其数量之多,风光之美,景色之丽,造化之神,为各国所罕见。有道是:“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许多大山千姿百态,令人神往。历代相传的五岳,东岳泰山雄,西岳华山险,北岳恒山幽,中岳嵩山峻,南岳衡山秀;还有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四川峨眉、安徽九华、浙江普陀,山间环境清幽,云雾缥缈。古代帝王、佛教信众在这些地方广建庙宇,更添传奇色彩。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和众多的中小河流。浩浩长江,始而涓涓,继而湍急,汇众水,纳百川,日夜奔腾,流向大海,它博大、雄浑、富饶、秀丽。滔滔黄河,从昆仑山下奔向渤海之滨,一泻千里,汹涌澎湃。我国还有许多天然大湖,洞庭、太湖、鄱阳……烟波浩渺,水天相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陶醉。 我爱祖国的灿烂文明。 神州上下五千年,中华儿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块华夏大地上,用劳动创造的彩笔,勾勒出一幅又一幅动人的宏伟蓝图,书写出了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文明。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352处。其中有38处文化遗址、自然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其工程之浩大,举世无双。敦煌千佛洞、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I'-~E窟、四川乐山大佛、重庆大足石刻等都是宗教艺术的杰作。北京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拉萨布达拉宫等建筑之宏伟、造型独特,无与伦比。玲珑剔透的苏州园林,尤其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我国历代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浪游四海,寻幽访古后,更为山河、文物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轶闻、题记、传说,平添了山河名胜的光彩。 我爱祖国的博大。 自古都说,中国地大物博,尤其是精神财富如山似海。从长沙出发,我到过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还曾游历了宝岛台湾,我看到了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地形、地貌、气候等地理环境多姿多彩、多种多样,自然景观更是千姿百态。从杏花春雨的江南,到骏马秋风的塞北,从波涛汹涌的东海之滨,到风吹草低遍地牛羊的天山脚下,我领略到了江南早春时节,柳枝吐出新绿,芳草茵茵,已是春光明媚时,而东北大地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林海雪原”景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大江两岸,千村万舍,阡陌纵横,田园锦绣,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华南地区,气候湿热,山青水绿,椰树林立,又是一番“南国风光”;横断山区,谷底四时如夏,山顶白雪皑皑;西北广袤地带,虽然沙漠戈壁广布,但也并非荒凉世界,那里也有绿州片片,牛羊成群,瓜果飘香c更让我刻骨铭心的是,中华民族那丰富博大的精神世界,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那种东西南北融和、自强不息、既承传历史传统又不断创新勇敢奋斗的民族精神。 我爱祖国民族大家庭。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面。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彼此尊重。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使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无论我走进蒙古包,还是维吾尔族毡房,无论是踏上雪域高原接受藏族同胞献上的洁白哈达,还是走进彝族山寨饮下姑娘小伙敬献的栏门酒,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令我感动不已!欣赏纳西族古乐,听着蒙古长号,观看维吾尔族和朝鲜族的舞蹈,令我心旷神怡!我国各民族同胞聪明智慧,勤劳勇敢,大家和谐相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各民族同胞团结奋斗,和衷共济! 特别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游历中,我亲眼目睹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上,举国上下,同心同德,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不断变革和发展的景象,尤其令人深感幸福与自豪。正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社会主义中国,江山如此多娇! 万里江山万里行,踏歌一路壮人生。深深赞颂深深爱,忠贞赤诚中国心。 我为祖国的昨天自豪,为祖国的今天高兴,更为祖国美好的明天骄傲——谨以此,献给我深深热爱着的祖国。 是为序。 唐之享 后记 《神州纪行》出版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中共湖南省委原书记熊清泉、湖南省政协原主席刘夫生等老领导亲自撰文祝贺,予以鼓励;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文联原主席谭仲池,中国作协原副主席、省文联原主席谭谈等老友撰文评论,赞誉有加;特别是读到读者的一篇篇读后感、笔记,我受到极大鼓舞。伴随高兴,更多的是感谢,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 面对读者的鼓励,我清醒地认识到《神州纪行》还是粗糙的。为此,这些日子里我自己读了一遍又一遍,又做了点修改:对于同一个景点的小记,进行了整合;对于个别地方进行了更正。但是囿于自己的水平,书中难免仍有不妥乃至错误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这次修改,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建议和指点,特别是周鼎安先生真诚斧正,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在此深表谢意。湖南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局朱建纲,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龚曙光、彭兆平、刘清华,湖南文艺出版社曾赛丰和责编龚湘海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唐之享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