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怀着希望的时候总容易陶醉于幻想。我们老喜欢闭着眼睛不看痛苦的现实,而是倾听塞壬的歌声,直到她把我们变成了牲畜为止。可是,为自由而进行着艰苦伟大的斗争的有头脑的人们难道也能这样做吗?我们愿意成为那种连跟自己的现实解放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人吗?
就我说来,无论会遭到什么精神上的折磨,我都希望明白事情的全部真相,哪怕是最坏的真相,以便采取对策。我只有一盏指路的明灯,那就是经验的灯。要预测未来除了借鉴过去之外,别无他法;而在借鉴过去的时候,我倒很想明白英国政府十年来的所作所为究竟有什么东西足以证明先生们所喜欢的用以安慰自己和议会的希望。
难道是对我们最近提出的要求的那个阴险难测的微笑吗?不要相信它,先生,它最终会被证明不过是布置在你脚下的罗网。不要让你自己被一个吻出卖掉。请问问你自己,在接受我们的请求时所表现的这种宽厚慈祥的样子,跟密布在我们水域上和威胁着我们陆地的战争准备如何协调?难道海军和陆军竟是进行爱与和解的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吗?难道是因为我们表现得太不肯和解,为了赢得我们的爱非诉诸武力不可吗?
别再欺骗自己了,先生。那都是战争和征服的工具,是国王们最后的辩论手段。请问,先生们,这样的兵临城下的局面如果不是威逼我们投降,又是为了什么?先生们还能指出什么别的动机吗?难道大不列颠在世界的这一片地方还有什么值得这样调集海陆两军的敌人吗?
没有,先生们,完全没有。这都是针对我们来的,不可能是针对别的什么人。他们是被派来把英国内阁长期锻造的锁链在我们身上捆紧钉牢的。我们能用什么东西来对付他们呢?
争辩吗?十年来我们一直在争辩。难道在这个题目上我们还能讲出什么新鲜的道理吗?没有了。我们已经把这个问题的一切可能的方面阐述完了,可是毫无作用。
我们还能再去乞讨,再去卑躬屈膝地请愿吗?难道我们还有什么词句没有用尽吗?
我请求你,先生,别再自我欺骗了。风暴正在袭来,先生,我们曾经尽一切可能想躲开它。我们曾经请求过,抗辩过,请过愿,甚至匍匐在王位面前,乞求它的干预,乞求它制止内阁和国会的暴虐的手。
可是,我们的申请得到的是轻视;我们的抗议带来的是更多的暴力和侮辱;我们苦苦哀求,却没有谁理会,倒是被从王座前面一脚踢开了。没有用的,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我们难道还能陶醉于和平与和解的不切实际的希望吗?再也没有什么可希望的了。
如果我们想要自由,如果我们想要保持我们长期为之斗争的权利不受侵犯,如果我们不打算卑鄙地放弃多年来进行着的高尚的斗争——我们曾经保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光荣斗争,那么,我们就必须战斗!我重复一句,先生,我们必须战斗!目前唯一的出路便是诉诸武力和诉诸万军之主的上帝!
有人告诉我们,先生,我们太弱了,无法和这样庞大可怕的敌人作斗争。但是,我们要什么时候才会强大起来呢?是在我们全部缴械,每家门口都站上一个不列颠的士兵的时候吗?难道老是举棋不定、无所作为,我们就能聚集起力量来吗?难道一味沉溺于骗人的幻想,躺着不动,直到被敌人捆住手脚,就能创造出有效的抵抗手段吗?
先生,如果我们能恰当使用上帝交给我们的一切自然条件,我们并不弱小。在我们这样的国度里,为神圣自由的事业而拿起武器的三百万人是征服不了的,无论敌人派来什么样的部队。P18-20
散文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对韵文而言的散文。从这个意义上讲,凡是没有韵脚的文章都可以叫作散文。八股文骈四俪六,是很雕琢的文体,但是没有韵脚,仍然归于散文一类。从艰深的科学著作到日常的实用文字,虽然不太考究文采,毕竟是没有韵脚的文章,因此也是散文。这是广义的散文。
另一种意义的散文范围要狭窄得多,它只是广义散文很小的一部分,是一种文学样式,跟诗歌、小说、戏剧并列。为了区别起见,人们往往称作文学散文。随笔、小品、杂文、特写等类属之。这两种散文常常难以截然划分。许多实用性的散文写得很有文采,带有文学散文的意味,不少新闻、传记、文论就是这样的;而文学散文也各有一定的实际内容,有时又走出了文学散文的圈子。例如本集里爱默生的((美国学者))论文味就很浓,而托马斯·杰斐逊执笔的((弗吉尼亚州札记》两篇则或带较重的科学著作意味,或带较重的社会学论文意味.虽然它们也都是公认的散文名作。
在英语里广义的散文叫作prose,狭义的散文叫作essay,概念差别很大.比如小说可以叫prose,但是不叫essay。我们这个集子里收集的主要是狭义的散文,即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散文。
文学散文又分两大类,用英美的说法叫蒙田式散文和培根式散文。
法国的米歇尔·艾克姆·德·蒙田(1533--1592)在欧美人心目中是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创始人,也是最初用essay(法语essai)这个词为它命名的人。
1571年蒙田三十八岁,厌倦了勾心斗角的政治生活,回到乡下。在那儿他“居高临下俯瞰人世的愚蠢”,写了许多文章。他在《致读者》中说:
如果我打算垄断和博取广大读者的舆论和好感,我一定会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典雅,行文也力求郑重庄严。但是在这个集子里我所要求的只是抒写自己真实、朴素、平常的感受,不作争辩,不加修饰,不刻意求工,因为我所描写的不过是我自己。
平易、自然、流畅、亲切,这正是蒙田散文的特点。正是由于作者直抒胸臆,不拘形式,所以他的文章舒卷自如,“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娓娓叙来.兴味盎然,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蒙田很谦逊,他把自己的集子称作Essais。Essais是法语,原意是尝试,然而他这番谦逊的尝试却使他获得了不朽的声誉,不仅在世界文坛上建立了自己崇高的地位,而且成了一种文学样式的滥觞。
蒙田式散文虽然给入以行云流水、无拘无束之感,却未必没有作者的惨淡经营。所谓的无拘无束不过是一种轻松的美感而已。
这种散文又叫不拘形式的散文(Informal Essay),或个人散文(Personal Essay)。
蒙田的散文1603年被约翰·弗洛里奥翻译成了英语.在英国引起了强烈的兴趣。跟着“尝试”的人很多。在众多的散文家里,最早也最杰出的是法兰西斯·培根(1561--1626)。他在蒙田开创的散文形式上又创造出了所谓的培根式散文。
培根是人类历史上有名的哲学家.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也是个出色的散文家。他的散文集也叫Essays,不过他的文章风格却和蒙田的几乎截然相反。
……
《教授留给我的财富》是一个生物学家谈他一位老师给他上的第一课——他称为“无价之宝”的第一课。老师给了他一条海鲈鱼,让他不用任何工具仔细观察,他觉得容易,很快便观察完了,可老师仍然叫他观察,这样不断要求,让他一直观察了三天,然后才交给他第二条类似的鱼,再后是第三条、第四条,直到把那整类的鱼都放到了他的台子上。而到那时,难闻的鱼腥味也似乎变成了香味。于是他学会了观察、比较和寻找规律。这就是老师留给他的财富。
我们还选了詹姆士·瑟伯的(《花园里的麒麟)),这篇散文俏皮、犀利,几近荒诞.很带瑟伯的特色。 .
此外还选了一篇动物小品:《狗的快照》.这是篇玲珑剔透、精彩纷呈的妙文,就不再饶舌介绍了。
本书还选了两篇黑人的散文。
南北战争以后黑人文学有所发展。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哈勒姆文艺复兴,即黑人文艺复兴运动。数十年来黑人作家辈出。我们所选的理查·莱特是其中的佼佼者。理查·莱特的((书的发现》写的是现实苦闷里灵魂的觉醒,是美国黑人青少年精神苦闷的实录。
马丁·路德·金的《我梦想》有它特别的历史意义。金是个主张非暴力斗争的黑人领袖,并因此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但是他却死在种族歧视的暴力之下。他的被害是对他的“梦想”和非暴力斗争思想的讽刺,也是对主张“人类天生平等”的美国人的一种蔑视。
要用一本小小的集子反映美国散文的基本面貌.显然是极困难的事,但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但愿这本集子能引起更广泛的注意,让更多人了解美国散文和文化传统。
孙法理创作的《伤心的圣诞节快乐(美国散文选)(精)》精选美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每篇辅以精短导读,在译者信达雅的文字中展现美国散文的概貌与发展轨迹。富兰克林的机智与勤奋,帕特里克·亨利的勇气与豪爽,托马斯·杰斐逊的雄辩与睿智,爱默生的冷峻与超然,惠特曼的热情与奔放,马克·吐温的俏皮与诙谐,亨·路·门肯的辛辣与讽刺,海伦·凯勒的毅力与奋斗……全都跃然纸上,异彩纷呈。
孙法理创作的《伤心的圣诞节快乐(美国散文选)(精)》从散文发展史的角度,精选了美国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在一本小小的集子里展现了美国散文的全貌。所选作家包括富兰克林、杰斐逊、惠特曼、马克·吐温、海伦·凯勒等等。孙法理老师的译笔优美,译文传神生动,用中文再现了所选散文的语言和思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