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解码拖延症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李春润//李蕾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接下来一年的时间,米妮每天都在忙碌各种与写作无关的事情。到了年底,她终于想起被自己搁浅很久的创作,是时候开始着手做了。

于是,她开始看书、搜集资料、寻找灵感。但是她发现,对于创作来说,仅仅一年半载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用的,那些之前拟写的故事大纲,都因为时间太久而无法想起故事到底讲述的是什么。

结果,三年过去了,她只能拿出不到两千字的故事大纲,曾经的作家梦、美妙的幻想在拖延症的影响之下只能不了了之。

拖延症,就是如米妮一样把眼前的事情放置于明天。尽管生活中有一些拖延症只是表现在细枝末节上,但时间长了,对于个人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事实上,拖延症已经成为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542年,爱德华?霍尔在书里第一次提到“拖延”这个词,同一时期的中国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延”这个词语先是被翻译为“罪过”,后来,拖延才被赋予这样的含义: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作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

当然,仅仅是平时做事拖沓或懒得去做,只能被称为“拖延”,这只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也比较容易。而只有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的负罪情绪、内疚、不断自我否定、贬低自我,同时伴随着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才能被称为“拖延症”。

一个人的拖延是如何形成的呢?比如,一个人认为自己在一周之内能够完成的事情,距离期限还有十天的时候一点也不着急,直到最后剩下3天才开始。尽管从表面上看,这种紧迫感和焦虑往往能激发人的斗志,会让他感到只有在压力下才有做事的状态。当他完成事情后,完成的效果似乎也不差,这就进一步强化了自己最适合在最后期限之前短暂高压的状态下做事的心态,然后强化这之后的一系列行为,由此渐渐养成拖延的习惯。

那么,拖延心理是怎么产生的呢?

1.内心的畏难情绪

许多恐惧是我们意想不到的,许多人明明对一些事情充满着恐惧却清楚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有的人声明自己并不害怕但他一直在逃避某些事情,这些就是潜在的恐惧心理。有的人越是逃避,越是害怕,为了逃避,只能慢慢拖延,比如,害怕繁重的工作,于是早上不想起来,总觉得有一种畏难情绪。

2.混乱的作息时间

通常拖延症患者的时间作息表都是混乱不堪的。他们常常会盲目乐观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于是打算在睡前加班将工作完成,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是否能顺利完成;恐惧确切和时间,比如,总是等到主管催了一次又一次,才交上自己的工作任务;没有具体的规划,拖延症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多久,也没办法说出自己的具体计划,他们总是想捍卫自己的自由,甚至想逃避时间的控制。

3.心理矛盾

拖延症患者行为与心理的矛盾表现为:一方面他们害怕时间不够用,担心没有时间;另一方面他们不到最后一刻决不采取行动,几乎不会提前开始行动。哪怕是之前开始行动,也没办法坚持下去。对于大部分喜欢拖延的人而言,他们的心路历程就是这样。

4.过分追求完美

有的人喜欢追求完美,当他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改来改去,临到紧急关头也拿不定主意,无法作出决断。这些问题导致他们对自己应当做的行为一拖再拖。(P3-5)

目录

第1章 拖延现象,谁为你的拖延埋单

 今天你拖延了吗?

 幼时的不良习惯会导致拖延症

 拖延症有哪些具体表现?

 现时偏向型偏好的根源

 你知道拖延症的严重后果吗?

 测试:你的拖延症是否严重?

第2章 拖延症结,你为什么喜欢磨蹭

 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自我设阻,害怕会失败

 心理拖延,总是迟迟不作决定

 积极拖延,适时的压力更有效

 拖延和自律,意识和潜意识

第3章 隔离环境,远离一切干扰的因素

 别让分外事干扰自己

 延迟痛苦,做感兴趣的事

 你每天有多少时间被打扰了?

 别打退堂鼓,没有尝试永远完不成

 娱乐八卦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适当关闭手机,切断干扰源

第4章 自控规则,别让惰性打败你

 你是如何养成懒惰习惯的

 懒惰不是安逸,而是借口的源头

 懒惰的人总说“没时间”

 犹太人的“第克替特时间”

 学习曾国藩的五勤

 戒掉懒惰,努力才能成功

第5章 超限效应,其实你不需要完美

 你的缺点就是太过完美主义

 总拒绝没有把握的事情

 瑕疵,是完美的前提

 事情总会出现意外的转机

 失败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

 其实根本没人在意你

第6章 目标计划,找准人生的指南针

 方法比瞎忙更重要

 拟定目标,制订行动计划

 番茄钟,作好工作和休息计划

 没有梦想,行动就没有焦点

 不妨先从周计划开始

 最后通牒效应,设定最后期限

第7章 20秒规则,直截了当地行动吧

 想太多,不如做了再说

 完成目标,马上行动

 先解决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做事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将怨气付诸实际行动

第8章 正念训练,率先做好当下之事

 用正确的方式做事是一种能力

 不做则已,做则一定要做好

 做事不能只有“三分钟热情”

第一次把事情做到位

 每天坚持做好一件事情

第9章 时间管理,持续高效地做事

 到底先做哪件事?

 时间管理中的平衡法则

 碎片化时间管理

 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做事效率

 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做事

第10章 拒绝借口,别陷入拖延的泥沼

 人生是没有任何借口的

 只能找方法,而不是寻找借口

 有想过比抱怨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做好本职工作,无需借口

 失败的人找借口,成功的人找理由

 生活不需要眼泪,需要汗水

第11章 承担责任,增强自我效能感

 真的是工作难以完成吗?

 不逃避困难,勇于承担责任

 不留后路,才容易找到出路

 服从领导,绝不推卸责任

 既然接受任务,就要担负到底

 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第12章 阻断心理,养成速战速决的习惯

 时刻提醒,写好每日备忘录

 积极暗示,改变认识

 适当放松,转移注意力

 重振斗志,别做温水里的青蛙

 参考文献

序言

说起拖延这个毛病,大概生活中没有人敢说自己绝对没有。许多人曾经立下无数个目标,却又常常感到缺乏动力去实施,最终不了了之。

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患上拖延症的,恐怕已经无从得知了。年幼的孩童从妈妈的呼唤声中醒来,却不愿离开温暖的被窝,他们总是委屈着撒娇,然后如愿赖在床上一个早上;放学之后的孩子,总是先玩够了才开始做作业,结果本来半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硬是拖到深夜,第二天又迟迟不愿意起床;上大学之后,经常在网上看各种小说和贴吧,或是玩毫无益处的游戏,却不愿意看专业书籍,哪怕临近毕业之前的论文,也总是在最后一刻才会因紧迫感而开始准备。许多的借口铺成了无尽的拖延之路,人们就这样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

拖延症,通常指的是自我调节失败,即便在可以料到后果无益的情况下,依然将原本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当然,拖延现象普遍存在,区别在于程度是否严重。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偶尔拖延,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总是拖延。

人类从进化以来,就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有害的,趋向有利的。尽管他们知道努力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努力则让自己过得一时舒适,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忍不住。在心理矛盾的转化之间,最终人们更多地在乎自己一时的心情,忍不住多看电视,忍不住多玩手机,忍不住多聊几句,忍不住多玩一会儿……因为忍不住,就这样又多拖延了一会儿。曾经想要努力的是你,最终拖延到一事无成的也是你。

然而人们根本不能承担自己拖延带来的后果,往往会因为拖延产生自责、内疚等情绪,甚至贬低自己、不断地否定自我,或是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若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警惕了,需要适时告别拖延症,一旦立下目标,就马上行动。

内容推荐

大多数人都有拖延症,他们总是安慰自己:反正不忙,还有时间,明天再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他们每一次都用完美的理由说服自己,拖到除了遗憾再无其他。解码拖延症,告别拖延,你会更加优秀。

李春润、李蕾《解码拖延症》从拖延症产生原因、现象剖析、告别拖延症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解码拖延症。你有拖延症吗?如果有,希望你读完这本书后,不会再拖延,不会再懊悔,然后过上充实而又美好的每一天。

编辑推荐

拖延无异于“慢性自杀”,到头来,一无所获,跟拖延拜拜,你只需记住,自省的坚持和自觉的执行。

拖延是当下年轻人普遍拥有的一种“疾病”,它无形中消耗着我们的精力,让时间在无声无息中飞逝。李春润、李蕾《解码拖延症》通过大量案例指导读者从心理上摆脱拖延,提升生活、工作效率。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6: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