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汉尼拔传/世界军事名人传记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永杰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永杰著的这本《世界军事名人传记丛书:汉尼拔传》是北非古国迦太基著名军事家汉尼拔的传记,讲述了他从伊比利亚之战到萨贡托之战、特雷比亚河战役的卓越指挥才能,以及告别意大利回到非洲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成绩就。书中还包括时代背景、传主年表等栏目。

内容推荐

对于一个有着高度文明和强大力量的民族来说,汉尼拔已经表现出了巨大精神力量,他克服了与罗马人之间在实力方面的种种差距,最终给对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这是人类历史中少有的壮举和奇迹。因此,汉尼拔成了后人景仰的人物之一,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职业军人,也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有想象力的的军事指挥天才。

张永杰著的这本《世界军事名人传记丛书:汉尼拔传》为我们再现了他的军事人生。

目录

序言 迦太基和罗马的对抗

第一章 成长中的汉尼拔

 1.童年与布匿之战

 2.青年汉尼拔

 3.汉尼拔的军队

 4.伊比利亚之战

第二章 萨贡托与阿尔卑斯山

 1.萨贡托城之战

 2.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3.罗马军队

 4.与老西庇阿不期而遇

 5.越过阿尔卑斯山

第三章 从波河到亚平宁

 1.再遇老西庇阿

 2.提基努斯河

 3.诱敌深入

 4.特雷比亚河战役

第四章 打到罗马去

 1.汉尼拔的三大战略

 2.迂回亚平宁山脉

 3.特拉西梅诺湖战役

 4.汉尼拔的战略转折

第五章 坎尼战役

 1.“拖延家”法比乌斯

 2.第一次格鲁尼翁战役

 3.第二次格鲁尼翁战役

 4.冲向坎尼

 5.坎尼之战

第六章 法比乌斯和马尔克卢斯

 1.罗马正视危机

 2.马尔克卢斯

 3.汉尼拔的新机遇

 4.两个老对手

 5.汉尼拔受挫

第七章 西班牙与意大利

 1.塔兰托之战

 2.卡普阿失陷

 3.哈斯德鲁巴尔与汉诺

 4.锡拉库萨之围

 5.大西庇阿兄弟

 6.决战西班牙

第八章 梅托汝斯河

 1.战争的残酷

 2.哈斯德鲁巴尔

 3.汉尼拔调整战略

 4.罗马人入侵非洲

 5.向非洲进军

第九章 扎马之战

 1.乌提卡战役

 2.汉尼拔告别意大利

 3.回到非洲

 4.扎马战役

 5.战争的结局

 6.汉尼拔的最后岁月

附录

 汉尼拔生平

 汉尼拔年表

试读章节

1、童年与布匿之战

公元前247年,汉尼拔出生在迦太基一个不平凡的家族。汉尼拔的父亲哈米尔卡·巴卡是迦太基人的英雄,带着千万勇士出海,为迦太基人的利益而战斗。

刚出生的汉尼拔·巴卡,和其他小孩一样除了吃饭就是睡觉。汉尼拔幼年的生活,一直处在无忧无虑的状态中,直到9岁那一年,才发生了根本变化。

汉尼拔的誓言

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241年,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迦太基人和罗马人为了争夺地中海的霸权,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最后以罗马人的胜利而结束,历史上称之为第一次布匿战争。汉尼拔的父亲参加了第一次布匿战争,虽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迦太基人还是失去了西西里岛。

之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第一次布匿战争,是因为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库斯”,而且又是罗马人和迦太基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冲突。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失败,让迦太基人失去了在地中海的前进基地。直接参加这次战争的迦太基军队背负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哈米尔卡’巴卡是迦太基的大将军,一个为失败而背负起罪责的人。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将对罗马人的深切痛恨与打败罗马人的决心和希望寄托在了汉尼拔·巴卡身上。

汉尼拔·巴卡9岁那年,父亲哈米尔卡·巴卡即将赴伊比利亚作战,临行时将他带到祭坛前,向他灌输自己对罗马人的仇恨。9岁的汉尼拔,还不太明白仇恨是什么,他甚至对罗马人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哈米尔卡·巴卡已经将仇恨的种子深深地播种在了汉尼拔的心里。

汉尼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父亲远征伊比利亚的那一年,我刚好9岁……他将我带到身边,问我是否愿意跟他一起去打仗。我肯定地告诉他我愿意,并以一个男孩子的热情,请求他带我一起去。他把我拉到神坛面前,让我将手放到祭品上对天发誓:我决不与罗马人为友!”

第一次布匿战争

汉尼拔9岁的时候,就跟随着父亲远征伊比利亚半岛,一点一点接受军旅生活的磨炼和熏陶。9岁正是天真无邪的年纪,而汉尼拔却在如此幼小的年龄直面迦太基和罗马人的战争。虽然汉尼拔只有9岁,但是在父亲的教育之下,他很快意识到了战争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心灵如白纸的孩子,被父亲写进了战争的故事。在血与火的冲杀中,养成了勇往直前的血性。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在汉尼拔的眼中,只是两群相互撕咬的野兽,面对他们不能有一点儿的仁慈之心,只有胜利者,才能活着走出这个相互屠杀的场所。小小年纪的汉尼拔,就这样将冷酷植入了心中。

汉尼拔跟随父亲出征伊比利亚的时候,已经是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末期。看着迦太基人的失败,汉尼拔在内心深处想为扭转战局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个9岁的孩子,毕竟没有多大的力气和智慧,他能做的也只有看,只有听,只有等待战争的结束,等待自己长大的那一天,为迦太基人复仇。

仇恨占据了汉尼拔的心,使他的童年不再纯真。汉尼拔跟随着父亲,接受的教育不同于一般人。汉尼拔经常问父亲:“我们迦太基人跟罗马人,谁更勇敢?我们迦太基人,是不是战无不胜的?”这些似乎不应该从一个如此年幼的孩子口中说出。

父亲哈米尔卡·巴卡是一个有作为的大将军,他告诉汉尼拔:“你在作战的时候,不要小看任何对手,尤其是在不了解对方实力的情况下。我们迦太基人的优势在水中,而罗马人的优势在陆地上。迦太基人掌握着战争的制海权,可以向地中海任何一个地方输送我们的战士,却不能保证上岸的战士一定能打败罗马人。”

制海权

小小的汉尼拔,在这个年龄,就明白要认清敌我形势,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达到打败敌人的目的。虽然9岁的汉尼拔没有参加过西西里岛的战争,但是他明白了为什么迦太基人会被罗马人赶出去。如果迦太基人能有一支陆上劲旅,那么罗马人就会很容易被打败。他那时就有这样的想法,并且在以后将这些想法一一付诸实践。

罗马是一个陆上强国,在陆地战争中占有很大优势。随着国力的强盛,罗马人渐渐控制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在西西里岛和迦太基人的冲突之中,由于没有制海权,要想完全占领岛屿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经历了第一次布匿战争初期的失利之后,罗马人也着手加强自己的海上力量。

在西西里岛的争夺战中,迦太基人与罗马人互有胜负,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将对方打败。在与迦太基僵持了两年之后,罗马人建立起了一支足以跟迦太基人抗衡的海上舰队。罗马人清楚地认识到,虽然造船技术以及水上作战的能力还比不上迦太基人,但目前的战局似乎对己方更有利。

迦太基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的失败,给了哈米尔卡·巴卡很大的压力,因为罗马人已经可以在海上跟迦太基人抗衡,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迦太基人。如果迦太基人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不能重创罗马人,那么迦太基的未来就会在罗马的掌控之下。而这种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在幼小的汉尼拔看来也是十分明晰的。

汉尼拔在战争年代出生和成长,战争给了他激情和许多思考。他将战争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在仇恨的激发之下,汉尼拔逐渐成长为迦太基斗士。

P2-5

序言

迦太基和罗马的对抗

在人类聚集的社会中,因为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而爆发战争是一个摆脱不了的宿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战争,虽然人们都渴望和平,但是不得不正视战争。战争的最后结局,只能由胜利的那一方去书写,这是属于人类的残酷的历史,也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正因为我们热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正因为我们渴望和平,所以我们研究战争;正因为我们维护和平,所以我们阻止战争。只有热爱和平的力量,对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才能够阻止战争,或者在战争爆发之后,能最终取得胜利,才能真正维护人类的持久和平和稳定。

从战争的角度来说,总是需要一批有军事才能的人为了某集团的利益进行战斗。而这一批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未来。在人类的历史中,一生不打败仗的将军几乎没有。而一个将军从一出世直到死,只打过一次败仗的虽然很少,但还是有的,汉尼拔就是一生只打过一次败仗的将军。

汉尼拔是迦太基人。迦太基是北非的一个古国,以农业和海外贸易为主。在与罗马及其盟国的对抗中,汉尼拔以特有的军事才能为迦太基人取得了许多胜利,一次又一次地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军队,创造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神话。汉尼拔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攻无不克的战争之神。

北非古国迦太基。

迦太基人是腓尼基人的后代,农业和商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迦太基靠近地中海和大西洋,他们的造船业和航海业十分发达,因此海外贸易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迦太基已经是具有独特历史传统和文化的古城了。到了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迦太基人的城邦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为了保护自己的民族利益,迦太基人建起了坚固的城墙和防卫工事。迦太基古国的人口一度达到七十多万,这在当时的北非地区是一个不能小看的国家。随着迦太基的逐渐壮大,他们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利益。

迦太基人从他们的祖先腓尼基人那里继承了许多航海和造船的技术经验。迦太基人的船队可以在地中海自由航行,这比同时期其他地中海沿岸国家都强盛。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在西地中海地区,包括西西里岛在内的许多岛屿都有迦太基人的殖民地。在迦太基强盛的时期,他们曾经通过“赫尔克里斯石柱”到达大西洋。

所谓的“赫尔克里斯石柱”就是今天的“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之后,迦太基人向北、向南都进行了一定距离的航行,并在沿岸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迦太基人的海上探险活动难免引起土著人的反抗。迦太基人采用灵活的方式插手当地事务,为自己的国家获取了丰厚的利益。  博弈地中海。

当迦太基人的势力向地中海渗透时,希腊、罗马、西西里以及其他城邦也在欧洲和非洲开创各自的沿海殖民地、贸易据点。这些海上强国在争夺一些重要殖民地和据点时不断发生冲突,再加上与当地的土著人频繁发生冲突,因此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战乱此起彼伏。

历史的车轮前进到公元前3世纪中期,这时从大西洋到地中海都有了迦太基人的据点。不管是非洲还是欧洲都成为迦太基人的财富来源。伊比利亚半岛、的黎波里、西西里岛都有迦太基人的据点。随着向外侵略扩张的胜利,迦太基成为一个十分富庶的国度。

在人类历史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不是单独的,迦太基的雄起也不例外。就在迦太基人疯狂向外扩张之时,地中海沿岸的另外一个强国也在一步一步强大起来。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随着国力的不断强大,其势力逐渐遍布整个亚平宁半岛。亚平宁半岛上的大多数城邦,或者直接受罗马人的控制,或者被迫跟罗马结盟。

当迦太基人的势力渗入西西里岛之后,罗马开始坐卧不安。罗马是传统的陆上强国,虽然它在陆地上十分强大,但是海上力量很弱。罗马人担心迦太基人的舰队迟早会进入墨西拿海峡,那时候迦太基对罗马的威胁将会变成实质性的。这是罗马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却是迦太基人梦寐以求的夙愿。

公元前264年,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城受到马墨尔提尼人的围困。不久,马墨尔提尼人大量使用雇佣兵,占领了墨西拿城。而当时西西里岛上的城邦锡拉库萨早就有意统治整个西西里岛。锡拉库萨的国王希埃罗二世准备将入侵的马墨尔提尼人全部消灭。

在这种情况之下,马墨尔提尼人同时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救。为了让自己的势力独占西西里岛,迦太基人和罗马人都派了军队。当两国的军队到达城外之后,马墨尔提尼人却只放罗马军队进了城。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迦太基人和锡拉库萨的国王希埃罗二世结盟。

由于罗马人在陆地战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迦太基人和锡拉库萨人的军队很快就被打败。希埃罗二世被迫跟罗马签订停战和约。为了稳住希埃罗二世,不久后罗马又跟他结为同盟,共同排斥迦太基人。从此,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开始了对抗,持续不断的战争,给两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的父亲哈米尔卡·巴卡带领着迦太基军队跟罗马人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血战,到了最后,还是以罗马人的暂时胜利而告一段落。哈米尔卡·巴卡不能接受失败的耻辱,迦太基人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迦太基入意识到,他们需要一个更好的统兵将领,就在这时,汉尼拔·巴卡登上了历史舞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