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述的多是民间传说故事和奇人异事,《阿雅的故事》、《魂魄收集者》、《嘴子客》、《女巫黄鲶婆的故事》……这些街谈巷议、齐东野语,在作家笔下,都变成了绘声绘色的讲述和动情的歌吟,体现着作家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洞察,并闪耀着童真童趣的耀眼光辉。在这里,少年读者既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启迪心智,又能享受蓬勃的诗情,体味生命的厚度。每篇文章后均有文学评论家洪浩撰写的赏读札记,既探究文章立意之妙,又赏析作品文字之美。
从这里,走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诗境,感受大作家的深刻与平易;从这里,走近张炜,走进文学深处。
诞生于民间的《天方夜谭》和《聊斋志异》都是迷人的,因为它们是神异传说和奇诡故事的宝库和密室。张炜著的这本《魂魄收集者》收集这些传说和故事,就是汇聚绚烂的民间文化和民间精神,就是有心与山川大地飞禽走兽共生共荣。
那时我一个人在林子里徘徊,躲开妈妈、外祖母,以及少得可怜的同伴。我自己可以在树下躺上很久,从树隙望着天空,跟踪游云,尽想那些遥远的、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她的名字和阿雅混为一体,它和她同样又可爱又可怜,让人一想起来就泪水涟涟。我的林子啊,我的永远给予庇护、永远都在发生奇迹的林子啊,你什么时候交还我一个最大的梦想?
秋天即将离我们而去,大地变成了一片金黄,那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秋末的干草。星星点点的花朵缀在上面,是秋霜也杀不死的原野之花啊。在那里,各种小动物欢快呜叫,它们对即将来临的冬天毫无惧色。
可怜的阿雅,被囚禁的阿雅,这个最聪明最快活的生灵,本来应该欢叫着在原野上舞蹈:谁都可以欣赏它的舞姿,可是谁都不能接近它、攫取它。以前还从没听说任何人捕获过它,可见它有多么精明,躲过了一道又一道险关和陷阱,生活在一个无边的自由的世界里。也许好猎人不忍心伤害它,邪恶的人不能够伤害它。可是在某一天,这一切突然结束了……
就是那次去林子采蘑菇不久,母亲有一天风风火火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有人逮住了一种小动物,它就是阿雅,好像那个人是用围网捕获的……我一颗心扑扑跳起来,朦朦胧胧觉得就要有什么极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多么不可思议啊,有人竟然逮住了一只阿雅!那么我就可以离它很近很近地观看了,甚至可以去抚摸它……妈妈说那个人把它很好地饲养起来了,给它挖了个洞穴,喂它食物。它长得蛮好,这么多天过去,它正开始懂事呢。比如它能够像小娃娃一样端坐,还会做出好多有趣的动作。
那天晚上我没有睡着,满脑子都是那个小动物的奇怪模样、它的神态。天还不亮,我就央求妈妈带我去看。妈妈像是故意回避,只推说有事,让外祖母带我去。外祖母当然不会去,因为她不认识那个捕获阿雅的人——他是园艺场里的一个老头,大家都叫他卢叔。
后来还是我和母亲去看了卢叔的珍宝。
它真的就在那儿,在卢叔的小院中,在一个大大的铁笼子里。栗黄色,尖嘴巴,深棕色的胡须,软胖的前爪;那对眼睛啊,是真正的金色,闪烁不停。它直直地看着我,还伸了伸粉红色的舌头……它似乎对我笑了—下。不过只一会儿它就狂躁起来了,在铁笼子里蹿跳不停。
这一次,还有后来的日子,关于它的所有故事,竟使我觉得这一生再也看不到更让人惊讶的什么事情了,好像所有的经历,一切一切都比不上它更新鲜,比不上它留给我的印象更深刻、更刺激。
卢叔后来像对待一个大人一样跟我讲话,丝毫也没有敷衍我。他向我讲了自己的奇妙手法,比如说,他逮住它之后,怎样设法让它与自己一点一点亲近起来。我可以想得出它一开始会有多么惊慌、多么害怕卢叔。卢叔是一个猎人,他有枪,还有网。人人都说他是动物的天敌,宰杀了不知多少动物。我亲眼见他杀过鸽子、狐狸,还杀过老鹰和兔子。我那时对他又恨又怕。这一回真是个例外啊,可能因为阿雅实在太珍贵了,可能因为它长得太漂亮了,逼得他那颗狠心终于软下来了。他这一次不但没有杀害它,而且还把它很好地饲养起来,喂它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我于是开始感激起这个人,他在我眼里似乎也—下变得有点可爱了。
“唷唷,阿雅这种动物必须住在地穴里。洞口要小,里面要大,要用木铲掏开它,不要怕弄脏了它的皮毛,这东西就像鹅不沾水一样,皮不沾土哩。入冬时给它铺上草,那就是一个暖暖和和的小窝儿……”他伸长了那双粗胳膊向我比画着,令人神往。
从此之后我就频频出人卢叔那儿了。我长久地守候在围了铁栅的洞穴旁,等待那个灵俏的身影一跃而出……
P6-8
少年为什么要读张炜
著有《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等长篇佳作的张炜,是中国当代最具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文学大家之一。近年来,他在少年文学的创作上投入了较多的热情,接二连三地奉献出了少年长篇小说《半岛哈里哈气》、《少年与海》和《寻找鱼王》,以及开放式多卷本长篇童话《兔子作家》。这些优秀作品已在广大读者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回响,成为孩子和家长共同为之喜悦和激动的精神食粮与心灵珍藏。
其实,张炜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一个适合少年人阅读的作家。他在起步之初就写过大量的少年故事,而此后迄今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无论题材和风格如何变化,有一点是贯穿始终的,那就是对大自然、对动植物的热爱和关怀;这说明,作家始终保有一颗未曾泯灭的童心。而正是童心的存在,决定了他的文字干净、纯正,具有非同流俗的格调和品质。从宽泛意义上讲,他有许多作品都可视为少年读物。就这一点来说,张炜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是一个卓异的存在,可谓独树一帜。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选编了这套“张炜少年读本”,向广大少年朋友推荐这位作家,期待大家走进张炜的文学世界。
少年为什么要读张炜?我们认为至少有如下几个理由:
其一,张炜早年经历丰富,他在野地里奔走、流浪,与各种动植物感情深厚,因而笔下常常写到它们。由于他真正了解和熟悉动物和植物,他的描写真实可信、童趣盎然、生动无比。我们相信,少年读者一定会从张炜绘声绘色的讲述和动情的歌吟中,见识最真切的自然、最真实的动物与最传奇的人,并获得持久的感动。
其二,张炜是一个既关怀大地又关注星空的作家,其作品贯注着正直的道德理想和纯真的精神追求,我们可以从中领悟一个优秀作家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洞察。他的一系列长篇力作,有着浩大的、震撼人心的中国叙事,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而他同时又是一个富有童心的人,书中常有俯拾即是的童真童趣。经由我们选择的这些可读好看的作品,走入一位优秀作家的艺术世界,对于少年读者来说意义非凡:既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启迪心智,又能享受蓬勃的诗情,体味生命的厚度。
其三,张炜的文字有一种大作家的朴素平易,同时又是健康、优美、富于魅力的。近年来,张炜的文章被频频用于中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如2008年山东卷的《歌德之勺》、2009年广东卷的《耕作的诗人》、2009年江西卷的《木车的激情》等。这说明其作品不仅适合中学生阅读,且具有经典性的特质。少年读者可从中较多地领悟到写作技巧和文学奥秘,对学业进步和文学素养积累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少年读者很有必要认真阅读张炜,而张炜也会是一个深受少年读者喜爱的作家。相信这套囊括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的读本,会使少年朋友感知到非同一般的趣味与智慧。这种开阔的阅读体验会给大家带来满满的感动、久久的回味和深深的启迪。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作品,我们在每篇作品后附上一则“赏读札记”,供大家参考。愿这套用心编出的书,能使少年朋友们较多地领悟到人生和艺术的真谛,从而受用一生。
2016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