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与同事们产生不同意见非常正常,如果为了同事和气,憋在心里不说,时间长了容易生成嫌隙,同事关系日益疏远,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所以选择恰当的语言适当地表达歧见就很重要。
(1)嘴上最好有个把门的
小笨的同事梁静是公司的媒介主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同报社、电视台打交道,宣传公司形象。一次重感冒让她请假两周多,而此时正是公司新项目包装宣传的重要时期,上司把工作临时交给了小笨。
梁静觉得自己已请病假,就没有必要在休假期间再想工作的事,于是把手机关掉了,期间也不再跟单位和小笨打电话了解情况,休病假前,也没有跟小笨进行有关工作的交接。小笨毕竟是新手,很多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们他都不熟悉却又联系不上梁静,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此遭到了上司的批评。
小笨的说话方式:
小笨不敢向上司抱怨,便把怨气撒在了刚回来上班的梁静身上:“梁大小姐终于康复了,恭喜呀!只是这两周我过得太郁闷了,每天加班到10点,还要忍受上司的责难……”
听到小笨的吐槽和挖苦,梁静心里委屈极了,与小笨相处得非常尴尬。
小聪的说话万式:
遇到相同情形的小聪则会先从关切对方的身体开始:“梁姐,身体好了吗?”
梁静:“嗯,好了。不过这段时间把你给累坏了吧?”
小聪会接着说:“呵呵,没关系啦,累是累了点,但问题是老板似乎对我的工作不是很满意。不知道梁姐等会是否能腾出时间来,因为我毕竟是菜鸟,加上这段时间一直联系不上你,所以有些地方还需要梁姐再把把关。”
听完,梁静就会对小聪充满愧疚感,主动弥补错误。
旁观者说:
梁静遭小笨吐槽和挖苦的原因,是没有和小笨进行很好的沟通,导致小笨的工作异常被动和艰难。从这个角度讲,小笨的吐槽是有道理的。当然作为同事,也没必要嘴巴不肯饶人,在与同事交谈时,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不能总想在嘴巴上“发泄”,否则时间长了,同事就会逐渐疏远。
(2)让“歧见”转个弯再出来
小笨和同事倩云讨论工作,出现意见分歧,小笨不是很赞同倩云的做法,而且觉得自己有更好的方法。
小笨的说话方式:
小笨:“我不赞同你的方法,我有更好的方法,比你的方案牛多了……”
这话让倩云觉得小笨有些得瑟,在潜意识里就很排斥他所提出来的方案,两人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小聪的说话方式:
小聪:“倩云,你想得很全面,有些我真是没想到。不过,我也有个想法,想补充一下……你看,这样是否会更为快捷一些?”
由于小聪首先“肯定”了倩云的意见,之后又小心翼翼地“转了一个弯”,把自己的意见作为补充“推”了出来,倩云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的意见。
旁观者说: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表达歧见的艺术方法是:先肯定——后提出疑问——再推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表达方式十分狂妄,将对方的方案全盘否定。
P9-11
一本由日本人写的《智者与愚者的说话方式》在半年内销售量突破200万册,成为图书排行榜的一匹黑马。究其原因,是因为该书轻松活泼,十分实用,读者面广。由于国情不同,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说话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苦心研究,终于完成了一本中国版的《智者与愚者的说话方式》,列举了大量生活中各种场景下愚笨的人和聪明的人不同的说话方式,让更多人说话的时候变得聪明起来,不再说出愚笨的话。说话的技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每一个人能否左右逢源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该书可以说是一本让你受用一生的书。
语言艺术是一门大学问,精通语言艺术的人大多都有一番不俗的成就。看聊天漫画。
学职场说话
拿破仑曾凭一段精妙的演讲征服了意大利,希特勒也是靠三寸不烂之舌建立了臭名昭著的纳粹党,美国的历届总统更是个个伶牙俐齿,世界近现代史上最出风头的就是各国的外交官。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号称是除犹太人外最聪明的人,中国的语言艺术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语种。
中国古代历史上口才好的大有人在,比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舌战群儒的诸葛亮,“铁齿铜牙”的纪晓岚……他们都是靠口才赢得了成功。当然,蹩脚的口才,也会成为博得好人缘甚至取得事业成功的重大障碍。
中国人心目中最不会说话的人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无名氏,话说此君大宴宾客,因为某位客人爽约未至,于是此君慨叹:“唉,该来的没来。”一位小心眼的客人一听,当即拱手告辞,此君又叹道:“不该走的又走了。”更多的客人听得不是滋味,也纷纷离去。此君不知如何是好,急忙道:“我又不是说你们。”得,这句话把剩下的客人都得罪了,全部拂袖而去,留下主人独自享用这满桌山珍海味。
现在的中国人比任何一个历史年代的先人都更注重语言艺术,大到中央领导,小到平民百姓,都明白言谈举止的重要性。伟人“发聋振聩”,名人“妙语连珠”,普通人“风趣幽默”,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容词,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的成功,大部分取决于口才的艺术”。
语言的进步其实是时代要求的结果。“埋头苦干”虽然仍是一种美德,但恰到好处的说话方式会让你更受欢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语早已过时,有能力者只有“秀”出来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语言的艺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会说话”的孩子会得到长辈的宠爱,“不会说话”的孩子则会被长辈忽视;“会说话”的下属会得到老板的赏识,“不会说话”的下属会被老板疏远;“会说话”的员工会受到同事的欢迎,“不会说话”的员工会被同事孤立;“会说话”的谈判者会给公司带来一张张订单,“不会说话”的谈判者会把好好的生意谈砸;“会说话”的年轻人可以把恋人哄得像吃了一罐蜜糖,“不会说话”的年轻人只有苦着脸到街头买醋……
当一种“艺术”普及全民之后,就成了一种“技术”。“艺术”属于少数人的专利,而“技术”则是更多人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能力。一句话,如果不想在这个社会里处处碰壁,那么赶快让自己变得“能说会道”吧。
作者
2014年6月18日
由林玉所著的《看聊天漫画学职场说话(漫画图解版)》以漫画加精辟文章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把话说到极致的神奇世界:小聪与小笨,两个可爱的漫画人物,用他们的切实遭遇告诉我们:不会说话,你就死定了;不会说话,你还怎么在这个世界上继续闯下去!
您是否为如何在职场中与同事、上司沟通而感到困惑?您是否曾经为如何培养新盆友,维护老盆友而感到苦恼?您是否为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而感到棘手?您是否为如何与恋人、爱人相处得更融洽而感到茫然?您是否为在家庭中与子女沟通感到有些无力?您是否为准备一次专业的商务谈判感到头疼。
由林玉所著的《看聊天漫画学职场说话(漫画图解版)》以漫画加精辟文章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把话说到极致的神奇世界:小聪与小笨,两个可爱的漫画人物,用他们的切实遭遇告诉我们:不会说话,你就死定了;不会说话,你还怎么在这个世界上继续闯下去!
您是否为如何在职场中与同事、上司沟通而感到困惑?您是否曾经为如何培养新盆友,维护老盆友而感到苦恼?您是否为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而感到棘手?您是否为如何与恋人、爱人相处得更融洽而感到茫然?您是否为在家庭中与子女沟通感到有些无力?您是否为准备一次专业的商务谈判感到头疼?……
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日常案例,利用聪明与愚笨两种说话方式的对比碰撞,揭秘说话之道,为生活在职场、家庭、社会中的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和方法。案例真实,漫画有趣,方法实用,值得您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