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著的《翻搅乳海--吴哥寺中的神与王/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进路,文史互证、图文并茂,将吴哥古迹“翻搅乳海”图像的叙事结构和理念娓娓道来,可读性和专业性兼备。本书不仅能推进和深化我们对吴哥古迹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在方法论上对国内的宗教图像学研究亦有所启迪。
| 书名 | 翻搅乳海--吴哥寺中的神与王/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作者 | 李颖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颖著的《翻搅乳海--吴哥寺中的神与王/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进路,文史互证、图文并茂,将吴哥古迹“翻搅乳海”图像的叙事结构和理念娓娓道来,可读性和专业性兼备。本书不仅能推进和深化我们对吴哥古迹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在方法论上对国内的宗教图像学研究亦有所启迪。 内容推荐 李颖著的《翻搅乳海--吴哥寺中的神与王/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以吴哥寺“翻搅乳海”主题造型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所承载的神圣王权及神王关系作为研究内容,综合运用情境分析、文化记忆等多种理论及研究方法,对主题在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下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寓意进行深入的考察。本书从主题艺术的“形式特质”、“符号情境”和“现实隐喻”这三个层次展开研究,最终将其文化内涵总结为由“君权神授”和“神王一体”构成的神王理念。承载着这一理念的吴哥寺,在建筑功能上也相应地体现出“墓庙合一”的特色。本书观点、理论及研究方法,可为吴哥寺其他主题艺术的研究提供线索,并为有意了解吴哥寺的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对于以造型艺术为切入点的文化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史回顾 第二节 研究对象、框架及方法 第三节 题目相关说明 第四节 资料说明 第五节 研究目标 第二章 吴哥概述 第一节 吴哥概况 第二节 吴哥艺术史 一 雕塑造像 二 寺庙建筑 第三节 漫谈吴哥寺:石与光的圆舞 第三章 图像初步分析 第一节 图像描述 一 吴哥寺“翻搅乳海”浮雕壁 二 风格的历史:“前吴哥寺”样式 三 风格的历史:“后吴哥寺”样式 第二节 源头故事的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 浮雕内容分析 一 故事主干分析 二 分段解析 第四章 吴哥寺建筑中的“翻搅乳海” 第一节 “神圣时空”:关于吴哥寺面西朝向的讨论 第二节 “时令之环”:关于吴哥寺逆时针回廊的讨论 第三节 旭日与因陀罗:英雄神王的精魂 第五章 关于“外沿符号”的讨论 第一节 天神与阿修罗 一 秩序与失序的对立并存 二 肘尺、“毗耶玛”、“54—54”对称及数字108之谜 第二节 乳海 一 乳海形制:四方形的“神圣空间” 二 混沌之海:秩序的源头 三 秩序的维护者:苏利耶与因陀罗 四 乳海与王权:神王的“再出生” 第六章 关于“中轴符号”的讨论 第一节 毗湿奴与那罗延:神话的符号化 一 时空神力的化身:舍沙与俱利摩 二 王权助力:须羯哩婆背后的扶持者 第二节 须弥山:神王文化的中心 第三节 因陀罗网与“摩耶”:物质世界的隐喻 第四节 《翻搅乳海》故事的价值 第五节 “毗湿奴世界”与“鲁班墓”略考 第七章 吴哥寺:记忆碎片与重构 附录l 《薄伽梵往世书》版本《翻搅乳海》故事摘译 附录2 词汇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