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布兰佳、史蒂夫·哥特里著的《请记住--日事日清》内含《请记住--日事日清》和高颜值、超实用“效率手册”一本。
职场新人必须掌握的首要工作法则,优秀管理者提升团队效率的秘诀,GOOGLE、麦肯锡、高盛、哈佛精英践行终身的工作法则;更是你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管理人生的第一步。
商业环境日新月异,但在变动中,总有一些不变的根本原则,能帮助组织和个人应对变化和不断出现的新挑战,“日事日清”工作法就是这样简单有效又久经考验的有效法则。
| 书名 | 请记住--日事日清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 作者 | (美)肯·布兰佳//史蒂夫·哥特里 |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肯·布兰佳、史蒂夫·哥特里著的《请记住--日事日清》内含《请记住--日事日清》和高颜值、超实用“效率手册”一本。 职场新人必须掌握的首要工作法则,优秀管理者提升团队效率的秘诀,GOOGLE、麦肯锡、高盛、哈佛精英践行终身的工作法则;更是你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管理人生的第一步。 商业环境日新月异,但在变动中,总有一些不变的根本原则,能帮助组织和个人应对变化和不断出现的新挑战,“日事日清”工作法就是这样简单有效又久经考验的有效法则。 内容推荐 如果你,工作总是在最后一刻完成;忙得像个陀螺,却迟迟看不到进展;管理的团队效率低下,企业运转缓慢;生活拖拉消极,缺乏动力。 那么,你需要:日事日清。 日事日清,是肯·布兰佳从数十年管理经验中总结出的工作法则,简单易行,却令无数人受益终身。肯·布兰佳、史蒂夫·哥特里著的《请记住--日事日清》中提出“3P原则”,教你对工作“分类而治”,提供清晰的工作方案和高效的办事艺术。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管理好人生和未来的基础。 目录 导读 请记住:日事日清 前言 拖延是最狠毒的事业杀手 第一章 一分钟也不能拖 第二章 挑战“不可能”的任务 第三章 什么是优先要务 第四章 要事第一 第五章 刻不容缓,立即行动 第六章 执行任务清单 第七章 做正确的事,得到正确的结果 第八章 解决问题而不是分析问题 第九章 工作是一场胜利的赛跑 第十章 把工作完成在昨天 第十一章 自动自发 第十二章 今日事,今日毕 第十三章 日事日清,最完美的工作态度 结语 每天进步一点点 试读章节 重要的约会:鲍勃迟到了 这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经理人鲍勃比平时早起了一会儿。他习惯把闹钟定在早晨6点,这样他就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到离家两个街区的小湖边,散步半个小时。然而今天,闹钟5点半就铃铃作响,因为他今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约会,要在7点半跟他的老板戴维共进早餐。 和戴维见面,鲍勃有点忐忑不安。这阵子以来,鲍勃一直期待着自己能从团队经理升为小组经理,这个美梦不知道能不能成真。说不定这次见面时,话锋一转,就会聊起他过去的一些小小的“绩效问题”,而这是他很不愿意接触的话题。 总之,早半个小时起床,散个步,然后赶赴早餐约会还来得及。 鲍勃散完步后神清气爽,很快地冲了个澡,喷了点他最喜欢的古龙香水,然后穿好衣服,在那条最有“公司味道”的领带上,打了个无懈可击的结。他已经有好几年没打领带了,这得感谢现在的商界人士流行穿的休闲风格。所以他费了一点工夫,才把那个讨厌的结打好。 接着,他戴上了那块贵得要命,却也准得要命的瑞士名表,顺便看了一下时间。“糟糕!时间不早了。”为了穿得像样点,他花的时间比原先估计的还要长。 “不用担心。”经理人鲍勃心想,“路上赶一赶就能把时间补回来了。”他把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塞进皮包,然后一头钻进车里。 他又瞄了一下手表,再对一下车上的时钟。“唉!看来要迟到了。最好先给戴维打个电话!” 下一个红灯停车的时候,经理人鲍勃伸手到皮包里摸索,拿出手机,找到电话号码,拨通了上司的电话。 “喂,我是戴维。”电话那头传来戴维的声音。 “戴维,我是鲍勃。我得晚一点到,你已经在餐厅了吗?” “是的。”戴维说,“现在你已经足足迟到了15分钟。” “我知道,路上堵车堵得很厉害。”鲍勃说。其实他心知肚明,今天的交通状况并不比平时差。如果他事先多考虑一下,其实是很容易掌握交通时间的。“我会尽快赶到。” “好吧!”戴维说,“我今天的工作排得很满。” 鲍勃终于赶到了,停好车后,他差点撞上餐厅的大门。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餐厅,四下寻找戴维的身影。 “终于来了。”看到鲍勃走过来,戴维这么说。 “抱歉,戴维,让你久等真不好意思。”鲍勃猛喘着粗气。他拉开椅子坐下来,非常尴尬地看着戴维。 戴维沉默了片刻,气氛一时让人如坐针毡。不久,戴维终于开口,劈头就问:“鲍勃,你来阿伽龙电子公司多久了?” “6年……不,我想应该有7年了。” “差不多7年了。”戴维点了点头,“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担心一件事,那就是你好像一直没进入状况,不了解什么事情对我们公司最重要。” 经理人鲍勃马上紧张起来。“真的很抱歉,但是,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事呢?” “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变革速度很快,鲍勃。科技的进步,不是用年、月,甚至星期来衡量的,我们就好像开车上了快车道。我甚至觉得,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俗话说,世事多变,而且持续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变化着。”(P3-5) 序言 拖延是最狠毒的事业杀手 这本书可能根本不适用于你,但很可能适用于你认识的某个人,比如某个同事、下属、上司,甚至还可能是你的另一半或者孩子。 本书要谈的是一个狠毒的事业杀手,它每天都在暗中使坏。事实上,它比事业杀手要坏得多。它会毁掉我们的组织、婚姻、家庭、人际关系、财富……乃至性命。 它的名字叫作“拖延”。简单地说,就是做事拖拖拉拉,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拖延到截止日期之后,这正是拖拉在作怪。你可能并不是这样,但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和这个阴险的敌人交锋的经历。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们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动笔写重要的论文,或者准备期末考试;我们熬夜苦读,到了第二天,真正需要打起精神考试的时候,却哈欠连连、精神不济。 我们在工作中能拖则拖,有时候超过了最后期限,还没有把重要的任务做完;或者做了许多毫无意义的琐事,重要的大事却扔到一边,碰也没碰。 在家里,我们经常“太忙”或者“太累”,不能给孩子讲故事,然后安慰自己说:“哪天找个更适合的时间再讲故事好丫,反正今天讲和明天讲也没什么两样。”就这样,一天拖过一天,孩子们长大成人上了大学,我们才猛然惊醒:为什么那个“更合适的时间”从来没有出现过? 我们总有借口自圆其说,我们自己对这些借口信以为真,还希望别人也相信这些借口。到头来,我们的工作、另一半、孩子还有健康都深受其害。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我们总是“往后拖一拖”,或者先处理“细枝末节”,而把最重要的事留到最后才去做——如果做了的话。 虽然你可能不是这种人,但也应该提高警觉,拖拖拉拉的行为远比你所想的要普遍得多。这种行为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根源精深微妙,所以有必要设法摸清它的底细。 人们做事之所以经常拖拉,往往是因为没弄清楚什么事情才是重要的。然而,要想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就必须知道它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将来要往何处去。 他们之所以拖拉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再拖下去可能会导致不好的决策,产生不好的绩效,并将导致最终的失败。 他们之所以拖拉是因为他们虽然“有兴趣”去做某些事,却没有执着于更宽广的目标、更高远的理想、更重要的任务以及关怀他人。对某件事感兴趣与真正负责任去做,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以做运动为例,对运动只是“有兴趣”的人会找出各种借口,来解释自己今天为什么不适合出去运动。“我很累,而且外面在下雨。我最近事太多了,一天(或一星期、一个月)不锻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相比之下,真正下决心锻炼身体的人,根本不会去想任何借口;他们只关心成果。“锻炼身体是为了自己好。要是天气太热,或是雨下个不停,我也可以在商场里快走几圈。” 拖拉的结果有三种: ○工作延迟 ○工作质量低下 ○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压力 总而言之,问题就出在这些地方。 解决方法可以在本书找到—经理人鲍勃发现了3P策略,战胜了做事拖拖拉拉的老毛病。从此以后,他在生活的每个领域中,总能如期完成任务且目标明确。 ○第一个P帮助鲍勃克服了工作延迟的坏习惯 ○第二个P帮助他提高了工作质量 ○第三个P帮助他减轻了自己和同事身上的压力 说到这里,你或许已经想到了某个人,或者是某几个人,能够受益于本书所要传达的信息。问题在于,你要怎么把这本书交给他们,而不会惹得他们不快? 答案很简单:在他们做事不拖拉的时候,向他们介绍本书所提供的一套策略,这套策略能让他们在各方面变得更有效率。你不妨告诉他们:“就连写这本书的那两个家伙也在运用3P策略!” 是的,我们俩生性也是能拖则拖,但我们把这些简单的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结果大不相同。这事再明白不过了。看看,我们可是按时写完这本书,并把它交到出版商的手上! 帮你自己(如果你做事也是拖拖拉拉)和你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一个大忙,和他们一起分享本书传达的信息吧! 肯·布兰佳,史蒂夫·哥特里 后记 每天进步一点点 “崭新得发亮的效能官”鲍勃,并不能说是他新职位的绝佳人选。他告诉公司里的每个人说:“我们一起来做;我们将一起学习、成长,而且会一起成功地成为高效率人士。”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分发一张小卡片给每位员工,上面写着: 高效率人士的3P策略 优先要务:每件事情都要分类 合宜:牢记正行条例 执着:“我必须想要” “请把这张卡片带在身上,或者贴在你的电脑上,以便随时提醒你,3P对公司和个人的成功有多重要。”鲍勃在发放卡片时,总不忘这么叮嘱。 鲍勃坚持开门政策,却也公开表示,为了帮助别人守时和达标,他也可以私底下另辟秘密场合和这些人见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越来越经常地找他,甚至有些部门遇到人事纠纷时,他也成了维系团结的黏合剂。 此外,鲍勃体会到3P的重要性,所以说服公司在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中,将这套程序作为主要框架。他也继续录制语音邮件信息,所有的员工都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在方便的时间,拨打电话收听。他把这些语音邮件称作“富裕时刻”,它自然也成了员工谈论的话题。 他仍然和前任的效能官保持密切的联系,因为他知道,他的“电池”要是在任何时候需要“充电”,她一定会大力帮忙。他们进一步决定要共同执笔写文章和举办演讲,探讨效能官的职责,以便帮助更多公司培养高效领导人。 就个人生活来说,鲍勃因为奉行3P策略,身体和精神生活更为充实。他记得前任效能官谈到的关于她父亲的往事,因此他下定决心,绝不错过儿女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从他们的毕业典礼到第一个孙子出生!他不但更经常上健身俱乐部,时间也更为固定,甚至觉得有必要修身养性。 鲍勃和其他高效经理人一样,如今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将往何处去、由什么事情来指引他的旅程。他预先判定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挑战,并且挺身面对它们。 高效经理人在正确的时候,和正确的人一起为正确的理由,努力取得正确的结果,因此拥有一趟赏心悦目的旅程。一路上,他们依照正确的顺序做正确的事,并且尽心尽力去做每一件事。 高效经理人执着于抵达目的地,也执着于旅程本身;他们执着于愿景,执着于真理,执着于品行操守,执着于他人的最佳利益。 他们是梦想家; 却也是脚踏实地的人; 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却也充分认识现状; 他们对于别人的话洗耳恭听, 必要时却也能侃侃而谈; 他们关怀别人, 但不会关心则乱。 他们以无私的精神,取代只图一己私利的欲望。 本质上,他们有一颗为别人着想的心。 “前最后一分钟经理人”鲍勃终于发现,他需要回应家人的需求和渴望,并且为妻子和孩子们尽一己之力。 决定遵循3P,有时难免伴随着痛苦。高效经理人的旅程不见得总是一帆风顺,有时鲍勃用尽全力,却似乎一点成果也没有;有时他甚至走上歧路。但是,“你必须想要”这句话引导着他,使他从不灰心丧气。 你应该牢记在心,最重要的事情很简单:不管你如何心存善念,要是你习惯做事拖拖拉拉,没有把你担负的责任分类,忽视正行条例,少了执着力行之心,灾祸可能就会迫在眉睫。 我们相信,如果好好研究这个世上个人和企业失败倒下的故事,你就会发现,在导致失败的行为中,做事拖拖拉拉名列前茅。为什么?因为做事拖拉的人不了解3P的基本特征。 如果本书的故事和你的生活有雷同之处,我们希望能够因此带给你希望。你可以战胜做事拖拖拉拉给人带来的折磨,也可以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成为既准时又能达成目标的人! 但是你必须想要…… ……因为别人不能替你要。 肯·布兰佳,史蒂夫·哥特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