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下之人
1962年9月25日
比赛当天早上,世界重量级拳王收拾了一个失败者的行李箱。弗洛伊德·帕特森,不论他出拳的速度有多快,不论他在训练馆里付出了多少努力,他却一直是重量级拳击历史上最受质疑的头衔拥有者。和他一样,世界上有很多失败者、职业竞争对手和受苦的无名者,胜利无法为他们带来快乐,只能帮助他们定期逃离失败和羞辱的深渊。可帕特森是冠军,是历史上最年轻的重量级拳王获得者。
在最后几周的训练里,每天晚上,躺在伊利诺伊州乡村一间小木屋的床上,半睡半醒的帕特森听着《只给爱人的音乐》这张唱片。幸运的话,他会梦到自己赢下比赛;他能看到自己从半蹲的姿势中跳起,用他那著名的“袋鼠拳”击中索尼·利斯顿。他那标志性的左勾拳总是带着巨大的动能和野心,以至于帕特森总是有可能和对手擦肩而过、穿过围绳扑到有法兰绒包裹的媒体座位上。如果打中,就像曾经无数次发生过的那样,帕特森便胜利在望了。他大概需要等上一会儿才能冒这个风险,至少需要等上几回合,等到利斯顿感到疲劳、而他却能跳起来的时候。然后他要跟进,用右手上勾拳、左勾拳再加一个右勾拳,不停地攻击更高大的对手。帕特森不敢指望一拳就能打倒对手,特别是利斯顿,他的表情就透露出铁一般的力量。帕特森只能依靠自己的天赋,自己的速度。
帕特森知道自己必须小心:利斯顿的左手刺拳就像其他人的勾拳一样,极为有力;有一场比赛,一个名叫韦恩·贝西亚的对手被利斯顿的刺拳打惨了,比赛结束后,贝西亚的助手不得不把他拖回更衣室,从他的牙套里取出了七颗牙齿。血从贝西亚的耳朵里流了出来。而那场比赛只持续了58秒。所以帕特森必须护好头部,他需要躲开利斯顿的刺拳,击打对方的身体。
“我真的以为我能击败利斯顿。”近四十年后,帕特森这样对我说,“就算现在再想,我还觉得自己能找到赢他的办法。有点可笑,是不是?”
可看好帕特森的人并不多。从帕特森14岁开始练拳时就成为他导师的库斯·达马托多年来一直试图避开这场比赛,他想为帕特森安排其他风格较弱的对手。达马托看上去像古时的哈德良皇帝与演员吉米·卡格尼的综合体,依靠以往建立起的权威,他向媒体发表利斯顿与黑手党存在关联的正义言论;他仿佛社会福利工作人员,提出利斯顿需要自我改造,需要证明自己是个文明人,达马托表示,利斯顿若是想冲击拳王头衔,他必须持续良好的表现。不过帕特森心里很明白,他知道达马托认为他面对利斯顿几乎没有获胜的机会。而达马托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帕特森之前的一些前任拳王,洛基·马西亚诺和乔·路易斯便是如此。两人为了这场比赛来到芝加哥,下飞机没多久,两人就对记者说,挑战者太强壮、太凶狠了,利斯顿不会输给帕特森。
当然,帕特森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但这种支持更多地只是出于感性:记者们喜欢帕特森,因为他很合作,他非常愿意袒露心声,也很有礼貌;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也支持帕特森,因为他是民权斗士,支持种族融合,是一个有变革头脑的人。而利斯顿有犯罪前科,新闻媒体不约而同地为他贴上了“美国年轻人的坏榜样”的标签。杰基·罗宾逊做出的“帕特森能轻松击败利斯顿”的预测,更多地出于政治上的希望,而非从拳击本身出发。
和往常一样,帕特森决定保持公正态度,包容任何意见,再去做正确的事情。利斯顿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列为最强竞争者。他确实因为持械抢劫进过监狱,但他也服完刑了,他理应得到重新开始的机会。拥有社会公德心的帕特森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利斯顿已经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价。”他说,“假如他有能力赢得冠军,这些品质就会被拿到台面上讨论。我觉得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改过自新的利斯顿。”(P3-5)
极具洞察力……书中写到的细节,甚至连阿里身边亲近的追随者也未必了解……一本令人叹为观止的著作。
——《纽约时报》
展现了近乎让人心跳加速的叙述能力……这本书是美国社会历史一段时期的重要记录。
——《芝加哥论坛报》
一次愉快的阅读……难以忘怀……如此生动,以至于你甚至可以想象阿里会说“你是怎么钻到我脑袋里把我看清的,你这个家伙。”
——《时代》杂志
远远超过之前所有关于阿里的著作。
——《华尔街日报》
纽约市,2015年
穆罕默德·阿里73岁了。他和朗尼不再住在密歇根州80英亩的农场里;他们有时住在阿里位于路易斯维尔的老房子里,有时住在菲尼克斯附近的亚利桑那州沙漠地区。退役后,阿里经常出席体育赛事、慈善晚宴、政治集会和宗教活动。尽管帕金森症让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但观众的欢呼、齐声高喊他的名字和鼓掌还是让他高兴,他也会用轻轻地挥手、露出一丝微笑和平静地享受外界的喜爱予以回应。不久前,他出现在菲尼克斯的一个帕金森症筹款会上,这是近段时间来难得一见的场景。阿里现在很少出门。现在的他,唯有沉默。媒体上偶尔出现他住进医院、身体状况不好的消息。他曾经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人。而现在,他推特上的照片里却是一个穿着宽大短袖上衣、头发稀疏、脸颊下垂、眼神恍惚的老人。
每隔几个月,总有电视制片人或电台记者打来电话对我说:“你好!抱歉打扰你,我们正在报道和阿里有关的消息,因为你写过那本书……”我明白他们的潜台词:又出现阿里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传言了。他们要为“讣告报道”准备材料。几年前,阿里的哥哥对一个记者说,“几天内”可能一切就会结束。同为记者,我自然不会看不起打来电话的这些人——他们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但是从阿里的角度看,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我通常会让打来电话的记者采访其他相关人士,可是这样的相关人士已经所剩无几了。自从1998年《世界之王》出版后,大多数阿里时代的亲历者和他的对手离开人世,其中包括安吉洛·邓迪、弗洛伊德·帕特森、乔·弗雷泽和吉米·埃利斯。
我对拳击一向没有兴趣。我的关注点是阿里。当一个朋友邀请我去拉斯维加斯观看弗洛伊德·梅威瑟和曼尼·帕奎奥的比赛时,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去现场看过拳击比赛了。我也几乎不在电视上看拳击。作家总是试图无视或忘记不好的评价,但迄今为止我收到的最低评价——加里·威尔斯在《纽约书评》上对《世界之王》的评价——却写到了我一直以来意识到的、并且在本书中也直白地写出的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一个拳击手能身体健康地走完人生之路,这让拳击成为一项在道德上站不住脚的娱乐活动。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时,阿里的身体已经开始轻微颤抖,也出现过记忆遗失现象。但他仍在参加比赛,将越来越差的表现归结于训练不稳定或者糟糕的治疗。时间越久,无论拳击是多么“美妙的科学”,无论再有激情,拳手大脑受到损伤的常见景象便越难让人忘怀。我前往拉斯维加斯的唯一理由,就是回味曾经熟悉的感觉,在炫目的斯特瑞普大道和唐纳德·特朗普广告牌的注视下过几天潇洒日子而已。
比赛前不久,梅威瑟对ESPN记者斯蒂芬·史密斯说,他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拳手。“没人给我洗脑,让我相信舒格·雷·罗宾逊和穆罕默德·阿里比我更好。”梅威瑟说。针对阿里,他又补充道:“他只在一个重量级打过比赛。只打过7场比赛时,里昂·斯宾克斯就打败过他。”
大概不会有人觉得迈克·泰森是个聪明人,和梅威瑟一样,他因为对女性施虐进过监狱。但是他说,考虑到阿里的巨大影响,其他任何自称“最伟大的”拳手,都属于“脑子很不正常”。我必须同意他的观点。和梅威瑟不同,阿里输过一些比赛——他输给过弗雷泽、肯·诺顿、斯宾克斯、拉里·霍姆斯和特雷沃·波比克。但阿里超越了拳击。阿里的影响远远超越体育这一范畴。拳击在美国主流社会被边缘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还有多少人关心重量级拳王这个曾经体育界最荣耀的头衔、知道现任拳王的名字?如今,终极格斗和混合武术的影响力可能都会超过拳击。有时候我们也能看到巨额奖金的职业拳击比赛,但谁又会记得这些比赛?或者说,这些比赛的影响力能持续多久?即便年轻的阿里犯过愚蠢的错误,即便他加入了一群宗教狂人,错误地支持种族隔离,但他仍然在改变美国人的种族意识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且出人意料的角色。依靠风趣的性格和滑稽的赛前“表演”,阿里为支持者带去快乐的同时,也激怒了自己的敌人。通过坚守原则,他帮助深化并合理化了民众对一场发生于东南亚的徒劳且道德破产的战争的反对立场。梅威瑟的打法和阿里如出一辙;事实上,梅威瑟就是防守能力更强的阿里,他极富创意地转移、躲避对手的出拳,几乎每次都能从对手的拳头前滑开。他统治拳坛的时间比阿里更长。但弗洛伊德·梅威瑟永远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事实上,他是一个非常差劲的人。而阿里对他那个时代产生的影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梅威瑟和帕奎奥的比赛现场照旧迎来了众多商业巨头、演艺明星和形形色色的社会名流。显然都过了身体巅峰期的梅威瑟和帕奎奥进行了12回合的“死亡之舞”,更敏捷、更优秀的梅威瑟笑到了最后。他拥有绝对的自我保护本能,这也是绝对有效的比赛策略。在拳击这项极具攻击性的运动中,梅威瑟用数不清的轻柔敲击和踢踏舞般的跳动击败了帕奎奥。这是一场注定在一两年后就会被人遗忘的比赛。
从拉斯维加斯回到家后,我点开阿里的推特主页。他,或者非常了解他性格的一个人,已经在推特上对梅威瑟的“历史最强论”做出了回应。“别忘了,我才是最伟大的!”他写道。
这不是一个有争议的宣言。这不过复述了一个早已成立的事实。
我从未去现场看过阿里的比赛,但我和他见过两次面。第一次是在2000年,那时距离他在最后一场比赛中输给特雷沃·伯比克(这家伙是谁?)差不多已经过去20年了。那是一场本不该进行的比赛,悲哀的十个回合,对手曾是他的手下败将。《绿野仙踪》里胆小的狮子可能会说,他闭着眼睛、一只手被绑在身后上了拳台。阿里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日子早已成为历史,在他的拳击生涯被伯比克(这家伙到底是谁?)终结的20年后,我正好在洛杉矶拜访友人。我们一起到西好莱坞地区的一家干洗店取衣服,阿里恰好也在店里,他只带了一个身材矮小的跟班,和其他人一样等着取走自己的衣服。
当然,阿里和其他人不一样,干洗店里的其他人都睁大眼睛、目瞪口呆地看着他,我也是其中一个。不过我朋友胆子很大,他对阿里说:“嗨,你好吗?”阿里害羞地笑了笑,然后伸出巨大而颤抖着的手,和我朋友握了手。“很好,我挺好的。”这明显不符合现实。和很多人一样,我在想,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历史上最优秀、速度最快、最英俊的人会蠢到这种程度,他愚蠢到在拳击场坚持了那么久,他就那样坚持下去,直到无法修复的创伤在他的身上留下永久的印记。可他们都那样,这就是现实,即便是最聪明的人也一样。过去他曾说:“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手就触摸不到。”可即便是最会飞舞的蝴蝶和最能蜇人的蜜蜂,终究也会被人狠狠地拍在地上,留下不可修复的创伤。
“你在洛杉矶做什么?”我问他,尽管我某种程度上已经猜到了答案。电影制片人迈克尔·曼那年正在洛杉矶拍摄阿里的传记电影,威尔·史密斯领衔主演。阿里来洛杉矶大概和这事有关。阿里的笑带上了一点顽皮的味道。“我要教威尔·史密斯先生怎么做阿里跳步。”他说,“我会教那个孩子怎么跳舞。”说完,他拿起衣服走出了干洗店。周围人眼中的星光逐渐黯淡下去,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不过有一次在洋基体育场我算是见了他,那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坐在三垒后差不多20排左右的位置。等待比赛开始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一阵低吼从场地远端传了过来,阿里坐在一辆高尔夫球车上,这辆车沿着球场外围缓慢地开着,阿里朝观众挥手、点头致意。球场里的扬声器也传出了他的名字。穆罕默德·阿里!!!
“制造噪声!”球场里的大屏幕给我们这些观众做出了指示,我们照做了。但是在掌声、欢呼声和“阿——里!阿——里!”的喊声中,却夹杂着相当大的嘘声。尽管嘘声没有欢呼声那么多,但却让人听得一清二楚。这真的很让人震惊。这么多年过去了,在英雄结束流放、重夺王冠之后,经历了丛林大战和马尼拉之战,听过“阿里,干掉他”和“我会让你们震惊,惊喜/我会打败乔·弗雷泽”,甚至当帕金森症折磨了他这么多年后,仍然有人因为他拒绝参加越南战争(“我才不会跟越共吵架”)、因为他和伊利贾·穆罕默德及马尔科姆·X的关系、以及阿里用自己的人生创造出的巨大反抗形象而朝他发出嘘声,在这些人眼里,阿里是不可原谅的。而导致他被嘘的原因,正是让阿里成为很多美国人及美国以外的人心中英雄的原因。
阿里出现前,我对拳击没有任何兴趣。我熟悉一些名字,比如路易斯、邓普西、弗洛伊德·帕特森、英厄马尔·约翰松,但我并不关心拳击这项运动。在孟买时,我们更爱看摔跤,伟大的摔跤手达拉·辛格是我的偶像。我人生中唯一一次被迫走上拳击台就是在孟买上学时,我吓坏了。我小声跟对手说:“如果你放点水,我也不会想办法打你。”对方点了点头,同意了。但是在比赛开始的第一分钟里,纯粹出于意外,我打中了他的鼻子,他就像要杀了我一样满场追着我。在那之后,我再也没犯过走上拳击台这种错误了。
约翰·F.肯尼迪被刺杀时我只有16岁;三个月后,当22岁的卡修斯·克莱在近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不仅战胜甚至羞辱了索尼·利斯顿、夺得世界重量级拳王头衔时,我还是个16岁的孩子。对我这一代年轻人来说,这个拥有“路易斯维尔的大嘴巴(theLouisvilleLip)”和“炸弹卡斯(CasstheGas)”这些绰号、长相英俊、极能吹嘘的年轻拳击手,却是一个能给人带来快乐、极有魅力的人。当他拒绝服兵役、拒绝前往越南参战,当他牺牲了拳王头衔,冒着进监狱的风险,为了一个原则而拼上一切时,他就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人。那个时候,字面意思就是本意,“激发人们崇高的敬畏”,阿里做到了。我们唱着CountryJoeandtheFish乐队的歌,“1——2——3,我们为了什么而奋斗”,而阿里这个拳手通过拒绝打拳而实现的,是他永远无法在拳击场上实现的英雄主义,即便他自称是“最伟大的拳击手”。
“60年代充斥着愚蠢。毒品是愚蠢的,克利须那教派、东方智慧这些谬论是愚蠢的,越南战争是最蠢的。但是在这么多愚蠢中间,仍然存在改变了世界的勇气,女权主义者的勇气,民权运动的勇气,以及穆罕默德·阿里的勇气,这就是我们从‘60年代’学到的教训。”如果我们愿意学习,一切都有可能,通过个人的直接行动,用自己的意志改变世界,去重塑并改善整个社会,带去更优秀的音乐、更崇高的理念和自由。而阿里,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戴维·雷姆尼克的这本书写得极为出色,这是报道和人物素描的大师之作。就像他在书里写的那样,阿里是第一个避免和黑帮牵扯上关系的重量级拳王,这让其他人有可能沿着他开拓的路继续走下去,使得拳击逐渐摆脱了黑帮的控制。普通大众那时几乎不了解这一变革,但阿里的野性,他对做一个“好黑人”的拒绝(也就是弗洛伊德·帕特森,至少在阿里看来他就是“好黑人”),还有他毫无遮拦的大嘴,我们都清楚地看在眼里。这一切,都以他在拳击场上的实力为后盾。拒绝参加越南战争这场斗争,阿里一路坚持到最高法院并且取得了胜利,他说服了美国最高法院,让他们在受到来自白宫的巨大压力下做出了支持阿里的判决。这让阿里成了反主流文化的一分子,尽管他很可能不认同反主流文化的大部分主张(雷姆尼克生动地写出了阿里清教徒般的特点)。
我还记得当初读阿里自传《最伟大的拳手:我自己的故事》这本书时的感受。那并不是一本好书,代笔的人写得很差。而在《世界之王》这本书的众多优点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它比阿里本人的自传讲出了一个更出色、更真实的故事。
在《最伟大的拳手》中,阿里讲了一个故事,他说自己在奥运会赢得金牌回到家乡后,在路易斯维尔的一家餐厅戴着金牌时被拒绝服务,因为被当地种族主义者那样孤立,他把自己的金牌扔进了河里。自我神化是阿里常用的方法,而雷姆尼克清楚地写明,那个故事不是真的。尽管有兰登书屋的托妮·莫里森担任编辑,但书中存在那个内容本身,很大程度上与伊利贾·穆罕默德和伊斯兰国度(NationofIslam)对他的形象塑造有关:阿里被打造成了一个拒绝白人男子文化的黑人反抗者。
《世界之王》的一大优点,就是对阿里和伊斯兰国度之间关系的描述,这是伊利贾·穆罕默德制造出的半滑稽、半邪恶、有点像添加了宇宙飞船的伊斯兰教版的原始山达基基督科学派的概念,伊利贾用明确的隔离主义(白人坏,黑人好)诱惑了阿里,导致阿里与民权运动及其领袖保持距离,在阿里看来,那些人玩的都是白人的游戏。他还鼓吹性别分离主义,当然,这注定无法实践。雷姆尼克出色地描写了伊斯兰国度中人包围、淹没个体声音的特点以及阿里对他们的依赖。马尔科姆·X和伊利贾·穆罕默德失和时雷姆尼克对马尔科姆·X的分析是这个故事的关键一环。雷姆尼克也很明确,阿里身上“伊斯兰”的标签,导致他这一生对女性的约束甚多,甚至到了冷酷的程度。
《世界之王》显然不是一本理想化、吹捧阿里的传记,我们丝毫不怀疑阿里的人生存在污点;但正是这些缺点才让阿里变得人性化,就像索尼·利斯顿的众多巨大缺点让他的形象变得更为鲜活一样。书中的利斯顿跃然纸上,他的形象丰满起来,而我过去从未读过这样的内容。在我们的记忆中,利斯顿是个令人恐惧的巨大存在,他是个杀手,也是一个沉默的怪兽。年轻的卡修斯·克莱本该怕他,却又神奇般地不害怕。我们记得,当时的体育记者们无不担心克莱会在那场比赛里受到严重打击,甚至丧命。在人们的印象中,利斯顿这个凡人一直是一个巨大而黑暗的存在,直到《世界之王》的出现。
我们在书中看到了一个受到创伤、不善表达、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受困于自身的野蛮,被黑帮控制。他唯一懂得的语言,就是自己的拳头。本书相当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让利斯顿几乎成为和克莱一样能够引起读者同情的角色:悲剧般的沉默与阿里英雄般的能言善辩截然相反,他的毁灭以及滑向贫困深渊的过程,正好对应了克莱/阿里走向命运之地的经过。
回到卡修斯·克莱,我们首先了解到,在阿里口无遮拦的背后,总有着一丝疯狂,总有一些根本上不平衡的感觉。不过戴维·雷姆尼克又一次带着我们透过表象,展现了阿里如何利用咆哮、发泄进行自我暗示,以驱除心中的恐惧和可能被击败的想法,直到胜利成为唯一的可能;雷姆尼克还展现了阿里如何精心策划自己的这种形象。他知道自己就是票房,而那张大嘴巴能为他带来真金白银。但是在镜头之外,阿里是一个非常具有职业精神的人。他努力,努力,不断地努力。同样,这个从未停下训练、全身心投入、努力工作的阿里,我们在过去几乎不曾了解:这个人之所以能够走到顶峰,因为他知道自己需要付出什么,而他投入了所需的精力,把天赋转化为真正的荣耀。
这是一个优秀体育作家辈出的年代,雷姆尼克也提到了其中几人。凭借《世界之王》这本书,他足以与普林普顿、塔勒斯、梅勒等人媲美。雷姆尼克以写作为乐,在撰写拳击的故事、英雄与恶棍、崛起与衰落时展现了自己的写作功力,特别是对阿里和利斯顿两次比赛的描写。他带着我们走进了比赛,好像他亲身站在拳击台上,亲耳听到重拳打在人身上的声音,身上沾满汗水和血迹。他就像身在现场为我们发来实时报道一样。这是我读过的关于格斗的最精彩的文字。他的文字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阿里走向巅峰的各个瞬间,我们好像看到阿里在跳动、利斯顿凶狠的出拳打中的只是空气,而阿里的拳头直中要害;我们看到了震惊的利斯顿拒绝从椅子上(第一场比赛)或者帆布地板(第二场比赛)起身;我们了解到了利斯顿拳套里藏着的、差点让阿里失明的(第一场比赛)非法物质的真相,也知道了彻底为两人的争斗画上句号的“幽灵拳”(第二场比赛)的事实。年轻的拳王冲着不看好他的体育记者们高喊:收回你们的话!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杰作。序言到此便足够了。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重量级拳王。第一回合。
(敲响铃声。)
萨曼·鲁西迪
戴维·雷姆尼克著的《世界之王(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讲述了当卡修斯·克莱在1964年的那个夜晚与索尼·利斯顿一起站上拳台时,在所有人眼中,他只是一个满嘴胡话、招人讨厌的年轻人。六个月后,阿里不仅成为新一届重量级拳王,他更是成为“新一代的美国黑人”。他的存在,很快转变了美国的种族政治和流行文化,他成了“英雄”的化身。
时至今日,不管是阿里,还是当年围绕在他身边的人,都淡化成了一些空洞的符号。但是雷姆尼克在这本书里,将他们还原成了真实而鲜活的人。凶狠的利斯顿、谨小慎微的帕特森、敢于冒险的诺曼·梅勒以及神秘的马尔科姆·X,他们的形象都变得立体起来。
重要的是,我们在书里看到了一个将速度、优雅、勇气、幽默和活力集于一身的“世界之王”。毫无疑问,阿里是历史上伟大的运动员之一。而他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和他在拳击场上取得的成就一样,值得铭记。
继《让我说个故事给你们听:里德·奥尔巴赫的篮球人生》《那一拳:改变NBA历史的暴力事件》之后,体坛传奇译丛系列第三部作品隆重上市!
普利策奖得主戴维·雷姆尼克著的传记力作《世界之王(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一部写给男人的书。
再现阿里生涯经典战役,揭露职业拳坛隐秘内幕;
记录阿里从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到世界拳坛霸主的全过程;
英国文学大师、布克奖得主萨曼·鲁西迪作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