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找天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兴雨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彼苍天者,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是《诗经·秦风·黄鸟》中的句子。意思是说,那悠悠的苍天啊,要夺走我的爱人(当然也可说成敬爱的人或崇敬的人)的生命。如果能换回她的生命,我愿意死一百回。也有人说,这最后一句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上百的人都愿意为她去死。

桓仁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人们充满了灵性。尽管许多人一辈子没听过这几句诗,就像许多人一辈子没有看过火车。可一个人的逝世,突然像电光石火,猛然点亮了他们。

◎天使遽然归去

公元1999年12月29日,这一天,对桓仁县的父老乡亲来讲,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也是一个令他们揪心的日子。说是刻骨铭心,不仅因为这一天是人们误以为的一个世纪将要结束的日子,更是他们视为亲人一样的李秋实突然逝世的日子。

桓仁的父老乡亲冥冥中似乎受到了什么召唤或启示,一下子懂得了“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句诗的含义,也一下子从内心涌起了这种人间神圣的少有的情感。翻译成患者的话说,你救活了那么多人,我们每个人给你一口气,你也能活下来呀!

人们对她的逝世,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完全猝不及防。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预示,而且她是当着众人的面突然倒下的。就像安静恬淡的时刻,突然发生了八级地震,人们一片惊慌。就如同正悠闲自在地走在路上,突然被木棒击打,一时不知所措。

当天下午2点20分,县医院会议室正在召开优秀职工表彰预备会,作为院长的李秋实正在讲话。她刚刚说完六个字:“我们……要……讲……奉献。”说这句话时,气力已经不足,仿佛是叮嘱,也仿佛是在喃喃自语,仿佛是地下汩汩冒出的泉水,也仿佛是天上袅袅飘来的仙乐。说完,就瘫软在了医院会议室的桌边。

这里毕竟是医院,人们从惊骇中缓过神儿来,在场参加会议的人们急忙把她连人带椅子抬到就近的总值班室进行抢救。

从四楼走廊到一楼药房,再到器械室,到处站满了医护人员。所需药品和器械在他们手上飞快地传递着,急促的脚步声不停地响起。

“临时抢救室”里,医护人员分秒必争地全力抢救。走廊里的人群静得仿佛凝固了。这时,地上如果掉根针人们也会听到。

人们在心里祈祷:秋实,醒来!秋实,醒来!

顷刻间,医生、护士、麻醉师忙碌异常,走廊里的其他医护人员谁也不肯离开,他们静静地等待,期待为她做点什么。

电动除颤,无效!气管插管,也无效!心脏挤压,还无效!电话打到了省人民医院,与专家、教授进行电话会诊。“手动挤压心脏!”总值班室里,业务副院长当上了总指挥,省人民医院邓重信教授电话指导,决定对李秋实做开胸手术。

同仁们打开了李秋实的胸膛,对心脏进行手动挤压刺激。半个小时过去了,抢救没有一点儿效果,心电图监测结果竟是心室颤动。这是医生最忌讳听到的结果。这时,室内、走廊里所有在场的人都失声痛哭,悲切地呼喊:“李院长,你不能走,医院离不开你呀!”“李院长,你醒醒,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啊!”“好人啊,回来吧,我们愿意每人给你一口气!”……

李秋实倒下的10分钟之后,县里的领导们来了,患者们来了,不知名的群众来了。从一楼到四楼,走廊里挤满了人。他们密切关注着李秋实的安危,期待在她身上能出现奇迹,像往日一样重新站在大家的面前。

医生们知道,出现心室颤动,要想抢救就十分困难了,何况她平时心脏基础就不好,室性心律已历多年。但他们决心要在自己的院长身上创造奇迹: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抢救,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心电图监护一刻也没有停止,连续地描记着李秋实一分一秒的心电变化。走廊里,时刻有人在疾跑,每到一处,人们便自动闪开一条通道,一盒药品、一件器械像接力棒一样在人们手中迅速传递。人们多么希望李秋实的生命能在他们手中延续……

一个小时过去了,李秋实的心脏终于在外科医生的直接按摩下恢复了正常窦性心律。李秋实的眼睛艰难地睁了两下,脸上的肌肉动了动,像要说什么,但却没有发出声音。

一分钟,两分钟……李秋实缓缓睁开了眼睛。

“李院长醒了!”

这句话一传出,室内和走廊里立刻响起一片掌声。

这掌声,响了一会儿,似乎是只要掌声不停,她的心脏就不会停止跳动一样。然而,这掌声并没有持续多久。也许5分钟,也许6分钟……李秋实瞬间恢复正常的心脏又进入室颤状态,随即,心跳平静了下来。五六分钟后致命的室性心律,使这颗跳动了52年却劳累得相当于80多年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就这样,人们渴盼的奇迹一闪即逝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一时间,走廊里哭声一片。人们绝望的泪水回应着天地问呼啸的寒风。

天使从天上来,在人间待了52年,又回到了天上。P2-4

后记

尽管摆弄了一辈子文字,可用报告文学的方式写这么长的文字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既然是头一回,就觉得有些笨手笨脚力不从心。幸亏同事蒋国斌从李秋实纪念馆馆长肖连伟那里借来了几本关于李秋实的书,让我能够完成这十几万字的写作任务。

李秋实是我这一生了解的最生动最朴实也最动人的一个典型,桓仁人给她的精神定义为回报、追求、奉献,这具有高度,也有概括力。通过采访、思考,我对她的感恩、善良、无私,印象深刻,尤其是她的表里如一,更让人难忘。这样一个人生长在本溪是本溪的骄傲。当春寒料峭之际,冻得有点发抖地听李秋实纪念馆馆长肖连伟给我一个人专门讲述李秋实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人没有在全国宣传出去,是国人的损失。当此道德滑坡人人为之痛心疾首的时刻,李秋实尤显得弥足珍贵。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让人肃然起敬。她就像天上的明月,有时会被遮掩,但她的光辉永远闪耀,普照着夜行的人们。

记得蒋介石在胡适去世后写了这样一副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我借用这副挽联照猫画虎,给李秋实写上两句:新时代中旧传统的榜样,旧道德里新追求的典型。

我本是愿意写点杂文随笔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以批判和反思为特征,而这本报告文学却是歌颂类的东西。有些人可能感到疑惑,一个批判者怎么成了歌颂者。其实,批判也好,歌颂也罢,都是为了让人们追求真善美,在这面旗帜下,批判者和歌颂者可以并行不悖携手而行。

经过将近一年的采访、阅读、写作,总算脱稿了。

感谢张正隆让我走上这“溜光大道”,感谢宣传部领导信任,赶我这鸭子上架,也感谢下列一些人,让我走了捷径,他们是——肖连伟、姜忠平、孙君、孙秀凤、宋昌辉、周颖、雷达、柳维俊、张宁、朱立志、宁丽丽、刘小岩等人,尤其要感谢李秋实家人王志成、王悦及桓仁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本书。

这是一本我第一次这样操作的书,是一本凝结着许多人劳作的书,也可能是本费力不讨好的书。我名义上是个作者,实际更像是个编者。因为李秋实已逝世15年,许多事情就是经历者也记忆不清,只能借助当初记忆真切时留下的文字。何况李秋实这样的人只要把她的东西如实记载下来就足以使人心动。就像巍峨的崇山峻岭,它本身就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无须小花小草的点缀。我采用的文体是报告文学,在我的笔下,也许只有报告,没有文学。笔力笨拙的我只是个不合格的记录者,希望读到它的人原谅。

2015年5月初稿

2016年3月改毕

目录

一、震撼人心的送别

 天使遽然归去

 悲莫悲兮生别离

二、天使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个记住她的司机

 在中学同学的记忆中

 感动导师的进修生

 批评表扬自己的人

 为一对木箱谋划

 在死婴前祷告

 心系小村20年

 为何放跑公鸡

 天使的两次奇遇

三、天使在哪里长大

 光荣院老人为何牛

 光荣院里的男伙伴

 家里又来了三口人

 名记者的感慨

四、天使在何方

 被田连元演出的故事

 母亲躲开了,她上来了

 在患者与客人中选择

 一件未织完的绿毛衣

 天使怎样对待礼物

五、人民医院与人民币医院

 欲说还休的医患关系

 捡来的“老爹”

 偏远山区的盲聋哑人

 压在箱底的旧车票

 留住远道而来的病人

 两代人的缘分

 包了一半的饺子

 特殊的陪护

 病人给病人治病

 彭玉丰书记的一席话

六、天使能当领导吗

 从何处下手

 与日本客商做生意

 性急的人于慢活

 面对说真话的人

 一个大学生这样找到工作

 大方和小抠的奇妙统一

 远见与短视的畸形组合

 自己看病也交钱

 《人民日报》关注她哪一点

 一个患者眼中的院长

 5年监狱没改造好的人

 舞星为何蹬“板的”

 党课的事她也操心

 李秋实生命的最后几天

 药价那些事

 一座建筑多年梦魇

七、天使有亲属吗

 亲家眼中的李秋实

 在公公婆婆的眼中

八、陪伴天使的男人

 红花在信中开放

 丈夫被妻子“赤化”

 当丈夫遇到红颜知己

 纪念馆周围的几千棵银杏树

九、母亲在女儿心中

 我是你们的亲生女儿吗

 妈妈还是爱我的

 别怕,妈妈在你身边

 几经磨难的发辫

十、两个改姓的孩子

 孤儿进了少管所

 当年少年犯的婚事

 孤儿的祭奠

十一、天使有缺点吗

 天使会有缺点吗

 在别人娱乐的时候

 生命中平常的一天

 过皇家园林而不入

 天使被“板的”司机指责

 采访者遭遇尴尬

十二、你正确了世界就正确了

 一张令人心动的照片

 人民代表该怎样当

 舞台名角与天使的缘分

 最后一个被采访者

 2000年的清明节

后记

内容推荐

刘兴雨著的《寻找天使》描写了天使一样的人物李秋实,书中以大量第一手资料,生动、翔实地记录了她的一生,立体地展示了她的感恩、善良、无私、表里如一的高贵品质。当道德滑坡人人为之痛心疾首的时刻,李秋实的形象显得弥足珍贵。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让人肃然起敬。她就像天上的明月,有时会被遮掩,但她的光辉永远闪耀,普照着夜行的人们。本书不仅仅写了一个优秀的医生,同时探讨了人们关注的医患关系紧张、社会腐败的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也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编辑推荐

刘兴雨著的《寻找天使》饱含深情地记叙了李秋实无私回报、追求、奉献的一生,还有她的感恩、善良、无私。尤其是她的表里如一,更让人难忘。桓仁的朋友甚至说:“你可以怀疑雷锋,但不能怀疑李秋实。”这样一个人生长在本溪是本溪的骄傲。在当今,李秋实尤显得弥足珍贵。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让人肃然起敬。她就像天上的明月,有时会被遮掩,但她的光辉永远闪耀,普照着夜行的人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6: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