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罕至的南太平洋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地方,在这一片大洋的深处,却藏着一个重大的秘密……大海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这让许多人对深海之下存在的世界陌生而又好奇。而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之下,往往藏着意料之外的可怕的东西,让人恐惧,这种恐惧如果和科技结合在一起,就变成惊险的小说了。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的这部小说《大洋深处/科幻领航者丛书》在展示了深厚的科学功底的同时,在把握人性、塑造人物方面也有不俗的功力,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建立在大洋深处的诡异境地,以及在曲折故事中展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 书名 | 大洋深处/科幻领航者丛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郑文光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迹罕至的南太平洋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地方,在这一片大洋的深处,却藏着一个重大的秘密……大海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这让许多人对深海之下存在的世界陌生而又好奇。而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之下,往往藏着意料之外的可怕的东西,让人恐惧,这种恐惧如果和科技结合在一起,就变成惊险的小说了。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的这部小说《大洋深处/科幻领航者丛书》在展示了深厚的科学功底的同时,在把握人性、塑造人物方面也有不俗的功力,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建立在大洋深处的诡异境地,以及在曲折故事中展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内容推荐 郑文光著的《大洋深处/科幻领航者丛书》讲述了:外语学院的女学生庾新翎接到了一封来自南太平洋的信,写信人居然是早已失踪多年的父亲。什么是“催命娃娃”?他为什么又被困在海底洞窟?庾新翎决定和弟弟一起一探究竟,诡异而神秘的故事就此展开…… 目录 一 来自南太平洋的信 二 不可思议的故事 三 两个青年人 四 北京——惠灵顿航线上 五 约翰·金斯莱 六 迎着神秘的海洋 七 ZG227号 八 第二个玩偶 九 惊心动魄的一幕 十 洛丽 十一 杜库里人 十二 疑团重重 十三 在直升飞机的桨叶下面 十四 神奇的太阳 十五 庾家父子 十六 绿光莹莹 十七 父与女 十八 意外的变故 十九 飞碟浮出水面 二十 最后的时刻 二十一 诀别 试读章节 外语学院的女学生庾新翎,哆哆嗦嗦地抓住几张很厚、很结实的书写纸,读着这封用粗大、潦草的钢笔字写的英文信。 夫人: 这封信是跟我的一次难忘的航行交织在一起的。这次航行,大概是永远不会从我的记忆中抹去的了……不过,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 不久以前,我的拖网渔船在南太平洋追逐一群金枪鱼的时候,捞起了一个奇怪的玩偶。它差不多有一个刚出世的婴孩那么大,不过它既不是橡胶制的,也不是塑料制的,更不是任何金属或合成材料制的。我不知道制造这玩偶的材料是什么东西。我把它放在我的舱房的桌子上。可是,不管我在舱房的哪个角落,总感觉到它的神秘的蓝眼珠子瞅着我…… 信纸从庾新翎的手上掉下来了。 这位22岁的姑娘,有一种沉着端庄的气韵,常常教一些楞头青的小伙子尽管心里像窝着一团火,在她面前也只好低眉垂目,屏息敛气。然而此刻,庾新翎的脸色比她捧读的这张信纸还要白。 坐在她对面另一张沙发上的,是她的舅舅邝天林。他弯下腰捡起信纸,交给外甥女儿,同时轻声说: “读下去,读下去!” 舅甥俩坐在外语学院的会客室里。舅舅是特地从上海赶来的。刚才见面的时候,他说,他是到部里来办点事情,顺便来看看庾新翎。然而,新翎总感觉到,舅舅说话有些闪烁,恐怕他是专为送这封信而来的。她虽然刚刚读了开头几句话,就感觉到,这封信蕴含着一个重大而可怕的秘密。 半夜,刮起了风暴。我惊醒了,抬头一看,这个玩偶似乎笼罩在一团绿色的光芒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冲了过去,我们船的一个船员,轮机手皮尔特,闯了进来,嚷嚷道: “船长,舵……” 话音未落,他看见了那个绿光莹莹的玩偶,冷不丁怔住了。他向后倒退,紧紧扼住自己的咽喉,仿佛要遏止一阵涌到他喉头的咯咯声。 忽然,他转身踉踉跄跄地走了。我跳了起来,想抓住他。但是那结实的帆布的水手外套竟然撕裂了,我只抓到一片破布。轮机手的脚步声消失在狂暴的风雨啸叫之中。我披了件衣裳,冲到外面,却意外地发现,我竟来到一个月白风清的世界,渔船在平静的海面漂浮着,刚才的狂风暴雨仿佛只是一场噩梦。 庾新翎停下来,抬起头望望舅舅。邝天林只有45岁,却已经显得相当苍老了,瘦骨嶙嶙的身体,背脊有点佝偻;只有一双眼睛,闪着奇异的光,打量着外甥女。 “为什么他要写信给我妈,告诉她这个古怪的故事?”她问道,声音干涩。 “看下去你就会知道的。”邝天林说着,不自然地咳了一声。“好吧。”庾新翎咬咬嘴唇说。 我巡视了全部。我的船员都在睡梦中,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只有值班的皮尔特不见了。舵架旁空无一人,舵轮是歪的,似乎经过什么东西猛烈的撞击。 我的轮机手就这样永远不见了。可能他是掉下海去了。在那样大的风雨中,即使像他这么一个老水手,也是难免失足的。我叫醒了几个水手,沿着我们的航道折回去,一直打捞到天亮,连个尸首也没有捞到。为了轮机手的莫名其妙的失踪,我停止打渔一整天。 我在舱房里听到的狂风暴雨的声音,是真的吗?抑或只是一个梦境?天气又为什么变化得那么突然?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魔法? 我回到舱房,一眼又看到那个玩偶,安然立在那儿,既没有绿光,也没有其他任何奇迹。我拿起了它。它的蓝眼睛还是紧盯住我。我仔细察看,这玩偶做得十分精致,我实在舍不得把它扔到海里去。但是我想起了皮尔特,想起了他的惊恐的脸和发狂似的举动。我总觉得这个来自海中的玩偶是一个不祥之物。我大踏步走到甲板上,抡圆了手臂,正要往海里扔,猛地感觉到玩偶内部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响动。我呆住了——我当时的神情一定非常可笑。 夫人,里面竟是一封用中国字写给您的信。我把玩偶砸开了,碎片已经返回大海。只有这封信,我觉得有责任寄到您的手上。我不认识那方块的汉字,地址是我一笔笔描下来的。夫人,至今我还一点儿也不明白,这封信、玩偶和暴风雨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了这些事件,我的最好的轮机手皮尔特永远消失于人间。 但愿这封信带给您一个吉祥的讯息。 随信附上我、一个南太平洋渔人的良好祝愿。 上帝保佑您。 您的卑微的 John J.Kingsley “金斯莱,金斯莱,”庾新翎喃喃说道。“这是一个什么人呢?” 邝天林递给她一个信封,说:“他住在斐济首府苏瓦市,大概是个渔船船长吧!” “另一封信呢?”庾新翎张大美丽的、此刻却十分忧郁的眼睛。 “就是写给我妈妈的中文信,从那个玩偶里面拿出来的,是谁写的呢?” 邝天林沉默了一会儿。他的眼神像雷雨以前风云变幻的天空。 “新翎,”他缓慢地说,字斟句酌。“你妈妈去世已经八年了。你们姐弟俩,从小就就跟着我长大……唔?” “我知道。”庾新翎低垂着眼睑说。 “咱们家海外没有亲戚。”邝天林又说,声音更低了。“你想过没有?” 庾新翎默默地点点头。 “你还记得10年前的事吗?那时,你爸爸在‘海远号’上,航行到澳洲去。这艘五万吨的货轮,从悉尼港装满羊毛、铁砂和谷物,开出以后仅三天,就失去了任何讯息……” 庾新翎的脸毫无血色,她颤声说: “不是派出飞机搜索过吗?后来,证明确实是遇难了。” “可是当时南太平洋海面上一点儿残骸都没有!”邝天林好像吐出一个沉重的铅球似的,吐出这些话。“没有破船片,没有漂散的货物,没有尸体,甚至没有油渍!‘海远号’是干干净净、彻彻底底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难道……”庾新翎的声音勉强听得见。 “是的!当时有的报纸就说,‘海远号’不是沉没了,而是遇上了飞碟。” 庾新翎这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抬头望着舅舅。她有点儿猜到这封信的由来了,这反而使她平静下来。虽然,她的内心仍然是那样纷乱,她期待着从舅舅的嘴里跳出一个最骇人听闻的故事。 “唔?”舅舅探索般地定睛瞅着庾新翎,然后,慢吞吞地从怀里掏出一叠折叠着的信纸,脸上闪过一个古怪的笑容。“你不要吃惊,金斯莱从那个玩偶内部拿到、并且寄来给你妈妈的,是你爸爸不久以前写的信!” 一阵天旋地转,一声微弱的叫唤,庾新翎扑的仰倒在沙发上,大口大口地喘气。 P3-8 序言 “科幻领航者”丛书(第一辑)终于面世了。 读者也许无法想象,摆在你眼前的这几本优秀的科幻作品,曾历经过怎样的坎坷才最终出版,这一历程,颇似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艰辛之路。 这一项目发端于2009年。当时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专程来京,与主编者一起策划了这样一套丛书,并共同决定将其命名为“科幻领航者”。 之所以用“领航者”一词命名,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很多优秀的科幻作品,包括外国优秀科幻作品《威尔斯科学幻想小说选(上、下)》《太空神曲》《仙女座星云》,以及中国优秀科幻作品《中国惊险科学幻想小说选》等。在科幻文学出版方面,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当之无愧的“领航者”。 其次在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总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家与作品,这在当时无疑起到了一定的“领航者”作用。这些经典作品情节精彩,内涵深刻,至今仍让读者爱不释手。重新出版这些经典科幻作品,是对历史的一种总结和纪念。 于是,“科幻领航者”这支浩浩荡荡的“舰队”,就开始筹划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出海”行动,;隹备迎风破浪地扬帆启航了。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支英雄的“舰队”一直搁浅停滞——这套科幻丛书没能及时出版。但在此期间,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沟通,也一直没有停止选编与出版工作。其间的坎坷不必多言,毕竟现在,丛书的第一辑已被送呈读者面前。 当然,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近十年的时间足以发生很多变化。按照原本的出版计划,收入的作家远不止这几位,作品也远不止这几部,但出于多种因素,这次出版仍然没能一次出齐,这也就是目前所谓“第一辑”的原因。但是以后,我们还会把这套丛书继续出版下去。 这套“科幻领航者”丛书,计划收入中国不同时期优秀科幻作家的优秀科幻作品:有新中国第一代科幻作家的科幻作品,有改革开放之后科技大潮汹涌澎湃时期科幻作家的科幻作品,也有20世纪90年代科幻文学“新生代”运动时期科幻作家的科幻作品。我们希望尽量将中国科幻文学状态全景式地展现在喜爱科幻文学的读者面前。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读这些作品,你也许可以管窥一斑。 许多科幻作品难免带有这样或那样的时代印记,而在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今天,科技方面的变化是日新月异,我们没有自作主张地对所收入的科幻作品做任何修改(除了个别错字等属于原来出版方面的问题),因为修正具体细节也许会伤害到整个作品的原貌。所以你在阅读时,不妨将视角适当调整到当时,也许更利于理解作者构造故事的良苦用心。 事实上,在任何科幻作品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社会环境与科技背景不断变化的问题。我们阅读世界文学名著时,从来不会质疑那个时代的环境与认知;我们重温国外科幻经典时,也不应离开当时的科技背景。所以,这不应该成为阅读上的障碍。 时代确实在变化,但是扣人心弦的故事,以及故事中所反映出的人性,则是永远不变的。这些不变的东西,才是构成我们文明的基本要素。 星河 2017年5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