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一个华北荆编专业村的考察)/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书系
分类
作者 蔡磊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梳理

 (一)中国传统村落共同体的研究

 (二)手艺研究的多种视角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沿村荆编业

 一 沿村概况

 二 传统农耕生活

 (一)等雨耕地

 (二)麦秋

 (三)大秋

 (四)忍冬

 三 沿村荆编业的兴起

第三章 日常生活、共同体与手工技艺传习

 一 荆编生计的选择

 (一)并非自然而然的子承父业

 (二)成家与立业

 (三)编筐手艺是个宝

 二 荆编技艺的传习方式和特点

 (一)家族内的传习

 (二)老乡亲之间的传习

 (三)日常生活中的技艺传习

 三 技艺传习中的村落共同体意识

 (一)能人的共同体意识对新技艺传播的影响

 (二)技艺传承的村落边界

第四章 手工业生产中的合作与村落认同

 一 荆编的生产过程

 (一)采割荆条

 (二)制作工序

 (三)荆编品的种类和用途

 二 民国时期至人民公社成立前夕的生产合作与村落认同

 (一)大家庭合作

 (二)信仰认同

 三 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合作与村落认同

 四 改革开放后的生产合作与村落认同

 (一)核心家庭合作

 (二)记忆认同

第五章 荆编销售和村落外的世界

 一 荆编品的销售方式

 (一)赶集卖筐

 (二)上庙会卖筐

 (三)串乡卖筐

 二 村落外的熟人社会

 三 超村落的信仰

 (一)庙会上的“娘娘”与“西山老奶奶”

 (二)出钱有份的将军庙

 四 交往中的地方感

第六章 基层市场中的村落共同体

 一 房山基层市场与村落特色生计

 (一)北甘池村的驮煤业

 (二)太和庄村的贩运业

 (三)七贤村的编篮业

 二 集市交易中的村落共同体意识

 (一)合作与回避竞争

 (二)集市交往中的村落身份

 (三)集镇花会表演中的村落荣耀

第七章 结论

 一 乡村手工业与村落共同体

 (一)荆编业与村落内聚

 (二)荆编业与村落的开放

 (三)劳作模式在村落共同体联结中的作用和机制

 二 村落劳作模式研究

 (一)民俗学视野下的村落研究

 (二)走向村落语境的生产民俗研究

 (三)村落劳作模式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编辑推荐

已有村落共同体研究更多地从宗族、信仰、农耕合作、水利、防卫、文化娱乐等要素出发,探讨村落共同体属性和联结机制,较少关注乡村手工业中体现的村落共同体属性,本书通过对一个荆条编织专业村——北京市房山区沿村的考察,探讨乡村手工业与村落共同体之间的互动,揭示近代以来村落共同体传统如何规定和制约乡村手工业生产形式和规模,乡村手工业又如何通过新的联结机制增进村落共同体内聚。蔡磊、林继富编写的《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一个华北荆编专业村的考察)》重点考察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村落共同体意识在沿村荆编专业村形成和延续过程中的作用过程和机制;其二,村落边界如何影响沿村荆编生产的集聚范围和发展规模;其三,荆编生产和销售如何促进沿村村落共同体的内聚。

本书采用的是村落民俗志研究倡导的日常生活整体视角和感受模式,将荆编生产还原到其依存的地方社会生活脉络中考察,解读、揭示并体味共有劳作模式在联结和建构村落社会中作用和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对一个荆条编织专业村 —— 北京市房山区沿村的考察, 探讨乡村手工业与村落共同体之间的互动, 揭示近代以来村落共同体传统如何规定和制约乡村手工业生产形式和规模, 乡村手工业又如何通过新的联结机制增进村落共同体内聚。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