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永新说教育
分类
作者 朱永新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育思想精华。

教师节送给教师最好的礼物!

《朱永新说教育》是朱永新教育思想简明读本,其中既有深入独到的理性思考,又有大量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分析,还穿插着作者对自己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辉、富有人文思想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情怀的诗意表达,是一本含金量极高的教师职业素养读本。

与朱永新同心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内容推荐

《朱永新说教育》是朱永新教育思想简明读本,其中既有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深入独到的理陛思考,又有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实践案例分析,还穿插着作者对自己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辉、富有人文思想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情怀的诗意表达,特别是对新教育的宗旨、纲领、使命、方法作了简明而权威的解读和阐发,旨在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新教育、走进新教育、实践新教育。

目录

第一编 好教育,强国梦——说教育改革与发展

 好教育,强国梦

 站在教育结构性变革的门口

 教育,让美梦成真

 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用教育串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珠

第二编 学校教育的三重境界——说学校教育

 眺望未来学校

 学校教育的三重境界

 好教师:生命的英雄

 多一些宽容,教育才能从容

 创新的起点是问号

 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

第三编 改变,从阅读开始——说读书

 以阅读重建“心常态”

 全民,阅读吧!

 有阅读更美好

 有书香才有故乡

 改变,从阅读开始

 回望阅读这一路

 教师应该成为“领读者”

 共同阅读,共创幸福生活

第四编 与孩子一起成长——说家庭教育

 教育,从家庭开始

 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请学会“三要三不要”

 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职

 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

 新教育需要新父母

 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

第五编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说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的缘起、发展与愿景

 新教育实验的理念、精神与行动

 新教育人的三大自我创新

 新教育实验的阅读理论与实践

 呼唤诗意栖居的教育生活

附录

 1.影响我生命与生活的几位关键人物

 2.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件关键事件

 3.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图书

试读章节

学校教育的三重境界

怎样办一所优秀的学校?关键是提升学校的境界。这里,我以三所职业学校的案例,来讲述我眼中的学校教育的三重境界。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建筑工程学校。

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专门的建筑类职业学校。就是这样一所普通的工程类学校,它的人文情怀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一个好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去教技术,不仅仅是培养技术工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没有人文情怀的教育绝对不是好的教育。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安徽休宁的德胜鲁班木工学校。

这个学校也很特别。我着重要讲它的专业精神。看他们如何把简单的木工活儿做到精致,在技术上怎么做到精益求精。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美国的深泉学院。

深泉学院也很有特点,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去追求理想的。

这样一来,这三个故事实际上构成了我对职业教育的三重思考,即一个学校要有理想,要有专业精神,要有人文情怀。我觉得,如果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了,那么这个职业教育一定是很棒的,一定是非常好的。

先看看人文情怀。赤峰建筑工程学校的校长叫巴易尘,这个巴易尘本来不是做职业教育的,他本来在当地的最好高中做校长,把这个高中做得风生水起,在全国都非常有影响。“到点”以后——所谓的“到点”即现行体制内,校长因享有行政级别待遇,需在55岁之后退休——就不能再做校长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觉得应该继续发挥他的作用,就安排他去做职业教育。当时,这所学校招不到什么学生,差不多已经要倒闭了,办不下去了。但是他去了以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把这个学校做得非常有起色。一个普通高中的校长,去办职业教育竟然也能办得非常有水准。他的绝招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他注重人文的教育。他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他告诉我,我的书他几乎全买了全看了。现在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不关注人文教育的,我去过的大部分职业学校,包括一些还比较著名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对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素质的培养也很是不够的。他的学校里面有一栋行知楼,是以陶行知先生的名字来命名的,楼顶上面写着他们学校的培养目标一蓝领精英、商界领袖、精神贵族、共和国基石。你想想看,一个普通的中等职业学校,敢于有这样的气势:我培养的学生要成为精神的贵族,成为蓝领的精英,成为商界的领袖,成为共和国的基石!我觉得,他能够有这样的胆量,有这样的气魄,着实令人敬佩。

这一所学校的理想和目标我觉得就很清晰。它不仅要培养有技术的工人,更要培养蓝领的精英,精神的贵族,共和国的基石。

学校里面还有一栋以贝聿铭的名字命名的聿铭楼。这是他们的实训楼。实训楼门口也有一个标语,我也很欣赏——“读几本好书,会做人;学一门技术,能生存。”也就是说,他们这所学校是把读书跟学技术并列的。巴易尘校长强调:你要做人啊!你要懂得关心这个社会,你要懂得关心别人,你要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要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些道理从哪里来?其中一个路径当然就是阅读。

学校还有一栋楼以冯其庸先生的书斋名命名的“瓜饭楼”。冯其庸先生是著名红学家,著名诗人,也是著名书画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院长。巴易尘校长曾专门去看望冯其庸先生,邀请他担任学校的办学顾问。他们学校的一个老师——你们别小看一个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他叫申国君,写了两本研究红楼梦的专著。他与巴易尘校长拜访冯其庸先生以后,又写了一本《冯其庸画传》,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为他写传记。这个学校里面专门有一间冯其庸的工作室,冯其庸把他所有的著作都捐给了这所学校,建了一个工作室。

这个学校还有一个启功书院,在那里可以欣赏到启功先生的一些著作。巴易尘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让技术中有文化,让文化中有技术。

巴易尘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给全校老师写了一封贺年信。贺年信里面有一些话我是挺欣赏的。他说:“我们以文化育人、读书育人取得的良好教育效果,给了我们信心;使以人育人、以文化育人的教育信念,不再犹疑。”

他刚被派到这所学校的时候,因为是从普通高中调来的,很多人对他心存怀疑:一个普通高中的人,对职业教育根本就不懂,你怎么能够把我们的学校做好呢!但是,他坚持“以人育人,以文化育人”的信念,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大家不再怀疑。因为这三年学生就业的形势非常好,而其中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学生们的身上,一种儒雅的气质渐渐形成,这是推广阅读带来的改变,而这非常重要,它推动了就业形势向好转变。学生就业形势好,这个学校的推广阅读立了很大的功。全校每年会评选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家庭,很好地营造了读书的氛围,并与就业前景形成良性循环。

巴易尘校长的信里还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温暖家园、命运共同体建设也有所进步,师生、师师、干群关系更加明朗、向上;我们的干部队伍在成长,境界日见高远、大气;我们的教师队伍更加成熟,开明、好学、敬业;我们的学生更加懂事,讲文明、懂礼貌、气质湿润,这可能是我们一年中最可宝贵的收获,因为人的发展、提升、向好,才使得以上的一切充满光辉、意义与价值。人好一切才好,人好一切都好。”我觉得,他作为一个校长,能够清晰地意识到文化对于一个学校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个学校还有一个书院是专供教师读书的,里面收藏了冯其庸先生的很多作品。他们的德育工作,提倡培养能畅想、会生活、有教养的人。在读书育人的基础上,他们开办了一门生活素养课。他把《有教养的人105条》在学校里全面推广,要求全校的学生做到这105条。他认为,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倡导人文价值,学校养育,专业培训,人格塑造共同体的建设。他主张全面培养有见解,敢担当,能引领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干部队伍,以及具有学者精神、专家品质的中职名师。在这所学校里教师是需要读书的。因为要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教师没有人文精神、人文情怀是不行的。他在给教师的信里面,感谢学生父母把孩子托付给学校,也感谢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校老师的劳作有了价值,“也感谢我们的团队相互间的谅解,温暖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一校长,有如此的人文情怀,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P46-49

序言

言说与行动

2016年5月,应青岛出版集团之邀,我在青岛市八大关小礼堂为600余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父母做了一场《家庭教育为什么很重要》的讲演,介绍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的理念。

讲演结束以后,青岛出版集团多次联系我,希望我能够为他们撰写一本著作。我这个人一向心软,终于答应为他们整理一本书稿,以新近撰写的文章为主体,把自己关于教育问题的思考结集出版。

因为这些年来我一直为教育鼓与呼,一直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渠道为教育建言谋策,所以出版社把这本书定名为《朱永新说教育》。

但是,严格地说,我是不满足仅仅做一个言说者的。虽然这些年来通过政协、人大的平台,通过主流媒体和自媒体,通过各种论坛和讲演,通过给领导人的直接建言,我一直在言说。

言说的真正目的,是对已有经验的总结,是对未来行动的呼吁。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我在言说的同时一直坚持行动,坚持新教育实验的探索,我的这些言说,也就有了人倾听,有人采纳了我的建议,按照我的言说也行动起来。这样的言说与行动,彼此促进,才使两者都有了力量,有了效果。 这些年来,我的言说大致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关于宏观教育问题,如关于教育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教育公平与效率、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问题的思考。二是关于微观教育问题,如关于未来学校的发展、好教师的标准、创造力的培养、艺术教育与体育等问题的思考。三是关于读书问题,如关于全民阅读的战略、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儿童阅读的重点与难点等问题的思考。四是关于家庭教育问题,如关于教育从家庭开始、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家庭教育的科学化等问题的思考。五是关于新教育实验,如关于新教育实验的缘起与历程、理念与理论、精神与特质等问题的思考。

所以,这本书大致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附录是前不久我应《教师博览》主编之约,就影响我个人的重大事件、重要书籍和重要人物三个问题,撰写的三篇长文,也可以视为我的精神图谱。

我曾经写过一首诗——《走在教育的路上》:

我是一个行者

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

我的脸上带着笑容

我的心中充满阳光

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

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

我是一个行者

披星戴月,在教育的路上

我计划着行程,思考着方向

中国教育缺什么?

义务教育谁买单?  民办教育路何方?

我是一个行者

跋山涉水,在教育的路上

我的使命是探索,是发现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风景

我用生命去融化,去燃烧

使平凡流逝的岁月充满春光

我是一个行者

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

我走遍了祖国的天涯海角、四面八方

似布谷,在孟夏望田惜雨时劝耕催种

如杜鹃,为沧桑荒芜沼泽里珠泣哀鸣

像云雀,喜翰墨香满华夏日开蓬歌唱

我是一个行者

日夜兼程,在教育的路上

遍访教育名胜,饱览世纪风光

我要把游记献给我的母亲

我要把幸福融进我的天堂

我相信,五千年的文明一定会再度辉煌

这些年来,我边说边走,边言说边行动。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和我一起言说,一起前行。

朱永新

2017年4月29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1: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