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
胡适与南京高师暑期学校【杨金荣】
孙中山逝世后的舆论对峙与国共两党的应对【齐廉允】
政治符号与社会动员:“二七”纪念与近代中国革命【刘莉】
民国时期广西地区的太平天国纪念活动【魏星】
民国时期南京佛教慈幼院初探【乔佳】
他山之石与历史之镜:近代中国红十字会透视【高鹏程 刘平】
政治
行政管控与业界应对: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令”的颁行与实效研究【黄传荣】
国民党党务监察工作及其实施困境(1927~1937)【何志明】
蒋介石对日战略与国民政府迁都洛阳【王鑫宏 汪效驷】
蒋介石对东北的认知与经营(1914~1948)【董学升】
变局中的坚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国民政府的抗日外交战略【蔡梓】
城市与区域史
“都市化”乡村:民国北京郊区社会调查【李二苓】
厕所卫生与都市建设管理——以民国南京为例(1927~1937)【朱月琴 马红梅】
民国时期晋南龙祠泉域社会转型中的变与不变【周亚】
民国时期卓尼藏区基层政权模式的革变——以“博峪事变”为中心的考察【崔丽霞】
经济
抗战时期大后方省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与内部权力分配问题——以川康兴业公司为中心的分析【卢征良】
抗战前中央银行与政府公债经营及其影响(1927~1937)【刘杰】
学术综述
海内外胡秋原研究综述【霍贺】
中国近代交通体系构建与社会经济变迁——第四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综述【马长伟 马陵合】
书评
杖藜著史鸣惊雷万鲸卷浪入钱塘——拜读茅家琦教授《桑榆读史笔记》感言【马俊亚】
对中国文官制度建设的别样解读——《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述评【池子华 李欣栩】
《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的学术价值【范国平】
史料视窗
美国驻华使领馆报告中的抗日战争史料选译之一——关于美国公民里格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被抢财物的一组史料
【杨尚华 张敏译 李玉审校】
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