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强华的职业生涯
1、陆强华与创维
1996年,陆强华应邀加盟创维集团,出任创维集团中国区营销部总经理。当时创维的年销售收入为7.8亿元。陆强华按照自己的营销策略,到2000年离职时的短短四年间,创维年销售额已做到43.4亿元,提前两年进入行业五强,坏账总额奇迹般地控制在销售总额千分之一的范围之内。
陆强华的营销模式被称为“集中受控式”,其核心是财务和物流必须由总部进行集权管理。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希望进一步扩展业务,认为这一营销模式稳重有余而灵动不足,因此决定:不换思路就换人,从而导致二人关系紧张。
2000年8月1日,黄宏生通知陆强华,要对其工作进行调整,次日,陆强华被免职。在此前两天,创维已委任杨文东替代陆强华的职务。
陆强华认为,从职业规矩来说,如果董事长要调动他的工作应提前协商,他感到“措手不及”。他说,在8月2日免职之后,曾与黄宏生有过两次沟通。黄宏生给他一个新位置:中国区总经理。陆强华认为,当时自己加盟创维,双方是就“中国区域销售总部总经理”这一职位签约的,现在的新位子只是有名无实的虚衔,陆强华说:“这一招表面上是把我养起来,实际上养到一年半载,我的‘武功’就废了,到那时,还会有同样的待遇给我吗?”陆强华没有接受新的安排,于是双方变脸,再之后就是众所周知的陆强华带领原创维100多名营销精英加盟高路华。
2、陆强华与高路华
2000年11月4日,陆强华带领原创维150多名营销精英加盟高路华,出任新组建的东菱电器集团总裁兼中国销售总部总经理。
2001年彩电行业价格战横行,整个彩电行业惨淡经营,而高路华的品牌形象不佳,这对陆强华都是考验。结果在2001年年初的l00天内,陆强华凭借自己的魅力和声誉,新高路华在全国有选择地吸纳股东客户600多家,筹集资金1亿多元,补充了企业营运资金。一年多时间,一个新高路华浴火重生,其彩电产销达180万台,销售额18亿元,闯入彩电六强。
但是陆强华在高路华重演了在创维的宿命。陆强华最终还是与高路华董事长黄仕灵“反目成仇”。据了解,黄仕灵不满陆强华功高震主,而陆强华在老板黄仕灵和众多经销商之间没有处理好多方关系,导致最终陆强华被免职。
3、陆强华自己创业及悲壮谢幕
在高路华被免职后,立志“高路华将是我职业经理人最后一站”的陆强华以千万元启动资金,与十余个旧部,在上海创立上海人众电器集团,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但此时家电市场行业已不景气,再加上18个月内两次被东家“炒鱿鱼”,以至于陆强华个人品牌效应大打折扣,在家电行业陆强华终究是无力回天。
2007年4月14日,陆强华因突发脑溢血辞世,一代营销奇才,以这样一种悲壮的形式结束了其职业生涯。陆强华的悲壮谢幕也为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敲响警钟,任何一个企业在关注员工关系管理时,首先要关注到员工生存关系,因为生存是员工关系管理最先要解决的命题。
陆强华在营销团队建设上有其独特之处,与团队内的成员相处融洽,关系紧密,因此他能够带领销售团队创造销售奇迹。但可悲的是,正是这样一个能与客户、与员工很好地建立关系的营销奇才,却不能将自己很好地销售给老板,是企业忠诚度不高?还是老板担心其功高盖主?究其原因不外乎“沟通”“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这两点。
陆强华在创维无法与黄宏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双方互相猜忌,黄宏生一心要培养陆强华,而陆强华却误认为黄宏生一门心思架空自己。在高路华更是如此,缺少有效的沟通,黄仕灵怕发生功高盖主事件,黄仕灵毅然辞退陆强华。
P17-19
把自己的目标变成他人的需求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广义上的营销员,每个人都需要懂得一些客户沟通巧技能。有的人在营销思想、观点、影响力,有的人在营销产品、方案和服务,本质上是一样的。
国家领导人营销他/她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
下级向上司营销他/她的方案的可行性。
创业者向投资者营销他/她的创业计划的商业前景。
产品推销者营销他/她的产品与服务。
演讲者向听众营销他/她的思想和观点。
恋爱中的男女一方向另一方营销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对方的关注。
每个与我们打交道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客户。当今时代,“客户沟通巧技能”,越来越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程。
然而,众多人由于缺乏客户思维,缺少客户沟通巧技能,深感现实不太可爱,甚至觉得职场非常残酷。
不少领导干部,靠的仍是强权、霸道、行政手段……长此以往,官场生态不近人意,政令越来越难出“衙门”。
不少下级,靠的是所谓的一腔热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蛮干……不久就感叹职场“好冷”,领导真难伺候。
不少创业者,一场接一场地向投资者去介绍自己的项目,苦口婆心,很遗憾由于他们根本不了解投资者的需求,于是忙而无果,错失创业良机。
不少营销人员,靠的是拼酒、低价、洗脚……几年下来,身体喝坏了,苦不堪言。
不少演讲者,靠的是“名头”、炒的是“概念”……人民大会堂的“听众”尚且还打瞌睡,其他的就更别提了。对牛弹琴不是牛错了,而是弹琴者需要懂得换位思考。
不少男男女女,由于一两句话没说到位、一点点小事没办好而引发分歧,甚至最后以分手告终,轻则错失良缘,重则对恋爱婚姻产生恐惧。
可见,懂得客户沟通巧技能,实在是太重要了。那究竟什么是客户沟通巧技能呢?
要用一句话来讲的话,就是要把自己的目标变成他人的需求。
国家政要,需知晓老百姓真正的需求。老百姓不需要“形象工程”,不需要“好大喜功”,而需要“有事可做”“有安全的饭菜吃”“有蓝天白云的环境”“有相对宽松的氛围”……美国总统特朗普之所以竞选成功,巧就巧在他把自己当总统的目标变成老百姓就业和生活的需求。其诺言实现如何?等待他的是总统任职期间民意调查的“考试”。
下级、创业者、产品推销者、演讲者、恋爱中人……首先需要清楚自己的目标,然后找到对方的“痛点”和真正的需求,在目标与需求的转换上下足工夫。概括起来说,客户沟通巧技能就是“强而不霸,弱却有心;沟通系统,细节感人;尊重差异,展示特色;角色明确,换位思考”。
俗话说:“想钓鱼,就要先知道鱼吃什么鱼饵。”同样,要想吸引客户,就一定要知道客户的心里在想什么,最需要什么。因此,在与客户沟通时,巧者需谨记一点:营销卖的不是产品,而是客户的需求!
本书第一章整体介绍客户沟通巧技能,第二、三、四章顺着合作前、合作中、合作后的逻辑,借助大量的案例,庖丁解牛,细致阐述了客户在哪里、如何打动他们、如何开发和粘住客户,弱势状态下心用在哪里,要注意哪些细节,要明白哪些差异,如何谈判,中国情境下如何维持与客户的交往和沟通,等等。读者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客户。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企业与客户几乎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沟通。企业在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需要经过不断的调查以明确客户利益之所在,同时还要随时检验自己是否做到了与客户充分沟通。掌握了与客户沟通的巧技能,就可以提高沟通的效果。
要想成功地获取客户的订单,就要善于分析、思考客户的购买心理和动机,进而探寻客户的真正需求。要知道,在客户购买行为的背后,往往会存在客户的某些特殊“感觉”。比如,一些人购车不是为了车子本身,他们可能是为了便利的感觉,为了身份的象征,为了成就感……这些都是所谓的客户购买“感觉”,而这些“感觉”的挖掘则需要通过沟通来实现。销售人员的任务,就是通过沟通发现客户的需求,进而将自己或组织的目标变为客户的需求。
本书是团队共同创作的结果,刘平青进行整体设计和统筹布局,侯成平、曹城做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尤其是侯成平面临家庭的诸事仍能按预期计划有效推进,态度行为皆可佳。调研讨论、案例分析、著作撰写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内心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自信,以及将沟通巧技能系列图书“接地气”开发的责任感,让我们快乐工作、收益良多。
刘平青
于北京
刘平青等著的这本《客户沟通巧技能》强调实用性、系统性和趣味性,从巧技能的角度介绍客户沟通,旨在帮助读者提升与客户沟通的水平,实现市场的拓展,促进销售业绩不断增长。
全书共分4章,第一章整体介绍沟通巧技能,第二、三、四章顺着合作前、合作中、合作后的逻辑,借助大量的案例,庖丁解牛,细致阐述了客户在哪里、如何打动他们、如何开发和粘住客户,弱势状态下心用在哪里,要注意哪些细节,要明白哪些差异,如何谈判,中国情境下如何维持与客户的交往和沟通,等等。读者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本书适合各类市场开拓人员和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亦可作为市场销售人员的培训教材。
刘平青等著的这本《客户沟通巧技能》共分为四部分,分别为客户沟通巧技能概述、合作前的沟通巧技能、合作中的沟通巧技能、合作后的沟通巧技能。第一部分讲述了客户无处不在,沟通无时不在,强调了沟通巧技能在客户沟通中的积极作用。第二部分讲述了沟通巧技能在合作前的应用,合作前准备充分是客户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三部分为沟通巧技能在合作中的应用,尊重双方差异,维护好双方关系。第四部分讲述合作后沟通巧技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