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桃花飞尽东风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兆言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小山的箴言》、《徐乐乐的开脸》、《关于速泰熙的采访》、《妙在无处可寻》、《南京的女书画家》、《初识弘一法师的岁月》、《圆霖法师的回忆》、《苏北水乡的感伤》、《城市的幸福感受》、《沙家浜的记忆》、《养在深闺人已识》、《翻越高黎贡山》、《路过歌德故居》、《古代文人的当官》……《桃花飞尽东风起》收录了叶兆言先生的散文随笔作品68篇。

内容推荐

《桃花飞尽东风起》收录了叶兆言先生的散文随笔作品68篇,在本书中,我们既能读到像《回味中的长江三鲜》《买了垂丝海棠》这些描绘江南一带吃喝玩乐的随笔,也能品味到作者在《江南文人》和《江南女子》等篇幅中所表达的人文情感,《在金华的李清照》与《不喜欢屈原的理由》等评点古代文人的作品让人读来觉得生动有趣。最为难得的是在《郴江幸自绕郴山》《革命性的灰烬》这些散文中,作者记录了许多著名作家在生活中的真性情,《郴江幸自绕郴山》讲的是其父辈的文学大家,《革命性的灰烬》一文讲的则描绘了作者这一代作家,如北岛、马原等人的文学创作日常,那些从被拒稿,到努力读书写作,再到如何成名的过程。值得期待的是,本书收录了一些叶兆言先生未发表过的随笔,看那一代文人的精神与气质,让人怀念却不可复得。

目录

回味中的长江三鲜

西津古渡

文化中的乡音

蔡公时的意义

诚知此恨人人有

江南文人

江南女子

郴江幸自绕郴山

欲采萍花不自由

恨血千年土中碧

记忆中的“文革”开始

人,岁月,生活

动物的意志

动物和男人

动物和女人

动物和儿童

动物和老人

好人和坏人

拉车的和坐车的

贫穷的和富有的

当官的和做老百姓的

巴兰的驴子

捡到象牙筷子弄穷人家

一棵树一样的大白菜

流言蜚语

怀念柳树

折得疏梅香满袖

天谴霓裳试羽衣

别萼犹含泣露妍

十里荷花

窗前一丛竹

百年终竟是芭蕉

买了垂丝海棠

世间宁有杨州鹤

樟之盖兮麓下

桃花飞尽东风起

登泰山看雾凇吃驴肉

东京看樱花小记

文学少年

文学青年

革命性的灰烬

皇帝的小红裤衩

大桌山房

李小山的箴言

徐乐乐的开脸

关于速泰熙的采访

妙在无处可寻

南京的女书画家

初识弘一法师的岁月

圆霖法师的回忆

苏北水乡的感伤

城市的幸福感受

沙家浜的记忆

养在深闺人已识

翻越高黎贡山

路过歌德故居

古代文人的当官

关于顾阿桃

乡关何处

古人也曾包装

爱杀诗人

举子过夏和夏巢

江南,天堂和生态

芥子园在什么地方

在金华的李清照

不喜欢屈原的理由

点点香魂清梦里

为谁流下潇湘去

后记

试读章节

恣看收网出银刀

小时候,刀鱼的称呼一直让我很困惑,如果是说形状,长得像一把匕首的鱼多得很,为什么偏偏长江中这种细细长长的玩意儿叫刀鱼。当然,更让人不喜欢的是刀鱼刺多。我父亲苏州人,苏州人很会吃,尤其擅长吃鱼,大家印象中,他书呆子气很重,除了读书写作,干什么事都显得笨拙,偏偏吃起东西来,舌尖上功夫十分了得。父亲吃瓜子,放一大把瓜子在嘴里,然后极为潇洒地一口吐出来,全是分成两瓣的瓜子壳,每一对壳都是完好的。

刀鱼刺最多,又细又软,根本不是少年儿童可以对付的。父亲喜欢刀鱼,一是因为味道鲜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孩子气地表演他的舌头功夫,搛起一大块放嘴里,让人吃惊地吐出一嘴很干净的鱼刺,不带一点点鱼肉。父亲过世以后,家里只要有机会吃刀鱼,就会想到他当年表演吐鱼刺的模样,母亲会忍不住地说:“你爸爸要在,肯定又要露一手了。”同时必定还会加上一句,“当年刀鱼真是便宜。”

那年头,南京市场上的刀鱼确实很便宜,最好的也就四毛钱,是最大最新鲜的那种,买回来,中间一段清蒸,头尾放油锅里炸,炸成金黄色,再抹点盐,味道非常香。我对吃刀鱼一向没什么兴趣,基本上不会去碰中段,犯不着去和那讨厌的鱼刺做斗争,要吃也就吃点头和尾,将油炸过的头尾一阵乱咀嚼,吞下肚去。

四毛钱一斤的刀鱼说便宜,当然只是相对。当时这些钱,大致相当于今天四十元,说贵不贵,说不贵也不便宜。长江三鲜出自长江下游,都是季节性的回游鱼,到日子来,到日子就走了。平心而论,刀鱼的性价比并不高,在长江下游,无论江南还是江北,鱼虾之类本不是稀罕之物,可供选择的鱼类很多,吃刀鱼也可以,不吃刀鱼也可以。对于广大的老百姓来说,吃不吃什么长江三鲜,就这么回事。

一直觉得长江三鲜的神奇,是文化人吃出来的,很多事,一经过知识分子评点,经过他们加工,经过他们渲染和夸大,立刻热闹起来,立刻身价百倍。老百姓当然也吃刀鱼,也吃鲥鱼,也吃河豚,也知道到日子可以尝个鲜,不过吃了就吃了,不会像文人那样写文章到处张扬。长江里可吃的好东西多得很,在日常生活中,所谓“三鲜”可有可无,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大家才会想到去品尝享受。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应该说都比较艰苦。事实上,翻开中国大历史,好日子坏日子仔细计算,所占比例差不多。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你幸运了,好日子会多一些,你触霉头了,坏日子会多一些。真正的盛世并不多,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的本意,是带着血和泪的,不仅仅描绘了江南的富裕,更重要的一层意思,是说这一带相对太平,战乱要少一些。在老百姓看来,不打仗,能吃饱,能穿暖和,能过上一个安稳日子,基本上已离天堂很近了。

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大历史上的中国,差不多五百年一大乱,几十年里必有一小乱。大乱是亡国,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你如果碰巧生长在这样的年代,那真是太不幸。小乱是什么呢,是那些局部的不安定,比如各式各样内乱、军阀混战、国共争夺江山、反右、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和一次次政治运动。过去不久的二十世纪,除去了改革开放这些年,有一大半时间,实际上都处于民不聊生的动乱中,大乱有过,小乱也着实不少。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言,好像对乱世习以为常,习惯成了自然。乱世的好处是可以让人隐忍,大家会觉得活着就好,会觉得能活下来便是幸运。好死不如赖活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事到临头,又能怎么办呢,隐忍就是最大的抗争。P1-3

后记

编辑这本散文,感慨电子时代的方便,只要电脑里有,选好篇名,很快成为一本书。当然也懊恼,一转眼,电脑写作二十六年,这期间屡遭病毒,不止一次灭顶之灾。好多文章没了,我写过太多文字,多得自己记不清。这个选本有些随意,东拼西凑,端上桌子就是菜。有出版社要出版散文全编,粗粗统计,差不多可以二十本。实在太多,说明我喜欢写,写作之外没干别的。因此非要说特别,只能强调这本书会有你没见过的,有不少首次结集,有许多年代久远。阅读从来都是一种缘分,能在这本书里相遇,面对读者法眼,已让人感激不尽。

2016年6月15日 河西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9: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