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开学第一天,苏春杨跳下公交车,穿过斑马线,向海东小学走去。小路两边长着茂盛的香樟树,路尽头就是这所传说中的重点小学。接学生的车子停满道路两侧,接学生的家长们拥挤在校门口,乱哄哄谈论着。
春杨踮起脚尖看了看,校门口那道自动门还关着,她东张西望,站在几个跟她年龄差不多的家长后面,三个大学生模样的女生把辅导班宣传单塞在她手里,其中一个笑眯眯地说:
“姐,看看吧,早辅导早出好成绩,小升初就不犯愁了,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不?”
春杨展开看:“我孩子还小,刚三年级,不急,不急。”
那女生瞪大眼睛道:“姐,三年级了,还不急,那您啥时候急啊!之前您若没有参加过辅导班,那可都有些晚了。人家幼儿园都开始到处培训了。你看,这个姐姐的孩子,二年级,把银章都考好了。相比之下,你孩子已输在起跑线上了,要奋起直追,否则,差距越来越大。”
春杨疑惑:“银章?”
那位时尚妈妈转过脸:“刚转来的吧?外地转来的?”
春杨点头。
时尚妈妈说:“我一猜就是。外地的教学跟上海是不同的,上海超前得多。你家孩子肯定跟不上,你看吧,放学肯定哭着出来。”
那女生指指宣传单上的课程:“姐,赶紧报名上我们这几个课吧,语文、数学、英语,都得补,先补课堂教的,那金银铜章和奥数等,你们补不了,太弱!”
春杨一头雾水,奥数她知道,金银铜章是啥?她一点不知道。
另一位靠着香樟树的妈妈,挤过来,问春杨:
“我女儿也是刚转来的,从海口。你呢?从哪儿转来?”
“珠海。”
“也都算是大城市啊,怎么会跟不上?开始可能会,跟两周就可以了,我想,应该。”
时尚妈妈带点嘲笑的口吻,跟另外几个家长说:
“这外地人,同她们讲不通。关键是她们作为家长,转来之前,也不好好做做功课,好好研究研究,自己啥都不晓得,就把孩子转学了,真是的。海口、珠海,同上海不好比,好伐……”
春杨听不下去了,跟海口妈妈到稍远的小河边,两人交换了名字和联系方式。海口妈妈的女儿叫丸子,因长得像樱桃小丸子而得名,春杨就称她丸子妈。春杨女儿叫暖暖,丸子妈就称春杨暖暖妈。
两个人心情沉重,听到放学铃响,赶紧挤过去,各班学生排成两行,跟着举牌的班长和班主任,依次走出校门,家长拉出自家孩子,摘下书包,自己背上,相依离开。车流人流混成一团,一个交警两个协管员努力维持着秩序。
终于,暖暖头顶的两个小花辫,隔着十几米,出现在春杨的视线里,春杨大声喊:
“暖暖,暖暖。”
丸子妈也喊:“丸子,丸子。”
两个女儿在一个班。她们扑进妈妈怀里,呜呜哭。
班主任表情严肃:
“你们是她们的妈妈吧,今天简单测了一下,语数英三科,都不行!得抓紧补。语文,每天一篇课文,要提前在家预习,熟读。教过后,要背诵段落,生字生词会默写。数学也要提前预习好。英语,估计她们在外地基本没怎么学过,或者简单学了,一二年级不作为正式考试科目,差太多了。你们家长先抓紧上网或跟别的家长聊聊,尽快明白上海的教学是怎样的,辅导班很多,英语的话,估计得请家教,一对一,先把前两年的课程补起来。两年啊,内容还挺多呢。反正抓紧吧,抓紧!你们家长必须配合,她们这种情况,我们老师实在没办法,一个班三十几号人呢。”
牵着孩子走,她们哭泣:
“我要回珠海!”
“我要回海口!”
暖暖更激烈,背着书包跑,边跑边喊:“我不要在上海!我想我潘老师!我想跟我一起踢足球的同学们!我要回珠海!我想珠海那个家!我不要租房住!”
春杨追上暖暖,侧搂着她,等了十几分钟公交,车上人挤人,春扬左手紧抓拉环,右臂抱着孩子,摇摇晃晃,三十多分钟后到家。
P1-3
《拼娃时代》是我的第三本长篇小说,本来没打算这么快就写出来,当时正构思其他两个短篇。
某晚,我在外面散步,听到一个小女孩的悲啼声,她哀求道:“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真的不想!老师说我太笨,好多字我不会写,今天又写错了,老师罚我站墙边,小朋友也笑我笨,我不去幼儿园,我害怕!我不去,行吗?妈妈,求求你,让奶奶在家里教我,好不好?”她妈妈搂着她,给她讲必须上幼儿园的道理,小女孩抽噎听完,立刻暴发尖利而绝望的哭喊:“不要,我不要,我不去,不去!我不是笨孩子……”
这声音刺得我心痛难忍,当晚便找出之前收集整理的关于孩子教育与升学的素材,看了通宵,第二天落笔。当我为本书最后一个字键上句号时,我以为我会轻松愉悦,但是,我没有。我合上电脑,眼前仍然晃动着书中人物的影子,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一己之力,一本书,也许不能改变什么,如若能让人有所触动、有所反思,已是欣慰。
感谢敬爱的老师胡山林、王建平,感谢媒体人伍斌、杨瑞云,感谢强海峰、周青、陈建云、陈建兴、卢利红、方化祎、赵满香、李睿、马丽娟、赵玉平、胡元元、王海燕、卢娜、吕久君、孙家琳、王春光、刑广华、张玉、张琳、金曦、黄魁英、赵莉、邢红平、金卫红、荣海洋、杨江涛、张丽卿、吴卫红、王炜东、仝西彪、刘秋云、燕飞、崔建英、郁万强、庄小燕、崔佑云、孙文杰、张凤琴、张路、闰超、徐拥军、耿毅、王竹隐、王静琴、曹媛维、马晓菁、焦旭、贾萍、林子健、孙楠、钱凌等。
感谢贝壳、五月、可可、云、Cherry、Libby、Lily、草原、豆妈、亮妈、汪汪、贝妈、鼠花妈、小曼、点妈、血翼飞龙妈、舒新、囡妈、天之娇虹、艾我中华、Amy Fan、Lady Mary、小白兔、亚伦爸、一航爸、豆豆三九、Joie、书童、棉棉妈、Sunny、小丫、Emily梅子、静知妈、子悦妈、蕾、往事如烟、Monica婉等。
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孩子。
感谢曾经的岁月,感谢曾经在我生命里出现、对我有过影响的人们,感谢曾经的相遇、相知、相伴、相惜。
感谢所有为此书辛勤付出的人们。
感谢读者,敬请指出疏漏之处,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祝福你们!
兰月川
2017年9月
认识兰月川已有十年,最初是网友,我刚从美国回来,女儿和儿子分别在美国读小学和幼儿园,为了尽快熟悉国内的教育现状,我参加了网上组织的一些聚会和讲座,当时听他们说起孩子的培训、竞赛、考证、幼升小、小升初等,感觉像天方夜谭,匪夷所思。
我家俩孩子在国外都是散养,教学业课程是学校的事情,开家长会时,老师再三提醒,让家长不要在家里提前给孩子灌输知识,以免影响孩子在课堂上的专注度。给女儿报过的课外培训只有小提琴班,还是女儿自己强烈要求的。
我那时疑惑,我们当年读书,从小学到大学到博士,一路读上去,都是靠自己考出来的,父母很少管过,怎么现在的家长变得这么躁动和疯狂?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高学历高素质妈妈,放弃自己的事业,当全职妈妈陪着孩子学习考试?怎么会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红红火火的培训班?超前学习拔苗助长真的好吗?
后来,现实逼迫我渐渐适应了,也跟着那股波涛汹涌的升学洪流,带着孩子忙培训,攒证书,递简历,跑面试,也曾为等面试或录取通知而日夜焦虑。
尽管女儿和儿子的小升初都已随风而去,可当我一口气读完兰月川的《拼娃时代》时,往事历历在目,我仿佛穿越,再次经历了那个特殊时期难忘的煎熬……
“苏春杨、飞羽妈、小荷妈、丸子妈、烟雨妈、竹君妈,在小升初洪流中不由自主地游动着,自然而然染上了‘小升初焦虑症’,六猴每天联络,交换情报,互通有无,个个像‘身手不凡的特工’,像‘直升机妈妈’。”
当然,这本书是小说,人物多是虚构,但小说描写的硝烟四起的小升初战争和飘摇不定的中年情感危机,却折射出了真实的社会和家庭境况。
“婚姻不是讲道理,夫妻过的就是一种感觉。感觉过得憋屈,就离,有啥呀!对伐?缘分有长有短,有深有浅,该聚则聚,当散则散。越是瞻前顾后反复纠结,越难以挣脱。命运真把自己逼到绝处,自己也要绝处逢生!”
《拼娃时代》是兰月川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敬佩兰月川,敬佩她的勤奋、坚持和执着梦想。感谢兰月川,感谢她的真诚、悲悯和滚烫之心。感谢十年友谊十年陪伴。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普林斯顿博士后李莉
2017年9月上海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疯狂了多少家长和孩子,也引发了多少社会问题和家庭矛盾。兰月川著的长篇小说《拼娃时代》描写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小学升初中的残酷境况。为了小升初,孩子和家长使出浑身解数,培训、竞赛、考证,咨询、投简历、面试,赶地铁,追公交,常常百米冲刺。
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夹缝中的家长们,拼事业,还房贷,养孩子,顾爹娘,遭遇中年婚姻危机。外遇、争吵、忍耐、离婚,一边拉扯着学业不易的孩子,一边在生活的重压下奋力前行。
小升初焦虑症,此症自二月起,延续至六月,随小升初渐渐进入实质战斗阶段会不断加重,且病情反复无常。
兰月川著的长篇小说《拼娃时代》带你直面硝烟弥漫的小升初。孩子奋斗在前,家长暗自较劲,看奔波劳碌的家长们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周旋。
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婚姻不是讲道理,该聚则聚,当散则散,真被逼至绝境,也要绝处逢生;另一方面,飘摇不定的中年情感危机,也折射出了真实的社会和家庭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