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同:大数据支持下的C2B反向定制
传统的生产采购供应链模式显然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变幻莫测的消费市场。在推行O2O战略后,苏宁致力于推动供应链变革,将20多年的供应链能力互联网化、数据化、弹性化,释放更大的效能。为匹配O2O销售模式,苏宁正在深层次地变革供应链合作模式,改变以往生产采购驱动型的模式,向用户需求驱动型的商品合作模式转型。在该模式下,苏宁不再和供应商进行谈判博弈,而是基于海量数据挖掘用户需求,来进行商品合作。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C2B反向定制模式应运而生。在该模式下,苏宁通过对在线客户海量购买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聚合零散但庞大的用户群需求,向供应商提出有针对性的规模化采购需求。供应商按需生产,避免大量前期研发投入和产能过剩。同时,配合C2B反向定制,苏宁推出大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与供应商开放共享。因为苏宁云商聚焦于专业化单品经营,所以供应商的协同对于平台网络效应的发挥便起着重要作用。保持云商平台的开放性,需要向供应商开放苏宁运营资源,以便于整合双方市场、营销资源。例如,组建联合团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苏宁最近提出了“三个裂变”思路,同样面临着互联网转型难题的海尔率先响应。海尔采取了入住苏宁、联合办公的合作方式,除了整个线上团队整体入驻,海尔的一些互联网品牌,如统帅、模卡等,也人驻苏宁云商平台,支撑个性化业务运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苏宁与海尔实现了用户共享、渠道共享、产品共享等。在用户资源共享方面,双方成立会员联盟,共享会员用户资源,打造会员营销产品;在渠道共享方面,海尔看中苏宁线上线下优势,彩电、空调等产品在苏宁易购服务站全面实现实体出样;在产品开发方面,聚焦于智能家居领域,整合苏宁超级智能APP和海尔U+智能平台计划,打通两大产品系列,以互联网电视为载体进行深度合作。
互联网金融和融资管理: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支撑
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安全自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是支撑线上交易的重要条件。苏宁金融以大数据为支撑,通过全产业链服务打造供应链金融,通过O2O金融管家服务打造个人普惠金融,开展包括第三方支付、理财、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网络借贷、众筹、保险销售等业务,是苏宁互联网零售发展重要的增值服务内容,也是集团重点拓展的新产业。苏宁为上游供应商提供了“账速融”“信速融”“票速融”三大融资服务产品,贯穿了供应链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可满足应收账款、信用、票据贴现等多种类型的融资需求。通过向上游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加强了苏宁对供应链的掌控并有益于供应链整体的降本增效。同时,苏宁以易付宝为支付工具,推出了针对消费者的“任性付”产品,可以在苏宁O2O全渠道使用。和传统消费金融公司难以把消费和信贷结合相比,“任性付”直接融合O2O消费场景,顾客只需线下扫码或线上一键点击就可以完成购物。相较于纯线上的互联网金融商,苏宁具有线下优势,可在门店内提供新客户授信额度服务以提升便利性。
多渠道筹资。资金支持是企业能够转型成功的最重要决定要素。企业能否转型成功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或者稳定的现金流。苏宁战略转型要做的是大规模的多元化投资、积极的价格策略以及对物流、广告等费用的大力投入,对现金流和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宁通过多渠道融资为战略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2009年,苏宁定向增发股票募集资金30亿元。2012年7月3日,苏宁定向增发股票募集资金46.3亿元。2012年12月18日实施发行80亿元巨额债券融资计划。2014年苏宁开始了实体资产的创新运作,以11家门店作为标的资产实施资产证券化,成为国内首支商业地产REITs,实现税后净利润19.77亿元。2015年苏宁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阿里巴巴投资283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的第二大股东。同时,苏宁云商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最后获得净资金143亿元,资金用途主要投入物流和线下门店。
P53-55
《创新领跑者:两化融合驱动的新模式新业态》是《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创新案例(2016)》的延续,由中国企业联合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部分专家共同组成的课题组研究完成。本书梳理了当前两化深度融合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的最新方向和最新实践,并通过观点文章和企业案例的方式进行了展示。
这些领域主要包括网络协同研发模式、O2O新零售、分享经济新模式、服务型制造转型、流程企业的定制化生产、物流业的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智能产品开发与产业化、企业物流的智能化改造和智能电网化发展。为高质量完成研究和本书的撰写工作,课题组先后调研了中航一飞院、苏宁易购、滴滴出行、沈阳机床、中车浦镇车辆厂、大疆创新、传化物流、南京钢铁、唐山钢铁、苏州供电、佛山供电等行业领先企业。
在课题研究和本书写作过程中,朱宏任、黄速建同志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本书撰写了序;柏东海负责了课题研究框架设计、本书编写策划和专家团队组建;张文彬、赵剑波参与了课题研究和本书编写策划,具体组织实施了课题研究工作,统一修改了全部书稿,并参与了部分章节的撰写。各章作者如下:第1章:赵剑波、张文彬;第2章:张小宁、张倩;第3章:刘建丽、程多生;第4章:刘湘丽、常杉;第5章:邓洲、杜巧男;第6章:黄阳华、李晓华;第7章:刘湘丽、常杉;第8章:邓洲、杜巧男;第9章:张园、王欣、周蕊。
非常感谢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司为课题研究和本书编写提供的大力支持!感谢11家案例企业及相关负责人为调研提供的全力支持与热情协助!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高晓蔚编辑为本书编辑出版提供的帮助!
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1章 网络协同研发新模式:中航一飞院
观点文章 以数字化推动网络协同研发
中航一飞院:构建全三维数字化协同研发新模式
第2章 分享发展新模式:滴滴出行
观点文章 促进分享经济的繁荣发展
滴滴出行:构建互联网时代基于共享理念的出行生态圈
第3章 O2O新零售:苏宁易购
观点文章 数据和体验是“新零售”的核心
苏宁易购:线上线下融合之路
第4章 智能物流:浦镇公司
观点文章 制造业企业物流智能化升级
浦镇公司:构建工位制节拍化的智能物流管理新模式
第5章 智能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大疆创新
观点文章 智能产品发展的趋势及模式
大疆创新:开启智能无人机新时代
第6章 服务型制造转型:沈阳机床
观点文章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共生
沈阳机床:以i5系统为核心实施服务化战略
第7章 物流企业的集约化智能化转型:传化物流
观点文章 以平台型组织推动物流行业集约化智能化发展
传化物流:打造开放共享的智慧物流平台
第8章 流程企业的定制化转型:唐山钢铁与南京钢铁
观点文章 推进制造业的大规模定制化转型
唐山钢铁:以定制化为目标的生产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南京钢铁:服务于客户的定制化生产
第9章 智能电网发展:苏州供电与佛山供电
观点文章 智能电网发展正在进入战略机遇期
苏州供电:构建智慧电缆“云平台”
佛山供电:智能化配网检修
参考文献
后记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命题,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两化融合从广义上讲是社会形态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将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变化。从微观层面来看,两化融合就是信息技术与产业、企业的全方位融合创新。企业是经济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也是推进两化融合的市场主体,融合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企业深刻认识到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并在具体实践中尝到两化融合的甜头,两化融合才能切实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前,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渗透融合,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分享经济等新经济不断涌现,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创新呈现出新特征,一批领域跨界、业态创新、国际领先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跑者”。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更加重视两化融合的理论研究,为产业界推进两化融合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企业界也要主动拥抱两化融合,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切实提高我国两化融合水平,将两化融合的战略机遇真正转换为国家、产业和企业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近年来,中国企业联合会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推广副组长单位,充分发挥联系企业广泛的优势,积极推动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创新工作,并从中注意发现和总结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的典型经验。在完成首批《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创新: 趋势与实践》案例研究和出版发行的基础上,2016年又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9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将来自不同行业创新领跑者的创新实践总结提炼,集结成册。其中,中航工业一飞院展示了基于全三维数字化协同研发平台,开展运20大飞机研发设计的新模式;滴滴出行展示了在城市交通领域分享经济的发展模式;苏宁易购展示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线上和线下融合提供用户体验的“新零售”;浦镇车辆展示了智慧物流链的构建;大疆创新展示了如何推进新兴智能产品创新发展和产业化的模式;沈阳机床展示了如何通过“i5”系统的设计和推广促进传统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化服务转型;传化物流展示了传统物流企业如何向智慧物流平台商的转型;南京钢铁和唐山钢铁展示了钢铁行业如何探索定制化的生产模式;苏州供电和佛山供电展示了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虽然这些新探索、新实践有的还不完全成熟,有的还可能面临挑战,但是它们已经为我国广大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激发广大企业更加重视两化融合工作,在两化深度融合中诞生更多的新产品、新管理、新模式和新业态,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企业联合会编著的《创新领跑者(两化融合驱动的新模式新业态)》聚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的最新方向和最新实践。主要包括网络协同研发模式、分享经济新模式、O2O新零售、服务型制造转型、流程企业的定制化生产、物流业的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智能产品开发与产业化、企业物流的智能化改造和智能电网发展等领域,涉及中航一飞院、滴滴出行、苏宁易购、大疆创新、唐山钢铁等行业领先企业。观点分析结合企业真实案例,对企业两化融合与创新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创新领跑者(两化融合驱动的新模式新业态)》是《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创新案例(2016)》的延续,由中国企业联合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部分专家共同组成的课题组研究完成。本书梳理了当前两化深度融合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的最新方向和最新实践,并通过观点文章和企业案例的方式进行了展示。
这些领域主要包括网络协同研发模式、O2O新零售、分享经济新模式、服务型制造转型、流程企业的定制化生产、物流业的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智能产品开发与产业化、企业物流的智能化改造和智能电网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