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炳南编著的《海录校释》一书形成于鸦片战争发生之前20年的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首作者谢清高原籍广东嘉庆州(今梅县),年轻时出海航行遇到海难,被葡萄牙商船救起后便留在商船上当了船工,一干就是14年。后因病导致双目失明,只能回到澳门陆上定居,靠给人当口译谋生。基于失明前多年丰富的远洋轮航行和沿线国家的探访经历,他把依靠自己的记忆获得的对南洋、北印度洋、地中海周边沿线的见识,逐地转述给他的同乡杨炳南记录下来。杨炳南又在谢清高口述经历的基础上,引证了其他一些世界地理资料,于1820年整理成书并刊行于世。因此与其说《海录》是一部游记,不如说是谢清高的一部远航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