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个人》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自传式作品。尼采把自己一生思想精髓的结晶过程写入书中,用大胆、奔放、极端、直接的笔法描述自己,把繁杂晦涩的思想用简洁凝练、生动鲜活的诗化语言表达出来。书中附有译自英文和日文的尼采研究文章,便于读者准确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
| 书名 | 瞧这个人/经典天天读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作者 | (德)尼采 |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瞧这个人》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自传式作品。尼采把自己一生思想精髓的结晶过程写入书中,用大胆、奔放、极端、直接的笔法描述自己,把繁杂晦涩的思想用简洁凝练、生动鲜活的诗化语言表达出来。书中附有译自英文和日文的尼采研究文章,便于读者准确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 内容推荐 《瞧这个人》是尼采因病神志不清以前,对自己主要著作和思想主张的总结和阐释。书中尼采以其主要著作为线索对自己的思想主张进行描述。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以思想为核心的自传,同时又是阅读尼采其他著作、理解尼采哲学思想的指导书。 目录 尼采的天鹅之歌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前言 一 二 三 四 为什么我这么有智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为什么我如此聪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为什么我会写出如此优越的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悲剧的诞生》 一 二 三 四 《不合时宜的思想》 一 二 三 《人性的,太人性的》及其两续篇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曙光》:道德思想是偏见 《快乐的知识》:快乐的科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为所有人、不为某个人而写的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善恶的彼岸》:未来哲学的序曲 《道德的系谱》:一个论战 《偶像的黄昏》 一 二 三 《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一 二 三 为什么我是命运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一个自我批评的企图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译后语 尼采年谱 试读章节 营养的选择,气候和地点的选择:在任何理由下都不能有错的第三件事,是关于复原或消遣方法。对我而言,一般阅读是我用以复原的一个方法:它是构成使我逃避自己的东西的一部分,是使我漫游于新奇科学和新奇心灵世界的东西的一部分,它是我现在不再关心的东西的一部分。当我埋首工作时,在我的四周是看不到书本的:我小心地不让任何人在我面前说话甚至思考。因为,那样就等于在阅读。 有人注意到下述事实吗? 当饱满状态表示心灵尤其是整个有机体不适于这种深刻紧张时,偶然事件和各种外来刺激作用得太过有力、透入得太过深切。一个人必须尽可能远离偶然事件和外来刺激。自我壁垒是精神饱满最初的一种谨慎本能。要我容许一种陌生的思想秘密地爬过墙头吗?因为那正是阅读所指的意义,随着工作和创作时期而来的就是复原时期。 对我而言,一些令人愉快的、聪明的、智慧的书,就是我借以复原的东西,应该是一本德国书吗?我必须回到六个月之前,以我手头上的一本书,来了解自己。它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昵?它出自维克多·布罗查德一项杰出的研究。读这本书时,我从前的一项研究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怀疑主义者,那两面的,不,多面的人,即哲学家中唯一可贵的人,在其他情况下,我差不多总是阅读少数几本同样性质的书,非常适合我需要的几本书以自娱。 也许我的天性不喜欢多读书,书房会使我生病。我的天性也不喜爱很多东西或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怀疑,甚至敌视新书,比“容忍”“心地宽大”及其他各种“友爱”更接近我的本性。因此,我一再重读少数几个法国作家的著作:我只相信法国文化,认为欧洲其他自称为文化的东西,只是纯粹的误解。更不必说德国的东西了。在德国,我所遇到的少数较高文化的事例,都源于法国,尤其是瓦格纳夫人,这位夫人在风格品评方面,是最杰出的一个人。 虽然我不读帕斯卡的著作,但实际上,我是喜爱帕斯卡的,他是最能发人深省的基督教的牺牲品,他慢慢地扼杀自己,依照一种最可怕的非人的残忍方式,首先在肉体方面扼杀自己,然后在精神方面扼杀自己。即使我的内心具有某些蒙田式的怨恨,谁知道呢?也许在我的肉体中也有。即使我的艺术欣赏力并非没有困难地维护像莫里哀、高乃依、莱辛这些人以对抗像莎士比亚那样狂放的天才。但是,所有这些并没有使我不把现代法国人也看作可爱的友伴。 在历史上,我不能想象任何一个世纪,能够像今天的巴黎一样,可以找到这么多让你很想知道、也很精明地洞悉人类心理的天才在一起。我可以随便举出一些名字出来,他们实在太多,例如布尔热、洛蒂、吉普、美雅克、法朗士、勒美特尔:或者选出一个最出色的人,一个真正的拉丁人、我特别喜欢的莫泊桑。 在我们自己人当中,我对这一代的人甚至比对那些大师更倾心,因为这些大师都被德国哲学腐化了。例如,泰纳被黑格尔哲学腐化了,泰纳对伟大人物和伟大时代的误解,就是由于黑格尔哲学造成的。只要德国所到之处,他就腐蚀了文化。战争第一次“拯救了”法国精神,司汤达是我生命中一件令人愉快的意外事件。因为,在我生命中每一个重大的事件,都是意外的,而不是有意安排的。 司汤达是很了不起的,他具有一种能够预知人们心理的眼光。他对事实的把握,使人想起那些最善于把握事实的人。最后,但不是不重要的,他是诚实的无神论者,一个在法国历史上少有而难得发现的典型无神论者,梅里美引为最大的光荣……也许,我会嫉妒司汤达? 我曾经说过一句最好的关于无神论的笑话,这句笑话是所有人类未曾说过的,可是司汤达的话,使我的笑话逊色了,他说:“上帝唯一的理由是他不存在。”我自己曾经在某处说过,向来对生命的最大敌人是什么?是上帝。 P32-35 后记 一、本书原著是德文,译者不谙德文,是从英译本转译出来的,如与原著有出入之处,希读者不吝指正。 二、本书完全采用直译法,为了迁就英译原文,有些地方,文字上可能稍欠通顺。 三、在第二章(《为什么我如此聪明》里,尼采过分强调气候、环境、营养等问题对一个天才的影响力,这种说法很可能使读者们误以为他是一个倾向于唯物主义的人,其实,尼采的原意只是针对那些教士而发的,因为教士们成天向人们灌输天国思想,而尼采则是要人们过地上生活,对一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生活而言,这些所谓气候、环境和营养问题,当然重于那些所谓“来世”“天国”“不朽”等问题。 四、在说到对命运的爱时,尼采强调他自己不希望改变什么,这种说法与他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的气概,似有矛盾之处。这里,我们可以试做一个解释。对命运的爱是他的形而上的感情,既然这个世界是永恒轮回的,我们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唯有接受这个命运,并且要勇敢地接受这个命运。可是,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则是他的文化感情。人类在文化世界所导致的错误价值判断,应该加以纠正。尼采认为,由于基督教文化所带来的价值观念,都是不健全的价值判断,所以,他要对一切传统价值重新估价。 五、尼采早年埋首希腊古典文献的研究,博览群书,可是,有一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眼睛不能再阅读书籍的时候,竞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所得的最大恩赐,这个时候,他发现他过去的时光都浪费掉了,因为在书堆里打滚,确实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所以,尼采批判那些所谓学者,说他们离开书本,就不能思想了。关于这一点,读者们应该注意,尼采并不是教我们不要读书,他只是要我们善于读书,有些人把一生的时光都读光了,把潜伏的创造力读碎了,到头来只变成一个读书虫,没有任何创造力,像这样的人,还不如不读书。如果不是尼采的视力阻碍他继续读书,也不会有今天的尼采了。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