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春天的叙述(孙惠芬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孙惠芬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孙惠芬,1961年生,大连庄河。曾当过农民、工人,杂志社编辑,现为辽宁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她著有中篇小说集《孙蕙芬的世界》,中短篇小说集《伤痛城市》,中篇小说《还乡》,短篇小说《台阶》、《天高地远》、《变调》、《赢吻》、《舞者》、《春天的叙述》、《女人林芬与女人小米》、《民工》、《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长篇小说《歇马山庄》、《生死十日谈》等。本书就是其中一本,收录了孙惠芬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直至2006年的八篇中篇小说,勾勒了作者的创作脉络。

内容推荐

《春天的叙述(孙惠芬文集)》这部中篇小说卷收录了孙惠芬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直至2006年的包括《春天的叙述》、《舞者》等八篇中篇在内的小说作品,较为清晰地勾勒了孙惠芬的创作脉络。《还乡》中,描摹叔叔从大城市归来,满怀着建设家乡的信念,却在残酷的乡村现实面前无所依傍。《南大沙》叙述辽南海岸边,渔家百姓为了利益的残酷械斗;《春天的叙述》回顾公公曲折的进城幻象被压抑的时代碾得粉碎,造成公公的心理缺陷,和与乡土家庭的巨大隔膜,同时也描摹子女一代的在城乡之间挣扎的人生困惑;《播种》是一段精彩的乡土小品,两个妇人之间的心理较量和肉搏,最后在一片荒地面前化作跌落的泪珠;《周末》讲述被城市生活包裹的一群人,回到乡间度假,却各自踏入情感的回忆与挣扎……

目录

无字牌坊

还乡

播种

周末

舞者

南大沙

春天的叙述

歌哭

试读章节

无字牌坊

翁古城还叫翁古城的时候,无字牌坊坐落在城西的一洼平地里。无字牌坊坐落在一洼平地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通达外边,翁古城人又自古习惯孤芳自赏,习惯独自咀嚼并不阔绰的日子,无字牌坊也就有幸躲过灾难年月,不被保存地保存下来。后来小城人口发展,居民住宅向牌坊方向盖去,盖出一条街来,新设了市场和派出所,只知关注自己的小城人无法逃避耳闻目睹与牌坊的联系,就改了翁古城叫牌坊城。翁古城叫牌坊城不到半年,仿佛一失足浪儿,一回首,蓦然发现以往的迷失,又一举丢下原先设想,开往相反方向,高楼大厦在城东拔地而起;饭店、商店、旅店、家具店、美发店、时装店、夜总会,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小城人又毫不羞涩地改回牌坊城叫翁古城。浪子回头,东山再起,无法遏制的繁荣,使昔日荣光闪耀的牌坊街上人,领略到一种遭抛弃被欺骗的感觉。有时城里上映好影片,或者时装店服装降价——这里人总是喜欢降价——牌坊街人撅屁股蹬车,满身满脸臭汗,总要骂句:操!坑人。

牌坊街是翁古城的私生子,为只是一段时间里的想法。

有一天,他们打扫庭院,累乏时,搬条小凳坐在街上,听到夜籁在空气中缓缓流淌,清风从远处飘来,拂过发梢、面庞,轻柔而滋润的感觉就像春雨浇地。他们怦然心动,突然发现,上班的许多时光在紧张繁忙中度过,耳膜里灌满人车混淆的嘈杂,这清冷实在是难能找到的。找不到内心的清冷,哪里有对生活的品位,没有对生活的品位,哪里还有人生的乐趣?人生的诸多乐趣,并不是当时就能发现,是要依靠想象和回顾的。

于是,私生子一样被抛弃的牌坊街人又有些想开,渐渐适应并能享受这种清冷的日子。有机会逛时装店跑远路,回来搬条凳子往街上一坐,沐浴清风,让思想和心灵随游丝任意飞舞,贴着切近真实的宁静,飞到童年或是梦里什么地方,一切劳累和由劳累生发的怨艾,皆消失殆尽,无影无踪。

然而时光流逝,有件事使他们经历了最初的不快,使他们再次感到受骗上当。他们之中,不知是谁无意发现,所谓牌坊街的住户,全是文化口和教育口的职工。翁古城决策者近几年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是战斗在文化教育战线的职工心领神会的,原来就是这种心领神会,蒙蔽了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居然孤零零被甩包袱一样甩下来还全然不知。他们终于明白,小城的发展规划,为什么会有一百几十度大转弯。这完全是一个阴谋,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他们想起了许多铸成这个阴谋属于自身也属于决策者的事实,诸如他们之中,有位老政协委员,总是不知深浅地向领导提建设性建议;职称评聘,文化教育口出事最多;一次体育盛会,一教师居然把决策者的名字贴倒了等等等等。他们越想越多,越想越觉得他们身为知识分子,是多么容易被人哄骗,多么幼稚和单纯。搬进新居时,他们还联名向领导写感谢信,他们好可怜自己,好恼火。恼火时,他们想,把我们送到城郊又怎样呢?我们在城郊又有什么不好呢?谁知道这一下他们把自己问住。他们一早一晚有时间就想:在这里有什么不好呢?这算一个什么样的报复。这里清静,空气新鲜,正是文化人读书用功的好地方。这种报复多像一种奖赏和照顾呢?这么想着,他们猛生一念,这是不是决策者对知识分子的奖赏和照顾呢?曾被冤枉的老政协委员和贴倒名字的教师一同回想起搬进新居后,上边领导来看望他们的情景,他们甚至想到电视台的采访录像,他们把所有能够想到的情节和细节都夸张开来,以抵御受骗上当的感觉和印象,终于,他们还是抵住了。他们想这确实是对知识分子的奖赏和照顾,以往这些人在市中心挤着,夏天备课要到几里外的护城河;搞一个舞蹈创作,也得十里八里找地方。他们一旦抵住,曾经有过的面对宁静的心旷神怡的感觉又收回来,他们比以前更加细致入微地体验心旷神怡.他们以为这种心旷神怡真正区分了文化人和一般市民,他们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是与众不同的。为了强调这种不同,他们改了牌坊街叫文化街。

文化街

文化街的人虽然远离市区,生活却并不寂寞,他们除了在空闲时光里,用足够的想象和联想来丰富自己,还经常聚到一起对小城里新发生的事情评头论足。他们仿佛局外人一样清醒和理智。他们因为有着文化,语言尖酸刻薄;他们习惯把买卖的缺斤少两、女人纹唇线眼线等现象同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连在一起。他们常常站在宇宙的高度,来看小镇人的举止行为。小城重点中学校长于生一次喝豆浆被服务员克扣一分钱,气愤地向粮食局写了三封信,还一连数日。他在黄昏幽暗的时光里,找到文化局老赵和剧团老刁,诉说对中国这代年轻人的担心和后怕,“一分钱好干什么?一分钱实在没大用处,可是就连这一分钱利益都不放过,你说我们这个民族还敢指望吗?”……

P1-3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5: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