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的这本《颐年(百岁寿星访谈)》收入了浙江48位具有代表性百岁老者的故事。从人物简介、养生之道、精彩人生、家风家训和长寿食谱五个方面向人们娓娓道来他们的故事。既体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对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关心,也展现了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分享了长寿老人们的各具特色的养生经验。
| 书名 | 颐年(百岁寿星访谈) |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 作者 | |
| 出版社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的这本《颐年(百岁寿星访谈)》收入了浙江48位具有代表性百岁老者的故事。从人物简介、养生之道、精彩人生、家风家训和长寿食谱五个方面向人们娓娓道来他们的故事。既体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对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关心,也展现了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分享了长寿老人们的各具特色的养生经验。 内容推荐 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的这本《颐年(百岁寿星访谈)》是一部由48位世纪老人口述实录的个人成长史,也是一部老同志一生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革命奋斗史,更是伟大祖国经济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见证史。 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浙江省老干部工作和老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的成就,也是一部试图在高寿群体中寻找长寿密码、传递健康理念、弘扬生命意义的科普参考书。 目录 翟翕武:能“三忘”得“三乐” 王合旺:相伴用餐人长寿 张建德:笑看风云际会静观世事变幻 孔庆美:妻贤子孝其乐融融 邵祥喜:家有孝顺媳妇 孙文掌:本分做人勤恳做事 孙咪男:百岁生日吃上首只大蛋糕 封明耿:儿女心中的参天大树 颜翠凤:简简单单活出从容 洪红女:常怀感恩“国家好” 长寿密码·社会支持 和睦积寿岁 有伴乐悠悠 秦秋谷:百年沧桑写传奇 王水林:向前看积极面对人生 葛言武:最幸福的事是看着国家日益富强 马翼:生命是一场博弈 章文栩:新闻让我了解外面的世界 傅梅生:看淡人生的起起落落 裘亚美:让心“热闹”起来 朱锦屏:乐观,长寿的灵丹妙药 鲁天生:天生乐观的“神手” 周增油:喜山乐水人添寿 长寿密码·心态平和 忘记你的年龄每天都是春天心平气和比任何保健品都有效 邹念先:棋路通四路通 邹逸:锻炼比吃药效果更好 郝辉毕:拄着拐杖也要散步 孙子辘: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徐瑞兴:勤学十年终成“推拿大师” 王士云:自己能做的事坚持自己来 陆属珍:每天做操乐善好施 吴达荣:百岁骑三轮带人去兜风 邵阿彩:多动手少动嘴 陈阿竹:帮老友飞针走线 自制小荷包送人 长寿密码·适度运动 运动适量又喜欢 日日坚持能过百 王汇东:干干净净一辈子 陈水章:奉行“三字经”养出好身体 周季和:心胸开阔知足寡欲 包玉甫:爽朗随性食宿规律 来汝福:怡然自得不烦不困 胡庆忠:当老师的好习惯延续至今 沈志芳:与人为善一生勤勉 徐振龙:作息时间几十年如一日 应华民:少食多餐做事勤恳 张玉清:为家人忙碌很幸福 长寿密码·良好习惯 习惯养好添福寿 吃出百岁活神仙 宋宝罗:艺术仙翁 声美墨香 吴芝英:爱旅游爱唱英文歌还爱玩电脑游戏 蒋仲庆:有舍有得真君子 赵荷生:懂得珍惜乐为小善 俞作铭:踏实做事老实做人 黄祥霭:100岁也要发光发热 梁银珠:爱漂亮的百岁老太 张必达:行善者多寿 长寿密码·精神追求 心中有追求 人生才充实 试读章节 翟老和我们讲了很多创业的故事,并对浙江麻纺织厂生产的麻袋质量颇为自豪。 新中国成立之初,翟翕武被任命为杭州市军管会工业部企业处处长,办公地点在杭州梅花碑的国民党省政府旧址。 解放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但浙江的实际情况是资源很少,没有丰富的矿藏,不适合发展重工业。浙江蚕丝、棉、黄麻多,可以先发展这个,时任省委书记谭震林一锤定音。 当时部分省份还没有解放,部队调动多,粮草要跟上,装军粮的麻袋奇缺。谭震林就提出,浙江有黄麻,可以先搞一个麻袋厂。1949年底,军管会决定在杭州创办麻纺织厂,专门生产麻袋。谭震林亲自出马,与上海方面联系,搞到一套闲置的麻纺织设备,指派翟翕武主持建厂。 翟老记得很清楚:“这套设备是英国产的,共有纺锭1616枚,织机74台。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下了命令,这套设备不能留给共产党,一定要运到台湾。管这套设备的有两个工程师,一个叫陈继善,一个叫罗高华,都是留美回来的,他们表面上答应,但就是拖着不办。刚开始国民党还催得很紧,但后来都抢先跑了,就没人管了,设备就留在了上海。” 翟翕武带着人到上海接收设备,一看傻眼了。这套搁置在上海第五棉纺织厂仓库的纺织机,锈迹斑斑,零件东缺一个、西缺一个,根本没法用。“当时中国还没有一家厂能够生产纺织机成套零部件的,都只是敲敲打打,搞点简单维修。”翟老说。 于是,翟翕武派出4名经验丰富的机械工人,到上海各机械厂去收集、配齐零部件。他自己则领着被聘为麻纺织厂总工程师的陈继善跑遍上海、无锡,考察相关厂家技术实力,洽淡纺织机零部件生产、维修事宜。“陈继善原来是美国别克汽车厂的工程师,水平很高,他转了一圈后,心里有数了,这套纺织机在上海可以搞起来。我们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这家厂做滚桶,那家厂做齿轮,然后由陈继善负责总装。”翟老回忆道。 建厂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拱宸桥以北正好有块过去的日本租借地,有800亩土地,我说那正好,就在这里建麻纺织厂。负责厂房设计和建设的工程师叫汤富圻,这个人之前是国民党上海扬子建筑公司的总工程师,很出名的,思想也很进步。厂房由浙江建筑公司负责盖,盖得很快,8个月就盖起来了。同时设备也搞好了,拿回来试车,一次成功。”翟老高兴地说。 1950年8月1日,浙江麻纺织厂正式投产运行,当年就生产麻袋59.45万条。“此前一些民族资本家等着看笑话,说你们共产党打仗可以,搞建设不行,要在这么短时间里建麻纺织厂不可能。结果我们8个月就建成投产,成为浙江解放后的第一家大型企业。”翟老笑着说。 “浙麻”麻袋出品后,翟翕武问技术人员,现在世界上哪个地方生产的麻袋最好?回答是英国产的“绿杠”麻袋。翟翕武就说,“我们用两年时间超过它,你们说行不行?”技术人员都不太敢答应,后来说试试看吧。翟翕武说不能试试看,两年必须把这个“绿杠”打倒。 没用两年,“浙麻”麻袋各项物理指标就超过了英国“绿杠”。翟翕武说这还不行,实用指标也要超过它。“什么是实用指标呢,我说麻袋要装大米,要耐磨。于是我们把‘绿杠’麻袋和我们的麻袋装上同样多的大米,拴在吉普车的后面,在马路上拖着跑,看看哪个麻袋先破。呵呵,结果‘绿杠’先破了。我说这还不算,麻袋在搬运过程中,有时要抛上抛下的,我们就在几十米高的水塔上装上葫芦滑轮,把‘绿杠’和我们的麻袋装上同样重的大米吊起来,往下丢,几个来回下来,又是‘绿杠’先破,我们的没破。我这才放心,说这就过关了。后来,我们的麻袋出口是免检的。”翟老回忆道。 P3-5 序言 见证世纪光荣与梦想 这是一部由48位世纪老人口述实录的个人成长史,也是一部老同志一生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革命奋斗史,更是伟大祖国经济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见证史。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同志的赤胆忠心、赤诚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并指出老干部工作承担着党中央关心爱护老干部的重要任务,要“常怀敬老之心,善谋为老之策,多办为老之事”。 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关心重视老干部工作,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感情上贴近、生活上照顾老干部。2017年5月22日,省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了老干部工作汇报,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总结了我省30多年来老干部工作经验,提出老干部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发展,让老干部心情舒畅地安享晚年、颐养天年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再立新功。 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老干部工作和老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的成就。“人生八十多来兮,九十出头不稀奇”,不经意间,曾经的俗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已被悄然改写。在我省正快速步入老龄社会、高龄化日益明显的同时,我省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省人均寿命大大提高,老年人在日益增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中享有更为长远的天伦与人情。截至2016年末,全省已有百岁老人2307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老龄事业蓬勃发展,业已取得辉煌的进步。如今,浙江已经有5个“中国长寿之乡”,居家养老服务也基本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大部分农村地区。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浙江老龄事业正阔步从生活养老迈向文化养老、学习养老、智慧养老的新格局。 本书也是一部试图在高寿群体中寻找长寿密码、传递健康理念、弘扬生命意义的科普参考书。48位百岁老人,各有各的生活习惯与心性,各有各的遗传基因,却共同走到了物理意义上的生命高峰,他们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心态好,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清贫还是富裕,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离退休在家,他们都始终不改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本书讲述的每一位老人,其珍贵的历史记忆、生动的生活画卷、质朴的人生感悟,不同的个体,却几乎都有着相通的个人修为:一生勤勉奉献,一生仁慈宽厚,一生乐观向上。也许,这就是长寿的密码之一——仁者寿、乐者寿。 高寿究竟到哪儿才是高峰?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自行定义生命的长度,但是,却可以像这批老同志一样,乐观向上,积极开拓生命的宽度与厚度,进而走向新的高度。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这些百岁寿星访谈录,凸显的,也是家风家规的传承与接力,是家国情怀的印证与彰显。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一方面,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另一方面,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家庭和睦则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本书通过48位百岁长者及其家庭,诠释的正是一个时代的家教家风与家国情怀。 战争年代的英雄,和平时期的模范。他们中有的是“绿色浙江”的开拓者,从新中国成立起就积极致力于我省的林业建设:有的厉行节俭,几十年坚持把积蓄用于赈灾和慈善事业;有的与时俱进,建微博、开微信,从街道里弄到网络平台,时刻倡导文明新风尚……本书所及的每一位老人,都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引领、传导优秀的家风家训和高尚的家国情怀。而他们的壮举义举,也同样得到了来自家庭的支持与鼓舞。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人生百年,个人的命运,只有与时代共,方能铸就金色华年! 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逢盛世、享颐年,生命的意义有了更为宽广的厚度与长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愿更多的百岁老人含饴弄孙共享天伦;愿更多的华发少年,写意青春再攀高峰;愿更多的你我,劳则不衰,动则延年,劳动一生为人民、为祖国。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