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又讲到有名有姓的作者了。曹操大概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人物之一,和他并列的之一不多,顶多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除此之外,恐怕就要降一等级了。这都拜《三国演义》之赐。对于《三国演义》,当今很多文人看不起,说写得烂,没有现代价值观。不过要我看,这种苛责不公允。能把一段纷繁的历史铺陈得流行,且经久不衰,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讲故事的水平。以前我读《三国志》的时候,很惊讶里面的记载,百分之八十见诸《三国演义》。也就是说,《三国演义》的作者基本没多少虚构,却把历史写得如此好看,当今无一人能够达到。连我的文盲妈妈,都知道“刘备借荆州”,古人说它妇孺皆知,洵非虚言。
曹操在大众眼中,一向是个反面人物,这也是《三国演义》的功劳,因为他篡汉。这反映了作者饱受传统文化毒害的心灵和价值观,可以不论。现当代自鲁迅以来,又把曹操重新提拔,认为他是英雄。我一向是很敬仰鲁迅的,但对他这个评价并不以为然。为什么?这就要涉及怎么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可以从三个角度。第一个角度,就是摒弃任何价值观,单说其个人才华。从这方面讲,曹操无疑是个杰出人才。第二个角度,就是从仁义的传统价值观角度,也就是古代的普世价值观角度。曹操的出现,对社会的恢复和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认为不会有什么影响,没有曹操还有王操、李操,何况曹操在徐州,仅仅为了泄点小愤,就屠杀了徐州十多万百姓。如果“英雄”这个词仅取其字面意思,也可以认为他是英雄;但如果“英雄”这个词像现在已经带有强烈褒义,就值得商榷了。第三个角度,就是从现代文明的角度。历史上曹操这类人,跟我们的生活毫无关系,他们并没有发明什么创造什么,使我们祖先过得更方便更幸福。我宁愿把蔡伦称为英雄,也不认为曹操是什么英雄。
当然,我虽然不把曹操当成英雄,但对曹操的文学才华十分佩服,在三曹中,我最喜欢的也是他的作品,这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我不太欣赏过于柔媚的东西,而曹丕、曹植两个公子哥,没经历过什么苦难,写的东西不如曹操质朴有力。
《度关山》这首诗,一般诗歌选本估计不会选,会嫌它不够文学。什么是文学呢?我觉得语言学家萨丕尔的一句话很简单,但很有道理,他说:文学就是把大家常见的东西写得很有意思。所以,判断一个作品是否有文学性,我先看他语言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就没有文学性。当然,有没有意思,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有人认为高中生擅长铺陈形容词就叫有意思,有文采。我则看重思维方式,如果思维方式很平庸,文章是不可能写得很有意思的,只能取悦低层次的人。
曹操这首诗写得有没有意思呢?从思维方式来说,文学性不强;但遣词造句,饶有古趣,我认为也算有点意思。最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曹操的政治理想,还是值得向大家推介的。(P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