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泓冰著的这本《赢在行动学习(第2版)》由WFA认证促动师协作完成。微促动六节线上微课助力读者厘清思绪,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六节课分别如下:第一课CEO青睐行动学习的核心原因:让培训转化为组织绩效;第二课管理者为何需要掌握促动技术:从监督到赋能;第三课行动学习成功关键:聚焦问题,链接智慧,行动改善;第四课行动会议:如何让员工参与,共创,自发行动;第五课促动:打通培训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第六课行动学习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呼应:学问思辨,知行合一。
| 书名 | 赢在行动学习(第2版)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 作者 | 段泓冰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段泓冰著的这本《赢在行动学习(第2版)》由WFA认证促动师协作完成。微促动六节线上微课助力读者厘清思绪,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六节课分别如下:第一课CEO青睐行动学习的核心原因:让培训转化为组织绩效;第二课管理者为何需要掌握促动技术:从监督到赋能;第三课行动学习成功关键:聚焦问题,链接智慧,行动改善;第四课行动会议:如何让员工参与,共创,自发行动;第五课促动:打通培训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第六课行动学习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呼应:学问思辨,知行合一。 内容推荐 行动学习提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它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聚焦并解决真实问题,激发团队整体智慧,有效提升团队执行力,实现领导力和绩效的双重提升。 《赢在行动学习》(第2版)是WFA(中国)会长段泓冰老师和认证促动师团队多年推广和实践行动学习成功经验的总结。在书中,认证促动师们针对21世纪管理者已经沦为五“累”分子的现实,提出“行动学习是团队能力和绩效双提升的法宝”的观点,并介绍了九种简单易行的促动技术,从而帮助管理者聚焦所带团队遇到的真实问题,连接团队智慧,并最终解决问题。 本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打消顾虑,在自己的具体商业实践中学习提升企业绩效和自身领导力。 目录 第一篇 行动学习:团队能力与绩效双提升法宝 第一章 为何众多CEO青睐行动学习 CEO运用行动学习促进组织发展 团队能力与绩效双提升法宝:行动学习 第二章 为何管理者需要行动学习 21世纪管理者需要行动学习 管理者21世纪面临三大挑战 打好高绩效的地基:学习与成长 第三章 团队学习成功的三大关键 与团队一起聚焦真实问题 建立快速连接群体智慧的对话流程 让团队行程相互促进行为改善的氛围 第四章 团队行动学习发生的地方 行动学习:从下达命令到聚焦、共识与行动的会议 促动技术:有效激发团队智慧,提升整体执行力的团队管理过程技术 第二篇 行动会议:在会议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 第五章 行动会议第一步:聚焦问题 自我理清:没有搞清楚问题是什么,解决的方案都是错的 层层聚焦:如同剥竹笋一样提问 养成提问习惯:提问引发思考,告诉引发争辩 用提问开启团队行动会议之旅:自我对话,对话上司,对话团队 第六章 行动会议第二步:连接智慧 21世纪团队为王 管理者常用的9种促动技术 第七章 行动会议第三步:行动改善 落实计划:确保行动会议中的计划落地 建立小组:在任务协作中实现能力成长与任务达成 行动反思:行动学习小组共同成长的原动力 第三篇 在行动学习中修炼:正己化人,知行合一 第八章 行动学习的中西方修炼 管人必先正己,理事还需合一 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与行动学习 中国古代学习思想与西方行动学习实践 行动学习:管理者自觉觉他的修炼过程 后记 参考文献 推荐语 试读章节 管理者21世纪面临三大挑战 21世纪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信息快速同步的时代,管理者面临着三大挑战。 信息同步快,思维如何同步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从四面八方获得信息,也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工作。此时此刻,我在写这段文字时,就在杭州临安莲花山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我和几个朋友刚建起来的观心斋里。在这里,我会写写书,看看山,赏赏荷花;用智能手机和工作伙伴联系,处理公司的事情。许多“80后”“90后”更是具备一种移动互联网时代“说走就走”的勇气,身上有点积蓄了,就立即动身出发去西藏、去丽江。即使是升职加薪都拦不住他们的脚步。本身就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在这个属于他们的时代,早已生活得如鱼得水。 相比之下,很多管理者虽然身处21世纪,其思维模式、管理模式却可能还停留在20世纪。为什么这样讲?管理者可以用最先进的手机、电脑、各种Pad熟练地将信息在瞬间分享给团队成员,但是要和团队成员达成共识,却可能好几个月都无法实现。也就是说,我们享受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信息快速同步,却很难让整个团队思维快速同步。 网络互联多,智慧如何互联 很多企业老总告诉我,最让他们头疼的事情莫过于统一员工思想。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光是统一员工思想是不够的,想要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求得生存,组织需要能激发员工的群体智慧,并快速连接组织内外部的智慧源。一起为组织愿景服务。 出生于20世纪50~70年代的管理者们总是难免受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总是把自己摆在权威的位置,不容大家质疑。员工按照他们的观点去执行,就是正确的;如果出了问题,就是员工的智慧程度不够、理解能力不足、执行力低下。进入21世纪之后,但凡还保持这种思想的管理者,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深受影响,甚至会有倒闭的风险。 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早已身处网络互联多如蛛网的年代,互联网实现的是知识的互联,而隐藏在人们大脑中80%的隐性智慧是如何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互联的呢? 管理者的生存之道在于他与众人智慧连接的广度与深度。换句话说,广度意味着当你想提升团队绩效、完成一个项目、解决一个问题时,在企业内部,你能激发多少本部门员工和利益相关部门的同事愿意贡献智慧来帮助你;在企业外部,你能连接多少利益相关者,如客户、供应商、专家顾问的智慧来支持你达成目标。 深度意味着人们愿意投入到什么程度来支持你实现目标。当你要连接那么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智慧来实现一个目标时,当你要充分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来投入一个项目、解决一个问题时,你的管理技能要升级和改变才行。 知识获得容易,学习如何改变 为了解决碰到的各种管理问题,管理者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进入21世纪之后,学习方式已经变得非常多。很多人遇见不懂的东西,都喜欢用智能手机上网搜索。所以,每次上课之前,我总要问大家一句话:“知识一点即得,坐在教室为何?” 很多学员就会一愣。是啊,移动互联网上一搜什么都有,为什么我们还要坐在教室里听课呢?信息时代,很多管理者不管听什么,大概听10分钟就不耐烦了,觉得浪费时间,用手机搜索一下关键词,就什么都懂了,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做点业务。 然而,互联网上可以搜到的叫“知识”,那是谁都可以免费获得的东西;想要快人一步产生难以复制的创新,从而带动绩效成长,需要的是“智慧”。 互联网永远不能取代课堂的地方在于:课堂是产生“智慧”的地方。“智慧”是需要人与人现场及时碰撞才能“灵光乍现”的东西,是需要通过练习、实践才能积累的东西。所以,管理者到课堂上来学习,需要的是思维的碰撞,经验的交流与分享,达成共识,寻找突破性、创新性的行动计划。管理者在课堂学习中如果没有实现“经验共享,群体共识,行动改善”,只会坐在那里听课,就会陷入培训“三动”恶性循环:听的时候激动,听完后感动,回去不动。 P29-31 序言 让促动技术走向千家万户 寓学于乐创始人/体验学习专家张兆博 2011年年底,在上海某论坛上见到段老师,待她演讲结束到门口和她交谈,我们一见如故。当天,她改变了行程和我一起到杭州,和我的几个朋友一起喝茶畅谈,谈教育、促动技术、公益、自我认知……大家相谈甚欢。自此,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也逐步参与到促动技术的学习与推广中来。 当时,我担任总经理的公司以拓展训练为主营业务。拓展原本属于一种体验性学习,体验结束后的讨论反思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近年来拓展越来越成为一种“类趣味体育活动”,培训师很少引导、启发,发问的意识和技巧都在下降。段老师给我讲到聚焦式会话法(ORID)时,我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于是,认识段老师不到一个月,我就请她为我们公司的培训师上课,讲授聚焦式会话法和世界咖啡。后来,我又请她做促动师,引导我们新年度的战略会议,结果好评如潮。 我非常看重促动技术作为一种结构性工具的力量,只要理解促动的内涵并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一位年轻的促动师依然能和参与者一起创造出较好的成果。因此,我安排公司骨干参加了促动技术培训。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已能在工作中熟练地使用促动技术,大大增加了学员的体验和收获。我自己把促动技术多次应用于商业组织的研讨、政府部门会议、自己创业公司的战略目标制定和分解等,每次都得到参与者很好的反馈,自己也学到了很多。 段老师的愿景是要让一亿人学会促动技术,让促动技术走进广大中国社会、社区。当时听到这些,我觉得她有些理想化。几年过去了,她发起的WFA(国际促动师协会)中国已经有十几家分会,这些分会遍布全国,汇集了很多促动技术的实践者。这些实践者和其他引导技术实践者一起把促动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经济、公益等各个领域。 我在实践促动(引导)技术时,不断感知到这项技术背后的精神,“平等、参与、尊重多样性、相信每个人本身就有改变资源的能力、对话协商”,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我相信在我们身边,深刻而巨大的转变正在发生,而促动(引导)会加快这一进程。 最后,我想说说段老师这个人。她很真诚、认真,甚至有点单纯,也有点“理想化”,而这恰是她能推动促动技术传播的重要原因。她这个人本身就是促动技术精神的写照,身心一元。 后记 促动一下,让会议轻松有序高质量 这本书可能会让各路行动学习专家与专业Facilitator挑出很多毛病,请包涵。说实话,我写书的初衷在于管理者能简单、快速地应用行动学习和促动技术,不在乎这本书有多专业。 行动学习,从字面上看,似乎在讲学习,实则是讲管理者促进团队能力与绩效双提升的方法。然而,因为有“学习”二字,许多企业家、管理者看到之后都会把它丢到一旁,只去追捧那些如何快速提升业绩的“短、平、快”方法。实际上,这些短平快的方法大多都是噱头,听着有理,实则无法实施。而行动学习、促动技术,听着平淡无奇,却能在3~6个月里实施落地。 所以,如何在中国管理者中普及行动学习、促动技术,是WFA的头等大事。管理者会多,同时大多数管理者开不好会,这是个大难题。不开会,问题解决不了;开会,问题也解决不了。这导致了管理者无法有效运用会议这个绕不开的管理活动,快速聚焦问题,激发团队智慧,导出行动计划。 行动学习其实也是一系列的小组会议。只要是会议,就离不开聚焦问题,有效对话,连接智慧,导出行动计划。所以,WFA的伙伴们开始致力于在管理者召开的各种会议中导入行动学习、促动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让管理者们在会议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让管理者们体会到行动学习、促动技术不是什么难事,不仅掌握起来容易,还能在团队中快速应用。 促动的过程形式多样,但书中的九种促动技术都非常注重轻松的会议氛围营造。通过步骤与架构保证会议的有序,而基于心理学与行为学的环节设计保障了会议成果的高质量。所以说,管理者要想实现团队能力与绩效的双提升,绕不开实施有效的会议与学习活动,有效的会议与学习绕不开促动技术。 那就一起来促动一下,让会议变得轻松有序高质量! 于杭州·临安·观心斋 书评(媒体评论) 商学院单纯的教育培训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家学员的需求。在自己的具体商业实践中进行学习,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行动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理念和具体的操作技术。而段老师正是这些理念和技术的传达者。在由她作为促动师引导的一些商务聚会中,参与者得以充分挖掘自己的内在智慧,并产生了很多突破式的创新想法。 ——蜂窝私人董事会创始人张建春 段老师从21世纪管理者已经沦为五“累”分子的现实出发,将《赢在行动学习》一书的目标读者定位为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让真正需要行动学习的人做行动学习,解决自身的业务难题而脱离苦海。同时,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在行动学习中实操具体九项行动学习促动技能,使领导力转化成具体操作行为。 ——国际行动学习协会(WLAL)行动学习团队教练顾增旺 将战略思想转化为行动计划是每位管理者想做的事,但遗憾的是,行动计划有时很难如愿落地。当接触到促动技术和段老师讲授的“全员行动学习”课程之后,我的感触很深,特别是让参与者全员投入、敞开心扉、表达意愿、献计献策这一点。肢体、语言与心灵的联动,目标、结果与荣誉的连接、解除了深刻领会、落地执行的硕果。以后会继续将它们引用到各种培训会议中去。 ——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 段老师结合多年的企业实践,从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推动行动学习的实践中,聚焦如何解决团队能力、提升管理绩效两大核心问题,提供了大量基层实践案例。因此,《赢在行动学习》可以说是很实用的时间案例总结。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克劳顿村领导力发展中心大中华区原负责人姜宏宽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