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若无尘(梵境行)
分类
作者 释印能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释印能,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国际著名梵呗音乐唱诵家,颇具影响力的佛教音乐人。1994年师从高旻寺德林方丈剃度出家,赐名无瑕。1997年于云居山真如寺受具足戒。2006年礼拜弘法寺本焕长老为依止师父学习华严,赐名印能。2006年担任《神州和乐》主唱,出访十多个国家。出版有《华严境》《念佛三昧》《心中的菩提》《佛说万物生》《华藏梵音》《华藏世界念经系列》《华严字母》《世界心灵音乐专辑》以及MV《微妙佛音》等多张专辑,集作词、作曲、演唱于一身,并参加过百余场梵呗音乐会策划、导演以及演出。素有“微妙佛音、华严王子”的美誉。发愿余生以梵呗音乐为方式弘法利生。本册为《心若无尘(梵境行)》。

内容推荐

《心若无尘(梵境行)》是印能法师释印能的散文、随笔和诗整理而成,由问心、行道、说禅三章构成,共208篇。包括有作者自身的经历回顾、修佛参禅的感悟、与弟子们交流的心得等。行文优美,并有多幅颇具禅意的摄影作品穿插其中,可开解困顿于苍生,可化解干戈于众人,读后使人心生欢喜。

目录

一 问心

怀念母亲

心若无尘

水静鉴物人静观心

幸福的源泉来自哪里

不被烦恼左右的秘密

幸与不幸

住心自看净

心即是红尘凡间亦净土

禅坐菩提树下

独露真常自在禅心

让每一个人保持他的尊严

人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真实

自己有担当 方可利益众生

如何与生活握手言和

人生选择的般若智慧

微笑既是布施也是供养

笑对苦难

有一种努力叫作靠自己

静中无介事反复弄虚空

种一颗充满爱的种子

熙熙攘攘人间百态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慈悲无敌人朋友遍天下

如是生活如是做人

心灵的归宿

一诺千金为人之本

幸福其实很简单

心安处处是家乡

心安即归处

千万别伤害对你好的人

世界的美丽缘自你我

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笑看人生沉浮静观世事变迁

真正的有福和真正的快乐

保持微笑一路收获幸福

你的第一责任是让自己先幸福

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走错了路要知道回头

问世间幸福是什么

你在地狱还是在天堂

你一生寻找的佛究竟在哪里

魅力自我在时尚中培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乌飞

修行的心境

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改变思路和观念才有出路

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你的心累了就回家吧

心灵是一座美丽的后花园

爱与恨一念之间

知足感恩幸福自来

别让痛苦耽误你的一生

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满架蔷薇一院香

心中有光明 总会见得到世外桃源

改变自己是幸福的关键

没有平坦的路只有平静的心

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我有一颗崇高的心

纵然被欺骗也要保持善良

心中若有爱一切皆是美好

梵呗天籁富贵华严

成功到底是什么

活着活着终于明白了

糊涂和清醒是幸福的关键吗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

你若不来我怎舍得老去

二 行道

感怀师恩

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生活就是你的道场

千般过往唯有放过自己

众生难度度众生

生命犹如一场旅行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迷悟就在一念间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

万般带不去 只有业随身

错过了就放下

佛度有缘人

我恭敬这样的人

众生学佛不愚不痴

佛缘

一切恰好不负当下相遇

识得家中佛从此得安乐

道念若同情念早已成佛多时

念佛回家

爱向苍天善行人间

止语是一种高尚的修行

善良的佛心不能丢

我愿意做一滴水

这一世我是来看你的

鸟随鸾凤飞腾远亲近贤良品自高

为活着的每一天喝彩

轻装上路前途无限光彩

请给我们的欲望减减肥吧

世界的美丽无处不在

修行是什么

不期而遇的美好生活

你可曾遇到这样美丽的菩萨

反复弄虚空

心疼陌生人的瞬间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爱的力量

用幸福秘诀拥抱世界

生活中最好的修行

放下放不下冰火两重天

心动更要行动

无上清凉一路散清香

温暖别人照亮自己

我们与灵明觉性一路同行

阳光温暖大地风中自有花香

世界癫狂我心优雅

守住自己最初的善良

走自己的人生路

用微笑来面对世界吧

请善待自己

遇见最美的幸福

逃避永远无法摆脱痛苦

做最真实的自己

如何让幸福常伴左右

不要把烦恼带到明天

秋日里送给爸妈最关的祝福

读诵经典就是最好的修行

如阳光一样轻轻穿过尘埃

人生难得糊涂

记住自己最初的约定

苦海不做烦恼人

趁岁月静好不要虚度光阴

这一生你有梦想吗

供佛

捕捉生命中稍纵即逝的美好

三 说禅

梵呗弘法

悲智双运即是禅

我是一切的根源

人生即是禅

觉后空空无大千

正法常住心念间

在无常中寻找到永恒

问佛情寄何处

佛子每日清晨必发之愿

千年古树千年情怀

禅心自在

念佛

苍凉岁月悟玄机

放生的意义

花雨满天不禅不动

闲剪片云添补衲一轮明月照禅心

落花深处万物归尘

一切皆为虚幻

与千年古树谈心论禅

娑婆世界不过是一场梦

欲望是最深的陷阱

寂静欢喜步步生莲

佛在心中红尘也是道场

大年夜僧家参禅守除夕

在诗情画意里问禅

生活中到底什么是佛

什么是洪福与清福

慈悲之乐 涅榘之音

万缘全抛下西方去做佛

真正的富有

圆满是佛子行

愿一袭袈裟可度一切众生

一轮明月照禅心

倚山靠海春暖花开

红尘中做一朵美丽的莲

早起发愿睡前感恩

愿作西方一朵莲

心中有天地不为外物欺

世间万事都得成于忍

不贪恋不执着才能赢得真正的快乐

世人赤裸裸来赤裸裸去

一切都是自己感召而来

将佛法融入世间法

随缘而行自在人生

烦恼的原因是自己不肯放手

相处的艺术·禅

夏雨满院听禅心

如何增添福报

佛永远是你心灵的归宿

十方贤圣不相离 永灭世间痴

——王安石皈依三宝颂

回眸一望乃满目青山

人心至简光明内外

如是降伏其心

学习佛法不是对尘世的逃避

洗净尘埃不悲不喜

若你能不闻是非静思己过

问禅

妙色曼陀罗

空欢喜

诸缘如幻梦世间妙莲花

醉·红尘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风来竹面雁过长空

佛陀悲心度我出苦海

梦里有一朵莲

佛法就在生活中

佛说,若无相欠,怎会遇见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到底哪里有佛

踏雪无痕佛现前

清净自在皆是禅

此时不修要待何时

出家僧人一天的生活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

学佛要从哪里开始

佛就是自然如影随形

多情山顶挂明月 光泻千里照僧还

一时花开我为你诵经祈福

念佛的人最幸福

试读章节

心疼陌生人的瞬间

最早在网络上看到这句话“心疼陌生人的瞬间”,立刻被它吸引。多么玄妙智慧又富有同情心的话呀!谢谢最早想出这句话的施主。共鸣、悲悯、柔软,各种美好的感情从心底涌出。功德无量。

我们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每个人都很不易,你有没有心疼陌生人的瞬间?那一刻心中都是慈悲。也许为拾荒的老人动容,也许牵挂着素不相识患病的幼儿或是失学的儿童。愿每一份心酸都有人心疼,冷漠都被温柔替代。

其实我们的内心非常柔软善良。心疼陌生人的瞬间忘记了自己的烦恼与痛苦,内心默默地送去祝福和鼓励。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纽带联系着大家,让我们感到平等与尊重,他们就好似我们手足一样的亲人。

你也可以感受到那些让你心疼和被触动的瞬间。我们一起诵经为众生祈福,关心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充满温暖,不让一颗心感到孤单。南无阿弥陀佛。众生平安喜乐。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生活中有很多诱惑,而这些诱惑大部分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更有魔力。“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保持警醒。“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的时候。慎独,即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谨慎,思想上莫有邪念,精神上不能松懈。有人监督或者自己独处时,言行品德应始终如一。严格管理自己的内心,不靠别人监督,也能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慎独是一种修身,慎独是一种良心的坦荡,慎独是一种自强之道,慎独是一种守身之本。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能克制住不良的思想与行动,坚持做好事,不做坏事。把自己的思想提纯到全无邪念、心善为乐的境界,使思想与行为举止纯然一体。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和修养,看重个人品行和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中庸》有这样一句话:“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就是,一个人在失去监督的情况下,更应该谨慎小心,洁身自好自觉遵循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做坏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诱惑无处不在。慎独,是面对美色的坐怀不乱,是面对不义之财以不占为本、不贪为宝。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涵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表里如一。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在外表上。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是谨慎的,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爱的力量

我们知道有重力、磁力、各种力。但爱其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过,很少人真的会深刻地思考它。爱的力量远远超过大自然的任何一种力。用心,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其实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它力量的实证:没有爱,就没有生命。  思想家和宗教领袖们所谈论的爱,和我们一般人理解的俗世之爱非常不同。他们所谈论的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股正面的力量。它超越爱家人、爱朋友和喜爱某个事物的那种感觉,是对众生的慈爱与悲悯。爱是所有正面和美好事物的起因,缺少爱就会引起一切负面情绪和内心的痛苦。

我们对于爱的力量还缺少认识和更深刻的感悟。佛陀便是爱的化身,是我们心灵的导师,引领和激发出每一个人内心爱的力量。这种正面力量的汇集将是不可思议的。大雄大力大慈悲,说的就是这种宇宙间神秘的力量。它让我们不断地进步,繁衍生息。获得爱的力量,去爱众生,就是我们修行的方向。P119-122

序言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同是闻法,每个人都是根据不同情况,获得相应的见解。祖师大德又说,佛生西域,法传东土,大法流传数千年直至中国,代代赖僧相传。若无僧传,法焉能兴乎?所传皆是佛应众生而说之心法经典。“经”者,径也,乃古圣先贤所走之路。而记录和传播这些佛言祖语,都离不开文字相。“相”就是表法的,不于相表,于法不彰。

即便是禅,虽然展示在生活点滴处,以及禅宗不立于语言文字云云,但若表达传承,必用文字语言相。所谓“话是开心锁”,有时一语既可破除千年暗。当今,很多弟子被生活中的烦恼困扰,不能自拔,希望与我有更多的交流,我就有了借助互联网平台写点东西的想法。

该互联网平台每天更新,不觉已过两年有余,其中原创散文诗有三百余篇。这些散文诗不成章法,均系应生活之需,亦非全是“心灵鸡汤”,其内含有佛法。应诸弟子、信众和粉丝之请,整理出版成册。但是否能对读者学佛受用,也很难说。正如佛法本是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是行出来的。古往今来,禅宗讲开口即错,动念即乖,起心动念无非是妄想。余何以如此饶舌?但是大家再三强烈要求,无奈尽力为之.

佛经曾云,法无顿渐,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唯论当机、不当机。譬如医生看病,依症下药方,若方不对症,则病不得除。但究竞哪一方应对此病,哪一法应睹者之机,应取决于个体。故明眼人读之,难免觉得是扯葛藤,打闲岔,啰里啰唆。但于初参后学、佛法门外汉及要解脱心灵烦恼之人,还是要说一说的。顺此因缘,印能勉强做斯事,希望有缘得睹者,能得些许之受用,得些帮助,仅此而已,余无所求。

在此感恩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十方善信及所有人的支持,并以此祈祷世界和平,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乐!是为序。公元2017年5月3日农历丁酉年四月初八

印能于华藏世界精舍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8: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