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能,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国际著名梵呗音乐唱诵家,颇具影响力的佛教音乐人。1994年师从高旻寺德林方丈剃度出家,赐名无瑕。1997年于云居山真如寺受具足戒。2006年礼拜弘法寺本焕长老为依止师父学习华严,赐名印能。2006年担任《神州和乐》主唱,出访十多个国家。出版有《华严境》《念佛三昧》《心中的菩提》《佛说万物生》《华藏梵音》《华藏世界念经系列》《华严字母》《世界心灵音乐专辑》以及MV《微妙佛音》等多张专辑,集作词、作曲、演唱于一身,并参加过百余场梵呗音乐会策划、导演以及演出。素有“微妙佛音、华严王子”的美誉。发愿余生以梵呗音乐为方式弘法利生。本册为《心若无尘(梵境行)》。
《心若无尘(梵境行)》是印能法师释印能的散文、随笔和诗整理而成,由问心、行道、说禅三章构成,共208篇。包括有作者自身的经历回顾、修佛参禅的感悟、与弟子们交流的心得等。行文优美,并有多幅颇具禅意的摄影作品穿插其中,可开解困顿于苍生,可化解干戈于众人,读后使人心生欢喜。
心疼陌生人的瞬间
最早在网络上看到这句话“心疼陌生人的瞬间”,立刻被它吸引。多么玄妙智慧又富有同情心的话呀!谢谢最早想出这句话的施主。共鸣、悲悯、柔软,各种美好的感情从心底涌出。功德无量。
我们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每个人都很不易,你有没有心疼陌生人的瞬间?那一刻心中都是慈悲。也许为拾荒的老人动容,也许牵挂着素不相识患病的幼儿或是失学的儿童。愿每一份心酸都有人心疼,冷漠都被温柔替代。
其实我们的内心非常柔软善良。心疼陌生人的瞬间忘记了自己的烦恼与痛苦,内心默默地送去祝福和鼓励。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纽带联系着大家,让我们感到平等与尊重,他们就好似我们手足一样的亲人。
你也可以感受到那些让你心疼和被触动的瞬间。我们一起诵经为众生祈福,关心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充满温暖,不让一颗心感到孤单。南无阿弥陀佛。众生平安喜乐。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生活中有很多诱惑,而这些诱惑大部分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更有魔力。“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保持警醒。“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的时候。慎独,即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谨慎,思想上莫有邪念,精神上不能松懈。有人监督或者自己独处时,言行品德应始终如一。严格管理自己的内心,不靠别人监督,也能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慎独是一种修身,慎独是一种良心的坦荡,慎独是一种自强之道,慎独是一种守身之本。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能克制住不良的思想与行动,坚持做好事,不做坏事。把自己的思想提纯到全无邪念、心善为乐的境界,使思想与行为举止纯然一体。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和修养,看重个人品行和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中庸》有这样一句话:“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就是,一个人在失去监督的情况下,更应该谨慎小心,洁身自好自觉遵循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做坏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诱惑无处不在。慎独,是面对美色的坐怀不乱,是面对不义之财以不占为本、不贪为宝。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涵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表里如一。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在外表上。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是谨慎的,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爱的力量
我们知道有重力、磁力、各种力。但爱其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过,很少人真的会深刻地思考它。爱的力量远远超过大自然的任何一种力。用心,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其实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它力量的实证:没有爱,就没有生命。 思想家和宗教领袖们所谈论的爱,和我们一般人理解的俗世之爱非常不同。他们所谈论的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股正面的力量。它超越爱家人、爱朋友和喜爱某个事物的那种感觉,是对众生的慈爱与悲悯。爱是所有正面和美好事物的起因,缺少爱就会引起一切负面情绪和内心的痛苦。
我们对于爱的力量还缺少认识和更深刻的感悟。佛陀便是爱的化身,是我们心灵的导师,引领和激发出每一个人内心爱的力量。这种正面力量的汇集将是不可思议的。大雄大力大慈悲,说的就是这种宇宙间神秘的力量。它让我们不断地进步,繁衍生息。获得爱的力量,去爱众生,就是我们修行的方向。P119-122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同是闻法,每个人都是根据不同情况,获得相应的见解。祖师大德又说,佛生西域,法传东土,大法流传数千年直至中国,代代赖僧相传。若无僧传,法焉能兴乎?所传皆是佛应众生而说之心法经典。“经”者,径也,乃古圣先贤所走之路。而记录和传播这些佛言祖语,都离不开文字相。“相”就是表法的,不于相表,于法不彰。
即便是禅,虽然展示在生活点滴处,以及禅宗不立于语言文字云云,但若表达传承,必用文字语言相。所谓“话是开心锁”,有时一语既可破除千年暗。当今,很多弟子被生活中的烦恼困扰,不能自拔,希望与我有更多的交流,我就有了借助互联网平台写点东西的想法。
该互联网平台每天更新,不觉已过两年有余,其中原创散文诗有三百余篇。这些散文诗不成章法,均系应生活之需,亦非全是“心灵鸡汤”,其内含有佛法。应诸弟子、信众和粉丝之请,整理出版成册。但是否能对读者学佛受用,也很难说。正如佛法本是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是行出来的。古往今来,禅宗讲开口即错,动念即乖,起心动念无非是妄想。余何以如此饶舌?但是大家再三强烈要求,无奈尽力为之.
佛经曾云,法无顿渐,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唯论当机、不当机。譬如医生看病,依症下药方,若方不对症,则病不得除。但究竞哪一方应对此病,哪一法应睹者之机,应取决于个体。故明眼人读之,难免觉得是扯葛藤,打闲岔,啰里啰唆。但于初参后学、佛法门外汉及要解脱心灵烦恼之人,还是要说一说的。顺此因缘,印能勉强做斯事,希望有缘得睹者,能得些许之受用,得些帮助,仅此而已,余无所求。
在此感恩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十方善信及所有人的支持,并以此祈祷世界和平,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乐!是为序。公元2017年5月3日农历丁酉年四月初八
印能于华藏世界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