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证》作者胡性能为云南昭通作家群成员,其作品的价受到业界较高赞誉。本书收录的12篇作品围绕社会、人性、爱欲和成长等主题,通过对一个个普通人物的生活轨迹或者片段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当下中国人面临的困境和遭遇,以及一系列因社会变革和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作者叙事视角独特,语言平实老练,在娓娓道来中,为我们揭开生活的面纱,在绝望中给予我们希望。
| 书名 | 孤证/九三文学创作文库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胡性能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孤证》作者胡性能为云南昭通作家群成员,其作品的价受到业界较高赞誉。本书收录的12篇作品围绕社会、人性、爱欲和成长等主题,通过对一个个普通人物的生活轨迹或者片段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当下中国人面临的困境和遭遇,以及一系列因社会变革和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作者叙事视角独特,语言平实老练,在娓娓道来中,为我们揭开生活的面纱,在绝望中给予我们希望。 内容推荐 胡性能著的《孤证》是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共包括《电线上的风筝》《谁是小杏》《来苏》《母亲的爱情》等12篇。《电线上的风筝》讲身材瘦小的周树因忍受不了外界的嘲讽而心甘情愿成为“强奸犯”的故事,《来苏》讲花样女学生李琪因母亲自杀而走向叛逆,最终也选择自杀的故事。《在温暖中入眠》讲身处社会底层的席叔得知自己身患重病后渴望得到来自女人的温暖,并引发的一系列笑中带泪的故事……小说触及性、爱、生、死、人性、人生等命题,通过这些命题展示或解释了当下中国人的困境和遭遇,并试图在不同的空间中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位置来安放人的情感和尊严。 目录 电线上的风筝 谁是小杏 来苏 母亲的爱情 孤证 印象 待铺 在温暖中入眠 米酒店老板的女儿 日常生活的景象(三题) 扑腾的鸟 毒酒事件 试读章节 电线上的风筝 一 没有人知道,身材瘦小的周树为什么会娶牛高马大的孔令燕。也许是受制于各自体型的原因无法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最后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只好走到一起了。一个晚霞满天的黄昏,他们在丹城的世纪酒店举行的婚礼,很久以后还成为这座城市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人们觉得,这两个外形大相径庭的人“中和”以后,下一辈人可能会正常一些。当然,这只是人们善意的想法。 结婚好些年,一直没有孩子。对两人房事的设想,也让许多熟悉他们的丹城人乐此不疲。周树对于孔令燕,就像是一只蜻蜒,以飞机的名义,降落在本为空中客车准备的机场。甚至有人想象,如果在房事的过程中孔令燕突然站起身来,那么周树也许会像一只趴在墙上的壁虎。 从后面看,周树像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发育的孩子。负责管理他身体的钟表出了问题,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卡住了,仿佛是在过去很久的某一天,他的身体就被定了型,而且从此之后不容篡改。但是,他的面孔却跟随着时间的大军一直前行,从来没有掉过队,所以当一个陌生人走在他的身后,如果周树突然转过身来,长着一绺山羊胡须的沧桑面孔,往往会把后面的人吓一跳。 也有人觉得,周树之所以能娶到孔令燕,与他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关。他是丹城供电局的线路检修工,在一个号称“电老虎”的部门,收入自是不菲。更为关键的是,周树非常热爱他的工作,人们常常看到他挂在城市郊外的电线上,像去年秋天被谁丢弃的一架风筝。身体轻盈的身材劣势在他的工作上奇迹般地转化为优势,所以,许多事情就非他莫属。比如下乡去检修高压线路,或者在城市的下水道里面游刃有余地处理电缆。周树因此成为丹城供电局的“法定”劳模,每年“五一”之前,都要胸挂大红花,接受市里甚至省里的表彰。没有人会与他争这份荣誉,也没有人对他年复一年的劳模荣誉有什么意见。 何况,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有什么样的荣誉能够抚平被妻子暴打带来的屈辱?周树也不是不想反抗,而是他的反抗几乎不起作用。孔令燕是汽车公司的修理工,时常穿一身油腻的工装,业余时间在工厂打篮球中锋,将球举在空中,喜欢在十二码附近转身,把几个防守她的人撞得东倒西歪,感觉有万夫不当之勇。 多年前,一部名叫《不要与陌生人说话》的电视剧突然火了,大家在对女主角的同情中,自然而然地想起周树来。没有任何悬念,如果周树与孔令燕之间发生家暴,谁是施暴者谁是受害者一目了然。有时,在漆黑的深夜,周树家里会发出一声惨叫,但往往只叫一声,立即就偃旗息鼓,让许多好奇的耳朵意犹未尽。第二天早晨,当人们再次见到周树的时候,却看不出昨夜被施暴的任何痕迹,身上的衣裤遮蔽了一切,仿佛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不堪的夜里,两人的婚姻波澜不惊,一帆风顺。 局里的领导一直把周树当成宝贝,时代发展到今天,像他这样任劳任怨的人不多了,因而当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周树略显笨拙地挂在电缆上时,供电局的领导就会委婉地向孔令燕表达他们的不满。事实上,早在两人结婚的时候,大家就不相信他们会白头偕老。但奇怪的是,许多年过去了,两人歪歪扭扭的婚姻,却保持着一种怪异的平衡,一直沿续到今天。 二 门被谁轻敲了两声。栗强刚摸到了一手好牌,心情不错,叫了一声“进来”! 黄昏时分,三江口派出所警务室的门被突然推开,屋子里喧嚣的声音停了下来,短暂的诧异带来的安静中,派出所所长栗强低下眼帘看了看走进来的人,随即又将目光搁在他手中的牌上。 进来的这个人,看上去给人的感觉没有什么重量,像一个纸人,宽大的衣服套在“人”字形的衣架上面。屋子里的电灯瓦数不高,昏黄地悬置在几个人的头顶,加之不断从一张张嘴中喷吐出来的烟雾,让栗强所长手中的牌模糊不清。所以,他偶尔要抬高手臂,把牌凑近头顶的电灯,好把上面的花色看清。 人的身体是带有气场的,有些人重,有些人轻。眼下进来的这个人就显得轻,仿佛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要生活在墙角。胆怯、畏缩、一辈子无足轻重。 “说吧!有什么事?”栗强所长将叼在嘴上的香烟从左嘴角一下挪到右嘴角,轻蔑地往面前的小圆桌上扔了一张梅花J,然后将手中的牌合拢在一起,并不看刚才从外面进来的这个人。 “我来投案!”来人说话的声音很轻,比从栗强所长嘴中吐出的烟雾还要轻,就像一个人睡梦中的呓语,犹疑、欲言又止。栗强转过头来,看见灯光下一张苍白的脸,漂白过一般。他注意到,前来投案自首的人只与坐着的他们一样高,毫无威胁,让人不由自主地轻视。栗强皱着眉头将纸烟从嘴上拿下,如果说刚进来的这个小个子男人是来报案他不会奇怪,投案就奇怪了,栗强很快又将注意力放在了牌上。“说吧,犯了什么事?”他心不在焉地说。 小个子男人犹豫了片刻,吞吞吐吐地说:“今天下午,在,在镇外山上的一块玉米地里,我……” “接着说!”栗强所长似乎对小个子男人所说的事情来了兴趣,但依旧不去看他。看不看都不重要。对于一个面色苍白而又给人感觉没有重量的男人,即使他现在手里提了一把血淋淋的刀,栗强都不会感到丁点儿害怕。 “今天下午,我在镇外的玉米地里,强奸了,一个女人……”小个子男人嗫嚅着,烟雾中透出他渐渐变红的脸。 P1-4 序言 “九三文学创作文库”第一辑图书即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这个最初由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提出的构想,在大家努力下,终于有了成果,可喜可贺。 黑龙江省有一位九三学社基层组织的负责同志,是文学爱好者,多次把他的作品通过电子邮件传给我,有散文,有诗歌,描述他在林场当知青的生活,对当今社会巨大进步的感受,还有他特殊的家世,深深打动了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一篇散文,是写囿于深山老林的孤寂的生活,他收养了一条狗,终日为伴,后来他回城了,那条狗天天到路口等他,日夜守护着他留下的物品,终于抑郁而死。生命之间的情感流淌笔端,让我感动不已。当时我想,我们九三学社成员中应该还有不少像他那样的业余文学爱好者,如果能组织起来,相互交流,岂不乐乎?也能以此增强九三学社组织的凝聚力。在我的建议下,2013年9月一批社内作家和业余文学爱好者聚集江西南昌,举办了“家园记忆”主题文学笔会,共商如何活跃与繁荣九三学社文学创作,笔会还邀请了著名作家王安忆和梁晓声做了有关文学创作的讲座。2015年10月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又与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和四川省委共同举办了“一带一路南方丝绸之路云南行文学笔会”,邀请了著名作家方方到会,除座谈交流外,还一起赴南方丝绸之路的“五尺道”采风。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全社范围内的文学氛围,活跃了社员的文学创作,最后促成了“九三文学创作文库”的出版。文库第一辑首先选择9位九三学社作家的作品,体裁多样,包括小说、散文、诗歌、随笔等。这9位作家,或为中国作协成员,或为全国性文学大奖的获得者,有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的经历,具有较为丰富的写作经验和较强的创作实力,旨在为文库开一个好头,今后还将出版更多九三学社文学爱好者的优秀作品。 文学是人类文明殿堂里的瑰宝。好的文学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映照人的灵魂,揭示真善美。经常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精神生活,滋润心田,陶冶情操,深化对人生、对生命、对社会的理解,所以我一直倡导我们九三学社的同志多读优秀文学作品。我曾经在社中央全会上以及多个场合,建议大家阅读陈忠实写的《白鹿原》。记得毛主席曾经说过,要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就去读《红楼梦》,我演绎了一下:要了解中国晚清到民国的社会,要了解中国近代农村,就去读《白鹿原》。近年来我读莫言的《蛙》、王蒙的《活动变人形》、王安忆的《长恨歌》与《启蒙时代》、贾平凹的《古炉》等,读每一期《新华文摘》转载的小说,都让我对人性与对中国社会有更深入的理解。我读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对天体物理有了从来没有过的了解和兴趣。总之,我体会到经常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境界,使自己深刻、高贵和优雅,面对纷乱浮躁的社会不至于迷失方向或放弃操守。 九三学社是以科技界为主体的参政党,但历史上也不乏在人文领域卓有建树的大家,比如红学家俞平伯,语言学家黎锦熙,国学大师刘文典、程千帆、游国恩,还有杨振声、李长之、魏建功、肖涤非、冯沅君、启功等,包括我们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德珩先生。此外,像梁希、潘菽、涂长望、茅以升、周培源、吴阶平、王选等许许多多出色的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人文精神的滋养与他们的成才以及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记得在“家园记忆”文学笔会上有一位同志提出“九三人要有一颗文学的心”,我深以为然。希望全社更加关注文学,大家读更多的优秀文学著作,也特别希望我们九三学社的文学爱好者能写出更多有思想、有筋骨、有温度、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优秀作品。祝愿“九三文学创作文库”办得越来越好,成长为九三学社家园里枝叶茂盛的美丽奇葩。 韩启德 2016年11月19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