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再牛,单打独斗仍免不了失败的下场。金庸小说中的那些独来独往、纵横天下的绝顶高手,如独孤求败、风清扬等等,近乎大仙,实在只能是个传说。而东方不败武功虽然也是独步天下,却因缺少得力帮手,终被任我行、令狐冲等击败;张无忌因有杨逍、彭莹玉等人辅佐,才把明教做大做强,倒更显得真实。
当然,拿武侠小说中的人物说事,没啥说服力。不过,文学毕竟源于现实,映射到历史之中,这样的现象其实比比皆是。其中,楚汉争霸最是典型。刘邦得天下后,曾问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有两个大臣分析说,皇上您不抠门,有了好处大家利益均沾,跟着您干有奔头;项羽呢,太鸡贼,总担心别人比他强,跟着他干不仅白忙活,反而是谁牛谁先玩完。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人们习惯称了不起的人物为英雄。不过,东汉的刘劭认为,“英”和“雄”是有区别的。他在《人物志》中解释“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是智者,“雄”是勇者,只有智勇双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英雄”——“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那么,英雄要想成大事,智慧和勇力哪个更重要一些呢?刘劭认为“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一言蔽之,智慧还是比勇力更重要一些,这也正是称“英雄”而不是“雄英”的原因所在。刘劭的观点与刘邦相似,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仅仅靠自己的雄才大略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够择天下英才而为己用。
在历史长河中,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英才,灿若繁星,姜尚、范雎、商鞅、孙膑、蔺相如、张良、陈平、邓禹、诸葛亮……他们或是逐鹿中原的高参,或是问鼎天下的臂膀,或是缔造盛世的肱骨,或是苦撑危局的栋梁,他们的光辉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化作一个又一个不朽的传奇。
不过,在这些牛气冲天的偶像级英才之外,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英才,他们也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有深谋远虑之智,也有洞彻大势之眼,也有纵横捭阖之术,但或因未遇明主,或因时运不济,或因人微言轻,或因其他种种问题,其光彩被笼罩在那些偶像级英才的光芒之下,尘封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渐渐被人遗忘——“狡兔三窟”的成语人人耳熟能详,可谁还记得这成语的缔造者?后人都哀叹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悲惨下场,可有谁知道如果春申君能够从谏如流的话,他可能还会延续自己的传奇;大家都知道三家分晋拉开战国大幕,可谁能注意到,这出大戏里一些小角色的表演,其实比那些主角更出彩;人们都赞诸葛亮隆中对谋划出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可谁知道早在400多年前,就已有人提出过这个战略构想……
下面,就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去发现这些被遗忘的英才,领略他们同样光辉的传奇。
……
P2-3
每一块石头都是一段传奇
(代序)
刚下过雨,花园中,青翠欲滴,蜂蝶和鸣,空气芳香湿润。
脚下,是一径蜿蜒的石子路,千万枚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镶嵌其中,走在上面,是那种能够忍受、甚至有些舒适的微微硌痛。
踏着通幽的曲径,漫步在柳暗花明之中,只觉人在画中游,画从眼中生。
偶一低头,看到小径中的鹅卵石,由于雨水的浸湿,愈发显得圆润通透。
蹲下身子,仔细端详那一枚枚的石子,有的漆黑,有的雪白,有的绿似翡翠,有的褐如玛瑙,有的似晚霞浸染,有的如水波微澜,有的半如凝脂,半是通透,有的上青下灰,渐变自然,有的通体淡蓝,间杂白斑,像繁星点缀,有的微黄为底,赤纹交错,如极光变幻……每一枚都有着自己的色彩、自己的形状、自己的个性。不觉惊奇,原来,连脚下都藏着如此绚烂斑斓的“风景”呢!
一枚鹅卵石松动了,脱离了水泥的桎梏。拿起来,我看到这顽石温润滑腻,在清晨阳光的映射下,散发出玉一样淡淡的色泽。曹雪芹有一首叫作《题自画石》的诗: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也许,这枚玉样的顽石也是从远古洪荒的岁月中跋涉而来,在经历了江河咆哮的洗礼、同类残酷的磨砺、溪流温存的抚摸和时光长久的眷顾之后,终于收敛起张扬的棱角,归于弧线柔美的沉静一既然没有“补天”的才能或者机遇,那就过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平心静气地做一枚铺路的石子,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这份闲适和淡然,不是与生俱来,多少次的苦痛折磨,数不清的爱恨情仇,方才琢磨出玉样的光泽。没有轰轰烈烈,是生不出“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顿悟的,即使有,也只能算是矫情。
其实,每一块石头,都是一段传奇,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贴近、品味、倾听,你也许能够发现,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往事,或悲或喜,或痴或狂,或激越或无奈,或苍凉或荣光。为什么世界上没有两枚相同的石头?因为每块石头都有与众不同的往事。就算是最丑的石头,也应给予最多的尊重。谁知道它是不是“和氏璧”那样的璞石,粗糙的表层是否裹藏着稀世的美玉?谁知道它是不是迷失许久的“木鱼石”,低调的色泽到底隐晦着多少神秘的传说?谁知道它是不是从佛祖手中跌落的念珠,平凡的容貌究竟遮掩着怎样的大彻悟?
然而,无论如何,现在,它们只是一枚枚铺路的石子,尽心竭力地为每一只踏在它们身上的脚按摩。
也许,这就是它们的宿命。
但是,谁也无法阻止它们洋溢出自己特有的魅力。
文浩著的《龙套也疯狂(小人物的大历史)》独辟蹊径,专为小人物做传,讲述属于他们精彩。在这本书中,那些君王、大臣、将军都成了配角,而一些乡野村老、贩夫走卒、后宫怨女、门卫幕僚,成了的主角。经过对他们的聚焦放大、去伪存真,发现他们竟然也可以改变历史走向、影响战争胜负、左右政治格局、扭转大人物的命运,以及所包含的一种更加震撼人心的美。
文浩著的《龙套也疯狂(小人物的大历史)》主要为满足一些读者对历史细节深入探究、历史事件深度解密、历史人物深刻诠释的需求而推出。具有以下卖点:
独特性——目前,市场上历史通俗读物林林总总,但绝大多数讲述的是大历史、大人物、大场面,很少有从小人物的立场、角度、视角来还原历史。
可读性——书中文章语言诙谐活泼,情节紧凑明快,内容丰富多彩,人物血肉丰满,既有对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的重新演绎,又有对耳熟能详历史人物的另类解读,更有对寂寂无闻小人物的惊艳推出,兼具故事性、趣味性、和思想性。
知识性——阅读此书,不仅可以了解重温一些历史事件,还可以获得一些历史冷知识,领略隐身于历史角落中小人物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