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腔热血--寻找公安战线上的李云龙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玉山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英雄姜冯丁

我不写姜冯丁二十几年具体抓了多少扒手、打击了多少犯罪,我也不写姜冯丁每次获得荣誉的过程,我更不写姜冯丁作为公安部英模代表,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目睹“9·3”阅兵那种激动的心--情。我就写姜冯丁对敌斗争不惧生死的那种血性,我就写姜冯丁六次负伤后对敌斗争一点不减的那股劲头,我就写姜冯丁由一个文化人如何变成了“老粗”,我就写姜冯丁打击犯罪出神入化的那种程度,我要倾注全部笔墨写活一个性格倔强的姜冯丁。

一、一个不够标准的敬礼

《辽宁警刊》杂志2014年第九期封面有个人物,胸前挂满奖章,面容刚毅,似乎在向观众敬礼,这个人物就是抚顺刑警姜冯丁。

这个敬礼标准不标准呢?应该说不标准。姜冯丁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无可挑剔,问题却出现在了小指上。小指没有并拢上,既不好看,也不规范,犹如一棵小树权,呈开状。凡是看过这期杂志的人,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这个“毛病”。

我想,即便没有当过警察的人,训练两天,面对黑压压的观众,隆重的场面,庄严的时刻,受奖人也不会敬个小指分开的那种礼。何况姜冯丁曾在人民解放军大学服役三年,又参警这么多年,又多次登台亮相受过各种表彰,看也看会了,别说亲临感受。

对这位英雄,我们不能太苛求。他是为公安事业作出过大贡献的人。一个敬礼,包含了我们对他深深的敬意。负伤,战斗!再负伤,再战斗!钢铁般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应该为这位英雄报以热烈的掌声。

战争年代,炮火纷飞,很难保证不伤肉体。和平年代,全国公安系统,姜冯丁负伤次数是不是最多我不好下结论。但在辽宁警界,姜冯丁绝对称得上负伤次数最多的“冠军”。

大伤六次,磕磕碰碰不计其数。和平年代,谁能保持这样带有血性的纪录呢?除了警界,其他行业恐怕没有。

对于喜欢竞技的人来说,“冠军”这个称谓是轻松,是笑脸,是鲜花,甚至还有恋人的一个吻。

对于姜冯丁来说,“冠军”这个称谓则显得过于沉重。他得不到观众的欢呼喝彩,也换不来恋人的一个“吻”。它是生活的不便,是肉体的缺失,是鲜血,是疼痛,受伤的部位永远不能复原。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次次流血,一次次负伤,怨天怨地怨自己这么“倒霉”,为什么鲜花不能在自己眼前开了一遍又一遍?

一次次流血,一次次负伤,这种“纪录”却被姜冯丁一次次打破。这种打破留给自己的是痛,送给大家的却是幸福。

姜冯丁保护的也许是你的父母,也许是你的兄弟姐妹,也许是你的亲朋好友,也许是你的邻居,也许是你的心上人,也许,也许,太多的也许……

在抚顺市公安局警务保障中心采访点,面对伤痕累累的姜冯丁我没有掉下一滴眼泪。恰恰相反,他让我很兴奋,一个年近六旬的人,举手投足,不但不显老态龙钟,反倒像有一腔热血在沸腾,犹如一个即将跳出战壕的勇士,时刻准备冲锋,时刻准备献身,时刻准备战斗。

我很庆幸在祖国煤都抚顺采访了这样一位英雄,我也为共和国的公安事业庆幸公安队伍里有这样一名优秀士兵,我更为辽宁警界庆幸辽宁警界里有这样一名优秀刑警。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姜冯丁用鲜血凝成了人民警察忠诚奉献、英勇善战的铁血忠魂。

姜冯丁在我的心目中,活脱儿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李云龙”。

姜冯丁的座右铭是:冲锋!冲锋!!冲锋!!!

二、性情中人

在抚顺采访期间,我曾两次去过雷锋纪念馆,为了寻找创作灵感,为了寻找雷锋精神。雷锋公园洁净的地面,让我看到了抚顺人民是多么热爱英雄,多么热爱雷锋。我从明媚的阳光里看到了抚顺人民脸上的笑容。

雷锋是抚顺人民的骄傲,雷锋是抚顺人民心目中永远敬仰的一个“神”。学雷锋,做雷锋,在抚顺蔚然成风。

这就是我眼中的抚顺,我眼中的抚顺人。除了故事还是故事,除了美景还是美景。P3-5

后记

感谢他们

辽宁刑警的故事到此讲完了。

从选题到签约,再到采访与创作,前后持续了一年半时间。想想自己所要感谢的人很多,不是十个八个,也不是三五十个,哪个环节没有大家的热心帮助,我想,创作都不会那么顺利。

感谢谁呢?

其一,我要感谢全国公安文联。没有这次签约,我不会跑遍整个辽宁,也不会与辽宁刑侦战线的众多英雄模范人物零距离接触。是全国公安文联为我提供了学英雄、写英雄、弘扬英雄这个平台,使我从中体会到了辽沈大地上这支老牌刑侦队伍独特的魅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其二,我要感谢辽宁省公安文联。没有他们出具采访证明和大力协调,我的采访不会那么得心应手。

其三,我要感谢辽宁省各市公安机关。他们热情接待,推荐人选,积极配合采访工作。

其四,我要感谢大连市公安局领导和开发区分局领导。没有他们把我推荐到全国公安文联专职签约,就没有《一腔热血》这部书。

其五,我要感谢朝阳凌源市公安局政委王再峰、局长张志儒等党委一班人。没有他们的大力相助,我不会离开大连去500多公里外的凌源市公安局招待所进行将近半年时间的写作。这是一段让我终生难忘的时光,到任何时候我都忘不了。他们为我提供的极其舒适的写作环境,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全局上下对我都很友善,有困难马上解决,尤其王再峰政委对我的生活考虑得周到细致,让人感动。

其六,我要感谢那些采访对象,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故事。与此同时,我要感谢那些没有被写进《一腔热血》这部书中的接受过我采访的先进人物,他们是本溪市公安局交通分局老局长张杰、鞍山市公安局立山分局副局长李刚、锦州市公安局古塔分局副局长董刚、营口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王绍明、营口市公安局西市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王耘达、大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大队政委张鹏、大连市公安局普兰店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宫国春、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付克钢、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李进兴、葫芦岛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大队长李学武、阜新市公安局海州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张福占,等等。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也看到了许多,看到了他们对敌斗争的那种血性,看到了他们冲锋陷阵的身影。

你们的支持使我的创作热情持续高涨。

我为英雄的辽宁刑警感到骄傲,你们真是了不得!

目录

引子 崇拜英雄

第一章 英雄姜冯丁

第二章 你的血,我的泪

第三章 英雄赞歌

第四章 两朵英雄花

第五章 草帽警察

第六章 虎胆英雄黄常雄

第七章 威武雄风

第八章 英雄汉英雄女

第九章 南拳北腿英雄人

第十章 针锋对决

第十一章 巍巍的青山告诉你

第十二章 打黑勇士栾瑞

第十三章 辽北双雄

第十四章 说句心里话

第十五章 警花出更

第十六章 一腔热血

第十七章 冲锋的战士总是热血沸腾

第十八章 铁血真英雄

第十九章 穷追不舍

第二十章 人间大爱谁能比

后记 感谢他们

序言

2015年的8月14日,是个很普通的夏日。有惯常的闷热,有惯常的雾霾,也有惯常的蝉鸣聒噪着我们的耳朵。然而这一天,于全国公安作家们来说,却是一个真正难以忘怀的重要日子。全国公安文联签约作家座谈会在辽宁沈阳召开,标志着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公安作家们,就从这个普通的夏日起,正式集结起了自己的队伍。

也就在这一天,玉山同志成为了全国公安文联首批签约作家中的一员。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他在会上举着一张他亲手绘制的地图,激动地介绍他的创作计划。他那响亮而略带颤抖的声音,是那次座谈会上一个绝对的高潮。

那个创作计划,对于一名作家个体来说,绝对是一个宏大的计划,何况已是白发斑斑的玉山。他准备踏遍辽宁的山山水水,去走访全省各地市的刑警队伍,去挖掘在辽宁刑警中的英雄业绩,用他充满激情的笔,为辽宁刑警谱写一曲颂歌。

玉山的计划,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无疑,也赢得了全体与会者的尊重和期盼。大家都盼望着早日读到玉山的大作,盼望着这位曾经是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班最年长的学员在文学上的飞跃。

玉山同志是部队培养起来的作家。我读过他早期的报告文学作品,文字扎实朴素而流畅,并且有隐隐的一种情怀蕴含其中。玉山转业后,在大连市公安局工作,创作的笔触很快转向了公安文学。仍然是写报告文学,仍然保持着在部队时的质朴,但眼界宽了,思路宽了,火热的公安斗争生活无疑为他打开了新的天地。

我和玉山渐渐熟悉起来。因着文字的情谊,我们甚至可互称为兄。不是善意的玩笑,不是血缘上的联结,而是文化上的相通与互动。当年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开办,玉山的跃跃欲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种对文学的热爱,与我是有强烈共鸣的。也许,就在鲁迅文学院的课堂上,玉山已经在开始酝酿他的新作。从部队到公安,迅速转换了角色的玉山,已经具备了为公安鼓与呼的文化自觉。

我写这篇小文的时候,已是2017年的5月初。春季已渐渐远去,夏天正悄然降临。历经一年半的努力,玉山的新作《一腔热血》已经摆上责任编辑的案头。我的这位老朋友,不负承诺,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他在签约期内的创作任务。以一腔热血写就《一腔热血》,玉山的创作历程非常值得钦佩,在此,我谨向玉山同志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匆匆翻阅书稿,字里行间感受得到玉山同志的创作激情。如他所诺,他走遍辽沈大地,遍访英雄刑警,为他的战友们记录下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时刻,铺陈开了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在他的书稿“引子”中开诚布公地宣布,写这部书的目的就是“崇拜英雄”,他用二十个篇章评述着英雄们的故事,并在“后记”里诚心诚意地向英雄们致敬,诚心诚意地“感谢他们”。看得出,采访和创作的过程于玉山来说,也是一个时刻被感染、时刻被教育、时刻经历着心灵洗礼的过程。

崇敬英雄,礼赞英雄,是公安文化内涵的核心,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题中必有之意。在中华文化的悠悠长河中,亦是最响亮的历史强音。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玉山的创作,契合了时代的主题,也继承了优良的传统,他的这部新作《一腔热血》,既是辽宁刑警的写照,更是全国公安民警的缩影,是一曲英雄的颂歌。

玉山的独子,亦是大连市公安局一名优秀的青年刑警。血脉的继承里,不能不说在儿子身上有父亲的影响,在父亲的心里有因儿子而萌生的骄傲。在公安战线,父与子的传承,不仅仅是家族的延续,更多的是英雄情结的凝聚,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绵延不断。如果我们深入研究玉山的创作,英雄是他不变的主题,而他的创作理念和实践,是公安作家们的一个范本。

玉山的文本当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地方。但若说到不足,恐怕文字还有进一步精雕细琢的余地。大概因着在写作中英雄事迹时时感动着自己吧,现在感觉玉山下笔时有些章节略显不够从容。作为成熟的作家,激情当然是必需的,但谋篇布局时的冷静,遣词造句时的精细,也是当家的功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相信玉山的创作,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值此《一腔热血》即将付梓之际,匆匆写下以上文字,以此向玉山同志祝贺。在又一个盛夏到来的此时此刻,让我们的一腔热血,和着英雄的颂歌一起沸腾。

(作者系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评论家协会理事、全国公安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公安曲艺家协会主席。)

内容推荐

全国公安文联首批签约作家王玉山契合时代的主题,继承优良的传统,不负承诺,不辱使命,走遍辽沈大地,遍访英雄刑警,历经一年半的努力写成的新作《一腔热血--寻找公安战线上的李云龙》,为他的战友们记录下了惊心动魄的时刻,铺陈开了感人至深的故事,既是辽宁刑警的写照,更是全国公安民警的缩影,是一曲英雄的颂歌。

编辑推荐

一批批神探,一批批能手,一批批热血男儿,一批批“娘子军”,尽管他们头上没有冠有“英雄”的名字,但是他们在我心中就是英雄;尽管他们没有“李云龙”的威名,但是他们在我心中就是“李云龙”。

他们是我的兄弟,他们是我的战友。

王玉山著的《一腔热血》,既是辽宁刑警的写照,更是全国公安民警的缩影,是一曲英雄的颂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53:37